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2 09:37:28磅礴

臺灣狛犬之名實篇(五)

(承上文:臺灣狛犬之名實篇(四))


五、衝突與混融



(圖1)傳原潛園石獅移作新竹神社之用,為遷就一一型擺設,致使雌雄倒位

圖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detail.jsp?dtd_id=32&id=21605&14&pk=seq&showlevel=2



(圖2)北斗神社狛犬戰後改為11型擺設,致使雌雄錯位


因臺、日獅子具有兩種不同的造型慣習與文化,必然會產生相互衝突、混淆、溶合等情況,如以臺灣傳統石獅,為應和狛犬「一一型」的擺設方式,致使左公右母的傳統配置顛倒為左母右公,如新竹神社「狛犬」(圖1。同樣地,隨著日本戰敗,神社遭致改建或拆除,而在這變動轉移中,左右位置混淆的現象更加嚴重。如現存於北斗奠安宮之原北斗神社狛犬(圖2),為了改換成傳統慣習之型式而互調位置,除產生右開口左閉口的問題外,位於右邊原應為雌性的「石獅」卻有著非常寫實的雄性性徵,即明顯地與傳統相牴觸。

在造型上,臺、日獅子造型亦多所混合。如大溪神社圓山水神社、羅東神社狛犬(圖3等皆同時混融了兩方之特色;甚至圓山飯店、新莊地藏庵等原神社狛犬,雖全為閩南獅之造型,卻也左公右母地適應了「一一型」擺設,並也不再遵循阿吽開閉口之規矩;而晚近傳統石獅鮮明的性徵亦逐漸地通融於狛犬造型之中顯示閩臺之傳統工匠亦有參與製作。



(圖3)大溪神社狛犬深具閩南獅特色


除日人信仰之神社系統外,狛犬造型尚蔓衍至臺人信仰之民間祠宇。如艋舺青山宮門獅(圖4)等皆深具狛犬之特色,而這些石獅年代皆约當皇民化時期,故其型制仿造狛犬或許也反映出彼時的政治氣氛,以及民間小傳統接收代表統治階層之日本文化之影響。



(圖4)艋舺青山宮安山岩門獅具狛犬特色


此外日治時期無論是臺灣民間獅子或日本狛犬皆有受西洋寫實獅子影響之例,顯露了西風東漸的時代歷程(圖5



(圖5)新城社混凝土狛犬為西洋獅造型


六、戰後「日本獅」之發展

戰後隨著政權的轉換,神社被認定為「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而遭致剷除之命運,致使現今還能辨識出神社舊貌的已寥寥無幾。雖許多狛犬亦連帶遭殃,然相對於神社主體建物,其遺存數量已算不少即便是象徵漢賊不兩立、具有濃厚宣示政權正當性的忠烈祠,充當其門面的「石獅」其前身仍多為日本神社之看門狗。

此一現象,筆者以為除因狛犬非神社主要構成要素,故在政治權力轉移,新政權對舊政權之符碼批判鞭屍之際,狛犬也不至於首當其衝;此外狛犬與漢民族熟知之獅子,其意涵能相替換也有很大之關係。

再者,許多狛犬仍流佈著唐代獅子的基因,亦為其能左右逢源之要因。蓋國民政府遷台後,被視為中國正統式樣之北方宮廷建築遂大行其道,從公共建築乃至民間祠宇莫不受此影響,北方獅也連帶屢見不鮮;故部分日本狛犬所兼具,且為臺灣傳統匠師所熟識與北方獅相近之「唐獅子」風格也就因緣際會地融匯至現代獅子的創作當中(圖6)



(圖6)戰後大理石北方獅之一例


      此外,因鋼筋混凝土技術取代傳統營造方式,以及民間信仰趨於功利化等因素,現代廟宇樓層、挑高及面寬不斷增加,仿宮殿式的堂皇大廟蔚為主流;而附屬其下的獅子為壯觀門面,除加大體積外,遂也常採狛犬「一一型」之橫向擺設。(圖7)


(圖7)以新光吳火獅所藏日本陶獅為原型之獅子

而臺灣社會經日本五十年統治,也使得神社「狛犬」及日本、琉球一帶的「獅子」在臺灣的建築、工藝、美術各方面相滲透混融,使其式樣逐漸內化成為臺灣獅子造型藝術之一系,本土匠師可隨意採擇混融閩南獅、北方獅、日本獅(唐獅子)等多重組構,顯見日本獅之造樣已然根植臺灣民間(圖8.圖9



(圖8)狛犬風格之獅子在臺灣極為常見


(圖9)狛犬造型已然根植於臺灣諸般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