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8 旅之卷036~福建廈門: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市區五老峰下,面對龍海市南太武山,南面即為廈門大學。始建於唐代,初名「普照寺」;五代時,釋清浩改建為「泗洲院」;宋時重建恢復原名,是閩南著名古剎。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由靖海侯施琅重建,因寺院是奉觀音菩薩為主,又位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規模宏大,由南而北主軸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四座,加上左右廡廊,鐘樓鼓樓、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室、養正院等。建築依傍山勢,層層托高,庄嚴肅穆。
大雄寶殿內供奉三世尊佛,各高三米餘,其他塑像與一般寺院無異。但佛殿有其特點,為別處寺院所無:其一,釋迦佛前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其二,牆上繪有佛祖誕生的故事;其三,佛殿屋脊呈卷棚式弧形,燕尾式飛簷如紫燕淩空,佛殿顯得莊重;其四,以閩南古建築傳統技法,採用各色瓷料,剪貼鑲嵌各種飛禽走獸,經久不變;其五,就地取材多用花崗岩石建築,尤其石柱、石樑、石礎、石埕、石路、石斗拱、石欄干等,無不以“石”為材,獨具特色。
大雄寶殿內庭之古石碑
大悲殿始建於明代,內供奉觀世音菩薩,最初為木結構,1982年被焚毀。1930 年住持太虛法師重新修建,1962 年大修時,主體改用鋼筋水泥,仍保持木構斗拱,作為裝飾之用。而在假山涼亭側有景峰和尚與喜參和尚墓塔,右側有轉逢和尚墓塔,均為紀念他們對南普陀寺有所建樹而立。
藏經閣後有摩崖石刻多處,其中有塊大石,鐫刻著一個特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寬一丈,幾乎占滿整個石面。為清光緒廿二年(1896年)釋振慧所書,筆劃豐滿,剛勁有力,為國內罕見。
我去年去的時候,正殿在整修,無緣一見,很覺可惜呢!
歡迎來瞧瞧:
http://www.wretch.cc/blog/yoways/8495389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