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01 12:58:33顏士凱
新「鴉片」,沒有「戰爭」──香港回歸論(上)
(圖:電玩版堂吉科德──華人總以為自己是「聰明」的;只是華人常常「聰明」到對政治之大變,發生堂吉科德式瘋狂的樂觀,卻又不夠堂吉科德式樂觀的瘋狂)
(本文完整篇名)
遮蔽的天空:新「鴉片」,沒有「戰爭」──關錦鵬、許鞍華等三部香港回歸的電視紀錄片
(註:今天2003/07/01是香港回歸六週年,香港將出動千人以上的空前警力,圍堵近三十萬港民上街抗議遊行。本文寫於1997/07,在香港回歸之初。值此敏感時刻,再度從箱中把它翻出來,也許更多的意義在於,希望能把電影與文字的敏感度,回歸到一種抗拒當代各種思潮與文字的沉猛力氣狀態!)
“現代化的愚蠢並不是無知,而是對各種思潮生吞活剝。....我們可以想像,這個世界可以沒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說,可以沒有馬克思的階級鬥爭學說,但是不能沒有抗拒各種泛濫思潮的能力。這些洪水般的思潮輸入電腦,借助於大眾傳播媒介,恐怕會凝聚成一股粉碎獨立思想和個人創見的勢力。”──Milan Kundra
依播放時間先後,本文所討論這三部紀錄影片分別為:
一、《念你如昔》:關錦鵬導演,中國電視公司,新聞探索:’97/06/26、23:00 ~ 06/27、00:30。
二、《去日苦多(As Time Goes By)》:許鞍華導演,中國電視公司,新聞探索:’97/07/03、23:00 ~ 04、00:30。
三、《販賣 97》:高寒梅監製,傳訊電視公司,大地頻道:’97/07/17、21:30~22:45。
-3. 同流者:《販賣 97》
報導 97 年香港社會狂飆的資本主義商業活動的《販賣 97》,以一種近乎盤點式的快速新聞剪輯,企圖反映並質疑那個社會瘟疫式的商業頻率與節奏。
然而,觀察片中那些商品的製造、屋價飆漲、股價翻轉以及活動方式,是只有像香港那樣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被殖民」華人社會才有能力生產與發生。然而,當這種經濟能力被視為不言自明(self-evident)的同時,質疑空間又幾近完全交付於那群身在大眾傳播界之人(報社編輯、歌手、電台節目主持人、電影導演、雜誌社編輯、電影發行、電影攝影師),而片子從這些「深入」訪談的對象口中,所能質疑的方向與深度亦多僅止於其眼前(at present)所見到者。
再加上片子在第四節中對國外來訪同行的報導,這部關於香港九七回歸的商業活動紀錄片,已然被緊縮為紀錄者在作其個人工作環境中的同行,對此世紀大事之負面反應的報導。最後片子又花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訪問回歸前八小時那些無憂無慮的平民百姓的倒數報時與淹沒在興奮情緒中的「希望」感言(地下平/貧民的「沒有希望說」或者都比「這種希望」更接近紀錄片喚醒民眾的精神),已然近綜藝節目的作法。
或說,這原本就是要紀錄/反映從原本嚴肅的政治爭戰與民族情懷,而今卻被變轉為一場俗不可耐的商業嘉年華會。但是,第一,「變轉」的空間幾乎不存在;第二,如此局蹴一隅的紀錄與視野淺短的一點一點分散開來的疑問──這點點問句還構不成足以與那股強如集權主義般的商業洪流相抵抗的質疑線條(比較 Hoyles :145)──並不能使片子構成一股具有「向現實環境挑戰」的力度(Barsam,1996:539);如此,在「揭露邪惡環境」(ibid :516)的紀錄片精神傳統上,這部紀錄片就更欲振乏力。
在失去「變轉」空間下,《販賣 97》本身無能地成為其原本企圖質疑的對象「之一」──《販賣 97》在定位上,同流於一般的電視新聞「節目」,「回歸」為九七回歸的電視新聞嘉年華會陣營中之一員。
-2. 《去日苦多》: 「蜘蛛的策略」?
然而,《去日苦多》顯然有意要自外於這「之一」:質疑的幽暗色彩被許鞍華完全拋棄;轉而不斷出現許本人在片中極盡放聲大笑,及她整個容貌佔據整個螢幕的「光明面」。在影片缺乏個人對整個社會的「回歸」空間下,我們當然不能根據前面那兩點及中文片名,而斷言許在潛意識中是以此大事為樂的──這個「不在(in absence)」也許透露更微妙的訊息。
在這整部片子中,她幾乎將所有心力投注在那即將消失的殖民社會所授予她諸般文化涵養過程的回憶。照片、影像、自白、訪談、對話,苦味與苦事卻渺無蹤跡:一段段成長經驗的追憶組成的這部紀錄影片,完全脫離中文片名應有的內涵,反而是英文片名更切合片子那缺乏苦味的色調。將這之間的背離,加上影片對回歸的「不在」,十分引人暇思。
對許氏而言,香港回歸中國,也許並不像影片所顯示的「沒有」任何疑問。「在影片中」,她將過去的自己局限在教會學校的圍牆內,而報上連載的金庸小說在她步出英文圍牆後,躍入神奇而浪漫的古中國超現實世界中,現實的香港空斷掉到只剩下廣東戲、茶餐廳(在這裡她與同學的話題又少不了那個俠情世界)。如此,「回歸」對許並非沒有疑惑:對於那個即將把香港從英國人手中「拯救出來」的「現代化英雄中國」政權,究竟與當年(’67)那個引發香港學生暴動的瘋狂近代中國有何不同?
而這樣的疑惑正是來自於當年困/睏在殖民地教會學校圍牆之內。然而,最令觀者感到疑惑的是,受西方教育的她,為何卻以這種捕捉「個體」成長記憶而不帶疑問色彩的「回顧」,來面對一百五十年香港「社會」最大事之際:回歸?這種思考方式全然脫離西方教育中濃烈的發問色彩。我們不禁懷疑她當年所吸收到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不,我們當更精確地說:許所收授到的殖民地教會教育究竟是什麼東西?而就在我們如此質問的同時,「眼前」這部「出現於極需港人反覆省思時機」的自傳式紀錄片,在「精神結構」上徹底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她坐在中國傳統不(敢/會/教)發問的教室內,訴說碎裂無章的「點點」(許在本片的剪輯並未將片子的點串連成某種強力或深沉的歷史脈絡)年輕紀事──而對於那種不可思議的單調感到「奇怪」(她所提到的金庸的武俠歷史小說,回過頭來質疑本片的歷史空間):難道,難道(讓我們把頭回得幅度更大些)拍攝一部如此不帶任何質疑色彩的紀錄片,竟是許在這個困境上的一種策略?
在回歸的回顧路途中,她發現「當年的」中國背叛了香港人民,但「現在/最後」卻竟然被香港人民當作英雄(收復失土)來看待。如此,她又有什麼「權利」去批判「當年」她所成長的那個殖民教育學校/社會呢?(在「能力」方面,她回顧當年她們在左派與右派報紙對同一事件兩極化的說詞間,感到無所是從)
(眼前)「沒有」質疑或竟擊中最深沉的真相:「不」質疑個人殖民「教育」,或正是對這一百五十年來(真正的「去」日所在?)的「社會」苦不堪言的沉默之反諷?
但,果真如此?──亦或這是筆者的大腦與文字聯手,為躍過如此難以入目的紀錄片,不得不創造出一個「不在眼前」的超越式文思?
-1. 「月亮」:《念你如昔》
如果把許鞍華的中文片名給關錦鵬的話(同時將關的片名添改為《「唸」你如昔》換置為許鞍華的片名,或更切合許那部回憶學生時代影片的內容),在「苦與昔」相互對流的關連(憐)下,《念你如昔》或不致讓關在片子最初幾個地方只作出些蜻蜓點水式的搧情而缺乏發展空間的場景來,進而在「性取向」的個人身份認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身份認同「之間」,挖掘出前所未有的歷史洞見──如:一國兩制下的港人治港,或為中國共產黨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之同性戀式政治幻象的嘲諷(在中國這大男人腳下,嬌小玲瓏的港人如何可能自治!)──而非只是將流動於螢幕之間的影像平板地(比之於其液態狀的影像,關在本片中的旁白語調形同固體)壓制在座位上的「唸」書式散文。
關於這點,我們從上一段觀許之影片的經驗,反諷地告訴我們關在旁白中孜孜經營的中國式抒情,其實正也同樣使他『在「精神結構」上徹底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在他那「不認不認還須認」的宿命論中,個人成長經驗的回憶旁白,將那個液狀影像謙卑地回流向中國腳下一條不敢揚聲哽咽的固定(認定)河道中(片子的結尾將這股「精神」推到最高峰──這點在下文中再細說)。
然而,再翻轉過來(正面地)說,這個學生般作文的旁白多少緊縮影像的散漫(原本具歷史性議題的開闊空間散亂/縮小為隨性所至之個人獨白)──影片沒有一個強有力「統一」脈絡,足以將「統一」這個議題翻轉到一個更開放/曖昧地意象中──讓迷漫這整部片子的影像的情感質量,稍稍減低「真實影像正和紀錄片基本概念相反的效果」(Bluem:272)。但,再細思量(我們在力行上一段「出現於極需港人反覆省思時機」的說詞中,來反覆翻轉究竟這三部極其乏味的影片有何「不在(in absence)片中」的「回歸能源」)這篇在「文氣」上「力圖」抒柔的散文化旁白,卻又將原本飄蕩無根(回歸前的港人心理狀態)的影像帶回到一種穩固的母體懷抱中。
如果說,該片影像之筆調釋放出香港人游疑飄散的心理狀態,則這篇旁白一步步趨靠向(語氣)堅/認定的中國(那個最後一步,最是引人「暇思不已」)。在缺乏影像與旁白「之間」另一層面的對話張力下,回歸在片子刻意抒情的筆調下,「柔順」得如同在月夜中返鄉歸人的心情。
參 考 書 目
1. 牟宗三
1986(一版二刷),「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 侯孝賢
1995,〝拍片筆記〞,收編於「好男好女」,朱天文編著,台北:麥田
3. 羅貴祥
1997,「德勒茲」,台北:東大圖書
4. Armes, Roy
1995,唐維敏譯,「錄影學」(1988,「On Video」,Routledge),台北:遠流
5. Barsam, Richard M.
1996,王亞維譯,「紀錄與真實」(1992,「Non-ficti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台北:遠流
6. 貝托路齊(Bertolucci, Bernardo)與本文相關的作品年表
1970,《同流者》(The Comformist)
1971,《蜘蛛的策略》(The Spider’s Strategy)
1979,《月亮》(La Luna)
1987,《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1990,《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
7. Best, Steven & Keller, Douglas
1996(一版三刷),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1991,「Postmor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s」,The Guiford Press),台北:巨流圖書
8. Bluem, William
1978(一版二刷),哈公譯,〝電視和紀錄片熱潮〞,收編於「電影:理論蒙太奇」,台北:聯經
9. Greene, Naomi
1994,林寶元譯,「異端的電影與詩學」(1990,「Pier Paolo Pasolini:Cinema As Heres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台北:萬象圖書
10. Hoyles, John
1991,「The Literary Underground」,Harvester Wheatsheaf
11. Kundra, Milan
1988,韓少功譯,〝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收編於「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頁 349,台北:時報文化
12. 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
1974,Tran. by Walter Kaufmann,「The Gay Science」(1887,「Die frohliche Wissenschaft」),New York:Vintage Books
1990,Tran. by R.J.Hollingdale,「Twilight of the Idols / The Anti-Christ」(1889,「Gotzen-Dammerung」;1895,「Der Antichrist」),Penguin Books
13. Postman, Neil
1994,蕭昭君譯,「消逝的童年」(1982,「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台北:遠流
14. Spoto, Donald
1993,「The Dark Side of Genius ── The Life of Alfred Hitchcock」,Back Bay Books
15. Watson Lyall
1997,「Dark Nature」,HarperPerennial
(本文完整篇名)
遮蔽的天空:新「鴉片」,沒有「戰爭」──關錦鵬、許鞍華等三部香港回歸的電視紀錄片
(註:今天2003/07/01是香港回歸六週年,香港將出動千人以上的空前警力,圍堵近三十萬港民上街抗議遊行。本文寫於1997/07,在香港回歸之初。值此敏感時刻,再度從箱中把它翻出來,也許更多的意義在於,希望能把電影與文字的敏感度,回歸到一種抗拒當代各種思潮與文字的沉猛力氣狀態!)
“現代化的愚蠢並不是無知,而是對各種思潮生吞活剝。....我們可以想像,這個世界可以沒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說,可以沒有馬克思的階級鬥爭學說,但是不能沒有抗拒各種泛濫思潮的能力。這些洪水般的思潮輸入電腦,借助於大眾傳播媒介,恐怕會凝聚成一股粉碎獨立思想和個人創見的勢力。”──Milan Kundra
依播放時間先後,本文所討論這三部紀錄影片分別為:
一、《念你如昔》:關錦鵬導演,中國電視公司,新聞探索:’97/06/26、23:00 ~ 06/27、00:30。
二、《去日苦多(As Time Goes By)》:許鞍華導演,中國電視公司,新聞探索:’97/07/03、23:00 ~ 04、00:30。
三、《販賣 97》:高寒梅監製,傳訊電視公司,大地頻道:’97/07/17、21:30~22:45。
-3. 同流者:《販賣 97》
報導 97 年香港社會狂飆的資本主義商業活動的《販賣 97》,以一種近乎盤點式的快速新聞剪輯,企圖反映並質疑那個社會瘟疫式的商業頻率與節奏。
然而,觀察片中那些商品的製造、屋價飆漲、股價翻轉以及活動方式,是只有像香港那樣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被殖民」華人社會才有能力生產與發生。然而,當這種經濟能力被視為不言自明(self-evident)的同時,質疑空間又幾近完全交付於那群身在大眾傳播界之人(報社編輯、歌手、電台節目主持人、電影導演、雜誌社編輯、電影發行、電影攝影師),而片子從這些「深入」訪談的對象口中,所能質疑的方向與深度亦多僅止於其眼前(at present)所見到者。
再加上片子在第四節中對國外來訪同行的報導,這部關於香港九七回歸的商業活動紀錄片,已然被緊縮為紀錄者在作其個人工作環境中的同行,對此世紀大事之負面反應的報導。最後片子又花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訪問回歸前八小時那些無憂無慮的平民百姓的倒數報時與淹沒在興奮情緒中的「希望」感言(地下平/貧民的「沒有希望說」或者都比「這種希望」更接近紀錄片喚醒民眾的精神),已然近綜藝節目的作法。
或說,這原本就是要紀錄/反映從原本嚴肅的政治爭戰與民族情懷,而今卻被變轉為一場俗不可耐的商業嘉年華會。但是,第一,「變轉」的空間幾乎不存在;第二,如此局蹴一隅的紀錄與視野淺短的一點一點分散開來的疑問──這點點問句還構不成足以與那股強如集權主義般的商業洪流相抵抗的質疑線條(比較 Hoyles :145)──並不能使片子構成一股具有「向現實環境挑戰」的力度(Barsam,1996:539);如此,在「揭露邪惡環境」(ibid :516)的紀錄片精神傳統上,這部紀錄片就更欲振乏力。
在失去「變轉」空間下,《販賣 97》本身無能地成為其原本企圖質疑的對象「之一」──《販賣 97》在定位上,同流於一般的電視新聞「節目」,「回歸」為九七回歸的電視新聞嘉年華會陣營中之一員。
-2. 《去日苦多》: 「蜘蛛的策略」?
然而,《去日苦多》顯然有意要自外於這「之一」:質疑的幽暗色彩被許鞍華完全拋棄;轉而不斷出現許本人在片中極盡放聲大笑,及她整個容貌佔據整個螢幕的「光明面」。在影片缺乏個人對整個社會的「回歸」空間下,我們當然不能根據前面那兩點及中文片名,而斷言許在潛意識中是以此大事為樂的──這個「不在(in absence)」也許透露更微妙的訊息。
在這整部片子中,她幾乎將所有心力投注在那即將消失的殖民社會所授予她諸般文化涵養過程的回憶。照片、影像、自白、訪談、對話,苦味與苦事卻渺無蹤跡:一段段成長經驗的追憶組成的這部紀錄影片,完全脫離中文片名應有的內涵,反而是英文片名更切合片子那缺乏苦味的色調。將這之間的背離,加上影片對回歸的「不在」,十分引人暇思。
對許氏而言,香港回歸中國,也許並不像影片所顯示的「沒有」任何疑問。「在影片中」,她將過去的自己局限在教會學校的圍牆內,而報上連載的金庸小說在她步出英文圍牆後,躍入神奇而浪漫的古中國超現實世界中,現實的香港空斷掉到只剩下廣東戲、茶餐廳(在這裡她與同學的話題又少不了那個俠情世界)。如此,「回歸」對許並非沒有疑惑:對於那個即將把香港從英國人手中「拯救出來」的「現代化英雄中國」政權,究竟與當年(’67)那個引發香港學生暴動的瘋狂近代中國有何不同?
而這樣的疑惑正是來自於當年困/睏在殖民地教會學校圍牆之內。然而,最令觀者感到疑惑的是,受西方教育的她,為何卻以這種捕捉「個體」成長記憶而不帶疑問色彩的「回顧」,來面對一百五十年香港「社會」最大事之際:回歸?這種思考方式全然脫離西方教育中濃烈的發問色彩。我們不禁懷疑她當年所吸收到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不,我們當更精確地說:許所收授到的殖民地教會教育究竟是什麼東西?而就在我們如此質問的同時,「眼前」這部「出現於極需港人反覆省思時機」的自傳式紀錄片,在「精神結構」上徹底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她坐在中國傳統不(敢/會/教)發問的教室內,訴說碎裂無章的「點點」(許在本片的剪輯並未將片子的點串連成某種強力或深沉的歷史脈絡)年輕紀事──而對於那種不可思議的單調感到「奇怪」(她所提到的金庸的武俠歷史小說,回過頭來質疑本片的歷史空間):難道,難道(讓我們把頭回得幅度更大些)拍攝一部如此不帶任何質疑色彩的紀錄片,竟是許在這個困境上的一種策略?
在回歸的回顧路途中,她發現「當年的」中國背叛了香港人民,但「現在/最後」卻竟然被香港人民當作英雄(收復失土)來看待。如此,她又有什麼「權利」去批判「當年」她所成長的那個殖民教育學校/社會呢?(在「能力」方面,她回顧當年她們在左派與右派報紙對同一事件兩極化的說詞間,感到無所是從)
(眼前)「沒有」質疑或竟擊中最深沉的真相:「不」質疑個人殖民「教育」,或正是對這一百五十年來(真正的「去」日所在?)的「社會」苦不堪言的沉默之反諷?
但,果真如此?──亦或這是筆者的大腦與文字聯手,為躍過如此難以入目的紀錄片,不得不創造出一個「不在眼前」的超越式文思?
-1. 「月亮」:《念你如昔》
如果把許鞍華的中文片名給關錦鵬的話(同時將關的片名添改為《「唸」你如昔》換置為許鞍華的片名,或更切合許那部回憶學生時代影片的內容),在「苦與昔」相互對流的關連(憐)下,《念你如昔》或不致讓關在片子最初幾個地方只作出些蜻蜓點水式的搧情而缺乏發展空間的場景來,進而在「性取向」的個人身份認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身份認同「之間」,挖掘出前所未有的歷史洞見──如:一國兩制下的港人治港,或為中國共產黨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之同性戀式政治幻象的嘲諷(在中國這大男人腳下,嬌小玲瓏的港人如何可能自治!)──而非只是將流動於螢幕之間的影像平板地(比之於其液態狀的影像,關在本片中的旁白語調形同固體)壓制在座位上的「唸」書式散文。
關於這點,我們從上一段觀許之影片的經驗,反諷地告訴我們關在旁白中孜孜經營的中國式抒情,其實正也同樣使他『在「精神結構」上徹底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在他那「不認不認還須認」的宿命論中,個人成長經驗的回憶旁白,將那個液狀影像謙卑地回流向中國腳下一條不敢揚聲哽咽的固定(認定)河道中(片子的結尾將這股「精神」推到最高峰──這點在下文中再細說)。
然而,再翻轉過來(正面地)說,這個學生般作文的旁白多少緊縮影像的散漫(原本具歷史性議題的開闊空間散亂/縮小為隨性所至之個人獨白)──影片沒有一個強有力「統一」脈絡,足以將「統一」這個議題翻轉到一個更開放/曖昧地意象中──讓迷漫這整部片子的影像的情感質量,稍稍減低「真實影像正和紀錄片基本概念相反的效果」(Bluem:272)。但,再細思量(我們在力行上一段「出現於極需港人反覆省思時機」的說詞中,來反覆翻轉究竟這三部極其乏味的影片有何「不在(in absence)片中」的「回歸能源」)這篇在「文氣」上「力圖」抒柔的散文化旁白,卻又將原本飄蕩無根(回歸前的港人心理狀態)的影像帶回到一種穩固的母體懷抱中。
如果說,該片影像之筆調釋放出香港人游疑飄散的心理狀態,則這篇旁白一步步趨靠向(語氣)堅/認定的中國(那個最後一步,最是引人「暇思不已」)。在缺乏影像與旁白「之間」另一層面的對話張力下,回歸在片子刻意抒情的筆調下,「柔順」得如同在月夜中返鄉歸人的心情。
參 考 書 目
1. 牟宗三
1986(一版二刷),「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 侯孝賢
1995,〝拍片筆記〞,收編於「好男好女」,朱天文編著,台北:麥田
3. 羅貴祥
1997,「德勒茲」,台北:東大圖書
4. Armes, Roy
1995,唐維敏譯,「錄影學」(1988,「On Video」,Routledge),台北:遠流
5. Barsam, Richard M.
1996,王亞維譯,「紀錄與真實」(1992,「Non-ficti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台北:遠流
6. 貝托路齊(Bertolucci, Bernardo)與本文相關的作品年表
1970,《同流者》(The Comformist)
1971,《蜘蛛的策略》(The Spider’s Strategy)
1979,《月亮》(La Luna)
1987,《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1990,《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
7. Best, Steven & Keller, Douglas
1996(一版三刷),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1991,「Postmor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s」,The Guiford Press),台北:巨流圖書
8. Bluem, William
1978(一版二刷),哈公譯,〝電視和紀錄片熱潮〞,收編於「電影:理論蒙太奇」,台北:聯經
9. Greene, Naomi
1994,林寶元譯,「異端的電影與詩學」(1990,「Pier Paolo Pasolini:Cinema As Heres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台北:萬象圖書
10. Hoyles, John
1991,「The Literary Underground」,Harvester Wheatsheaf
11. Kundra, Milan
1988,韓少功譯,〝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收編於「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頁 349,台北:時報文化
12. 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
1974,Tran. by Walter Kaufmann,「The Gay Science」(1887,「Die frohliche Wissenschaft」),New York:Vintage Books
1990,Tran. by R.J.Hollingdale,「Twilight of the Idols / The Anti-Christ」(1889,「Gotzen-Dammerung」;1895,「Der Antichrist」),Penguin Books
13. Postman, Neil
1994,蕭昭君譯,「消逝的童年」(1982,「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台北:遠流
14. Spoto, Donald
1993,「The Dark Side of Genius ── The Life of Alfred Hitchcock」,Back Bay Books
15. Watson Lyall
1997,「Dark Nature」,HarperPerennial
下一篇:新「鴉片」,沒有「戰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