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0 15:38:28DR.J

分數7 經濟學答題技巧與評分標準

分數之七  經濟學答題技巧與評分標準
    經濟學的考試,一般有是非題、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與問答題。其答題要求各有特性。初學者必須多做題目,觀摩答案,找出規律,才能掌握要領。有關是非題、選擇題可以選購普考的參考書籍;至於計算題、問答題則建議選購高考與研究所考試的參考書籍。
    對於大一的同學來說,普考的是非題、選擇題的程度相當有助於建立經濟學的觀念。至於高考與研究所考試的參考書籍,則可能覺得困難,我建議不要氣餒,可以先對照課本,研究看得懂的進度,看不懂的部分,先跳過去,只要知道不懂的地方即可。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若有相關的內容,再回來研讀。如此循環學習,不懂的部份會持續解決;而懂的部分就自然持續增加了。
一、是非題
    大家可能覺得是非題很簡單。是的,就猜題的角度來看,即使完全部讀書,也可以有50%的期望值。經濟學的考試,重點在測試觀念的理解,而非所謂正確的答案(經濟學一直強調的就是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較佳的建議答案)。因此,是非題通常附帶要求必須寫出推論過程或答題理由,否則,即使答案正確也可能不予計分。不過,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唯一遇見過一位同學,在20題是非題,沒有倒扣的考試中,奪得0分,比得100分還難,令人無法忘記。
二、選擇題
    選擇題的期望分數是25%(四選一)。但是,果然那麼簡單嗎?經濟學既然在討論因果關係,則必須區別直接關係與間接關係。選擇題通常簡化的問題,所以答題時以直接的影響來思考答案即使。常見有繼續考慮間接影響,推論多層,反而複雜化,違背了經濟學簡化研究論點的精神。
三、計算題
四、問答題
    高中以前,配合考試批閱,多以是非題、選擇題或簡答題為考題類型。大學所習見者,則多問答題形式。準備問答題,必須以一個完整的論說,例如古文所謂的起承轉合。以英文學術期刊的元素來看,就是緒論、文獻、模形、分析與結論。以大一政策效果分析而言,可以包括
1.前言(原始的均衡),
2.外在政策變動(外在變數改變),
3.新的均衡(內生變數因為外在變數變動而改變,達到新的均衡)[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即比較靜態均衡分析],
4.分析內生變數變動對應於外生變數變動。
5.政策涵義(略)。
五、解釋名詞
    經濟學的術語,是嚴謹的定義,必須依據定義背誦說明。隨意理解,自行發揮式的回答,甚至不是用經濟學的語言,皆是重大的錯誤,無法獲得任何分數。

六、結論
    事實上,以上的分析適用於所有社會科學學科。即當我們擬觀察某些事件的因果關係時,在適當的假設狀況下,可以觀察或推論某些外在變數改變引起內在變數的改變。即使是一段進度內容,在研讀時,亦應整理成完整的內容。這也是訓練完整思考的有效辦法。
答題要領
(一)從經濟的角度來闡述,非經濟論點不列入計分。說明(1)贊成的論點、(2)反對的論點、(3)你的立場。你的立場,主要是評論(1)(2)的相對影響,從邏輯上歸納到立場的選取。
    在此以個人經驗說明經濟學之社會科學特性。某次學科考答卷時,考量某老師對某一議題的立場,於答題中大力吹捧,並刻意避談其主張之可能弊端缺失。事後,老師跟我說:「你答得很好,但是,你知道嗎?任何一項政策措施,都有其優點,與缺點。必須正視缺點,才能解決問題,避免缺點,而不是忽略缺點。」這是對我一生,分析與評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時,最有用的一堂課。
(二)必須繪圖說明;說明項目區分步驟並配合圖形。圖形也是將數學的概念,以二維、或三維的向度表達應變數與因變數的關係。以總體經濟學的內容而言,空間的轉換更是智力測驗空間觀念題型的理論依據。
(三)評分
    對於評分有疑義者,建議先自行依據課本進度,將題目之答案整理。其次,對照自己所寫的答案,自行評估。[通常,分數應該落在此一自行評估分數之加減30%區間。]此外,也可以詢問成績較佳者的意見,同學通常也是學習很好的幫助。因為,同學常常是最瞭解學習困難的,或者已經找出學習秘訣者。
雜項
(四)題目亦可粗分兩種精神。一是大家習用的考古題類型,典型的題目搭配典型的答案,不管懂不懂,只要把答案背誦,考試默寫出來即得滿分,考者實用,批者輕鬆。 [通常,補習班已經代勞,幫你歸納整理出所謂的答案,偏偏以筆試為主的考試,仍然多採取第一類型的精神]。二是老師希望大家學習的要點,在於增強歸納整理的能力,就是課堂聽課後,配合課本預習,歸納整理出答案,無形中,培養自己的歸納整理能力。

 

上一篇:分數6 評分標準

下一篇:邏輯套中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