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2 14:26:37顏士凱

海角七號:浮士德 × 2滲透台灣

在許多人讚嘆「台灣十年來終於產生了第一部商業片!」的聲音中,【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在上周為自己慶生時,許下票房破億的願望。有人偷偷問我:「一億是怎麼算出來的?」

「製片費5000萬× 2。」我毫不遲疑地說。
「怎麼知道可以× 2?」其中一家電影的企劃問。
「魏氏密碼。」我忍住笑。
眼前兩個女人一起搖頭,不遠處一家電影發行公司的女老闆則盯著我看。

從這部電影內部來看:劇情分兩條線進行,一條日據時代、一條現代,兩個都跟愛情有關;日本歌手中介孝一人在片中分飾兩角;影片還安排了兩個關鍵性角色都是郵差,一老一少;壓軸的演唱會由兩個樂團演出,一台一日。

「那從電影外部來看,又是什麼?」不知從哪裡跑出來一個很年輕的小姐問說。電影公司的女老闆走近兩步微笑地掩著嘴,我從沒看過她像現在笑的這麼開心。

大家都知道魏導之前要籌拍一部關於霧社事件的劇情長片【賽德克巴萊】,製片預算是兩億,他先自掏腰包拍了一個五分鐘的預告短片來號召人投資,這個預告片就花了兩百萬。此外,我們都還沒忘記,他還擔任過哥倫比亞投資的台灣電影【雙瞳】的副導演。

「這也叫密碼?這些都是common sense嘛!」一個資深的女記者尖叫起來。

ㄛ,不,這些只是「× 2」密碼的「童年經驗」;「成年的魏氏密碼是,沒拍成的【賽德克巴萊】宣稱要「抗」日,現在拍成的【海角七號】卻成了「亢」日──日本男人的情書貫穿整部片,送這信的年輕郵差莫名其妙地被一個日本女人拉上床,這個日本女人到處串場才有這場壓軸的恆春海灘音樂演唱會。很妙吧?

電影公司女老闆掩著嘴的手早已放下,她的臉色鐵青,放在裙襬旁邊的手微微顫抖著。

發行影片的公司的女主管也走了過來:「你不覺得台灣電影從來沒出現過這麼棒的口調嗎?」我故意停頓了一下,半空中有一雙手好像要掐住我的脖子,另外有一個滿頭紅髮的資深影評人歪著頭看我,「妙哉妙問!如果把這些台語演員的口調拿掉,試問這整部片還剩下什麼?」我往前一步說,那雙原本要掐過來的手突然凍結在更高空。

「連一半都不到。」站在紅髮男影評人身旁的美女冷靜地說。「這麼說,這影片根本也不是什麼文藝愛情喜劇片,而是恐怖片;」我沒說,紅髮魔男繼續說,「假本土之名行『亢』日之實,這是浮士德 × 2滲透台灣。」

我從電影公司女老闆的身旁走過,我一點也看不到她過去風情萬千的臉。我逐漸背離她而遠去,一種鼻涕在手帕中噴出的聲音,隨著我的腳步竟然越來越響。

ps:【海角七號】在全省浩浩蕩蕩排了41個廳,電影拍攝地恆春所在的縣市屏東竟然沒有上映,真奇怪ㄟ!

【海角七號】故事大綱:
60多年前,台灣光復,一名日籍老師隨著日軍撤退,留下心愛的女人在港口遙望,含著淚搜尋著情郎的身影。

60多年後在恆春,日本來的公關友子得要在三天內組成一個超強搖滾樂團,好為日本超級巨星演唱會暖場。經過民代施壓,友子被迫用當地人組成樂團,然而民代找來的組合很兩光,六個團員年紀從13到83歲都有,來自各行各業,除了樂團主唱阿嘉有專業經驗之外,其他根本沒上過台。

在此同時,表面兼差送信其實都把信堆在房間的主唱阿嘉,收到了一個來自日本,寫著「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的郵包,他好奇打開,裡面全是日文,於是又把它丟回床底下,直到友子發現這個郵包是當年一名日本籍男老師寫給台灣愛人的情書,情牽六十年後終於寄出,於是要阿嘉一定要將這個郵包送到,只是,六十年的時代變遷,海角七號這個地址也早已不存在。

樂團演出的時間漸漸逼近,遲到了六十年的情書主人也不知從何下手找起,而阿嘉與友子之間的情愫漸生,在這關鍵的三天內,這群小人物要如何實現他們的音樂、愛情夢想?
zen 2008-09-25 16:51:15

屏東我住過
大概十幾年前開始
首輪戲院就只剩下一家
而且是採八廳一票到底
屏東離高雄近加上人口少商圈無法形成
因而大部分人的娛樂都是就近高雄 地緣效應

不過 據說該片上映前有在拍片的飯店放映 且提供相關影片給飯店自由剪接使用

我倒覺得此片值得分析的是行銷
商業片就很簡單的商業片訴求
看得懂 大家看了喜歡就好

還有 我不認為拿掉你說的那些 此片什麼都不剩(當然只是我認為)
因為 那是出了台北以外的人很生活的一種樣子
連結日本 背後更大的意圖是導演試圖跳脫對抗或殖民的角度去看台日關係 某種程度上它可以連結到導演將來要拍的兩部大片 海角七號反而像是最後的果

愛情故事很好ㄚ 現代人不是拋棄得只剩下愛情勉強可以相信了
拍愛情故事也是經費困窘的國片少數還能支撐的類型

----

文本解讀是隨人喜歡切入的

沒什麼對錯 只是多一種觀點

版主回應
唉 那就看看這個吧

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上)
【聯合報民意論壇╱許介鱗/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台北市)】 2008.09.25

「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是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所賜予的地址。

六十多年前,大日本帝國戰敗投降,日本人被迫從台灣遣返。一名返鄉日本人所寫的情書,從頭到尾貫穿了「海角七號」的故事情節,不斷的以日本語文朗誦情書旁白,充分顯露日本人離開台灣的依依不捨,並以愛情、音樂和夢想襯托出來,觸動了只「向錢看」而失去靈魂的台灣觀眾。

台灣真是沒有文化或說文化水準不高的島嶼。在太平洋戰爭時期被驅使到戰場的台灣人日本兵、軍屬、軍伕,超過廿萬人之多,他們都歷經生離死別的創痛,竟找不到一個人能寫出比日本人更扣人心弦的情書。台灣的影評,都在誇獎「海角七號」表現了「台灣的主體性」,解說這是國片的驕傲,台灣電影未來的希望。

海角七號的主題曲:「國境之南」,歌詞: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砂,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漫長的長假,我會聆聽浪花,讓風吹過頭髮…。

在大戰前,「國境之南」指大日本帝國的國境南方台灣,而恆春又是台灣的最南頂端。大戰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寫「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把國境之南描述為烏托邦。「國境之南」歌詞,只是摹仿村上春樹的作品「聽風的歌」、「挪威的森林」等意境。村上春樹本來是歐美文學的翻譯作家,「海角七號」所朗誦的情書旁白,就是這樣大量複製了村上春樹的文藝腔,離台灣自己藝術創作的主體性,還遙遠得很。
2008-09-26 00:27:17
肥內 2008-08-31 21:58:33

影片我是沒看過啦...不愛看新片本來就是我的習慣(中外皆同)。
不過,我不知道顏兄這幽默口吻的觀後感居然引起那麼多討論(在一處BBS看到的),真怪。
影片可以任由創作者怎掰、怎拍都行,但影評不能讓我們怎掰、怎寫?我真的不懂。

(話說留言還要測基本常識,真好玩,那我表哥家那3歲小外甥大概很難留得成言~XD)

版主回應
乖乖 肥內兄 時至今日 我覺得真得跟您鄭重致歉:原來您跟我都一樣不愛看新片;原來只有您看的出來這篇‘稿子’(我寧願如此形容)是真實與虛構交叉剪輯出來的

在那個BBS處放這篇稿子 說來也只是我的一個小測試 看吾台灣同胞 歷經這麼多年的好萊塢洗禮
腦袋究竟變何物 眼睛又究竟有何質──再者 沒事上去掰個三言兩語 讓這些不知自己還只是個假好萊塢人的人 露露馬腳 不也好玩哉
2008-09-01 01:06:16
ryan 2008-08-25 19:55:02

http://movie.atmovies.com.tw/showtime/theater.asp?action=showtheater&area=a87

另外剛想到去查了一下屏東戲院

基本上只剩一間國寶戲院,連神鬼傳奇都沒演。我想海角七號更難排上檔期吧

另外有去問了一下,據說海角七號有去恆春演過一場。我想……,好歹這也算是小小的心意。

版主回應
這點我早知道 但 具有‘一顆熱誠的心’的人 應當不以此為滿足吧─這些鄉親當初是如何使出渾身解數 奮不顧身 全家總動員地幫助我拍片ㄚ

●罷了!甘願當浮士德信徒的人何其多(否則哪來今天的總統洗錢事件呢) 再有(連自己都說不清的)高見者 請移駕到左欄的留言版 在下任你們臭罵絕不還手 只是 歹謝 這塊本人文章的區域是本人的地盤 我只想留個乾淨的版面
再有人繼續來這裡情感非常地說不清 在下只好進行打掃工作
再說一次 再有對此片任何高見者 請到左欄的留言板 甘溫啦
2008-08-25 2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