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麥爾荀伯格、庫基耶 譯 林俊宏
(104.1.7)
如果世界都是由「資料」來告訴我們
別忘了提醒自己,巨量資料只是工具,勿忘謙卑與人生
其差異是不可預知的部分
人的本能、冒險、意外和錯誤
保留一空間,讓直覺、常識、偶然都有容身之處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大數據的洪流,也許能快速、準確的得到資訊
但是否失去了人與人的溫度,也許更多
(圖.文摘錄博客來)
《大數據》
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作者: 麥爾荀伯格、庫基耶
原文作者:Viktor Mayer-Schonberger、Kenneth Cukier
譯者:林俊宏
要回答這些問題,關鍵就在於巨量資料(俗稱大數據)。
「巨量資料分析」是一門新興科技,能夠解讀和預測無數的現象,
包括預測機票的價格、好萊塢新片的票房、你家裡的青少年是否未婚懷孕!
也能協助診斷早產兒的健康情況,探查收入高低與幸福快樂的相關程度,
幫忙規劃快遞的送貨路線、電動車的充電站應該設置在哪裡,
還能用來發展自動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
以及「從駕駛人的臀部形態判斷是否為車主」的防盜系統,
也能夠快速進行多種語文的互譯……
兩位最頂尖的大數據專家,真正掌握到巨量資料思維的精髓,
在這本書裡,清晰曉暢的解釋了巨量資料是什麼,
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趕搭上這波新潮流,
同時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
作者簡介:麥爾荀伯格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
並擔任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
是大數據(巨量資料)領域公認的權威,
寫過八本書以及上百篇專論。
庫基耶 Kenneth Cukier
《經濟學人》雜誌資料編輯,巨量資料思潮評論員,
經常於《紐約時報》、《金融時報》、
以及《外交事務》期刊發表財經文章。
譯者簡介:林俊宏
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
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
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
譯有《英語的秘密家譜》、《建築為何重要》、
《大科學》、《群的智慧》、《天空的女兒》等書。
現就讀於師大譯研所博士班。
(相關報導 圖.文摘錄中時電子報)
數據改變未來天下文化11日舉辦大數據趨勢論壇,邀請《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中)來台演說,並與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右二)、教育部長蔣偉寧(右三)、新北市長朱立倫(左三)、IBM大中華區副總裁Jason Kelley(左二)合影。(陳信翰攝)
《大數據趨勢》麥爾荀伯格
科技只是工具 重點還是在人
2014/06/12 中時電子報
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學教授麥爾荀伯格11日於新北市政府進行《大數據趨勢》專題演講,大數據有著巨量、雜亂及相關性至上等3大特點,討論如何分析網路資訊,但結論則是「科技只是工具,重點還是在人身上!」
權威教授 首度來台演講
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擔任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知名企業和組織的顧問,是大數據(Big Data)領域公認的權威,寫過8本書及上百篇專論,昨天首度到台灣演講,與公共行政、商業、學術等各領域的朋友分享。
「很多人覺得大數據就是資料很多,其實不只如此!」他舉例,過去美國疾病管制局用傳統的模式預測流感的發生,然而速度非常緩慢,根本趕不上防制的時效。
Google利用它每年50億筆搜尋資料,從過去15年的資料中篩選、比對流感資料,後來成功建立一個準確度高的預測模型,可以針對流感做即時的預測與推算。
他以機票定價方法為例,與旅行社拿大量資料做分析比對,最後創立這個網站能預測機票票價,何時買才能最便宜。他把研究計畫稱為「哈姆雷特計畫」,處理的是「買」或「不買」的抉擇。
特色:巨量、雜亂、相關性
大數據的第二個特色是「雜亂」,但重點是,「不能見樹不見林!」先把資料蒐集齊全,要分析時再把最重要資訊挑選出來。
他說,大數據第三個特色是「相關性」,同時也是最有威力的地方。「在巨量資料時代,不需要想『為什麼』(why),而應該想『能發現什麼事』(what)。」
他以美國大型量販賣場Walmart有儲存顧客消費資料,透過大數據分析發現,每當颶風來臨前,不只是手電筒、電池賣得好,連草莓口味的果漿土司Pop-tarts也賣的非常好。
「人們為什麼去買不重要,重要的是颶風來時,Walmart就把庫存的果漿土司統統搬出來,結果賣得非常好!尤其草莓口味更是暢銷,」
麥爾荀伯格笑著說,一件事發生有太多可能的原因,而有些原因其實是超越人們想像範圍,大數據專注在挖掘相關性,反而能得到最大效益。
蒐集分析 帶來便利生活
麥爾荀伯格在演講中談到,不管是Google利用搜尋引擎幫助美國疾病管制局對於流感的掌控、即時鎖定疾病散播的時間,或者是利用充分的數據蒐集出現的「比價網」,都會替生活帶來很多便利。
他指出,數據革命已經很早就發生了,過去在拍攝一匹馬的照片是靜態的,但如果在一秒內拍攝了60張照片,就會發現細微的連續動作,然後這就成為了一個當時的新技術「影片」。
麥爾荀伯格也請現場聽眾想想看,過去在一張照片中,只能有一個對焦點,對焦點外的影像都是模糊的,拍完照之後不能變焦距,但現在透過數位相機,可以在拍照後,透過運算方式更動數據,重新在照片中找到焦點。
昨天這場論壇包括新北市長朱立倫、教育部長蔣偉寧、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及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合夥人Jason Kelley共同參與交流論壇。
朱立倫提及,新北市榮獲「2014國際智慧城市Top7」,善用資訊科技整合政策,包含交通、天氣、治安等面向,將原本分散的資訊數據整合起來,打造一個多元的知識經濟城市。但他也問到,這些過去的數據統計如何運用以領導未來生活?以及現在媒體民調等數據,如何做為未來施政參考?
掌握關鍵 取得解決先機
麥爾荀伯格回應,民調可反映民眾此刻想法,但無法預測民眾對未來的期盼;數據可歸納出人類行為的通則,但仍然有其限制。
政治領袖應該以淺顯的語言與民眾溝通,才能真正掌握民意,也必須心懷遠見與理想,勇敢做出艱難的決定,才不辜負民眾的期盼。
他強調,不論哪一個領域,誰能在龐雜的訊息中掌握關鍵,誰就能取得解決問題的先機,4位參與論壇的與談人也相當踴躍提問及發表看法,讓聽眾對於未來生活有更多積極的想像與創新應用的可能。
他強調,不論哪一個領域,誰能在龐雜的訊息中掌握關鍵,誰就能取得解決問題的先機,4位參與論壇的與談人也相當踴躍提問及發表看法,讓聽眾對於未來生活有更多積極的想像與創新應用的可能。
台灣產業轉型 數據分析扮要角
海內外科技大老視物聯網(IoT) 為時代新趨勢,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昨在接受專訪時直言,物聯網是一個不斷向前進步的技術,但物聯網帶來的感測技術,將提供更多、更精密的數據分析,不僅將提升生活品質,還有機會協助產業轉型。
麥爾荀伯格是大數據(巨量資料)領域公認權威,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並擔任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寫過八本書以及上百篇專論。
談到物聯網崛起,麥爾荀伯格表示,物聯網是連網概念,目前最新的感測技術,會接受到過去無法收到的資料,因此這些更適當、更正確的數據,將會建立起更有力的資料庫,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定,帶來更好的生活。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醫療,讓人們受到更好的照護,醫師將會做出更準確的診斷,會對疾病更加了解,同時給予更好的治療。
談到台灣產業該如何運用數據讓產業順利轉型,麥爾荀伯格以小型的半導體IC設計廠為例,他過去曾遇到一個廠商,運用Google找尋有利的資料來取代部分的研發工作,利用雲端硬碟來節省工控儲存的費用,在產品設計出來之後,更找到代工廠試車,並順利找到賣家、成功量產。
台灣農業上,過去政府已提供氣候數據給農民,以求更有效利用耕地,麥爾荀伯格認為,台灣是個海島國家,農地面積不如歐美國家大,走有機、精緻農業的方向是對的,而數據分析將可以提供農民們更精細的「微調」,他形容可以利用監測器來控制作物給水,再用水分的多寡來調整葡萄的甜度,更有助農民因應市場變動。
在大數據、雲端科技中,數據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麥爾荀伯格在昨日早上演說時談到,在資料收集時,會讓有些人覺得受到監視而感到不舒服。在台灣,民眾更常遇到的是資料外洩、濫用,甚至是遭到詐騙。
麥爾荀伯格先是笑著說到,現在年輕人總是在臉書(facebook)上洩漏自己的隱私,但不代表他們不需要隱私,因此在這個資訊越來越流通的時代,我們必須要先體認到隱私的重要性;再來就是需要靠政府立法來保護大家,讓資料、數據能被用在好的方向,他說:「大數據時代講求的不是收愈多訊息愈好,而是要收到正確的訊息。」
打造智慧城市 IBM與3縣市合作
邁向智慧城市,IBM先後與新北市、屏東縣以及台南市政府合作,推出智慧應用服務。如新北市政府與IBM共同合作的「智慧城市大挑戰」專案計畫,便讓IBM大中華區副總裁Jason Kelley稱讚台灣充滿轉型智慧城市的機會,不只政府積極,民眾更是有活力,而IBM將持續扮演著重要的媒介角色,帶領科技往前。
IBM「智慧城市大挑戰」專案計畫從2011年開始、從100個城市中挑選出來,由國外的專家來台灣,經過實地勘查,配合新北市政府與警察局,提供了一個以「運用智慧科技,提升警政效率及市民公共安全」為主題的「防衛計畫」。
IBM表示,目前也與屏東縣合作綠能計畫,最新的規畫是,將在7月派遣專家到台南市,針對交通提出規畫。IBM也強調這些都是公益活動,推薦的藍圖也將留給政府做決定。
Jason Kelley指出,這樣在城市的實踐,不只是對台灣、對IBM來說都是很令人興奮的,因為智慧城市的規畫將不再是個藍圖,而是可以被實踐的。
Jason Kelley認為台灣有很好的機會發展智慧城市。他指出,常來台灣,發現銀行、健康照護都非常好,整個城市都充滿活力,同時,感受到政府的用心,包括在政府運作、商業開發,甚至教育改造,大家都抱著高度興趣來看待智慧城市。
談到貼近消費者的智慧家庭,Jason Kelley指出,不管是智慧城市、智慧環境,甚至是智慧家庭,都是為了讓所有事物的連結更加緊密,像是穿戴裝置要計算熱量或是運動量,或者是用手機遙控各種家電,IBM將扮演重要的「系統媒介」角色。
他解釋,所有的物品都要會互相溝通,而且溝通要越來越快,這些數據不只是要被蒐集,還要被運用,IBM扮演的腳色就是讓這些溝通順暢又快速,更重要的是,還要安全地保護這些資料、讓這些運算能被有效地運作。
Jason Kelley笑著回憶,12年前曾經設計出一張椅子,這張椅子能辨識出使用者的身高,然後自動調整高度和椅背角度,他說當時沒想到這麼快就已經可以看到椅子的實品被做出來,甚至還被量產,果然「未來就是現在(Future is now.)」。
陳國恩:科技建警 善用資訊護治安
新北市警察局長陳國恩深切明白「大數據」海量資料的運用是未來必定趨勢,其廣泛應用的程度,從天文學、生物學、社群網路到商業模式等,都可透過對巨量資料的蒐集、保存、分析和應用,進而快速改變全球人類的生活模式,故警方更應善用。
陳國恩表示,新北市警局向以「科技建警」為治安策略,在科技潮流中,警方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對於海量資料的應用,市警局已統整既有的各項警政資料庫,以跨域方式將「刑事、交通及為民服務」等3大類資料,整合建構海量資料倉儲,總計38項勤、業務資料。
陳國恩說,現有資料量已逾3億筆,且還在持續增加中,同時以海量資料庫為基礎,輔以「電子地圖技術」、「決策儀表板」及「視覺化犯罪分析軟體」等運用,建置出「治安治理決策資訊服務系統」,讓警方的治安策略更加科學化。
陳國恩說,新北市警局早在民國100年8月便率先成立國內首創的「情資整合中心」,這就是海量資料運用的落實,利用「治安治理決策資訊服務系統」萃取情資,分析犯罪模式來協助治安治理工作,不管是高風險家庭還是毒品高再犯人口,都涵括在統計內容中。
據統計,迄今年4月底,新北市警局依此已協助外勤單位偵辦刑案計126件,其中包括偵破「淡水廟祝遭槍擊案」及「新莊陸籍理容院老闆娘遭殺害」等重大刑案。
陳國恩指出,新北市警局歷時近3年建置「治安治理決策資訊服務系統」,今年初市警局代表新北市府以「科技防衛城」為題,於國際智慧城市論壇中獲選為全球頂尖7大智慧城市。
陳國恩強調,未來將持續踐行「科技建警、偵防並重」的治安理念,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打造充滿「智慧」與「安全」的新北幸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