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2 00:24:40DR.J

對的理論與錯的時機

對的理論與錯的時機JT

    理論是教授賴以維生的錦囊。失去理論就像是沒有穿著衣物的肉身,少掉遮羞布,也失去聲帶。教授們當自己警醒,度量己身,不要自以天下為己任,過度地膨脹自己。

    遺憾的是教授夾著理論的面具,偏偏實務應用上的失誤,或是故意曲折事理,將正確的理論應用在錯誤的時機,為害尤甚。原因是正確的理論令人難以辯駁,然而應用到錯誤的時機卻是害人不淺。例如學術自由誰曰不宜,然而,在學術自由的保護傘下,多少偏見亦因此而生。固然,權衡學術自由為社會公義的防線,人們仍願意接受此項偏差,但是教授亦應自省呀!

    還有一說為維護校園制度法規學術理想等。是的,這麼重大的理想誰敢挑戰。但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只要是制度法規必有不足之處,如此造成法規亦有人情之餘,或云原則與例外(特例)之相輔相成。這原本為立法之精神與補足,然而此一法律空間又被極端地引用,或不修法規之下即執行。在學術專業的掩護下,相對地一方實是弱勢意見表達者,本身即是不公平的抗衡。這件事情本身即已危害到學術專業所要維護的理想了。

    法規的目的在達成我們所要的評量,但是囿於法規而不能達成評量的目標,斤斤計較於法規不就是捨本逐末嗎?固然講求法規是為了防弊,而這捨本逐末的行為在為防弊之前,本身已成弊端,而學者卻沾沾自喜。

上一篇:書籍:行善的誘惑

下一篇:誰為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