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12 22:31:10顏士凱

電影為國家根本大業(7之2)

「電影為國家根本大業」系列報導七之二:媒體篇(下)
──為何而戰


於是,金馬獎成為最接近台灣報紙影劇版的「國際性影展」;於是
,金馬獎也成為最遠離台灣報紙影劇版的國際性影展。

何謂金馬獎?恐怕全台灣除金馬執委會的人外,沒多少人能說得清
楚、看得透徹。當然,這第一要怪就得怪金馬執委會,該會犯下的
錯誤與當今國片在「宣傳不力」上犯的錯誤如出一轍。金馬執委會
從來不知對外宣揚:輔導金造就出來的國片其類型單一化到有如戒
嚴時代,卻是要到了金馬獎展開國際影展、舉辦華語電影年度總競
賽時,大家才看到了什麼叫多元化的電影。

第二,則要怪我們的影劇版卻在這個年度電影總體檢時,繼續一元
化地報導明星動態。金馬活動所呈現出來的兩個重要層面,台灣報
紙的影劇版幾乎一片空白:類型多元的港片與幾乎沒有類型可言的
台灣電影間的比較性報導,文化內涵龐雜的金馬國際影展僅僅被幾
篇短文附帶性地提過了事。於是,這兩者只好心知肚明地轉移陣到
,原本以文學創作為主的副刊版面上;於是,影劇版從頭到尾徹底
淪為金馬活動的紙上「星光大道」;於是,金馬活動被簡化成「廣
為人知」的金馬明星活動;於是,大陸與香港藝人與電影的囊括金
馬大獎,「因此」無法不被簡化為金馬獎反諷地獎勵了非台灣電影
,如此反金馬獎「本意」的「印象」。

於是,原本具有國際性與多元性金馬活動,到了南方朔的文章裡被
「好意」地誤解為“希望借著宣叛它(金馬獎)的死刑,而讓它在
絕處重生〞。一開始便怒氣沖沖的南方朔,文走一半至此,其腦袋
也正式宣告混沌了。金馬獎果真可以「大事」到負起振興國片的全
責的話,此說尚有可觀處;然而「大事」的關鍵卻在:真正需要絕
處重生的絕不是金馬獎,而是台灣電影工業。比之於新聞局明訂對
國片的獎勵與輔導兩大方向,金馬獎在定位上只具獎勵作用:頒出
小於新聞局千萬或五百萬輔導金二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最高獎金
;頒出年度佳影片與影人等「大」名。

何謂奧斯卡?一年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總體檢也。金馬獎在定位上的
另一重大作用亦如是:一年來華語電影與台灣電影的總體檢。現在
檢查出來台灣電影有大病,結果卻要把查出病的「醫院」「置之死
地、絕處重生」,真是令人「嘿嘿嘿」震驚不已。

如此荒誕的大誤解,我們的影劇版恐怕難脫其責。為什麼?因為,
我們的影劇版老也聚集在明星的鎂光燈下,而全然不去察看那幾近
場場在漆黑中擠爆的國際影展中的影片,究竟其製造過程與台灣電
影的製造環境之異同若何?其如何被宣揚到國際影市中以至來到台
灣(尤其是除了影展拿獎外的其他管道)?金馬活動所蘊藏的「電
影所當有的國際空間」,真是給影劇版之「光」所壓縮地打敗了。

十多年來,台灣電影在國外打勝仗、卻在國內疲弱難振,台灣影劇
版在駐外特派員上的長期不振,卻在國內大打非台灣電影的明星牌
而勝果輝煌,這兩者間幾近全然背反的差距,難「怪」會有不少人
與南方朔的“我們電影界許多大人物,他們最大的貢獻,就是讓自
己所從事的行業走向死亡。”「所見略同」了。

只知一味報導明星面的台灣媒體實在該好好深思,在一份美國官方
資料中,視美國電影的輸出具有雙重意識型態宣傳價值:「一方面
,美國片成了美國汽車、服裝、漫畫等搭配工業的宣傳工具;另一
方面,即使不為任何特地(美國)商品作宣傳,也能到處宣揚美國
的消費價值觀,一種美式世界觀」(引自電影資料館編譯《各國電
影政策》:3)。電影所能傳達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的能量,比之
於外交模式,恐怕相當於一座核能發電影廠而不為過。

對於電影龐大能量之不知,暫且不說對讀者的影響,卻已難怪這些
影劇版的從業人員,在只知一味有「(沾明星的)光」,而不知有
「榮」的狀態下,有愈來愈多人發出「為何而戰」的茫然感慨──
之於影劇版,振興國片的問題,首先不在政府的政策面,也不在金
馬獎的諷刺面,而在我們還要繼續「不知為何而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