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
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
壹、穩定中求成長
從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以GDP為例。世界各國有成長、維持或衰退者。一般政府的政策目標為追求經濟成長,即GDP的持續成長。然短期內,可能因為諸多因素,而有景氣循環波動。不過,若從政策角度,理想狀況下,長期成長是政策目標。
圖中,T線為正斜率的長期趨勢線;而dBC是去除長期趨勢(de-trend)之後的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即環繞長期趨勢線,除去長期趨勢影響,而得到短期波動線,此則是景氣循環等波動。圖中,經濟長期朝向「成長」,如A、C、E、G、I點所構成。但短期有景氣循環波動,如B、D、F、H等。將長期趨勢去除後,得到短期景氣循環,例如A’、B’、C’、D’、E’。其中,B’為景氣,D’為蕭條(不景氣)。其中,B’、F’點表示短期經濟過熱,政府將採取緊縮抑制政策工具。而D’、H’點表示短期經濟蕭條,政府將採取擴張性政策。
另外,有人可能觀察到政府在相對高點,B點時採取緊縮政策;而在相對低點,H點,卻採取擴張政策。此例中,H點的國民所得比B點的國民所得高。這似乎存在矛盾?但是如果從維持「穩定」來看,則政府政策行為即可理解。此即一般常見到的「穩定中求成長」的道理。
圖1 穩定中求成長政策目標
(一)長期趨勢
長期而言,政府追求經濟成長
2014年,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接受CNBC訪問時提到,
「
將來有一天,道瓊指數將可看到100,000點,在你(主持人)有生之年。而我
(巴菲特)看過指數過100點。也有4次經歷波克夏(Berkshire)資產損失
超過50%的經驗。
」
(二)短期波動
長期而言,政府追求經濟成長。
然而,短期波動在所難免。政府消弭短期波動。
貳、股市多空盤與乖離
政府追求經濟「穩定中求成長」的政策,也可以從股市中來探討。股價漲跌,分別由上漲過程中的「多頭」,和下跌過程中的「空頭」,以及盤整待變的「盤整」所構成。美國經濟學者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將股價漲跌用海浪來模擬,提出艾略特波浪理論(圖2)。簡單來說,多、空、盤的「調整」過程中,股價上下波動形成的乖離(BIAS)。此處不擬討論艾略特波浪理論,僅藉此說明乖離的現象。相關的現象,柯斯托蘭尼另提出「主人與狗」的例子來說明基本面(經濟)與大盤(股價)的互動關係。
圖2 股市多空盤與乖離
一、長期趨勢
在長期趨勢下,以股市指數為例,可能有多頭、盤整、空頭。
二、短期波動乖離
在長期趨勢下,短期股價可能偏離。此一偏離,假設以當日股價與移動平均線(例如5日線、月線,或5日、20日的平均成本)偏離的程度,即乖離率來表示。以5日乖離率為例,當乖離率大於0,表示股價在平均成本之上;反之,當乖離率小於0,表示股價在平均成本之下。
以乖離率的值來看,正乖離率愈大,即表示超買(overbought)短期內報酬率高,部分投資人會有獲利了結(拔檔)的行為,此時股價會有朝向均線修正的可能;反之,負乖離率愈大,則表示超賣(oversold),部分投資人會有搶反彈的行為,此時股價會有朝向均線反彈修正的可能。
當然,所有技術指標均需再三驗證,避免單獨使用。單獨使用乖離率,並無法確認精確的買賣點。
結論
漲多是最大的利空;跌多是最大的利多!
附錄:觀察相關乖離關係,可參考以下圖與數據。
乖離率河流圖、本益比河流圖、本淨比河流圖
下一篇:空頭市場操作原則:漲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