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9 18:21:58黎俊成
詩的美學
美根源於人的主觀,多人的主觀變成群體的主觀,看似客觀的群體觀點,其實也是某個群體或某個地域的主觀,美學則是一種滲透的過程,把這份主觀有系統地讓他人了解、認同,傳播這份美的主觀。
是不是所有的美都能衍生出美學?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詩壇裡有著眾多的美學,洛夫先生的「天涯美學」即是一例,與我們看待
研究詩的某一種美學會經歷認同、剖析、理解、複製、創作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不代表我們就能完成這種美,我們可以研究李白的浪漫美學,但不代表我們就真得會寫出李白那樣的詩,美學永遠會有一種限制,就是他非常容易被言說、取代,遠不如美的本身擁有藝術的感染力。例如一篇好的詩美學研究,可以成為一篇優秀的散文、精闢的智慧結晶,但他不會成為詩。
如果詩美學的研究自成一種藝術,詩作與詩社會只是其中的材料,那麼詩美學研究的「美學」又在哪兒呢?又如果詩美學自成一門科學,那麼其中的科學「真理」又在何方?我寧願不要把詩美學研究當成一門藝術,我寧願他成為詩的忠樸、擴音器,成為探索詩之美的一張地圖,讓你們拿著這地圖,真實地到詩的國度裡走一遭。
或者,從來也不需要這份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