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1 00:39:32台北光點

誰壓迫了客語、原住民語


* 民進黨的領袖以客家籍人士居多,卻被人曲解到是以台語為母語的人士居多。而現在辯證台灣的代表性語言不是俗稱的台語,避談了以台語為母語的人士,都有原住民平埔族的血統
* 聯合報╱鄭正煜/台灣南社前社長(高雄市)2011.05.30


聯合報二十六日報導和批判蔣為文、黃春明的爭端,之後烽火連綿,連馬英九都致電黃春明表示關心。二十九日「黑白集」,質疑台語「是壓迫,還是被壓迫?」

「黑白集」表示:「說台語是『被壓迫語文』,卻完全是違背事實的說法」。一直到今天許許多多本土的大學生,台灣母語說不輪轉;中、小學生對鄉下來的祖母不能流暢使用華語,跟媽媽抱怨「阿嬤好笨!」。筆者一位朋友刻意在全國第一高中名校建中校門口站一小時,全程未見任何放學步出校門口的學生講一句台灣母語,這是壓迫者的語言應有的「下場」嗎?

「黑白集」又質疑「台語至上論者」「看不到福佬對客家、原民的欺壓嗎?」

十幾年前,台灣母語工作者力爭要求把台灣母語納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當時「本國語文」定位為「國語」、「國文」,另有「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列入「選修」。依當時整體教育生態,選修就是沒人選、沒人修,學校甚至也不會開課。結果閩南語組召集人姚榮松教授、客語組的羅肇錦教授、原民組的浦忠成教授,分組努力制訂課綱草案,最後「本國語文」四組綜合審議時,由於「國語文」組勢力獨大,三組台灣母語仍然列入選修,導致關鍵性會議,客語、原語的羅肇錦、浦忠成因回天無望,未曾出席。

鑒於事態嚴重,本土母語人士遂強力遊說民進黨十二位立委、二十五位台灣母語專家、學者向楊朝祥部長施壓,之後還有非常多坎坷,才有今天小一至小六每周必選台灣母語一小時;國中則列選修,其實國中是甚少學校開課供選。

綜上簡述,台語運動者不是只救台語,是連客語、原住民語一起救,反而是國民黨一直在攔截台灣母語課程,所以打壓者是國民黨,不是台語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