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3 01:00:00喜羽

【三級古蹟】修道院內的隱藏版古蹟,臺南僅存的內陸砲臺:巽方砲台



清道光16年(1836年),在大東門外,
增築3座月城以拱衛府城。
大東門外城曰『東郭門』,(正東方)
還有『仁和門』,(東南方)
與『永康門』,(東北方)

但這東外3座城門,早已被拆除。

東郭門外,還增設二座砲台以加強守衛,
其中位於東南方的稱之為『巽方砲台』,
為臺南僅存的內陸砲臺。









巽方砲臺建於清道光16年(1836年),
砲臺以珊瑚礁為建材砌成,黏以三合土。
砲臺平面呈方形,中開拱門,
上有橫額,旁邊有樓梯可登樓頂,
砲臺上原有望樓。
砲臺位在城的東南方,屬八卦中的「巽」位,
故得名巽方砲臺。

日治時期,城垣毀棄,砲臺荒無。
1949年後,巽方砲臺為修禪院所佔有並承租,
一度被修禪院利用為涼亭及倉庫,
後來整修為庭院造景。
















巽方砲台俗稱鎗樓,
銃是一種口徑較小的火砲,
由宋代的突火槍發展而成,
與火砲最大的不同處是,
尾端有插木柄用的尾鋆,
統樓便是以發射統砲為主的砲台。





雖然,古蹟上標示著宗教用語很令人錯愕,
破壞了古蹟本體的形象與美感,
但至少,現在巽方砲台已收為市府所管,
不過所在地修禪院仍是私人單位,
參觀時請盡量保持寧靜,
避免影響出家人的修行。

(記於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