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15 10:58:21顏士凱
焚書之必要──《巴爾扎克與小裁縫》
一‧六根火柴
小說很早就拿到,使得我在看到電影前,對一個瘋狂的影像有著瘋狂的期待。
故事簡單卻有點淒美。中國文革期間兩名知青,給下放到偏僻的鳳凰山,其中一個很能放(能說善道的羅明),一個很會拉(小提琴的馬劍鈴)。兩人先是遇上了村子裡一位很美麗的姑娘,她是一個很老的裁縫的女兒;不久又遇上了擁有一只神秘皮箱的四眼,他在裡面藏了很多書,巴爾扎克的小說尤其多。
四眼把書保護得很好;兩人把小裁縫愛護得更好。
終於有一天,兩人把四眼的書給偷了出來,藏到一個秘密山洞裡。他們輪流唸書給小裁縫聽。小裁縫聽的入了迷,兩名男子對她就更入迷。
小裁縫暗中有了新的幻想,羅明也在暗中勾引了小裁縫。
她知道自己懷孕時,羅明卻給調到城裡。小裁縫決定打胎,馬劍鈴在屋外陪著她,後來還在屋內還幫她洗衣做飯。羅明終於回來了;他不知道懷孕與打胎的事;他們都不知道小裁縫自從打了胎後就變了,變得很厲害。
老裁縫有天一大早衝進來告訴他們,小裁縫捲著包袱走了;口中嚷著要打進城裡去。兩名男子追上去,沒一個人能喚得住小裁縫。他們一回轉頭就把巴爾扎克燒了。
就在那個神秘山洞口,那個孕育他們對一個美麗女人的夢幻之地,那個孕育一個女人必須把她的美麗,綻放到能把女人點燃得更美麗的城市。
一直是躺著的。小說像在半空中擺蕩的星星,若隱若滅。直到最後一章的最後一段,我不禁坐了起來──他們在燒書!
兩個快哭出聲來的男人,一個頭也不回遠走他鄉的女人,一堆巴爾扎克的小說,and六根火柴。
點火的是羅明,真正出聲的是小提琴,死掉的有高老頭、邦斯舅舅、鐘樓怪人(都是一些男人),最後一根火柴終於落在包法利夫人身上──男人比女人早死。
二‧無「根」有「毛」的電影
從試片間裡出來,我沒感到失望,只覺得全身冰冷。在電影中,那個女人走了,那兩個失魂落魄的男人卻忘了書的存在。電影不僅把六根火柴都砍了,馬劍鈴那個軟弱無力的燒書旁白,簡直是引刀自宮。
我沒瘋狂。可也不致於說作者(也是導演)瘋了。情況比瘋了也許更悲慘──所謂「情況」是指那些經過文革洗禮的「傳播者(s)」!
很多人都以為(乃至說了出來),小說與電影最教人驚訝也是最戲劇性的是:「書,怎麼可能(360度)改變一個(鄉村)女人?」乖乖,這才是360度的天大錯覺!要看清楚的是,巴爾扎克絕不是被小裁縫自己讀出來的,而是透過羅明與馬劍鈴這兩個「男人」唸出來的。
美麗地看,小裁縫的巴爾扎克不僅是聽來的,而且是現場被表演出來的──書不僅「不再是」扁而不動,而且是被眼前兩個蠢蠢蠕動的男人所呢喃出來。
更美妙又精確地來看,小裁縫的巴爾扎克的每一個細胞(字),都沾滿了雄性荷爾蒙──那兩個都喜歡小裁縫的男人,借著巴爾扎克的(異國)威力,在小裁縫的面前翩翩起舞那沒有獨立(也是「讀」立)能力的雄性荷爾蒙。
恐怖地看,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毛澤東,正是恐懼書被讀書人轉動成反抗的思想武器;沒想到這兩個被(知識)下放的知青,卻把書「下放」地轉動成誘惑女人的荷爾蒙。
然而,知識本身就藏有一股相互反抗的力量:它儘可以被用來激發自己與女人的荷爾蒙,卻也可以激發女人的細胞產生突變。
當然,造成小裁縫爆發革命的,絕不僅僅來自書生們把書給下放了。不是秘密的秘密是,小裁縫看出兩位書生其實跟一本死板板的書(這物體),沒啥兩樣──小裁縫懷孕了,那個下種的羅明說被調走就得走不可(她看不出羅明那點有種);更妙的是,那個拉起小提琴時很神氣的男人馬劍鈴,更是非把自己扮演成女人不可(不僅幫小裁縫做飯,還以加入溪邊的洗衣婦陣容為榮)。
小裁縫看出來這兩個對她柔情萬千的男人,其實不過是一本隨時可以被人調翻過來、又顛倒(男女)過去的死板板的書,而已。──兩個大男人竟然可以如此,世界想必大可不只(原本小裁縫所想的)如此!
改變這個村女的絕不是書,而是陽萎的雄性荷爾蒙──在文化大革命下。
如果書沒能使讀的人具有一股反抗或改變現實的力量──尤其在那個人心與人性被雙重壓迫的時代(1966-1976),反而更使人依賴在它身上,那,焚書確實是必要的!
電影──尤其是已脫離文革36年,尤其戴思杰已經離開中國20年──做為一種比書更具衝擊力的表現形式,反而連六根火柴都沒有(連反過來推倒依賴之牆的氣都沒了),那它恐怕還在奉行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
小說很早就拿到,使得我在看到電影前,對一個瘋狂的影像有著瘋狂的期待。
故事簡單卻有點淒美。中國文革期間兩名知青,給下放到偏僻的鳳凰山,其中一個很能放(能說善道的羅明),一個很會拉(小提琴的馬劍鈴)。兩人先是遇上了村子裡一位很美麗的姑娘,她是一個很老的裁縫的女兒;不久又遇上了擁有一只神秘皮箱的四眼,他在裡面藏了很多書,巴爾扎克的小說尤其多。
四眼把書保護得很好;兩人把小裁縫愛護得更好。
終於有一天,兩人把四眼的書給偷了出來,藏到一個秘密山洞裡。他們輪流唸書給小裁縫聽。小裁縫聽的入了迷,兩名男子對她就更入迷。
小裁縫暗中有了新的幻想,羅明也在暗中勾引了小裁縫。
她知道自己懷孕時,羅明卻給調到城裡。小裁縫決定打胎,馬劍鈴在屋外陪著她,後來還在屋內還幫她洗衣做飯。羅明終於回來了;他不知道懷孕與打胎的事;他們都不知道小裁縫自從打了胎後就變了,變得很厲害。
老裁縫有天一大早衝進來告訴他們,小裁縫捲著包袱走了;口中嚷著要打進城裡去。兩名男子追上去,沒一個人能喚得住小裁縫。他們一回轉頭就把巴爾扎克燒了。
就在那個神秘山洞口,那個孕育他們對一個美麗女人的夢幻之地,那個孕育一個女人必須把她的美麗,綻放到能把女人點燃得更美麗的城市。
一直是躺著的。小說像在半空中擺蕩的星星,若隱若滅。直到最後一章的最後一段,我不禁坐了起來──他們在燒書!
兩個快哭出聲來的男人,一個頭也不回遠走他鄉的女人,一堆巴爾扎克的小說,and六根火柴。
點火的是羅明,真正出聲的是小提琴,死掉的有高老頭、邦斯舅舅、鐘樓怪人(都是一些男人),最後一根火柴終於落在包法利夫人身上──男人比女人早死。
二‧無「根」有「毛」的電影
從試片間裡出來,我沒感到失望,只覺得全身冰冷。在電影中,那個女人走了,那兩個失魂落魄的男人卻忘了書的存在。電影不僅把六根火柴都砍了,馬劍鈴那個軟弱無力的燒書旁白,簡直是引刀自宮。
我沒瘋狂。可也不致於說作者(也是導演)瘋了。情況比瘋了也許更悲慘──所謂「情況」是指那些經過文革洗禮的「傳播者(s)」!
很多人都以為(乃至說了出來),小說與電影最教人驚訝也是最戲劇性的是:「書,怎麼可能(360度)改變一個(鄉村)女人?」乖乖,這才是360度的天大錯覺!要看清楚的是,巴爾扎克絕不是被小裁縫自己讀出來的,而是透過羅明與馬劍鈴這兩個「男人」唸出來的。
美麗地看,小裁縫的巴爾扎克不僅是聽來的,而且是現場被表演出來的──書不僅「不再是」扁而不動,而且是被眼前兩個蠢蠢蠕動的男人所呢喃出來。
更美妙又精確地來看,小裁縫的巴爾扎克的每一個細胞(字),都沾滿了雄性荷爾蒙──那兩個都喜歡小裁縫的男人,借著巴爾扎克的(異國)威力,在小裁縫的面前翩翩起舞那沒有獨立(也是「讀」立)能力的雄性荷爾蒙。
恐怖地看,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毛澤東,正是恐懼書被讀書人轉動成反抗的思想武器;沒想到這兩個被(知識)下放的知青,卻把書「下放」地轉動成誘惑女人的荷爾蒙。
然而,知識本身就藏有一股相互反抗的力量:它儘可以被用來激發自己與女人的荷爾蒙,卻也可以激發女人的細胞產生突變。
當然,造成小裁縫爆發革命的,絕不僅僅來自書生們把書給下放了。不是秘密的秘密是,小裁縫看出兩位書生其實跟一本死板板的書(這物體),沒啥兩樣──小裁縫懷孕了,那個下種的羅明說被調走就得走不可(她看不出羅明那點有種);更妙的是,那個拉起小提琴時很神氣的男人馬劍鈴,更是非把自己扮演成女人不可(不僅幫小裁縫做飯,還以加入溪邊的洗衣婦陣容為榮)。
小裁縫看出來這兩個對她柔情萬千的男人,其實不過是一本隨時可以被人調翻過來、又顛倒(男女)過去的死板板的書,而已。──兩個大男人竟然可以如此,世界想必大可不只(原本小裁縫所想的)如此!
改變這個村女的絕不是書,而是陽萎的雄性荷爾蒙──在文化大革命下。
如果書沒能使讀的人具有一股反抗或改變現實的力量──尤其在那個人心與人性被雙重壓迫的時代(1966-1976),反而更使人依賴在它身上,那,焚書確實是必要的!
電影──尤其是已脫離文革36年,尤其戴思杰已經離開中國20年──做為一種比書更具衝擊力的表現形式,反而連六根火柴都沒有(連反過來推倒依賴之牆的氣都沒了),那它恐怕還在奉行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