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前 非懂不可 有錢人 改變一生的好習慣 2014-11 今周刊
35歲前 非懂不可 有錢人 改變一生的好習慣
2014-11 今周刊 撰文‧鄧麗萍 研究員.黃家慧
35歲,可說是界定一個人成功與否、財富多寡的里程碑。
能在這個年紀成為職場勝利組、財富贏家,背後都能歸納出一套值得學習的好習慣。
只要你願意在工作、理財和生活上,做出小小的改變,你也能夠跟著贏家們養成36個好習慣,學做有錢人。
挖掘成功者致勝密碼!
事先做足準備、不斷充實自己
徐承義把游泳訂目標和SOP的精神貫徹到創業上;黃絢霞寫日記琢磨生活和工作細節,提升自己的服務力;謝健南勤做筆記、開會前做足準備,為流通業導入創新系統架構……,他們的故事都說明了:每一天,你做的事情都很重要,因為,這些日常習慣可能是你財富或工作成就中的致勝密碼。
為了進一步探討贏家在三十五歲前養成的好習慣,《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三十五歲以上的台灣人進行了「工作、理財和生活習慣大調查」,結果發現,淨資產達到三千萬元以上的有錢人無論在工作、理財和生活習慣上,和一般人有相當顯著的差異。
首先,工作習慣方面,淨資產三千萬元以上的有錢人,在三十五歲以前,養成事先做足準備的習慣。逾38%的有錢人每天會列出一份待辦事項清單,且能按照輕重緩急進行安排。同時,也有38.5%的有錢人在三十五歲前就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持續不斷充實自己。
富習慣:把時間當金錢
不只準時,管理更積極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從調查結果來看,有錢人更加重視時間管理的習慣,其中淨資產三千萬元以上者在與客戶有約時習慣早到,是一般人的一倍。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分析,一般人的習慣仍停留在「準時」階段,包括如期完成工作、訂定工作目標等,但有錢人在時間管理上顯得更積極主動,對自我的期許和要求也更高。
這項調查結果,與《富翁的習慣:有錢人每天的成功習慣》的美國作家托馬斯.柯利在201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有許多相似之處。
柯利花了五年時間,研究233位富豪和128位貧困人士的日常活動,總結了一些有錢人和貧困人士在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並且區分為「富習慣」與「窮習慣」。
所謂的「富習慣」包括,每天列出必做事項的清單,而且提出具體的行動策略、每天至少花半小時閱讀等。柯利指出,若想要成為有錢人,「關鍵就在於,你必須把50%以上的習慣變成『富習慣』。」第二項調查發現是,在理財習慣上,一般人仍停留在記帳、存錢、謹慎消費等習慣,但有錢人卻更重視與投資相關的習慣,包括持續且定期的投資、投資前勤做功課、定期檢討投資成果等。
窮習慣:縮衣節食 猛記帳
要加速財富累積,應該利用投資錢滾錢
由此可見,一般人仍停留在縮衣節食的作法,但有錢人卻已經懂得用滾雪球的方式,加速累積財富。
想要像有錢人般錢滾錢,最有名的方法,就是股神巴菲特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是發現溼雪和長長的山坡。」如果想要擁有如「雪崩」般席捲而來、勢不可當的財富與成功,就必須從累積足夠的「雪花」開始。而這些「雪花」就是:好習慣。
有錢人有哪些理財好習慣?美國《華爾街日報》從連鎖量販店龍頭沃爾瑪(Walmart)的創辦人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和許多富豪身上,歸納出來的五個「富習慣」,包括按照自己的投資邏輯和策略進行有計畫性的投資;投資時,先評估風險而非獲利多少;面對股價下挫時,也有「等」的能耐;重視現金流,即使市場波動時,也能繼續睡個好覺;以及生活節儉。
第三項調查發現是,在生活上,有錢人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是:要積極。一般人的習慣多半是善用零碎時間、經常閱讀雜誌書籍;有錢人的習慣則是:每天規律性地早起、隨身攜帶記事本、定期自我檢討。
把握職場黃金十年!
窮忙族躋身成功者,就從改變開始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主動積極管理時間。比起一般人利用零碎時間閱讀或運動,有錢人固定每天早起、做筆記和自我檢討,這些都是自我要求和期許較高的表現。
從許多成功人士的分享,到全台的問卷調查結果皆可發現,贏家的致勝關鍵在於,打從年輕時代就養成許多好習慣,把握踏入職場的黃金十年,持續且堅定的實踐,而結局,就像龜兔賽跑的寓言般,最早到達終點的,不是先行者,而是堅持到底的人。
學歷、出身,並非成功和致富的關鍵。即使在同一家公司、同樣的職位和薪水起步,但十年後,往往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終點。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卻可以努力養成「富習慣」;而你與同儕的競爭力分野,可能就從一個小小的改變開始。
******************************
三十五歲,多數人已踏出校門約莫十個年頭。你,和當初站在同一個起跑點的同儕,在這場馬拉松比賽之後,為何有人富、有人窮?答案是,兩者之間在習慣上的差異。
「習慣對我們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左右著我們的成敗。」美國管理學大師柯維(Stephen Covey)在其暢銷全球的著作《與成功有約》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無論是工作上、理財上或日常生活中,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習慣,可能決定了你未來的成功與財富。
回想起三十五歲,美食達人(85度C)集團執行長謝健南當時是有「台灣流通教父」稱號、統一超商前總經理徐重仁的特別助理。那年是1990年,謝健南和幾位工程師赴日取經,回台後導入第一代電子訂貨系統(POS),也是統一超商進行E化第一步。
贏家 1 :企業戰將 謝健南
筆記當工具,首度導入超商電子訂貨系統
其實,在三十五歲以前,謝健南和所有上班族一樣,像個小弟,努力練基本功,吸取經驗。「剛進入一家企業,你在最低層,大部分人都是你的長官,很多事情要去拜託人家,學習如何與這個組織、人員往來,怎麼做人處世。」謝健南微笑著回憶。
進入統一超商之後,他虛心學習和吸收前輩的經驗,曾在擔任博客來網路書店總經理、統一超商營運長任內,建構了ibon售票系統機台、7net線上商店、大型店等計畫,被喻為「企業戰將」。
而長期啟發他立下無數戰功的職場神器,就是踏入職場後就未曾間斷的筆記習慣。
筆記,一寫就是三十年。謝健南手上的皮製筆記本,外觀顯見斑駁的歲月痕跡,已用了近二十年。更特別的是,他的筆記本是三合一,內含行事曆、資料庫和心得記錄,而且是活動式的,寫完就抽換成新的一本。
現年五十九歲的謝健南說,人的記憶力再怎麼好,也不可能都記在腦海裡,一定要有記錄的習慣。工作迄今,他的筆記本累積了四、五十本,每一本換下來之後,以時間軸做編號,方便日後翻找。就連過去在統一超商三十多年的工作周報,他都一一保留。
「工具決定一個人的智慧。」多年來,謝健南對市場的嗅覺和靈感,都來自於第二本的重要資料蒐集和思考精華。他習慣用手抄,如每月的業績數據,「因為抄的時候有感覺、有記憶。」翻開謝健南手中的筆記本,每一頁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跡,舉凡行動電話門號數、提款機數量、各百貨與量販店的店數、每年上網人數,甚至每月的樂透中獎人數等等,都是他拓展商機的線索。
謝健南說,消費者的資金有限,買樂透的人數多寡,可能會與超商的來店人數成反比,因此,他會觀察社會上的各種蛛絲馬跡,有系統地記錄下來,作為判斷依據。
「你看這本,都是一些關鍵字。」謝健南用兩個字寫下便利商店的商機,包括送禮、提醒、匯款、修理、問路、拍賣、購票、叫車、列印等,未來想要發展新事業時,就翻開來看,從這些關鍵字找靈感。
抄寫資料,謝健南也有流程。當他看到或想到有趣和重要的事情時,會先寫在便利貼,並貼在筆記本封面上;過一段時間再看到,若還是覺得重要,就會貼進內頁;再過一段時間,假設仍覺重要,才會謄寫下來。筆記本的資料,可說是經過時間淬煉的精華。
筆記裡面記什麼?
拍賣、購票、叫車等,有數據、也有圖形
長期和日本人打交道,謝健南發現,日本人的圖示能力很強。「我和日本人討論時,他們在白板上畫一畫,即使我們看不懂日文,看圖案還是能知一二。」因此,除了數據,謝健南也習慣以圖形來記錄,先畫出一個粗略的架構,後來再一點一滴添加血肉。
「一般人習慣垂直思考,但工作往往是跨領域、循環的,需要水平思考。」謝健南形容,水平思考就像拼圖,原本撒了滿地的碎片,要一個一個拼回去,過程必須反覆測試。
「對於流通業而言,訂貨是最重要的,」當初謝健南負責電子訂貨系統(POS)的開發,就是利用筆記本,把開發系統的所有相關細節、想法都記下來,有的以圖形來表達,透過「紙上談兵」,先畫出整體系統架構,最終成功導入第一代POS系統,並奠定他後來在統一超商二把手的地位。
不僅是做筆記,就連開會,謝健南也會準備活頁卡,先寫下要和同事討論、提醒或交代的事項。活頁卡的好處是開完會後,可以建檔,下次開會時,還能檢視自己講過的話,並追蹤進度。
從小功課不太好的謝健南,卻勤做工作筆記,透過資料蒐集和運用,三十五歲時就在流通業中嶄露頭角。如今,謝健南轉戰餐飲業,出任美食達人集團執行長,繼續施展連鎖事業的長才。
從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到三十五歲的職場生涯,是許多成功者的黃金十年。Yes123人力銀行發言人楊宗斌指出,現代人進入職場的時間較晚,那些在三十五歲之前就有一定的存款,並在自己的領域裡小有成就的,往往是靠著良好的習慣,改變一生。
謝健南(85度C集團執行長)
好習慣:做工作筆記持續30年 抓到拓展商機的線索,架構出完整的系統制度
贏家 2 :飯店總舵手 黃絢霞
日記當教材,分享遇危機的聰明作法
從基層的櫃枱接待員做起,國賓飯店旗下副品牌amba意舍酒店總經理黃絢霞也是在三十五歲那年,被挖角到台南第一家五星級飯店大億麗緻酒店,開始獨當一面,最終成為掌管一家飯店營運的總舵手。
在飯店業服務二十多年,黃絢霞每天繁瑣的事務應接不暇,小自接聽電話、住房登記,大至接待貴客、安排宴席,她都必須設想周到。服務業的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黃絢霞能應付得宜,全靠平常寫日記的習慣。
「把感受寫出來,想法會不一樣。」現年四十七歲的黃絢霞從高中開始,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即使長年工作繁重,她仍習慣巨細靡遺寫下自己遭遇的各種情緒和感受,從細節中看到更多的自己,培養出自覺力。
對黃絢霞而言,寫日記是「和自己對話」,除了能夠整理思緒、記錄美好之外,她也會把遇到的工作狀況寫下,藉此自我反思:「如果下一次遇到時,怎麼做會比較好?」她還記得,當初在墾丁凱撒大飯店工作時,有一次因飯店電腦當機,爆量超接了一整車的客人,當時她只好攔下遊覽車,把客人送往另一家飯店住宿,並招待晚餐,化解了危機。這些經驗的記錄,還成了她和同事分享如何處理緊急狀況的實例。
長年研究寫作幫助治療的美國德州大學教授潘納貝克(James W. Pennebaker)指出,書寫情緒能讓人們退一步檢視自己的生活,比較不會執著在不健康的情緒裡,而是可以轉移焦點,繼續往前行。
在工作上,黃絢霞也保持清空e-mail信箱的習慣,每天早上八點上班,先花半小時看完電郵,約莫三十封,並且逐一回覆,除非是必須花時間做決策的信件,否則她幾乎清空信箱。
如果有些郵件無法當下處理,或自己無法理出頭緒時,黃絢霞會先「暫緩」處理。她認為,這也是一種時間管理的重要策略。「遇到必須暫緩處理的郵件時,不需要硬花時間去完成它,這樣反而浪費時間。」此外,她也習慣重新檢視已經發出去的郵件內容,看看有哪些需要追蹤進度的。即使現在身為飯店總經理,她仍親自逐一回覆全球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針對amba意舍的評語,從客戶的反應中,虛心檢討和尋找改進方案。
「我們的主管平均年齡大約三十歲!」黃絢霞帶領一百多位年輕人,2012年初,為老牌的國賓飯店集團籌備創立新的品牌,在台北西門町開出第一家amba意舍酒店,目前住房率高達九五%,已成為國賓的小金雞,未來還會再開三家分館。
再忙,都要保持運動習慣。現年四十七歲的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徐承義平日忙於連鎖餐飲事業,但每周都會游泳至少四至五次,每次游一千五百公尺,寒冬無阻。
在餐飲業,徐承義以執行嚴格的SOP(標準作業程序)、追求最大效益的管理學著稱,這和他平日的運動管理,可說如出一轍。
黃絢霞(國賓amba意舍酒店總經理)
好習慣:從高中開始寫日記 檢視工作細節,提升服務力
贏家 3 :泰國菜連鎖教父 徐承義
游泳當工作,設定SOP縮短時間,應用到餐廳
過去,泰國菜幾乎無法被連鎖化,但二十三歲創業、現在有近七十家連鎖店的徐承義,卻靠著運動習慣磨練出來的意志力和毅力,建構了「爐炒廚房連鎖化系統」,為最難連鎖複製的東方菜系打造SOP管理,如今更成了上櫃公司。
「游泳是時間很精準、藏著很多細節的運動。」就連游泳,徐承義也像工作一般,拆解出SOP,找到提升效率的方法,一步步達成目標,而這個方法,後來也被他拿來運用在上菜的SOP上。
徐承義為了縮短游完一千五百公尺的時間,從原本的半小時減至二十八分鐘,特別替自己的游泳練習設定了SOP三部曲,首先是設定清楚的目標,也就是縮短兩分鐘。
其次是訂出練習計畫,徐承義把目標分切三十個小節,以每趟五十公尺為一小節,原本游六十秒縮短到五十六秒,當每五十公尺少四秒,游一千五百公尺就能從半小時減為二十八分鐘。為了更精準掌握距離與時間的速率,他還買了衛星定位功能的運動手錶,分秒必較,設定在三個月內達陣。
第三步是找出對策,也就是減少的兩分鐘,是透過三個月的時間,在每次練習中不斷調整泳姿和節奏感,最後達到的成績。曾有實證研究指出,只要將一個大目標拆解成幾個小步驟,最後達成的機率就會增加35%!
「別小看這兩分鐘,當初就花了三個月時間。」烹調與運動的共通之處就是耐心與毅力,也都需要數以百遍地練習。徐承義為了複製連鎖,制定一套綿密的SOP系統,在同一系統下,任何一道菜不管在任何分店吃到的口味都要一樣;點菜後的八分鐘內上第一道菜,二十五分鐘內上完所有菜……。
三十五歲那年,徐承義不滿足於拓展泰式餐廳的成績,還想挑戰把湘菜變成連鎖餐飲,於是帶著五位同事到上海蹲點,跟一位湘菜老師傅學藝,企圖拆解出湘菜烹調SOP,複製到台北。
為了做出道地的湘菜,徐承義帶著同事進駐上海近郊的一間「生意不是太好、但設備完善」的中式餐館,每天一到晚間八點過後,就埋首跟師傅學藝,常常一抬眼,已看到清晨的天光。整整三個月,終於磨出一套烹調湘菜SOP,從泰國菜延伸至湘菜,開拓了新的品牌。
徐承義(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
好習慣:每周游泳4~5次,每次1500公尺拆解SOP,掌握每一個細節、分秒必較,精準縮短時間
****************************************************
搞定全球半導體三巨頭 余定陸用戰略搶訂單
拿橄欖球精神領軍 菜鳥業務躍升全球副總裁
2014-11今周刊 撰文‧周品均
余定陸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的美商應材台灣區總裁,曾經同時搞定台積電、英特爾、三星三大客戶,他愛看歷史書、愛打橄欖球,他的三項好習慣,讓他從菜鳥業務做到總裁。
他是一家年營收超過千億元、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又被稱作台積電、英特爾、三星軍火庫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簡稱應材)的集團副總裁,但二十年前的他,只是一名從工程師轉職,客戶都不理睬的菜鳥業務員,甚至還遭遇過業績大減五分之一的嚴重退貨震撼教育。但他並沒有因此離開業績掛帥、美式風格濃厚的公司,反而一路從菜鳥業務做到台灣區總裁,他是余定陸。
「贏家只是再站起來試一次的輸家。」這是余定陸最常掛在嘴邊鼓勵團隊的一句話,他在應材工作二十二年來,也是靠著這個精神,搞定台灣、美國、日本、韓國、中國的半導體巨頭客戶們,並且成為第一位當上應材半導體全球事業服務群總經理的台灣人。
習慣一:打橄欖球
培養了解問題、找團隊分組解決的能力
如果你以為余定陸是頂著留美博士光環,回到台灣外商公司工作,才擁有這項亮麗職涯成績的話,那你就錯了。他跟多數上班族一樣,從成大材料所畢業後進了科技公司工作,一年後看到報紙上的徵才廣告到應材應徵,沒想到這一待就超過二十個年頭。
「我大學成績並不出色,因為都忙著打橄欖球。」余定陸神采奕奕地談著喜愛的運動。接受《今周刊》專訪這天,他穿著合身淺藍色襯衫,打著深藍色領帶走進會議室,與上次出席台灣國際半導體展公開活動時相比,看起來瘦了一些。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正在為了十一月回到成大打橄欖球比賽鍛鍊身體。
「我最近都有在鍛鍊,因為不想走著進去、被抬出來。」余定陸開懷大笑。
余定陸從大學時代開始接觸橄欖球,就這樣打了二、三十年。很難想像,一位掌管台灣、日本、中國各大半導體公司訂單、金額超過千億元的業務頭子,辦公室放的不是高爾夫球具,而是一顆印有比賽用字樣的橄欖球。
因為,橄欖球比賽中,隊員們跟著他死命往前衝刺的精神,就是余定陸在應材工作的寫照。
余定陸並非半導體科班出身,1993年剛到應材工作的前兩年,他負責台積電業務。就像每一位菜鳥業務一樣,他也曾碰一鼻子灰,也曾為了與客戶見面而苦苦守候,卻只換來冷淡回應。
「這就是你需要別人,比別人需要你多。」他說,當業務一定會碰到這樣的狀況,所以要改變策略,「不要只想著賣出產品,而是先問自己能幫客戶解決什麼問題。」首先,想當一位稱職的業務,你要先找出客戶問題所在,再決定自己該找哪個產品研發團隊、哪組工程師幫忙解決客戶問題。如同在球賽中,你要幫球隊爭取最多得分,只有你死命向前衝,無助於贏球,而是要找到隊友幫自己掩護,分工合作下才容易得分。
「Erix(余定陸英文名)因為很喜歡看棒球、籃球,加上他自己很早開始打橄欖球,他的團隊合作風格強烈,同時講求戰略。」與余定陸共事十二年的業務副處長楊宗華如此形容他的長官。
習慣二:讀歷史書
成功打進外國人的心,越資深越吃這套
余定陸這種敢衝,但又懂得運用團隊力量為公司爭取最多訂單的風格,也讓他很快地在三年後就被應材拔擢為台灣區DRAM總監,接觸的客戶範圍也一路從台灣走向世界。
「我在應材的二十二年中,2001年、三十五歲開始算是分水嶺,從那一年開始,我的老闆再也沒有說中文的。」余定陸笑說。2009年,他在全世界都對金融海嘯餘悸猶存之際,接下半導體全球事業服務群總經理一職,這時候,不但老闆再也沒有華人,他的客戶也從此擴及全球,北美、全亞洲、歐洲,所有數得出來的半導體要角,都在他的管轄範圍。
面對各種國籍的老闆及遍及全球的客戶,他最喜歡用「歷史」打開話題。這要歸功於長年閱讀歷史書的習慣,讓他能很快地和外國人打開話匣子,拉近彼此距離。
走進余定陸的辦公室,桌上放的不只是筆電,還有他看了一半的兩、三本歷史書籍,牆上還有一段他親手從老子《道德經》中抄寫的文字。余定陸隨手翻開一本,指著摺了一角的一頁,「我上次就看到這裡。」掌管全世界重量級半導體客戶的他,其實只能用零散的時間看書,但他會隨身攜帶一本書,連出差也不例外,約一個月讀完一本。
「他讀歷史書的習慣已經維持好多年,從我2000年認識他開始都沒改變,常常看他把書中值得筆記之處寫下來。」應材傳播與公共事務部資深經理譚鳳珠,貼身觀察余定陸如何維持好習慣。
好幾次,余定陸與日本半導體客戶的餐敘中,他就以自己最關注的日本歷史,作為開啟話題的第一步,成功讓餐敘的氣氛變得輕鬆,「你總不能開口就是要人家下單,而且我發現,這招對資深的人更有效。」余定陸笑說。
幕僚長陸藍珠十九年前加入應材,她當時的直屬主管就是余定陸,陸藍珠很讚賞余定陸透過廣泛閱讀養成談笑風生的功力,她曾目睹,「幾位半導體高階主管在一場餐會中談論起軟性話題,Erix對於客戶談到歷史話題,都能應對如流。」到日本談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到韓國談韓國歷史。「生活習慣、民族文化都是由歷史養成,會有文化衝擊,就是源自於不了解彼此文化。」余定陸靠著閱讀歷史,打破與客戶之間的隔閡。
余定陸能一路從菜鳥業務爬到集團副總裁,他的業務開發與人脈經營術值得借鏡。要帶領台灣區一千多名員工,以及他轄下各區域的半導體團隊,他需要更有效率完成工作的專注力、扛壓力與營造團隊向心力的能力。
「Erix的抗壓性很強。他的業務這麼繁忙,總部其實也給他不少壓力,但他不會用情緒化方式處理,反而是冷靜地將事情完成後,再找機會向主管反映哪些要求並不合理。」陸藍珠說,余定陸總是帶著親切的態度工作,甚至常常將上層的壓力一肩扛起,讓團隊更願意放膽衝刺。
習慣三:打棒球
訓練專注力、抗壓力,每周建立紓壓管道
面對業績、管理各個層面的壓力,余定陸和很多人一樣,靠著運動、揮灑汗水忘記煩惱,他在後車廂放一支球棒,每個周末準時到練習場報到,每一次他都要求自己揮出兩百棒。
余定陸說,揮棒的好處是可以練習專注力,也可以紓壓,讓工作更有效率,就像厲害的職業球員是可以看到迎面而來那顆球上的縫線,「所以打擊時不能邊練習邊想著工作,只能專注地看著前方越飛越近、越變越大的球,然後揮棒擊出。」余定陸的三項好習慣,不僅是他面對職場的好幫手,也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余定陸
出生:1966年
現職:應用材料集團副總裁兼台灣區總裁經歷:光磊工程師、應材半導體全球事業群總經理等
學歷:成大材料研究所
余定陸的習慣祕密檔案
好習慣:每月讀一本書,維持至少十多年,最愛歷史書
難關:工作繁忙、出差時間很長
養成祕訣:隨時帶一本歷史書在身邊
最大效益:拉近和客戶距離、有助經營客戶關係
*************************
大量閱讀背誦 謝金河掌握國際趨勢
每天抄關鍵5數字 數學中段班變財經大師
2014-11 今周刊
《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透過閱報、抄筆記,以及每天看五個關鍵數字的習慣,讓他從一個數學不好的學生,蛻變成能抓住國際市場脈動的財經趨勢大師。
撰文‧鄧麗萍
無論是寫文章、演講或主持節目,謝金河對於各種總體經濟、股市重大事件、企業營運等關鍵數據如數家珍,對「數字」有超強記憶力。
但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其實謝金河並非天生的數學高手。
「我數學從來沒有好過!」謝金河回想起在政大企管系修會計學時,從初會到管理會計、成本會計,每個學期考試都僅六十五分,低空飛過。熱中於政治和社會批判的他,在《財訊》雜誌工作的初期,對股市也是興趣缺缺。
由於工作所需,謝金河必須接觸股票,加上當時正撰寫碩士論文,靈機一動,以「台灣證券發展史」為題,到圖書館把《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舊報紙翻出來,從台股1962年開市看起,讀完之後,不僅嫻熟台灣證券發展史,也打通投資的任督二脈。
寫出夠力文章
台股收盤就動筆,累積十多年功力
「對數字精準,能讓你更有效率。」二十多年來,謝金河投資眼光精準,累積高額資產,靠的就是閱讀各種數據,培養出對數字的超強記憶力和詮釋力。
每天早上起床,謝金河會先花半小時看美國CNBC(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新聞,再把彭博的資料看一遍,掌握所有重要的財經數據、做好筆記。其中必看五個關鍵數字,包括美元指數、道瓊指數、美國公債殖利率、油價、金價。
「有了這些背景資料,看新聞就知道怎麼回事了。」謝金河舉例,最近看到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收在3167點,他覺得似曾相識,去查資料發現,201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在3167.08點,再看2012年最後一天收盤,竟也是同樣的數字,「3167是新加坡的魔術數字」,這意味著新加坡股市連續三年都停在原地。
謝金河表示,每天持續觀察,心中就會有個基準數字,當它出現變化時,就能注意到。他打個比方說,過去上海交易所每日成交量僅五百多億元人民幣,但七月起交易量卻驟增至二千多億元人民幣。
「從量的變化,可以看出很多趨勢。」謝金河當時判斷,中國股市因「滬港通」的政策利多而熱絡起來,成交量是先行指標。果不其然,陸股在三個月內上漲逾16%,讓他抓住中國股市上漲的契機。
剪報蒐集資訊
挖掘股票飆漲線索,培養數字詮釋力
由此可見,單靠數字的記憶力,還不是投資的致勝關鍵,更重要的是,詮釋數字的能力。
如今,謝金河能夠背誦的台股代號有一千家以上,港股至少三百多家,陸股也記得二百多家。他說,今天若要查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字,個股代號一輸入,資料就出來了。相反的,如果代號記不住,需要搜尋,就會增加一次在谷歌(Google)首頁上的時間。當資料數量很大時,浪費的時間就很可觀。
三十五歲那年,謝金河已是《財訊》月刊總編輯,同時在《財訊快報》撰寫主筆室專欄,每天寫約三千字。打從大學時代就和謝金河在社團並肩作戰的《今周刊》社長梁永煌形容,「到現在為止,台灣寫稿比老謝(謝金河)多的人,應該不多了。」謝金河勤於寫稿,中午沒吃飯,台股收盤就開始寫,一寫就十多年,在當年就已經是「喊水會結凍」的文章。
被問到三十五歲前,應該要養成哪些習慣時,謝金河認為,「起碼要喜歡閱讀。」為了做投資功課,他天天看雜誌、報紙,挖掘出哪些股票可能會漲的線索。此外,他還習慣剪報,蒐集重要資訊,坐在他辦公室旁的祕書林欣慧說,經常聽到剪報的「咔嚓」聲。
不僅如此,謝金河一邊看報,一邊在筆記本或A4紙,寫下滿滿的數字。他說,數字一定要常寫、常用,才會記得牢。「當我們把數字寫下來,透過腦袋組織解讀,數字就變得有意義。」對謝金河而言,投資的最大樂趣在於研究公司,因此,他不做金融操作如期貨或選擇權。他認為,「投資最忌卯足全力。」當槓桿控制得宜,股票下跌就下跌,只是多賺少賺,但如果連老本都押下去,風險會變得非常高。
謝金河表示,沒有人是天生的投資好手,能掌握股市脈動、趨吉避凶,祕訣在於反覆練習。他分享,以前他看到群眾都會兩腿發軟,現在演講成家常便飯。一路走來,靠的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沒有人一開始就很棒的,都是慢慢養地成習慣。」
謝金河
出生:1957年
現職:《今周刊》發行人、財信傳媒董事長經歷:《財訊》月刊總編輯學歷:政大東亞所碩士、政大企管系
謝金河的習慣祕密檔案
好習慣:每天上班前閱讀半小時難關:經常被寫稿、開會等事務纏身養成祕訣:瀏覽關鍵數字,再手抄一遍,增強記憶力帶來最大效益:掌握市場脈動、投資眼光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