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石獅家族之北方獅篇
為了方便鑑別,人們經常將世間萬物依據其間差異與特徵逕行化約分類及命名。此一標籤雖能快速地掌握住該類別的普遍通性,卻勢必要經過最高程度的概括,其結果將流於空洞的形式,並也埋沒了微觀視角下的獨特個性。
對於石獅的分類也常面臨同樣的難題。如前人研究將中華石獅劃分出北方獅、南方獅兩大類,其中北方獅主要分佈於大陸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亦即約當中國山西、山東、河北、河南、陝西五省,其影響並遠及東北三省、內蒙、湖北、甘肅、安徽等地(徐華鐺、楊古城,1991)。之後李芝崗(2004)更將北方獅再細分為「北京型」、「秦豫型」、「晉魯型」三大類型。然如何是「北方」(及由此對應出的「南方」)?不南不北又南又北的又該何算?皇宮深苑與窮鄉僻壤的是否又能同作伙?其中實難一一細較。
流行於陜西一帶的拴馬桩頭雕飾之石獅及栓娃獅等皆有濃重的民俗氣息,與應用於皇宮貴族威重的"北方獅"大異其趣
是故所謂「北方獅」內容包羅甚廣,因時空及風土民情之不同而有諸多風貌;大體來說,「北方獅」與流傳於臺灣之閩粵傳統石獅相較,其中明顯之差異在於其造樣多直承唐宋帝陵石獅之風格,造型多雄武健強,頭大腦凸,及制式之撐立蹲姿而少動態。而在諸般北方獅中,在臺灣最風行常見的當屬李芝崗所謂之「北京型」石獅,以其無論之於政治或宗教,皆最符權力道統與皇家尊榮象徵之故;如臺灣路邊巨幅的商業廣告(尤以房地產廣告為多),即常見其以北京天安門前石獅、北京故宮太和門鎏金獅等為樣本。(臺灣傳統石雕匠師即常將此類石獅名為『北京獅』,但其所指涉的恐非完全等同於大陸學者所謂之北京獅,而僅為一流傳於大陸北方、與臺灣傳統石獅迥異之概念的理解。)
以下便再就最為常見且最「標準」的此類「北京獅」為例,就其外型作一描述。北京獅額頭多飽滿圓凸,頭部比重甚大而有「十斤獅子九斤頭」之謂,體幹四肢刻畫多銅筋鐵骨粗壯有勁,耳朵亦不似臺灣習見之「南方獅」大而垂露,反小而後抿,姿態較規矩端嚴,多蹲坐低頭俯視,胸膛飽滿壯實,頭鬃螺髮工整旋卷,項圈寬大雕飾有花紋並掛鈴鐺、纓絡等,前肢撐立多公踏繡球母壓撫倒仰少獅,背脊不置鬃毛而多飾以結飾,尾巴亦細小緊貼不似南獅招搖討喜。此外其基座亦與臺灣閩粵傳統基座大異其趣,多須彌座式樣並有大片錦鋪。
「北方獅」在臺灣之應用甚晚,自國民政府遷臺後方始,然因順應國民黨重塑文化國族主義及強調其中國政權道統之企圖下,「北方獅」與同時期以中國大傳統官式或宗教性建築樣式為圭臬之「北式建築」大行其道,在忠烈祠、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官方機構皆有其身影,並上行下效地廣播於民間。
「北方獅」之取材,在大陸多用漢白玉,亦即大理石;而就田野所見,臺產自製的「北方獅」亦多採用花東一帶之大理石製作。
故宮前以館藏北京石獅為範例製作之大型銅鑄母獅,項飾裝飾隆重
北方獅常見少獅倒仰為母獅壓撫著
國立歷史博物館前安山岩石獅融混北方獅與南方獅之風格
「北方獅」傳入後,臺灣民間匠師亦經常綜合「北方獅」、「南方獅」、「日本獅」之造型特徵,予以重新組構混融。且兩岸開放以後,大陸古董及石雕藝品買賣更趨熱絡,更多樣貌風格不一的「北方獅」遂源源不絕地遷徙來臺。
離鄉背景漂洋過海而來的北方獅,在牠的故鄉不知是否也有人正思念著牠?
陳磅礴
2009 《臺灣石獅研究》,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所碩論。
尤廣熙
2003 《中國石獅造型藝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朱國榮
1996 《中國獅子雕塑藝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李芝崗
2004 《中華石獅雕刻藝術》。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徐華鐺、楊古城
1991 《中國獅子藝術》。北京:輕工業出版社。
上一篇:臺灣狛犬之名實篇(五)
下一篇:臺灣石獅家族之嶺南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