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出88豆腐
客家族群長期在遷移中漂泊,對吃雖不十分講究,但根深蒂固,始終延續中原飲食習慣。著名的客家菜“釀豆腐”就是客家人運用智慧,在特定的環境中創造出精神和口味上享受的客家美食。客家人自中原南遷廣東後,因嶺南以大米爲主食,缺少麵粉,要保持這一習俗就很困難。於是他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旱地種植較多的黄豆磨制成豆腐,以豬肉和蔬菜等混合制成餡料,以豆腐作面皮,把豆腐切成長方形對角形兩塊,用筷子在每塊豆腐中間挖個小洞,再把肉餡嵌入洞中,即形成“釀豆腐”,然後再蒸熟,以這種食法來代替吃餃子。此習俗慢慢流傳開來,經客家廚師的演繹,成爲客家名菜。
據說,有位興寧人和一位五華人是好朋友,秉性耿直執着,結成同年。一天,他們相邀去飯館吃飯。點菜時,興寧人說吃豆腐,五華人說吃豬肉。兩人互不相讓,各執己見,爭吵起來。店老板怕他們鬧翻了臉,便想出了一條妙計:把豬肉剁碎,拌上佐料,釀進一塊塊豆腐里,先炸後煮,又香又鮮。倆人一吃,連聲叫好,都覺得比單吃一種菜要好得多。從此,釀豆腐便成了客家地區的名菜。
爸爸是廣東梅縣人,每到過年一定要做『釀豆腐』,以對家鄉的思念,父親雖然離開我們五年了,每年過年我都會把這道菜編入年菜的一道菜,以為傳承也是懷念。
風雨交加的蘇迪勒颱風適逢父親節,我想和孩子一起做這道菜,分享父親的故事。冒著風雨到興國市場買餃肉、
蝦米、香菇、孛齊,然後到新民市場買豆腐,照著父親的手法每步到位,是要花一番工夫的!七手八腳包好兩盤送蒸約20分,一會滿間香味四溢;記得我還是小女孩時爸爸教我做釀豆腐時說的話:「豆腐是軟的肉釀在豆腐中要小心翼翼,因為不小心就會擠破,做人要有硬底子也要隨和如豆腐,兩者相兼、相輔相成」,父親總在家事中教我們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上一篇:捨不得丟的『寶藏』
下一篇:不一樣的『祖父母節』
啜飲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