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8 23:43:56佐梵

吸血鬼的身世

 

 

 

 

九二年下半年,全球出現「吸血鬼熱」,它不是歇斯底里的恐懼,而是一種商品流行:吸血鬼電影突然間多如雨後春筍,最具有後現代性格的是「親愛的,我把他變成吸血鬼了」,吸血鬼變成了俊美但卻憂鬱的好人。除了吸血鬼電影外,今春的巴黎和米蘭時裝展,「吸血鬼裝」均是重點,高簷復古禮帽,鑲血紅邊的黑色長禮服,蕾絲花邊雪白襯衣,深藍圓框眼鏡開始走紅;更獨特的是兩名美國商人推出「吸血鬼項鍊」,他們從吸血鬼的家鄉進口當地的泥土,包在金銀項鍊中出售,由於吸血鬼具有魅惑美女的超能力,這種高價位的愛情項鍊居然大發利市。

「吸血鬼」這個文化符號在九○年代的此刻被如此顛倒扭轉,恐怖意義已完全被滌除,剩下的只有色情、愛情,甚至是喜劇的效應。文化符號隨時代而改變意義,「吸血鬼」(Dracula)的變化就是這樣的故事。

「吸血鬼」或同性質的鬼怪,在全世界每一種文化中都存在著,它投射著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十九世紀英國作家顧爾德牧師(Rev. Sabine Baring-Gould)有一篇著名的論文︽哀悼的意義︾,即從比較民俗學的觀點探討過人類已往對死者的恐懼。在歐洲,黑死病期間濫葬成習,許多未死之人亦被埋葬,半夜破墓而出狼藉摸索回家之事常有。於是,復活和妖鬼等原始迷信遂告相連。「吸血鬼」最先以這種混合的、沒有形象的傳說狀態出現;「吸血鬼」會變成野狼、蝙蝠,它怕大蒜花、十字架,吸血鬼長有獠牙等特質均尚未出現。「吸血鬼」的傳統在巴爾幹半島這片東正教和天主教相爭、思想錯亂真空的土地上最為盛行。

繼傳說階段之後,十九世紀出現了「吸血鬼文學」,吸血鬼和文學浪漫主義結合。「吸血鬼文學」起源於一八一六年拜倫、雪萊等人的一次聚會,拜倫的醫師波里多瑞(John Polidori)在那次聚會中決定寫《吸血鬼》(The Vampyre),這篇小說於一八一九年完成,他將拜倫的形象賦予了吸血鬼——他憂鬱、對女性有魅力,「吸血鬼文學」成為「歌特式文學」裡的重要支流,它具有奇幻、欲望、愛情、復古等複雜面貌。

「吸血鬼」在一八九七年史脫克(Bram Stoker)的長篇小說裡被經典化。他將吸血鬼和中古時期羅馬尼亞的殘暴民族英雄杜古拉(Dracula)相連,「吸血鬼」神話被建造完成。除了「吸血鬼」本體之外,這本小說也同時為整個維多利亞時代資產階級的理性文明和男女價值觀作了註腳。「吸血鬼」不是好小說,但卻是好看卻又充滿文化意義的小說,小說裡存著歐洲人的「恐黃症」、被壓抑的色欲、撒旦崇拜症等元素,任由後代人根據時代的變化而重新捏塑與竄改、拼合。當然也就有人分別從民俗神話學、佛洛依德,以及馬克思的觀點來加以解讀。

到了今天,人們對死者的恐懼日漸消除,「吸血鬼」已不再是恐怖小說,它的愛情與色情部分遂被突出——吸血鬼被「後現代化」。從早期人們談吸血鬼而色變——英國到一八二○年才廢止將自殺死者心口釘樁以防其變為吸血鬼的法律,以迄於今人們希望自己有吸血鬼那種愛情魅力,文化符號未變,改變的只是人類的意識!


─轉自南方朔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