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4 11:49:10a-shun

震撼教育 (四)

四. 老「典座」的「教訓」―「他不是我」、「更待何時」

一、影響道元禪師(1200 1253)一生思想、行誼最大的,除了親教本師天童山住持如淨禪師(1162 1228)外,初抵中國時所遇到的兩位典座師父,說是他認識禪佛教,為他打開禪修行大門的啟蒙老師亦不為過。
道元禪師對禪佛教的體悟,與日後對廚房工作「典座」一職的重視,甚至親手撰寫《典座教訓》一書,教導門下,不難想像他在中國的參學,最最刻骨銘心的,老典座給他的啟迪有多深!
他遇到了年過六十,遍參諸方,卻發大心擔任典座的師父;不畏繁雜,煮飯燒菜供養大眾,在端午佳節前,從阿育王山走路來到日本商船買香菇,準備做料理的老修行。一番對話,欲招待挽留而不得。日後卻得其慈悲開示,了解什麼是「文字」,什麼是真正的「辦道」。
到天童山掛單時,又遇到了年高德劭,手持竹杖,頭無片笠,在烈日高照下,滿身大汗,彎著腰親自曬海苔的六十八歲白眉典座,老師父給了「他不是我」、「更待何時」之嚴格教訓!自己任內之事,絕不假手他人,把握機會精勤修行,負責到底之認真態度。
有些事情,當然不一定自己動手,可以選擇他人來代替。比如曬東西,叫在家行者或侍者去做就可以了,這是道元當時的想法。但在老典座心中,雲水生涯到了老年,才發願領這執事,乃是今生難得的修行機會與大好因緣;正如同曬東西,一定要好天氣,沒太陽怎麼曬東西。當然不可錯過,一定要儘可能的自己來完成,「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 如此精進不退,老而彌堅,「勇於承當」之精神,帶給年輕道元前所未有的震撼,聞所未聞的當頭棒喝!

二、從生活中歷練,不斷地累積福德智慧,《典座教訓》:「善根山上、ㄧ塵亦可積,功德海中、一滴也莫讓。」把每一件事情都當作是尊貴的修行,努力去做,在生活中實踐的禪佛教,當下即是修行。自古以來,叢林生活,不離「作務」 ―― 在工作中修行,禪師與學僧、弟子共同勞作,師資問答,互動頻繁。佛法真理無所不在,當下開悟,當下一念心清淨,當下即是佛,當下即是轉法輪,不限「禪堂」、「講堂」,無一處不是修行之「大道場」。(詳台北三慧講堂FB,《禪的修行》拙文)
「生活」體驗的「禪」,活生生的「禪」,在中國宋朝禪佛教的參訪學習,塑造了日後道元禪師所開創的日本「曹洞禪」 ―― 「道元禪」之獨特風格。
從日本文化中,你可以發現到禪佛教的影響力有多大。因為禪佛教的修行,無所不在,你對禪佛教的領悟有多深,生活的體驗,文化的品質,藝術的造詣就有多高。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飲食文化,專心插「花」之美學,也是辦「道」,所以叫華道。正心正念喝「茶」、泡茶,不夾雜妄想、目的,當下就是「道」,叫茶道。劍道、柔道、懷石料理、能樂等等亦然;乃至現代科技、各行各業之精益求精,不斷超越向前,獨步全球之成就,都與禪佛教思想息息相關。
公元645年孝德天皇時代的「大化革新」,是日本文化的第一波洗禮,吸收了中國隋唐及從印度傳來的高度文明。公元1868年「明治維新」,接納第二波歐美西方現代文化之洗禮。日本原有精緻文化與中、印禪佛教文化及西方文明等的大融合,在日本開花結果,傳統與現代並行而不悖,展現東方文化之光輝,讓世界文化更加精采,以「生活禪」為重的「道元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因為父母早亡,覺悟無常,十三歲就出家的道元,先在日本天台宗大本山比叡山研習天台教義。由於出身貴冑世家,善根宿植,學養深厚,再加上勇猛精進,對佛法的領悟自非常人能及。
但他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既然『本來本法性,天然自性身』,本來就是佛,那麼三世諸佛為何還要發心去求菩提 ―― 求道、求法?(詳《建撕記》,「興道文庫」《道元修證義》,P.34 P.35,台北三慧講堂出版,199310)
這是個好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但當時沒有人可以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覆。後經前輩大德指示,「應去請教以實踐為主的禪宗,因為這不是知解、知識、學問所能解答的。」
年輕道元從「天台教觀」、「天台禪」轉向「臨濟禪」,親近千光國師榮西高足明全和尚(1184 1225)學禪;因當時榮西禪師(1141 1215)已垂垂老矣,即將圓寂,無法親聆教誨。
道元在明全和尚座下九年,廿二歲時得到印證,但猶覺不足,乃稟告師父,擬入宋求法,明全上人完全贊同、理解。公元1223年三月,師徒二人相偕,不遠千里,到達中國,探求禪佛教真諦。

四、以一外國出家人去到中國,參學之過程當然備極艱辛,最後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讓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 ―― 如淨禪師。在以坐禪嚴格、鐵面無私的天童山大善知識長翁如淨座下,接受坐禪訓練,終至了徹生死大事,打破長久以來之疑團,身心脫落。
公元1227年秋天,道元在中國的參學已經四年多,「悟後修行」告一段落之後,決定回國。當時陪同他一起入宋參訪的師父明全上人
,業已因病於天童山了然寮離開人世;道元手捧先師遺骨,回到了日本。
道元返回日本的次年,公元1228年,他的中國曹洞禪傳承師父如淨禪師,亦以六十六歲之齡辭世。道元沒有忘記如淨親教本師臨別前對他的叮嚀:「 1.不要住在城邑聚落,人多吵雜的地方。 2.不要接近王公大臣,權貴豪門。 3.在深山幽谷、僻靜之處好好修行,隨緣度眾
,即使只有一個或半個亦無妨。」
日本曹洞宗「道元禪」之所以不受宋代諸宗教融合「兼修禪」之影響,保有原本「純粹禪」之精神 ―― 「只管打坐」,坐禪時專心坐禪,辦事時認真辦事,專心做好一件事情(詳台北三慧講堂FB,《只管打坐》 拙文及「興道文庫」《道元修證義》「出版序言」,P.6 P.7 三、諸宗教融合的時代),將坐禪培養之靜定功夫、觀照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道元禪師忠實的遵守如淨禪師對他的三個教誡,以及傳承之慎重,付法之嚴謹,寧缺勿濫之原則,應是最重要之因素吧!
心無旁鶩,一門深入,才能學有專精,乃自古以來顛扑不破之真理。減少不必要之外緣、攀緣,甘於淡泊才能安心修行,這也是芙蓉道楷祖師(1043 1118)以降之優良傳統,後世兒孫其勉乎!(詳《法華經冠科》附錄二,「祇園正儀」,P.21 P.23,台北三慧講堂出版,1999年;卍續藏111冊,P.169 P.170)

五、道元入宋求法,到底「求」了什麼「法」?「學」了什麼「法」?道元禪師自謂,「空手還鄉」,「毫無佛法予人」。我們知道唐代留學僧最澄(傳教大師,762 822)、空海(弘法大師,774 835)等回國時,從中國帶回了天台宗、真言宗等漢譯經典不少,對中日佛教、文化之交流貢獻匪淺。
禪宗強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故一名「佛心宗」,簡曰「心宗」。真正的佛法,不一定在書本、語言或文字;語言、文字只是善巧方便,幸勿拘泥語言、文字。透過善知識之指導、啟發,力行實踐,親身體驗,才能真正了解佛陀教理 ―― 語言文字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因「指」見「月」,撥雲見日,一超直入如來地,徹見本地風光。
「佛」法貴在「心」領神會,貴在日常實踐,行學一如,身心一如;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難與易,一念之差耳。
生活的佛法,實踐的佛教,道元禪師「只管打坐」、「修證一如」之重要思想,這是當今資訊氾濫,偏重知識,遠離現實生活,活在虛擬雲端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老「典座」的「教訓」,對過去,對現在,以及未來,都是拯救人類心靈的無上法寶。

待續......

 本文轉載自願海-「人間遊戲」學佛部落 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