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深圳2005
先驅深圳2005
深圳深為大陸第一個開放特區,可供著說歌頌者盈盈有之。深圳,作為現代化的櫥窗,其變化之快亦是令人目不暇給的。人口與經濟的快速成長,已經使深圳生產總值在北京、上海、廣州之後,成為中國大陸第四大城市。
相對於1970年,當時的寶安縣人口約30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深圳常住人口1035.79萬人,含本地戶籍人口259.87萬人。其中,男性561.40萬人(占54.20%),女性474.39萬人。
Administrative_Divisions_of_Shenzhen_City.svg.png
個人幾度探訪深圳,在不同的年代,可以感受到其蟬蛻與羽化的昇華;而此一年輕的都市,以外來人口居多的都市,也是深圳的特色。
2005年深圳的印象
從陸路出關與入關,出入境簽證與護照交錯,令人輕易地忘記身在何處。在深圳看到渴望用十年的時光完成三十年的功業,雄心可欽但也顯出急躁的表象,也許人的一生,還是需要用七十年的歲月才能達成恬靜的人生。總不能用二十年來度過人生吧。
絢麗的人生。總是讓人急於追求,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達成,所以我們看到希望將全國珍景聚於一方的錦繡中華,希望將世界之最集於一隅的世界之窗,地理上的心情與時間輝映著。
2011年的深圳
深圳像是跑在最前面卻不敢懈怠的選手,固然有其幸運領先的成就,但是後端眾多虎視眈眈的競爭者,緊追在後,雖前無古人,但後多來者。故深圳仍然繼續前進著,艱苦的,不敢停歇。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這一群從開放改革以來的前年輕人,在他們年老的時候,他們會怎樣描繪他們的一生。
2015年深圳,光明新區與國泰安
2015年7月21日,與產學參訪團抵達深圳寶安機場,拜訪了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與光明新區,回程7月28日再訪深圳國泰安教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7月21日
深圳,作為一個先進發展的試點,深圳仍然避免不了”汙染”這個與經濟發展綁再一起的課題。經濟發展初期,為了經濟可以不顧一切汙染大地;經濟發展以後,再來反省防治污染。在台灣、在深圳,在在都顯露這個鐵則。
附件1:深圳的發展
1979年3月 寶安縣改制深圳市,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特區
1980年3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批准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1981年3月 深圳升級為與廣州市同級的副省級市
1988年11月 深圳成為計劃單列市
1990年12月 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2年2月 深圳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享有地方法律和法規立法權
2007年5月 深圳成立光明新區
2009年6月 深圳設立坪山新區
2010年7月 「寶安」、「龍崗」劃入「經濟特區」,深圳市與「深圳經濟特區」合一。
註:深圳共有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寶安、龍崗六個行政區和光明、坪山、龍華、大鵬四個新區。
深圳對外交通
陸路口岸:羅湖、皇崗(24小時通關)、深圳灣、沙頭角、福田;
水路口岸:蛇口港客運碼頭、深圳機場福永碼頭、鹽田港。
機場:寶安機場(中國第6位,次於北京首都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等。)
海運港口:鹽田港、赤灣港、蛇口港、
上一篇:1996年的大陸
下一篇:深圳:一個經濟體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