《弟子規》與佛法修學(第二十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05/3/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0020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昨天進入第三個部分,「謹」的部分。昨天也有提到「勿輕略」,對很多事情不可輕視、不可忽略。比方說,我們要送朋友東西,也要把東西整理整齊再拿給對方。記得有一台車子,剛好父親他的車要給我,我就把這個比較舊的車要送給我一個老同學,父親就跟我說:你要送人家東西,一定要先把它全部再檢查清楚,然後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再送給別人。不能因為你要送人家東西,心理上就覺得,我送給他,算是已經給他幫忙。很有可能我們的車子剛好有些狀況,到時候他一接手以後,又要處理這些狀況,一定會製造很多的困擾。我也遵照父親的指示,去給車廠好好檢查一番,結果發現離合器已經快要壞掉了。因為我們自己開習慣了,但是假如再交給別人,他可能會叫苦連天,就把離合器重新換,再送給老朋友。所以我們縱使送人東西也不可輕率。
教孩子不輕率的態度,也從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去注意、要去叮嚀。比方說我們交代學生、交代小孩幫忙做事,比方叫他拖個地,他拖完地以後,一定要叫他來報告,說「老師,做完了」,或者「媽媽,做完了」。不然他去做,也不知道有沒有做,我們就不清楚。等他們來講做完了以後,諸位同修,我們還應該怎樣?一定要去檢查,看看他有沒有打馬虎眼,簡簡單單弄完。一定要檢查他這件做的事情有沒有做好?假如第一次他打馬虎眼,我們沒有給予指正、給予指導,可能往後他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就會隨便。當我們掌握這個機會,給予他肯定:你做得不錯,還有哪些不足之處應該下一次再注意。還是叮嚀他把它做好,然後再給予他肯定,告訴他:你假如從小做事就能做得這麼圓滿,以後一定會有相當好的成就。我們也要善於觀察孩子在做人做事當中,有沒有輕略,這也要多加用心。
我們在團體生活當中,像我們在道場之中,我們就代表道場的一分子,所以所有道場的事務,只要剛好我們看到了,都應該隨手去幫忙。比方說,浴室前面排了一些拖鞋,假如我們看到拖鞋已經亂了,就可以順手把它排整齊。因為整個團體的一草一木都在代表團體的形象,我們應該同心協力把團體經營好,留給他人很好的印象。更重要的,透過這個好的印象,讓他能夠深入正法,能夠獲得法益。不要因為小小的細節,而讓他對我們有些不好的印象,這些方面也要勿輕略。我們看下一句經文「將入門」,一起來念一下: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將入門,問孰存』,當我們要進入房間的時候,一定要先敲敲門,看看裡面有沒有人在,假如直接進去,就顯得很唐突。我們在看「商道」這個連續劇的時候,都看到他們一進門,不是敲門,是站在門外先出聲音,說:都房大爺,我是尚沃。裡面的主人就聽到了,假如方便的話,他說:好,你請進來。假如剛好在忙,這個都房大人會說:你先等一下。這樣就不失禮,不會去干擾到屋裡面的人,假如他正在辦事情。這是「將入門」,所以孩子從小也要教他這些應有的禮儀。
這句話我們再把它擴大一點,比方說你要去拜訪朋友,「問孰存」,也可以了解一下,他家裡面有哪些長輩?有哪些家人?問了以後,我們也了解到他母親現在狀況如何,他的家裡人狀況如何,等到進了他們家以後,也會覺得很親切,不會很陌生。一進門,還可以就我們了解的事情,關心一下他的媽媽說:伯母,你前一陣子是不是感冒了?現在好多了吧!俗話說「見面三分情」,這樣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因為當他的孩子跟你非常的熟悉、非常的親密,而對你很少了解的話,他的父母也會掛心:他跟這個朋友這麼好,不知道這個朋友品德怎麼樣?所以交朋友我的一個習慣,很熟的朋友一定要到他的家裡面去拜訪,讓他的家人也對我們很熟悉。
我記得在高中時候,我有一個很好的同學,跟我走得很近,他是男的,因為我念的是男校。結果因為常常在一起讀書一起做事,他的母親就很擔心,為什麼他母親擔心?因為在高中時代已經出現,報紙常常說有同性戀,他媽媽已經擔心到這裡。所以我們要主動去拜訪對方的父母,讓他了解到原來他兒子正在交往的朋友是這樣,他就安心多了。有一次我要去一個朋友家裡,去拜訪他們夫婦,也會見到他的父母。我們現在年輕人,好像很少會主動去跟對方的父母接觸,好像年輕人一看到老人頭就低低的,沒什麼話可說。為什麼會這樣?年輕人心虛,在這些長輩面前,因為長輩人生歷練太多了,都有火眼金睛。你看現代男女交往,都已經談及婚嫁,男方或女方都還不敢出現,有沒有這種現象?那都是我們年輕人沒有實力,會心虛,因為演給另外一半看,都可以演得很像,但是在這些長者面前,就會見光死。
我去這位朋友家,我就想他可能會直接就跟我出去了,就錯失了跟他父母多交流的機會,所以我就買了一籃的蘋果。到了他們家門口,他夫妻已經準備跟我出去了,我就說都已經到你們家了,不進去不合乎禮儀,我又拿一籃蘋果這麼重。他們夫妻就跟我上樓去了。結果一上樓,他父母一看也很高興,坐了差不多兩、三分鐘,他父母馬上說,你們一定有事要辦,趕快出去,別耽擱了。其實父母、長者都很慈祥,都會替我們著想,後來那天我跟這個朋友就出去了。當天晚上他打電話來,他說我母親要請你吃飯,就很歡喜答應。
過沒幾天,就去他們家吃飯,吃飯的過程,他母親就說,今天全桌都是素菜,為我們專門煮了素菜。吃完飯以後,就跟他母親坐下來聊天。因為他的妹妹生了個女兒,這個女兒都是外婆在帶,外婆帶難免都會比較寵愛。剛好他母親也知道我們在做國學啟蒙中心,就跟我開始討論一些教育孩子的問題,就提到一些比較關鍵的情況。當我跟他母親講到,夾菜要先夾給誰,教育孩子的這些態度,他母親也很能接受,就覺得這樣說得很有道理。我這個朋友在旁邊就說:早就跟你講不能這樣教,你就是不聽。諸位同修,需不需要講這一段?不用!這樣母親多沒面子,我們要沈得住氣。你能沈得住氣,你母親會覺得我兒子不簡單;假如你話又插進來,她只會覺得都不給我面子。所以,一切法得成於忍。其實在這裡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易子而教」,家裡的人因為太熟悉了,可能很多話聽起來都變老生常談。但是透過身旁的親朋好友再把這些話講出來,再做臨門一腳,效果就會相當的好。所以要廣結善友,對我們的家庭、人生都會有很微妙的幫助。這是「將入門,問孰存」。
『將上堂,聲必揚』,到人家家裡面,看到沒有人出來接待,要先跟裡面的人喊一下:有人在嗎?你可不能沒有看到人,自己走進他們屋子裡面找,很有可能你進去繞了一圈,主人剛好回來:你怎麼在我的房間裡面!那就很尷尬。這種事有可能發生,到時候,他又剛好忘了什麼東西,自己也忘記,他會想到會不會是你拿的?這樣就不好了。所以我們在行為當中也常常要避嫌,避免一些嫌疑。比方說你來找朋友,結果他不在,只有他太太在,又已經晚上了,要不要繼續在那裡坐?不要。反正你是要找朋友談事,我們要避嫌,先回去了;因為他只有太太一個人在家,這就儘量避免。
還有一句叫「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是舉兩個例子,往後我們敏銳一點,有些可能會被懷疑的,我們都儘量避開,避免不必要的一些猜疑。這個意思就是在種瓜的田地不要綁鞋帶,因為農夫遠遠的看,你蹲下來,很可能像是要拔他的西瓜。李下,在李樹下,你假如在那裡整你的帽子,就會好像要摘他的李子一樣,這都是避嫌。還有一個說「兩人不看深井」,只有兩個人在的時候,不要去看一個深井。為什麼?因為他假如看的時候不小心掉下去,你怎麼辦?就可能說是不是你把他推下去的?說不定對方又是家財萬貫,這就有嫌疑。
下一句,『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比方說孩子在按電鈴的時候,上面的問:請問是誰?小朋友說:我!是我。人家聽半天也不知道到底是誰,要讓他要報自己的姓名,「我是某某某」,這都是細微的禮儀。我們也常接電話:喂,請問您找哪一位?「你忘記我了?」我們可能還在忙事情,一下也想不起來,聽不出他是什麼聲音,他就開始在那裡:你真是貴人多忘事,我們幾個月前見過,你忘了嗎?在那裡猜半天也猜不出來,這樣給人家很大的心理負擔,這樣就太無禮。所以還是要趕快報姓名,讓人家知道,好跟我們有所對應。所以還是要「對以名」,「吾與我」就「不分明」。
下一句,『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用任何他人的東西,一定要先告訴別人,這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敬。比方說,我們要借這枝筆,你可不可以把這枝筆拿起來,然後對他說:這枝借給我好不好?他能說不好嗎?說不定那枝是他最心愛的,都是他一個人獨用的,你這樣就讓他很不舒服,他可能是要拿另外一枝筆借你。所以借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分寸,應該先取得他的同意,再拿這個東西。有個小女孩她才六歲,那天剛好天氣比較冷,老師就拿了其他同學的棉鞋給她穿,她就是不穿,她說因為這個同學沒有同意給我穿,她說「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所以確實,小孩子是學道的利器,很老實。這條教誨也可以成為我們家庭當中的共通語言,共識。畢竟家裡的人是比較親密,距離比較近,但是距離愈近禮不可失,不然久而久之怨就會積累,總有一天會怎麼樣?可能就爆發,就吵起架來了。
剛好有一對姐妹,年紀都還很小,有一天姐姐回來,就罵了妹妹。妹妹很傷心,哭著去找媽媽。媽媽剛好在廚房裡面,看著妹妹哭,就問她你為什麼哭?她說姐姐罵我。當然這個媽媽並沒有聽到姐姐罵她,就去罵姐姐,這個母親還仔細的把情況了解清楚。這點重不重要?很多家長就覺得哥哥不能罵妹妹,哥哥不能打弟弟。還是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不然這樣處理的話,會讓哥哥姐姐心裡不服氣,這樣就不好。所以她繼續就問妹妹,姐姐為什麼罵你?妹妹就說:因為我拿了姐姐的玩具。媽媽就說,「用人物」,小女孩就說「須明求」,媽媽又說「倘不問」,她說「即為偷」。結果她自己講完這個「即為偷」,就哭得更厲害,一邊哭一邊說:媽,我不要當小偷。藉由一個機會點,她就把這個道理融入她的心中,其實《弟子規》的每一句都將是很好的家庭規範。
有個孩子睡得特別晚,那天他母親上去,看他都叫不起來,突然也說「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這個孩子馬上跳起來,就沒有繼續賴床。當然,當他有好的表現要肯定,假如又可以跟老師聯繫一下,讓他在教室裡面又再肯定他的行為,他進步的速度就會很快。所以這些做人的規範,要同時在學校、家庭一起落實,孩子很快就能夠循規蹈矩。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我們借人家東西,是朋友給我們方便,給我們協助,所以只要借人東西,一定要銘記在心,要按時間還給他。我們假如怕忘記,一定要把它記在行事曆上,而且你假如怕當天還忘記,最好在前幾天又提醒自己一下。所以我們自己假如比較粗心的話,也要想辦法來對治這個習氣,慢慢這個習氣就會改正過來。之前有提到盧叔叔的孩子去應徵工作,後來也很順利去那家教育機構服務。因為盧叔叔已經叫他要出去自立更生,也考慮到他前一、兩個月一定會錢不夠,可是錢不夠要自己想辦法,所以他的孩子就去跟他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借錢。因為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是長期跟著盧叔叔一起學佛,所以盧叔叔就交代這些大哥哥、大姐姐,他說假如我兒子跟你借錢,你可以借他,但是不可以借太多,最多借他五千塊新台幣就好了。
很多的父母都怕孩子錢不夠用,怕他假如沒錢會去偷,會去搶,擔心一大堆,就給予他經濟源源不絕的支持,到最後他反而奢侈,或者不能獨立。所以盧叔叔就跟他的太太講:今天我們已經盡力把這個孩子教好,你就不要擔心他會偷、會搶;假如他真的會偷、會搶,那你就把他交給社會再教育他。當然只要我們德行的根有紮穩,這些擔心其實是多餘的。果不其然,第一個月他的兒子跟一個大哥哥借五千,一個大姐姐借了五千,總共借了一萬塊。他又跟這兩個學生講,他說只要時間一到,你一定要去跟我兒子要錢,一天也不能讓他拖過去。真正到那天的時候,他的兒子是主動就把錢還出去。結果只有第一個月借錢,以後就從來沒有再借過錢,撐過來了,勿畏難,能力就增長起來。這也是「借人物,及時還」,這個相當重要,「後有急,借不難」。人生的信用都要好好去維持,因為很有可能在這個人生過程,會遇到一些挫折、瓶頸,那個時候只要你很有信用,朋友也會歡喜來幫助我們,都可以把一些狀態把它化解掉。
在明朝有個大學問家叫宋濂,他小時候也很窮,都沒有錢買書,他就去一個大戶人家裡面借書。大戶人家也有點傲慢,一本很大的書,跟他說:借你十天,馬上要給我還回來。結果十天以後,下了很大的雪,主人覺得說他一定不會來,但是時間一到,宋濂冒著大風雪也把這個書送回來。他也看了很感動,就對宋濂講:往後我們家的書你都可以來借。所以建立了信用對自己會有相當大的助力。
孔老夫子說「人無信不立」,一個人假如沒有信用,在家庭、在社會都無法立足,也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論語》裡面也提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假如沒有信用,真不知道他人生還能做出些什麼事來?但是現在商場上講不講信用?有些是是而非的想法、觀念,說無奸不成商。假如現在我們這麼守信用,這麼老實,去了是不是會被欺負?假如只有你的孩子講誠信,別人都不講誠信,他能不能活下去?他一定會活得很好,因為他會當總裁,他會當總經理。假如你是客戶,你要找什麼樣的人幫忙合作?當然是找誠信的,無信的人可以騙一時,但是無法騙長久。因為現代的人受功利主義影響太大,都急功好利,結果都小人冤枉作小人,把自己的福分都折掉了,後來慢慢就無法贏得他人的信任,他的整個人際關係就會一點一滴退喪掉。
這個信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言語,就代表人的話說出去一定都要遵守,所謂「一諾千金」、「一言九鼎」,還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們平常常常聽到的這些格言、教誨,就代表老祖宗非常重視這些做人的態度,才對我們苦口婆心,菩薩心腸。在哪些關係當中都要有誠信?我們又可以回歸到倫常大道。父子之間一定要講誠信,假如你很隨便答應孩子,後來又反悔,那父母在孩子心目當中的地位就會愈來愈下墮,所以言出要必行。
古代在春秋就有一個故事,曾參的太太有一天要出門買菜,她的孩子就一直吵著要跟,他太太就對小孩說:你不要吵,你不要跟,回來媽媽殺豬肉給你吃。她兒子就不吵,也不去了。結果他的太太從市場走回來,看到曾參正在磨刀子,他太太很緊張,就跑過來,她說我跟孩子開玩笑的,哄哄他的,你還當真?曾參對著他太太說,你假如騙孩子一次,可能你這一輩子講的話他都不會相信,所以還是得按照你的承諾去做事。所以為人父母,「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人往往在很高興的時候都會隨口承諾,這個不恰當。或者像很多大人在打麻將,打麻將的時候,孩子只要要什麼:好,給你,給你,好,去!那以後孩子都知道,打麻將的時候最好要東西。這些要注意,不然孩子學到的不是老實,是察言觀色。有沒有發覺現在的孩子眼色特別厲害?不好!不老實的話,人生會有很多的問題產生。
這個信字,除了要言而有信之外,它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這一層意思沒有講出來,但是放在心上,就是信義,信義包含道義、恩義、情義。雖然父母沒有跟我們說,「你要孝順我們」,但是我們心裡面時時想著要孝順父母。像君臣關係,領導跟被領導關係,領導的人有沒有告訴你說,「你要效忠我」,有沒有這樣講?應該是沒有。或者是夫妻之間,你有沒有跟你先生說過「你不可以背叛我」?可能有。這些都是人一個做人的本分,做人的道義,雖然沒有付諸言語,可是卻時時不敢忘記。像朋友之間,我們在相處過程,他可能載我們一程很長遠的路途,下車的時候,我們也很感激:謝謝,謝謝!朋友會說:謝什麼謝,這麼好的朋友,不要這麼客氣。所以這種朋友的道義是時時放在心上,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我們看到古代很多的孝子,他也是都記住這樣的恩義、情義。宋朝有個讀書人叫朱壽昌,他七歲的時候,因為他母親不是他父親的元配,結果父親的元配對他母親很排斥,就設計一些方法逼他母親改嫁了,所以他七歲母親就離開他。等他長大以後,他念念想著要接母親回來奉養,但是一直都沒有如願。後來經過了五十年都沒有找到,那時候他也當了很不錯的官職,只是內心一直想著,一個人一生不能奉養母親,相當遺憾。他下定決心,就把官職辭掉,對他的家人說,這次我去找我母親,假如沒找到我就不回來。他就一路往陝西的方向走過去。
結果走到一個地點,突然就下起雨來,這麼一下雨,他就停在那個地方躲雨,剛好就遇到一些人,就跟他們詢問有沒有看到像他母親這樣的人?剛剛好他母親就在那個地點。所以孝感天地,這分孝心也感得上天降下雨來,成就了他這個因緣。後來因為他母親又改嫁,又有很多年紀比他小的兄弟姐妹,他就一起,不止把母親接回來奉養,所有的兄弟姐妹,他也一併接來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人對父母親的態度。
在《詩經》裡面,也提到這種對父母的思念,對父母的情誼。有一篇叫《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其實這一篇雖然是講到植物,它最主要是講到,有些植物它是所有底下的子株都跟母株連在一起,團結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有些植物是分開來的。孝子看到這些能合在一起,跟母株跟本來那棵植物共同生長在一起,好像後代子孫都一起在同一個地點,他看了就很羨慕,他都不能像這個植物一樣,陪伴在父母身旁。所以古代的孝子連看到植物,都會思念沒有父母可以奉養。從這些詩詞當中,我們也可以學習到古代人對於父母的存心。
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黃庭堅,他雖然官職也當得很大,但是每天他回家,一定親手幫他母親洗尿桶,洗糞桶;縱使僕人再多,這件事他也不願假手他人。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黃庭堅也是念念想著父母的教育恩德,假如每天沒有幫母親做些事,好像心裡面不踏實、不好受。所以有父母可以奉養,內心是很踏實;有父母可以奉養,那是最大的福田。
在一次看電視的過程當中,剛好看到許效舜在談一段話。許效舜他剛好在九二一的前夕到集集去拍外景,九月二十號去拍外景,他們去拍飛鼠的外景。爬到山上去,是當地的人帶他們上了山,結果到了山頂,一看,本來有很多飛鼠的地方,卻一隻飛鼠都沒有。這個當地人非常警覺,覺得這是很怪異的,趕快下山。當大災難要來的時候,萬物都警覺到。這次海嘯過後,研究人員去觀察,連一隻野生動物也沒有。所以其實動物牠們的欲望很少,每天只要吃飽就好,不會想再去傷害別人,腦子比較清晰,接受這種天地之間的波動比較敏感。所以,所有的動物都知道了,只有一種動物不知道,你們認識?當下他們就從山上趕快下來,不然會有危險,可是到了半路,就發生集集大地震,隨行有朋友也去世了,他安然無恙。那次專訪當中,他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說假如我有一杯水喝,我的母親一定有一碗飯吃。當我聽到這句話,我就明白為什麼他能夠逃過這次的劫難,由於他的孝心。
在今年中國大陸選了十大傑出青年,其中有一位孝子被選出來,他叫田世國。他才三十多歲,因為他的母親得了尿毒症,必須有個好的腎臟才能夠延續生命。他的母親得病以後,深怕會拖累家裡人,自己關在屋子裡不肯就醫。他就很善巧方便,用了一些方法,也沒有讓他母親知道是他要把腎捐給她,要讓給母親,後來他的母親接受了他腎臟的捐贈,也很順利健康過來。他這個舉動讓他很多的親朋好友都很感動,見到他的時候都對他說,今年不管再忙,也一定要回家看看老爹、老娘。當他獲選十大青年的時候,他就說道,他說別人都是對國家很有貢獻,我只是做我為人子應該做的事,我們做了這一點小小的事,比不上母親給我們恩德的萬分之一,他自己覺得受之有愧。其實一個孝子的行為,將可以帶動整個社會良善的風氣,喚醒更多人的孝心,更多人知恩報恩的態度。所以諸位同修,古人演出了場場的好戲,我們也要讓這些好戲能夠在家庭、在社會當中不斷上演,相信「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在五倫關係以外,還有一倫關係很重要,就是師生關係。古代對老師非常尊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師生關係是併在跟父子關係同等的重要。我們看到古代對於老師的喪禮都是守喪三年,跟父母完全一樣。孔老夫子一生教學,當他去世的時候,他的學生很感念老師的恩德,也在老師的墓旁邊搭了房子,整整守孝三年。其中有一個學生守了六年,就是子貢,因為當夫子去世的時候,子貢剛好在其他的國家做生意,等他回來的時候,喪禮都已經結束。子貢覺得非常的遺憾,守了三年以後,他自己又加三年,整整守了六年。當然對於老師這樣的尊敬,也會表現在他的生活,還有處事待人當中,時時不忘老師的教誨。
古代的拜師禮是在私塾裡面,是父親帶著孩子來行拜師禮。一開始父親在前面,孩子在後面,先對孔老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拜完以後,請老師上座,也是父親在前,孩子在後,給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一個孩子五、六歲以前,最尊敬的人是誰?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言談當中,了解他的心理狀況。五、六歲以前的孩子,開口都是我爸爸說,我媽媽說;去學校讀書以後,變什麼?我們老師說;再來,上了初中以後,變什麼?我們同學說。所以在這每一段期間之內,我們都能夠當父母好好當,當老師好好當,那他正確的做人態度就紮下去。他這麼尊敬的父親,居然跟老師行三跪九叩首,他已經很尊重父親,父親又這麼尊重老師,所以這一拜拜下去,對孩子有什麼深遠影響?他對老師的恭敬心達到極處。
而學問要有所成就,必須從誠敬的心去求,印祖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古代的禮儀都有它深遠性的影響,只是我們現代只看到禮的表象,並沒有了解禮的意義跟本質。因為我在從教的過程,在第一年帶班,剛好有位老奶奶,差不多已經六、七十歲,她的孫子忘記帶東西,老奶奶就幫孫子拿過來。這樣對不對?可不可以幫孫子拿過來?不行!他要自己負責任才對。可是老奶奶也是愛孫心切,又沒有聽過這些教育的演講,一般也很難掌握。因為我們在四樓,所以老人家爬了四樓,還很喘,在這個喘的過程,剛好跟我就見上面。老奶奶馬上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她說:蔡老師好!這一躬鞠下去,給我印象太深刻,這個「老師」兩個字從此就壓在我的肩上,所以我駝背是有原因的。一個老人家這麼樣的誠敬,給我們鞠這個躬,我們要對得起老人家這一躬。
我在那時深刻體會到任重道遠,不好好教,對不起人家的後代子孫。突然我就感覺到,這個拜師禮,古代這些老師,坐在那裡給人家拜三跪九叩,是什麼感覺?如坐針氈。為什麼?一個讀書人,連佔人家便宜的念頭都沒有,更何況受人家如此大禮,那更是誠惶誠恐。為什麼要這樣做?主要還是要成就學生的恭敬之心。我們體會到這裡,就可以了解到以前的老師真不簡單。接受這個禮以後,時時刻刻要想著,我假如沒把人家的孩子教好,怎麼對得起他的父親給我行這麼大的禮?所以,我們也可以從古代師生的對待,了解到師生的情誼,老師對學生的一種道義、一種恩義,也可以看到學生對老師的一種恩義。
在明朝有個忠臣叫左忠毅公,左忠毅公擔任了主考官,有來自各地的讀書人正要準備參加進士考試。左忠毅公就時時想著要為國家舉才,所以在考試前夕,他自己就微服出巡,穿平民的衣服,走到了離京城附近比較大的一些寺院裡面去找。為什麼不到酒樓去找?因為可能有錢住酒樓的人,考不考得上?很困難,因為好逸就惡勞,以前的讀書人都是很刻苦,才能夠學問有所成就。所以左忠毅公就到這些寺廟去巡視,突然走到了一個書生旁邊,這個書生文章寫完,太累,睡著了。左公看完他寫的文章,深深感受到這個讀書人對於國家的一種忠誠,對於人民的一種使命。看完很歡喜,隨手就把自己的大衣披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這個年輕人叫史可法。
後來正式考試,在閱考卷的過程,左公一看到這篇文章,馬上可以感受到是誰寫的,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文章也是從一個人的內心流露出來,也可以從文章當中感受到他的氣節,他的一種志向。所以就把他面署第一,後來史可法就考上狀元。考上狀元以後,這些上榜的學子都要去拜主考官為師,所以那天史可法就去拜訪老師還有師母。一進門,老師左公就對他的太太說:往後繼承我的志業的,不是我的孩子,而是這個學生。所以,讀書人他不害怕自己往後沒有子嗣,他更害怕不能把聖人的道德學問承傳下去。自己沒有子嗣,只是影響一家,道德學問沒有承傳,將影響後代非常多的子孫,而他們的心中也時時想著要為國舉才。
我為什麼感受深刻?因為在這一段時間之內,遇到楊老師,遇到盧叔叔,遇到相當多的長者,他們都是無私的把他們的智慧教導給我,因為他們時時想著不能把聖賢的學問斷了。好,這節課我們先講到這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