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2 11:34:50台北光點

白先勇-父親的憾恨(一)



一九四六年春夏間,國共第一次「四平街會戰」之前因後果及其重大影響

前言

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展開鬥爭,搶奪接收淪陷區。雙方主要的軍事衝突,首先啟端於東北。由於東北在國防戰略、地緣政治、工業經濟以及歷史傳統上,對全國甚至整個亞洲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很自然的,東北便成為戰後國共鬥爭勢在必得的首要目標了。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十八日之間,國共雙方軍隊,精銳盡出,在東北中長鐵路上的重鎮四平街,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這是戰後國共兩軍為了爭奪東北第一次主力會戰,對於東北得失。以及整體內戰,關係至鉅。會戰在四平街持久拉鋸不下,雙方攻守最激烈的時刻,五月十七日父親奉蔣中正主席之命,飛往東北督戰。當時父親已發表為首任國防部長,並將於六月一日就職。父親赴前線督飭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並其部下新六軍、新一軍、七十一軍,三天內攻下四平街,並繼續往長春、永吉進攻。林彪部隊十萬餘人大敗,潰不成軍,往松花江北岸哈爾濱倉皇撤退。此時馬歇爾正在南京代表美國政府調停國共內戰,向蔣中正施壓停戰。在此關鍵時刻,父親飛回南京向蔣中正報告戰果,並力主國軍應不顧一切,乘勝追擊,收復北滿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城市,徹底肅清東北共軍。蔣氏基於國內外種種複雜原因,始終未能採納父親此一關係東北國共戰爭勝負的重大建議,於六月六日,片面下令停戰。時國軍孫立人所率之新一軍,已追過松花江北岸,抵達雙城,離哈爾濱不足一百公里,中共中央大為震動,毛澤東下令林彪,準備棄守哈爾濱。此次停戰,遂予林彪部隊喘息機會,整軍反撲,東北形勢,自此逆轉,後東北淪失,乃影響整體國共內戰。

東北舉足輕重的地理位置及複雜多變的歷史傳統東北地區,幅員遼闊,南起旅順大連,北至漠河,東起混同江,西至貝而斯池,約有一百二十萬平方公里之廣大土地。東北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舉凡煤、鐵、金沙、銀礦、鎂土產量或藏量,莫不富甲全國,石油、水力電源,均極豐沛,又因氣候雨量適當,農業發達、牧畜鼎盛,是中國自然條件最優厚的一個區域,因有「中國的生命線」之稱。自「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東北後,處心積慮,發展東北重工業,以做為侵略中國及亞洲的基礎。戰後據東北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嘉璈調查的報告,德、日敗亡,中國東北在當時繼美、蘇、英之後,列為世界上第四大工業區。戰後東北國際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見。

東北又因地理位置居於中國邊防要衝,綿長的邊界與外蒙、蘇俄遠東部份、及朝鮮半島毗連,隔海與日本對峙,地緣政治異常複雜。以中俄邊界為例,西起滿洲里東至圖門江口,蘇俄在遠東地區領土,對我東北形成一大弧形包圍圈。赤塔、海蘭泡、伯力、海參崴,乃俄國包圍東北四大軍略據點。以軍事觀點來說,蘇俄領土處於外線,我國東北則處於內線。蘇俄軍隊入侵東北,甚為便捷,抗戰末期,日本投降前夕,俄軍對日宣戰即從各軍事據點一齊發動,長驅直入東北,日軍窮於應付,數日內即遭擊潰。 

東北為華北的自然屏障,彼此唇齒相依。自古以來,中國中原王朝的政府,對於東北(古遼東)的邊防問題,莫不投以最大關注。由秦漢至隋唐,經略遼東,一直是中原王朝政府軍事、政治、以及外交上的優先考慮。隋唐時期,隋煬帝、唐太宗且先後率大軍御駕親征高麗,可見得中國皇帝對遼東地區新興民族的威脅,是如何的敏感。十二世紀,女真族興起於東北的中北部,建立金王朝,一舉南下入侵中原而滅北宋,統治中國北部一百多年。有明一代,東北邊害,仍舊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明太祖朱元璋甫一開國便遣二十萬大軍出師東北,征服遼東。可是至十七世紀,女真族的後代再度崛起,乘晚明政府積弱腐敗,中原動亂,大舉入關,消滅了朱明王朝,建立大清帝國,統治中國達二百六十七年之久。綜觀中國古代歷史,東北與中原互動關係,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東北的得失,往往直接關係中原政權的安危。東北新興民族的軍隊,一旦破關南下,便是中原漢族政府搖搖欲墜的時刻。東北資源豐饒,戰略位置險要,一旦落於敵對勢力之手,便可用來做為侵略中國本土的根據基地。 

俄國自十七世紀推行「東進」政策以來,對中國東北地區一直虎視眈眈。十九世紀鴉片戰爭,清政府弱點畢露,俄國乃乘機大舉鯨吞我東北土地,脅迫清政府訂立一連串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廣大的土地掠奪而去。自此東北版圖殘破,俄國勢力侵入東亞。同時,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亦開始了「北進」政策。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訂立「馬關條約」,日本勢力由此進入朝鮮半島,積極展開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東北此後,便成為了國際勢力競爭的角力場。一九零五年的「日俄戰爭」,竟是在中國的領土東北開火的。俄國戰敗,日本取而代之,遂成為左右東北的主要外國勢力。 


東北是中國的生命線,東北亦是中國的火藥庫,二十世紀中國翻天覆地的戰爭、革命都是在東北引爆的。第二次中日戰爭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在瀋陽爆發,日本佔領東北後,便以東北為根據地,向中國發動了八年侵略戰爭。日本戰敗,接踵而來的國共內戰,恰恰又是以東北的爭奪戰作為序幕展開。這絕非歷史巧合,而的確是東北國防戰略及天然物質超乎尋常的重要性,決定它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年來國共雙方政府、以及中外學者;檢討國共內戰的勝敗原因,莫不認為,東北的得失,對國共內戰,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一九四六年春夏之間國共兩軍第一次「四平街會戰」,則是一場關鍵性的戰役。其前因後果及經過情形,值得詳細研究。
 

戰後東北的國際形勢──美蘇之間的勢力競爭 

戰後東北不僅為國共相爭的第一目標,亦是美國與蘇俄兩霸互相較勁的比賽場所,事實上是四組力量合縱連橫的複雜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為了逼使日軍早日投降,以減低美軍在遠東戰區的傷亡,不惜犧牲中國領土主權,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與蘇俄訂立雅爾達密約,以換取蘇俄向日宣戰出兵。美國估計日本海軍雖被擊敗,但日本陸軍戰鬥力仍可觀,尤其是東北七十八萬關東軍,是一股強大力量,蘇俄參戰,乃屬必要。雅爾達條約除了迫使中國承認外蒙獨立外,其他多為有關蘇俄在東北的權利;開大連為國際商港、租借旅順為俄海軍基地、合營中長鐵路等。八月六日,美國原子彈轟炸廣島,日本投降在即;於是蘇俄趕緊於八日對日宣戰,次日,蘇軍一百五十萬人自中蘇、中蒙、中韓邊境,出兵東北,關東軍不戰而降,蘇俄勢力又再度輕易侵入中國東北領土,對國共接收東北的爭奪戰,產生了鉅大影響。東北對蘇俄的利益既是經濟性的亦是戰略國防的。二次大戰,蘇俄工業遭到德軍嚴重破壞,蘇俄掠奪東北價值二十億美元的工業設備及原料,以做補償。歐戰結束蘇俄勢力席捲東歐,美蘇兩國形成尖銳對峙,在歐洲大陸各處交鋒;同時兩國爭奪霸權亦在亞洲迅速展開。日本戰敗,美軍佔領日本,不讓蘇俄插手,蘇俄已感芒刺在背。在國防上,東北如一柄利刃,深深插入蘇俄遠東區的腹部,如何阻止美國及親美勢力在東北生根立足,是蘇俄戰後遠東政策的第一要務。因此當美軍協助國民黨軍隊海空運輸到東北,蘇俄便處處作梗,不讓國軍順利登陸,延誤國軍進佔東北。蘇俄阻礙國軍接收,而讓共軍在此緊要階段,搶先一步,立足東北,在時間上佔了機先,對其日後勝利,是大有幫助的。而其軍從蘇俄手中獲得關東軍的武器軍備,當然又是另一項蘇俄的「貢獻」了。 

戰後美國對遠東的策略,首要目標仍是在於防止蘇俄勢力擴張,代替日本,獨霸東亞。但傳統上美國外交政策重歐輕亞,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向日宣戰,出兵協助中國,是因為日本先偷襲珍珠港,美國還擊,出於被動。事實上美國政府一向對遣派軍隊至亞洲大陸作戰視為畏途,如何避免出兵中國而又能阻止蘇俄勢力擴張遠東,這便是美國戰後的一大難題。當時國共雙方,劍拔弩張,軍事衝突一觸即發,尤其日本甫投降,共軍已水陸兼程進兵東北,而雅爾達密約美國引狼入室,蘇俄軍隊在東北形成尾大不掉,東北形勢急迫,美國政府是有認識的。但當時杜魯門政府打如意算盤,美國一方面積極協助國軍進佔東北、華北,另一方面卻又派馬歇爾到中國調停國共內戰,向國民黨施壓,與中共組織聯合政府,這種兩面不討好的政策當然註定失敗。馬歇爾在中國調停一年,無功而返。當時對中國問題了解最深的是中國戰區美軍總司令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他估計國民黨軍隊並無能力單獨接收東北,曾向美國政府參謀總部建議派遣美軍七個師進駐東北,協助國軍,對抗蘇俄,但為美國政府所拒。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底線是,美國絕對避免直接出兵干預中國內戰。蘇俄軍隊在東北為所欲為,而美國卻劃地自限,不肯介入過深,以免捲進國共內戰旋渦,被迫與蘇俄在遠東兵戎相見。國民黨政府戰後接收東北,可謂舉步維艱,既遭蘇俄作梗於先,又受掣於美國調停,國際形勢極為不利。 

共軍闖關東北 

中共深刻認識到東北在戰後國共鬥爭中,有決定彼此勝敗的重要性。除了經濟以外,戰略地形上東北對中共尤其緊要。如果中共能控制東北,不但可以背靠蘇聯、外蒙、北韓等國際共產勢力,除去後顧之憂,而且可以與華北各「解放區」連成一片,突破長期被國民黨包圍的狀態,使中共軍隊有一個戰略的後方。如果東北被國民黨所控制,就會切斷華北「解放區」與蘇聯、外蒙、北韓的聯擊,使華北地區處於南北夾擊的地位,對國共鬥爭極為不利。爭奪東北,是中共戰後第一要務,中共全力以赴。 

遠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中共第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共中央已經提出了爭取東北的戰略任務,指出「如果取得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八月九日,蘇俄進軍東北,國際形勢發展對中共大為有利,兩天後,朱德於十一日接連發佈七道命令,令各地共軍出發進佔淪陷區,接受日本投降。其中第二道「為了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偽軍投降」:

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在河北、熱河、遼寧邊境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古林出發。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一投降,中共部隊八路軍及新四軍的一些骨幹,馬上開動,沿􃝘長城內外以及山東、蘇北,日夜兼程,分水陸兩路源源抵達東北;

九月初,冀熱遼軍區曾克林部到達瀋陽、本溪。同區李運昌部,到達山海關、錦州。

十月上旬,山東蕭華部到達安東,沙克、萬毅、呂正操各部抵達南滿各地。

十月下旬,吳克華、楊國夫、劉立人等各率部由山東紛紛到達山海關至瀋陽一帶。

一月,羅榮桓、黃克誠等由山東、蘇北,率大隊人馬到達安東、瀋陽地區及錦洲一帶。黃永勝率部到達熱河。 

由九月至十一月,短短三個月間,中共各路部隊,先後到達東北,有十一萬人。中共中央又從各地抽調黨政軍幹部二萬多人,一同進入東北。 

同時中共中央制定了幾項重大措施,提出「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九月十五日,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以彭真為東北局書記,委員有陳雲、伍修、葉季壯、林楓、彭真等即刻飛東北,二十一日在瀋陽召開會議,宣佈東北局成立。此後陸續派往東北的高級幹部又有高崗、張聞天、李富春等,先後到達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竟達二十人之眾。政治局委員就佔有四名。 

十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為總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員,羅榮桓任副政治委員,周保中、呂正操任副總司令;一九四六年一月,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除八路軍、新四軍外,並包括東北舊有的「東北抗日聯軍」、「民主自衛軍」、「自治軍」。 

由此,在甚短期間,中共在東北便建立了掌握黨政軍的初期架構,展開工作。 

中共能夠如此迅速進軍東北,一來由於抗戰期間,中共部隊在華北、冀、熱以及山東、蘇北一帶常年打游擊已奠下根基,由這些地區進軍東北,得了地利。中共中央搶奪東北志在必得,一聲令下,劍及履及,其果斷決心,也是成功因素之一。至於蘇俄在東北到底幫了中共多少忙,迄今仍有爭議。但至少中共部隊初到東北,蘇軍沒有像對待國軍那樣百般刁難,則是不爭之事實。國共兩軍爭奪東北,共軍搶得了機先。中共對進軍東北的人事佈署是下了大本錢的,黨政軍菁英盡出。軍事上林彪是當時共軍中頭一號戰將,其他如羅榮桓、黃克誠、蕭華也是共軍將領中的佼佼者。中共又大量啟用東北人士,張學思(張學良弟弟)、呂正操、萬毅等率領的老東北軍,返回東北故鄉有一定的號召力。東北局的彭真、陳雲後來又加高崗、張聞天,等人更是中共黨內的核心人物,連長期居留俄國走國際路線的李立三也回轉東北,參加工作。 

中共對東北下了如此大的賭注,連羅榮桓自己都說:「如果還搞不好,那就該打屁股。」 

中共軍隊幹部初入東北,展開工作並不完全順利。長期以來,日偽統治時代,對於中共在東北的地下游擊抗日工作採取嚴厲鎮壓,周保中等人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犧牲很大,一九四二年後被迫退入蘇聯境內。不同於華北、蘇北等地,中共的勢力,在東北民間並未生根,東北人民當時都只認同國民黨的中央政府,「想中央,盼中央」,對於中共不甚了解。中共軍隊開始並未獲得東北人民支持,初到東北,相當艱苦。黃克誠十一月二十六日打電報給毛澤東抱怨,共軍「七無」:

「無黨(組織),無群眾(支持),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等。部隊士氣受到極大影響⋯⋯ 

共軍在東北無錢無糧,十分擾民,黃克誠的新四軍第三師到東北已一月,僅領到滿洲偽幣二百萬元,夠伙食十六天用,他十二月十七日打給軍委的電報說:「對人民強迫使用五百元、一百元之大邊幣,造成物價飛漲,商店關門,糧食除一部分吃日本存糧外,其餘到一處吃一處,吃空燒盡,有如蝗蟲,人民怨聲載道。」

蘇聯紅軍在東北強橫霸道,巧取豪奪,東北人民極為反感,把共產份子視為一丘之貉。加上中共軍隊初到東北,衣􃝘襤褸,給東北人民的印象當然不會太好。那個時候,東北人民對中共是不信任的。

中共部隊進關初期,本身也有不少問題:第一是逃兵問題;九月七日,萬毅給軍委的電報:「部隊採取逐次動員,但逃亡仍嚴重,僅昨夜即逃副排長以下八十餘。」

黃克誠的新四軍第三師共三萬二千五百人,十一月十五日給「軍委林彭」的電報中說:「沿途逃亡掉隊病號約三千人。」

其次中共部隊組成份子良莠不齊,第三縱隊副司令員韓先楚如此批評:「進入東北之後,一些偽滿散兵游勇和雜色團伙混入我軍,有些以『明當八路,暗投中央』為目的的組織也鑽了進來。所以,雖然出現參軍高潮,但真正工農群眾所佔的比例不大;部隊發展雖很快,但大量新成份,實際上是不鞏固和缺乏戰鬥力的。」

中共部隊進入東北,蘇聯紅軍雖然開了方便之門,沒有刻意阻止,但紅軍對待共軍,也並非完全友善的。據黃克誠、羅榮桓等人的回憶,他們的部隊初到東北,曾受過紅軍不少氣。蘇俄藉口與國民政府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東北的大城須交到國民黨手上,中共部隊欲進駐瀋陽,也被紅軍趕了出去。蘇俄原來答應將日偽留在瀋陽的大批武器移交給中共,後來並未實踐諾言。不過羅榮桓承認,一些中小城市的日偽武器還是交到了共軍手中,「改善了裝備,保證了戰爭初期的需要。」 

斯大林對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一向輕視,他曾對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Patrick Hurley)譏稱中共為「奶油共產黨」(Margarinc Communists)。斯大林對中共戰後武裝奪權的勝算,起初並不看好,當時國軍的人數軍備遠超過共軍,又有美國援助,看起來國民黨遠佔優勢。斯大林老謀深算,對國共施展的是兩面外交,並非完全一邊倒向中共,國共相爭,斯大林是坐山看虎鬥,伺機從中取利。在東北,蘇俄對中共部隊,最初援助是有限度的。 

中共搶先進軍東北,天時地利人和雖然都佔了便宜,但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亦不少。 

國軍進軍關外 

國民黨政府當然亦深知戰後接收東北的重要性與複雜性。不同於其他淪陷區,國民政府接收東北,需從蘇軍手中轉移,而非從投降日軍直接接收,因此是外交交涉,牽動國際勢力。而戰後大批共軍已先抵東北,國軍進軍東北,勢必引起國共軍事衝突,接收東北,亦是軍事行動。 

日本投降前後,重慶政府軍政要員,曾為戰後東北接收問題,從各種角度向政府提出建議。一九四五年九月初旬,立法院長戴傳賢曾邀何應欽及父親等人召開會議,討論東北接收的方針。父親認為欲保東北必須先固平、津,欲固平、津,必須先收熱、察。萬一必須大軍出關,亦只宜先駐瀋陽:俟包(頭)、綏(遠)解圍,錦(州)、承(德)肅清、再收長(春)、哈(爾濱),否則軍機補給、士兵寒衣,均生困難。父親從軍事戰略的眼光來看東北、華北的接收,東北的確補給線過長,國軍的力量,同時佔領東北、華北,力有不逮;部隊入東北,孤軍深入,乃兵家大忌,故應先鞏固華北,步步為營,再作北上打算。父親曾任軍訓部長八年,對國軍部隊的實力,瞭若指掌。父親的看法,與魏德曼不謀而合。魏德曼亦認為國軍單獨沒有力量同時佔領華北又北上接收東北。他向蔣中正建議,政府應立即派遣軍政精英人員,至長城以南的華北地區,先鞏固其他政權。他並向蔣氏建議:將東北問題國際化,邀請美、英、法、俄,與中國暫時共管東北,以監控蘇俄在東北單獨行動。蔣氏亦深知東北國際形勢的複雜,曾認真考慮過魏德曼的建議。他在〈蘇俄在中國〉中,對東北接收問題,作此痛切檢討: 

「東北的安危,換句話說,就是東北是否落在俄共手中,是一個國際安全有關的問題。當時中國既不能單獨解決,也非直接對俄談判所能解決,則我們應該採取停止接收的決策,一面將我們的部隊集中平津,堅守榆關,而以錦州為前返據點,一面將東北問題提出聯合國公斷,同時公諸世界輿論,採蘇俄以應負之責任。如此則我政府在國內有充分實力,戡定中共的判亂,控制華北的全局,而以東北問題提出國際交涉,暴露蘇俄獨佔東北的狂暴企圖,以阻止其東進太平洋的野心計劃。 

然而我們決策之後,卻受了國內和國際各種牽制,不能堅持到底,而又轉向蘇俄直接談判,同時更將我們國軍精銳的主力調赴東北,陷於一隅,而不能調度自如,爭取主動;最後東北一經淪陷,華北即相繼失守,而整個局勢也就不可收拾了。」 

蔣氏在此檢討認為國軍應先集中平津,也就是父親當年的建議。 

國民政府為處理接收東北事宜,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國防最高委員會和國民黨中常會聯合通過「收復東北各省處理辦法綱要」,規定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及政治、經濟兩委員會,劃東北為九省,先後任命熊世輝為行營主任兼政治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嘉璈為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杜聿明為保安司令長官,此外並任蔣經國為外交特派員。 

國民政府當時計劃分外交、行政、軍事三方面進行接收東北,而以外交、行政先行。當初國民政府委曲求全與蘇俄訂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即希冀以外交談判與蘇俄交涉接收東北,而蔣中正任命蔣經國為外交特派員,足見國民政府對中蘇談判,寄望之殷。 

十月十二日,熊式輝、張嘉璈、蔣經國抵長春,設立東北行營,並開始與遠東俄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Rodin Y. Malinovshy)展開一連串崎嶇曲折的談判。中國方面,談判重點在於蘇俄撤兵日程以及中國部隊進駐東北的問題。中國要求部隊在大連、營口、葫蘆島安東港上岸。但蘇俄堅稱大連乃自由港,中國軍隊不得使用,而營口、葫蘆島等港,蘇俄則稱情況不明,無法保證國軍安全。後國軍部隊運抵葫蘆島港口,果遭共軍射擊,只得改向秦皇島登陸。至於撤軍日期,蘇俄也一再更改,有意拖延。蘇俄阻撓中國接收的主要原因是在撤軍前,向中國政府討價還價,恢復沙俄時代在東北的經濟特權。 

十月底,斯大林準備與蔣中正直接商談,邀請蔣經國先往。十二月廿五日,蔣經國以蔣中正主席私人代表身份赴莫斯科,與斯大林兩次會晤。斯大林提出的談判重點為堅決反對美國勢力進入東北,要求中國採取不偏不倚獨立政策,如將美國勢力排出,由中俄合辦東北工業三十年,可命中共服從蔣主席的領導。 

斯大林並提議與蔣中正在莫斯科或中俄邊境會晤。蔣中正對斯大林反覆無常心生疑懼,又怕斯大林離開中美關係之計,沒有接受邀請。 

中蘇談判膠􃝘而共軍趁機源源上道進入東北,國民政府鑑於外交接收失敗,而派往接收的行政人員,又處處受到共軍威脅,乃決定下令國部隊硬行闖關,開始軍事接收,國共軍事衝突,在關外日漸擴大。自一九四五年末至四六年初第一次「四平街會戰」前後抵達東北的國軍部隊如下列次序: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三軍,軍長石覺。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

一九四六年一月,新六軍,軍長廖耀湘。

同年二月,新一軍,軍長孫立人。

三月,七十一軍,軍長陳明仁。

四、五月,六十軍,軍長曾澤生。

五月,九十三軍,軍長盧睿泉。

此外,尚有青年軍的二零七師,師長羅又倫。

「四平街會戰」之前,國軍出關共七個軍,約二十八萬人,由美軍協助:從越南、緬甸、以及中國西南邊域以海空運到東北。 

杜聿明任命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後,便將司令部指揮所設在秦皇島,指揮國軍部隊進佔東北。由於共軍捷足先登,南滿的中小城市多被佔領,國軍入東北,是一站一站硬打進去的。十三軍及五十二軍先抵秦皇島,因十三軍乃全部美械裝備,火力強大,五十二軍是半美械裝備,火力中等,杜聿明指揮這兩個軍,自十一月中旬從山海關沿北寧鐵路北上,十一月二十六日,進據南滿重鎮錦州。其間林彪部隊遠道跋涉,十分疲勞,一時戰鬥力尚未恢復,而共軍的裝備遠不如國軍,且打且退。國軍初入東北,尚稱順利。韓先楚也承認,國民黨軍「最初進攻的兵力,雖然不過兩個軍,但戰鬥能力卻優於我軍。」 

國軍攻佔錦州之後,繼續往北擴展,佔領北鎮、黑山、義縣等地,同時往熱河方向錦承鐵路西進,攻進北票、朝陽。一九四六年一月,國軍已佔領熱河東部及遼寧西部的廣大地區。二月,十三軍八十九師,向法庫冒進,與共軍新四軍三師激戰於秀水河,八十九師折損一團人,是國軍出關後,第一次受挫。但同時國軍第六軍等其他五個軍,已陸續進入東北,國軍勢力大增,關外國共戰爭,乃轉劇烈。 

蘇俄向國民政府索取東北經濟利益不得逞,國民黨內由CC派主導的反蘇運動在各大城市爆發,中蘇關係惡化,國際上美國領頭向蘇俄施展壓力。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一日起,蘇俄乃開始從東部各地撤兵,於是國共部隊便積極展開爭奪東部各大小城市。三月十三日,國軍五十二軍進駐瀋陽,隨即配合新一軍、新六軍以瀋陽外為中心,向瀋陽以南、以東、以北繼續進軍,從三月下旬至四月初,佔領撫順、鐵嶺、遼陽、鞍山、營口等南滿重要城市。而共軍早已深入北滿,又得蘇軍撤退時之暗助,紛紛進佔北滿以及中長鐵路上之大小城鎮,三月十八日,共軍進佔四平街,四月十八日進佔長春,一週後,又佔領哈爾濱,其他如齊齊哈爾、佳木斯等亦多落入共軍手中。國共兩軍,南北對峙,關外大戰,一觸即發。而兩軍下一個攻防的目標,即為位於瀋陽及長春之間,中長路上之重鎮四平街。於是歷時一月,從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十八日,國共關外第一次主力戰「四平街會戰」由此展開。 

馬歇爾調停 

馬歇爾奉杜魯門總統之命: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廿日抵華,調停國共內戰,至一九四七年一月八日,調停失敗離華,其間年餘,亦正是東北國共之爭、國軍由初期軍事優勢開始逆轉,成為劣勢之時。一九四六年四、五月間,東北第一次「四平街會戰」、國軍大勝,馬歇爾不斷向蔣中正施壓,敦促東北國軍停止迫擊。其後,蔣中正六月六日下第二次停戰令:遂讓林彪潰敗之軍,得以喘息,日後整軍反撲,擊敗國軍。 

第二次停戰,對東北戰局,影響至鉅。 

馬歇爾調停國共內戰,是中美關係史上備受爭議的一件事情。國民黨固然歸咎馬歇爾處處掣肘、遂令國軍坐失良機。國共鬥爭失敗,國民黨責怪美國援助不力,馬歇爾被列為罪魁禍首。而馬歇爾調停期間,中共充份施展「會議戰術」,邊談邊打,瓦解國軍士氣,談判桌上佔盡上風,但對馬歇爾亦不領情,譴責他偏袒國民黨,給國民黨美援,替國民黨運輸軍隊。最後馬歇爾弄得兩面不是人、鍛羽而歸。韓戰興起,美國國會追究「誰失去中國」的責任,馬歇爾又被當箭耙,受到猛烈攻擊。這位二次大戰傑出的美國將領,大概萬沒料到,到中國調停國共內戰竟變成他一生輝煌事業的「滑鐵盧」。 

美國杜魯門政府派遣馬歇爾至中國調處國共內戰,其實一開始便注定了失敗的命運。首先是美國政府及馬歇爾本人對中國以及中共的認知有偏差。美國傳統重歐輕亞的政策,低估了中國戰略的重要性,認為美國不值得為中國一戰,美國對華政策的底線,即是絕不出兵干與中國內戰。馬歇爾本人亦認為「中國並不具備天然資源及工業基礎,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不可能變為頭等軍事強國。」因此,他認為即使中共得勝執政,中國對美國暫時亦不會構成威脅。直到韓戰爆發,美軍在韓國戰場上嚐到中共人海戰術的厲害,損失重大,美國才第一次警覺到中共這個對手,不好相與。 

由於認知偏差,美國當時的對華政策當然便有了嚴重缺失。馬歇爾奉命使華,主要任務是強迫國民黨與共產黨共同組織聯合政府,以政治協商談判,消弭國共軍事衝突。然而對於國共鬥爭史稍有研究的人,便知道這兩黨絕無組織聯合政府和平共存的可能。馬歇爾組織聯合政府頭一宗要務是欲將中共軍隊國家化,將中共部隊編入國軍建制,這無異要中共繳械,是與虎謀皮。日本甫投降,共軍總司令朱德馬上下七道命令速遣共軍往東北華北佔領淪陷地區,軍事奪權,是中共的既定政策。至於談判,毛澤東說得最清楚不過:「和談是另一次戰爭的政治準備。」馬歇爾調停初期,中共軍事還未佔上風,所以願以談判爭取時間。談判桌上的周恩來,與東北戰場上的共軍統帥林彪遙相呼應,中共軍事失利,談判姿態隨即軟化,一旦得利,姿態馬上轉為強硬、一鬆一緊,政治談判與軍事衝突交相運用,在馬歇爾的調停期間,中共的「議戰術」,運用得出神入化。馬歇爾面對周恩來這樣一個足智多謀的談判高手,在會議桌上,當然只有被牽􃝘鼻子走的份。馬歇爾赴華調停,手中有一張王牌:美援。馬氏動輒以切斷美援威脅國民黨就範,停止軍事衝突與共產黨組織聯合政府。當國民黨屢次不聽話的時候,一九四六年十月起為時八個月,馬氏果然下令禁運美國軍火到華。讓國軍吃是苦頭。但共軍卻不依賴美援,所以馬歇爾對中共並無拘束力,輪到中共公然違反談判協定時,馬歇爾卻無計可施,這乃是他調停失敗的癥結所在。魏德邁對馬歇爾赴華調停的任務,一開始就不看好,他對他的上司有這樣的批評: 

「馬歇爾主要是一個軍人,他對國際鬥爭之複雜性所知有限,更昧於共產黨假仁心而行暴政之邪僻,尤有進者,馬氏奉命抵華之時,早已身心俱疲,對當時情況無法做出正確評估。」 

魏德曼的話說得很重,但頗中肯,馬歇爾的確對當時中國情況,缺乏深刻了解。一九四六年四月,馬歇爾回美述職後重返中國,二十一日竟向蔣中正呈遞備忘錄,宣稱擬以美國裝備供給共軍十個師。當年蔣中正與史迪威翻臉,主要原因之一即為史氏擬以美國裝備供給共軍抗日。事實上,四月十八日,東北共軍違反停戰協定打入長春,馬歇爾竟會在此時對蔣中正提出這樣不可思議的建議。馬歇爾竟會在此時對的心結心病如此缺乏認識,他調停國共內戰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一次「四平街會戰」──「把四平變成『馬德里』」 

四平街是當時遼北省的省會,人口八萬,位於中長、四洮、四梅鐵路之交點,為東北交通樞紐,工業及軍事之重鎮。其東北郊山巒重疊,西南郊河流縱橫,形勢險要,又因其位處中長鐵路上瀋陽與長春之間,是南北滿通衢的咽喉,歷來為戰略上必爭之地。 

共軍自從出關以來,一直到「四平街會戰」(中共稱為「四平保衛戰」)以前,其主要戰略是「且戰且退」,與國軍交戰採取游擊戰、運動戰、避免與國軍正面衝突,不作無謂犧牲。蓋因共軍初出關外,尚未建立根據地、群眾基礎不穩固、軍隊的裝備亦不充足,面對美式機械裝備的國軍,軍火及戰鬥力均佔下風,因此山海關、錦州等段,共軍皆主動棄守、且戰且退。可是一九四六年三月十八日共軍進佔四平街後,中共中央卻一反往常,改變戰略,決定保衛四平街,在四平街及本溪各結集十萬大軍,準備與國軍主力一決勝負。毛澤東下令林彪「死守四平,寸土必爭」。一九四六年四月六日,毛澤東電林彪並東北局彭真,對四平、本溪保衛戰作了重要指示:認為「集中六個旅在四平地區殲滅敵人,非常正確。」「黨內如有動搖情緒,那怕是微小的,均須堅決克服。」,「本溪方面、亦望集中兵力,殲滅進攻之敵一個師」。毛澤東認為「上述兩仗如能打勝,東北局面即可好轉。」,為了達成目的,中共中央毛澤東不惜犧牲,孤注一擲,「必須準備數萬人傷亡,要有決心付出此項代價,才能打得出新局面。」促使毛澤東下如此決心,不惜犧牲數萬軍隊與國軍在四平街攤牌一戰,當然有其當時複雜背景原因。「四平街會戰」前夕,共軍已速增至三十萬,兵力大為加強。蘇軍驟然撤退,共軍得到暗助,紛紛順利進佔四平街、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重要城市。因為四平街之戰略位置險要,欲保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必先固守四平。當時馬歇爾正返美國洽商美援問題,毛澤東估計馬氏回中國後,必加壓力,逼使國共東北停戰,毛打算在國共和談前,在四平街給予國軍迎頭痛擊,保住長春、哈爾濱等重鎮,以便在談判中獲取最大利益,因此倡導言在和平前,保衛四平乃「最後一戰」。同時毛澤東亦低估了國軍的作戰實力,他在同一電報中,對國軍如此分析:「國民黨現有之七個軍、包括九十四軍及姜鵬飛偽軍在內:此兩部或則不齊,或則無力;擬調各軍,非半年以上不能到齊,且包括雲南龍部及其他次等部隊,大有文章可做。」可是毛澤東忽視了國軍新一軍、新六軍、七十一軍以及青年軍二零七師這些美式機械裝備訓練有素的軍隊堅強的戰鬥能力。四月二十八日,毛澤東電林彪: 

「堅守四平的指揮員、政工人員們:為和平民主,你們要堅守四平,甚為英勇,特傳令嘉獎。望你們再接再厲,堅守到最後勝利,把四平變成『馬德里』。」會戰開始時,毛澤東信心十足,意興風發、滿以為在四平能重創國軍、使「四平保衛戰」像西班牙內戰,共和軍死守馬德里一般,蜚聲國際,令中外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