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7 16:27:33自如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4)/證嚴上人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4)

 

◎證嚴上人
有些人成家立業之後,雖然有錢勢、有名望與地位,但他只會一心愛顧妻
兒、子女,寧願為他們付出,即使很辛苦,仍然很歡喜。他跟妻兒子女之
間的約定、承諾很少忘掉,事事順著他們、忍讓他們;但是對於父母親所
交代的話卻很快就忘記,甚至犯了錯誤,父母親說他二句,他就不耐煩。
所以現在有很多老年人都會說:「我的話他都聽不進去,乾脆交給他太太
去管好了,反正他只聽太太的話。」此即經文所說:「妻妾約束,每事依
從;尊長瞋呵,全無畏懼。」
  
或復是女,適配他人,未嫁之時,咸皆孝順,婚嫁已訖,不孝遂增。

又或者有些女兒,在未嫁之前,都很孝順,嫁出去以後,卻愈來愈不孝。

對一位母親來說,不管是生男生女,在懷孕的過程中所受的苦是完全一樣
的。即使現代的醫學科技發達,思想進步,但仍難以完全避免重男輕女的
觀念,面對公婆丈夫想要得到一個傳續香火男丁的期待,那種壓力是可想
而知的;而一旦懷孕了,確定懷的是女兒時,失望歸失望,做母親的仍是
付出同樣的謹慎、耐心與愛心啊!


慈母心,生男生女一般疼


普天之下的父母,絕大多數是不會放棄子女的,既然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一旦出世,不管是美是醜,是健康或是孱弱,做父母的都會很用心地把他
帶大,好好的照顧他,這是普天之下一般父母的心啊!

「或復是女,適配他人,未嫁之時,咸皆孝順」──父母對子女,不管是
男是女,都是以同等的心態來照顧,但是子女對父母呢?男孩子比較陽剛
氣、較獨立,年紀稍大一些就會和父母有點隔閡;而女孩子天生就是嬌柔
的形態,也比較乖巧,做事時較細膩,由於女生內向,因此和父母親相處
的時間比較多,能夠體會父母的愛,做父母的也會覺得女兒真貼心。

有些男孩子到了適婚的年齡,父母親便讓他自己去找對象,只要他中意的
就好了。但女兒就不一樣了,做父母的都會很仔細的挑選對象,因為媳婦
娶進門,要疼要教,都是自己可以做主,但女兒是嫁出去的,在家凡事疼
她依她,一旦不在身邊,要顧前看後也就難了,因為怕她嫁到夫家會受苦
,當然就要替她好好選擇結婚的對象了。因此父母對女兒從生活起居,到
終身伴侶的選擇,都會比較用心去照顧關心。

女兒也知道父母對她的這分關心,所以未嫁之前都很黏著父母。但這種情
形一等到出嫁之後,往往就不一樣了。


嫁為人婦難兩全


「婚嫁已訖,不孝遂增」──等到出嫁之後,不孝的情形就慢慢增加了。
以前的人就常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

以前的女人講求三從四德,既然嫁到夫家,就必須孝敬公婆,順從丈夫,
甚至等到兒子長大了,還必須順從兒子。

為人女兒的,小時候很貼心,時時依賴在父母的身邊,等到年紀大了嫁人
之後,為了遵守三從四德,所以儘管在家時父母多疼愛她,她出嫁之後還
是以夫家為重,孝順公婆、輔助先生、全心教育子女。一旦夫家與娘家之
間有了糾紛或衝突,她到底要援靠那邊呢?

舉個例子說,娘家與夫家如果有了生意上或金錢上的往來,一旦有了糾紛
,對簿公堂時,女兒處在娘家與夫家之間,到底要護衛何方呢?大致說來
,替夫家講話的情況比比皆是。

即使在目前的社會,類似這種情形也到處可見啊!儘管與娘家父母有股難
分難捨的感情,但既然已嫁為人婦,就不能不顧先生、夫家,因此孝順的
女兒就成了石磨心一樣,難以兩全;而也有一些女兒,不念父母恩,不論
父母在她未出嫁時是如何疼她,一旦出嫁了,就不再感念父母養育之恩。
甚至有為人女婿的想要表達對岳父母的孝思,竟被太太以不偏袒娘家為由
而拒絕,反對夫家照顧她的娘家,這種情形也是存在的。


莫忘體貼娘心


有一次一位剛結婚沒幾年就離婚的年輕婦女來看我,從她的表情就可體會
出她心中的痛苦,她自己也承認:「每天都以淚洗面。」雖然她人回到娘
家,心卻仍繫掛在夫家,因為她還有幼小的子女啊!

我對她說:「既然離婚這麼痛苦,又何必當初呢?既然已經離婚了,何必
再這麼痛苦?」她答:「沒辦法呀!我的心每天都牽掛著先生和孩子,甚
至最近聽說我的婆婆生病了,我也很想回去照顧她。」

我說:「有這分心很難得啊!你何不快回去照顧她呢?」她回道:「他們
全家人到目前為止還在咒罵我,我如果回去他們非但不接納,反而會更生
氣。」她和夫家之間感情已演變得如此惡劣不堪,而她雖然人在娘家,心
卻仍留在夫家,無法得到心靈的解脫。

話說回來,她的父母看到她這麼痛苦,婚姻不美滿,也一定為之煩惱操心
啊!天下父母心,無論子女是否犯錯,他們仍然永遠庇護著他(她),所
以,在她不見容於夫家的情形下,父母還是把她接回家中同住。

父母親對子女的未來,都充滿了期待,甚至為他們規畫好方向,女兒未嫁
時,就用心地為她選擇對象,希望女兒能幸福;對兒子也是相同,一切的
打拼、辛勤,就是想多置一些家產留給兒子。甚至有些人在子女剛出生時
,就已經計畫好將來兒子的教育,為他存了一筆教育基金。


一位有智慧的母親


曾有位年輕的太太,哀痛地流著淚向我說:「師父,我有一個兒子七歲,
突然去世了,剛做完百日沒多久。」她說,孩子的身體向來不太好,也檢
查不出有什麼病,有天突然昏倒,送到某大醫院急救,卻回生乏術,經過
病理檢驗,發現孩子的病例十分罕見,是台灣第一個罹患這種病的人。「
由於我希望孩子將來能學醫,所以很久以前就為他存了一筆教育基金。如
今孩子再也當不了醫生了,現在我要把這筆錢捐給師父蓋醫學院。」

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孩子還這麼小,你就存著讓他學醫的念頭呢?」
她答:「他從小多病,我很早就體會到為人父母者要照顧一個多病的孩子
是多麼的辛苦,因此我期待他長大之後當醫生,不但可以照顧自己,也可
以發揮醫療的功能,去照顧那些被病苦纏身的人。」

總而言之,這個孩子從小多病,整整七年的時間,做母親的朝夕呵護,絲
毫不敢掉以輕心,結果孩子就這麼走了,可以想像,這位媽媽的心是多麼
地哀傷痛苦。

那天,她交給我一張支票做為建設醫學院的基金,票面的金額極大,可見
她是下了一番決心要以這個方式來紀念她的孩子。我問她怎麼會知道慈濟
?為什麼想到這樣做呢?

她說:「是女兒接引我的。」原來她有三個女兒,去世的兒子是老么,也
是唯一的兒子;她的大女兒已經唸高中,最小的女兒也已經上國中。女兒
們看到媽媽每天以淚洗面,痛不欲生,因此拿了《靜思語》和《淨因三要
》給她,她們向媽媽說:「媽媽不要再哭了,請看看這兩本書吧!」

當她讀完了這兩本書,書中的一些觀念喚醒了她──自己應該化小愛為大
愛,化悲憤為力量,用媽媽的心去愛普天下的眾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把要栽培兒子的錢,拿去栽培普天之下的人子,自己的兒子雖然形體
消失了,卻可擴展大愛讓他遺澤人間,精神長存啊!

目前的社會中,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我們一方面要確立為人子的孝道
,一方面也要培養為人父母者應有的智慧,且要努力發揮大愛給普天下的
眾生,如此,才不枉來人間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一番因緣啊!


報父母恩是善的根本


佛陀教導天下為人子女者應報父母恩,也要報又天下眾生恩及師長恩,對
一切存有感恩心;然而最根本的,是要從父母開始。

父母親生養孩子是非常辛苦且不計代價地付出,上面的經文是針對女兒來
說,有些女兒長大了,一旦嫁出去就忘了父母的恩情。所以經文說「婚嫁
已訖,不孝遂增」,孝心如果減少,不孝的心就增加。當然相夫教子是本
分事,但也不能忘掉父母對她的親情啊!

父母微瞋,即生怨恨。夫婿打罵,忍受甘心,異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
骨肉,卻以為疏。


「父母微瞋,即生怨恨」──有些嫁出去的女兒,以前父母罵她,甚或打
她,她都能體會父母是愛她才會罵她,因此心存感恩;但是等到婚後,女
兒若犯錯,父母再說她幾句,她剛開始還能接受,但一次兩次之後她就反
感了,認為「我已嫁人了,你管我那麼多。」不但父母講她她不接受,還
當面反目,甚至還會懷恨在心,不回娘家。

「夫婿打罵,忍受甘心」──對於父母的微言呵責不能接受,然而,不管
先生怎麼打她罵她,她卻都甘心忍受。

古代的女性,在夫家被丈夫打罵,被公婆虐待,甚至把她從家中趕出門,
包袱丟出門外,她還是忍氣吞聲地把包袱撿起來,從後門再進去;這是以
前的女人嫁夫隨夫的貞節觀念,也是一種美德,無論如何她都不敢回娘家
去,為的是怕父母操心,也顧及娘家的顏面──以前的女孩子嫁到夫家去
,如果得不到公婆、丈夫的歡心,別人都會譏笑女方家,為了顧到娘家的
面子,她是死也不敢回去見父母。另一方面為了保持貞潔,不管先生怎麼
打罵,她還是再從後門進屋。

這就是感嘆一些女孩子嫁出去冠了夫姓,對夫家顯得情深意重,一切以夫
家為重,反過來,與自己娘家的人卻愈來愈疏離。這是不對的,女兒雖然
已經嫁出去了,但對父母的恩德仍要常常記住,父母的關心,女兒更應該
時時警惕,錯了要趕快改,如果沒有錯,也要和顏悅色接受父母的教誨,
千萬不要因父母親說了兩三句,就生氣懷恨。


年輕太太的苦惱


有位年輕的太太常常來看我,她告訴我她剛結婚時,先生對她很好,把工
廠和財務都交給她管。由於先生愛她、對她好,所以無形中她疏遠了娘家
,好長的一段時間,從不與娘家來往。

她一直以家中的權威者自居,先生在外面應酬晚點回來,她就興師問罪,
要先生把在外的時間和相處的對象一五一十交代清楚,有時她也會照先生
所說的時間地點去查證,結果證明先生所言不虛,因此非常信任先生。

沒想到這些狀況都是她先生一手安排的,原來他早就在外金屋藏嬌,後來
她知道這件事後,信心完全崩潰了,不管先生說什麼,她一概不相信,積
壓久了,變成了一種心理病態,一天到晚與先生吵鬧,鬧到連子女都看不
過去。

後來她來找我,我分析給她聽。事情既已至此,而她又看不開這分情,因
此我要她擴大愛的空間,培養對眾生的清淨大愛,甚至愛他所愛的人,如
能這樣,就可以皆大歡喜。

剛開始時她還能接受我的建議,二、三個月後她又來了。她告訴我說:「
師父,你叫我要去愛他所愛的人,我實在無法接受他所愛的那個人啊!」
我告訴她:「那妳就把愛一個人的心,換成愛四個人吧!」因為她有四個
孩子。

我說:「妳剛結婚時只愛先生一個人,而他也愛你;現在妳既然已生了四
個孩子,妳愛孩子,四個孩子也會愛妳,把對一個人的愛,換成四個人來
愛妳,用一換四,妳也不吃虧啊!」

她聽了覺得滿有道理的,因此高高興興地回家。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她
又來找我說:「師父,雖然孩子也是我的最愛,但我只要想到先生過去表
示那麼愛我,現在竟然是這麼無情,就很傷心啊!」她說:「以前公司都
是我指揮,錢財都是我在支出,支票也是由我開,可是現在這些管理財物
的權,他都收回去了,連房子也過戶到他名下,現在的我真是一無所有啊
!」

像這位婦女,如果她想回娘家也不可能了,因為她在得意時把娘家給忘了
,現在失意落魄又怎敢回去呢?

這是因為自種不念親恩的「因」,所以她的親緣斷了,這就是「果」,此
外還與先生結下了仇恨的心態。

女兒從結婚後,就認定夫家才是她的親,忘卻了娘家的恩情,這就是「異
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卻以為疏。」

當然嫁夫就要隨夫,公婆也是孝順的對象。女兒出嫁了,是她多了一對父
母,公婆多了一個女兒;兒子結婚了,也是他多了一對父母,岳父母多了
一個兒子。如果在結婚時夫妻雙方就有這種想法,不論是對父母公婆,或
是對父母岳父母都一樣的孝順,做到人圓、事圓、理圓,如此才是最美好
的人生。

 

轉貼慈濟月刊第325期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