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8 17:46:29台北光點
觀眾熱情可愛 老外回報球桿直排輪 世運奪牌選手 可申請免學雜費
■ 觀眾熱情可愛 老外回報球桿直排輪
*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26日電
高雄世運直排輪曲棍球賽在高雄縣義守大學體育館進行4天15場循環賽,今天下午閉幕,爆滿的觀眾熱情加油,選手也以球桿、護套、帽子回贈,展現暖暖的跨國情誼。
美國隊5戰全勝,抱走冠軍獎盃。法國隊3勝1和1負居次,捷克隊3勝2負第三,瑞士隊2勝3負第四,義大利1勝3負1和第五,中華台北隊5戰皆墨第六殿後。
今天進行最後3場比賽,瑞士隊6比1勝義大利。賽後,義大利隊脫下上衣,丟給看台上的民眾。
捷克隊下午8比1戰勝中華台北隊後,捷克隊員將上衣、直排輪鞋、球桿、護套、安全帽丟到看台,觀眾搶著收藏。
美國隊5比1勝法國隊後,隊員也將球桿、安全帽、直排輪鞋、上衣及美國國旗章丟給觀眾。
美國隊教練諾里斯(Joseph Noris)稱讚公車司機、比賽場地志工及民眾都很友善,觀眾也沒有區分主客隊,給各隊加油打氣。
■ 世運驚艷 給高雄掌聲鼓勵!
* 聯合晚報╱記者陳聯邦、曹敏吉/特稿 2009.07.26
今天閉幕的世運,可說過程與結果都很圓滿,如果世運辦得零零落落,固然綠色執政的高雄市府被看扁,馬政府也難逃遭抨擊,如今藍綠雙贏,讓台灣能見度發光發熱,相對也給即將舉行的台北聽奧很大壓力,大家一定想看看台北聽奧辦得如何。
世運不比歷史悠久的奧運,開賽之前便有人奚落,指比賽項目如何的冷門,沒人愛看等等。但是,當選手們的付出與榮耀,一一呈現在國人眼前,誰能說,他們表現不如奧運選手?電視、報紙開始大幅報導世運新聞,一個原不被看好的運動會,能見度大幅提升。
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多數國家承認,卻也可以把世運辦得很出色,很多人都以「驚艷」形容。與先前舉辦世運的美、英、德、日等運動大國相比,我們最小,卻發揮了最大的能量。
就在世運開賽一個月前,高雄市政府還和行政院體委會互相指責。地方砲轟中央苛扣經費,故意刁難,重北輕南;體委會則反批主辦單位花錢浮濫,根本是獅子大開口。這個口角,恐怕夾雜了朝野的藍綠心結。 但隨著高雄世運逼近,政治被擺一旁,中央與地方相互配合,終於把世運這個冷灶給燒熱起來,尤其高雄市府為了世運,可謂卯足全力,例如動員大量志工、維持高雄整潔的市容、廣告行銷搶眼,以及陳菊市長專程登陸行銷,在在凸顯用心,真的應該給予這次世運一個掌聲!
*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針對有人批評世運是作秀,高雄市長陳菊和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主席朗.佛契今天上午都予以駁斥,強調參加世運各國選手,多是經各國相關資格賽、錦標賽比賽後才能來參加,比賽過程也很激烈,絕不是作秀。
陳菊今天參加世運最後一天例行國際記者會,被問有人批評世運有作秀之嫌,她強調世運進行期間,高雄市政府每天早上8時和KOC相關部門人員開會,還有世運總會長、下一屆主辦城市代表、以色列體育界人士等與會,為的就是要改善世運缺點,非常重視外界的批評,世運能順利圓滿完成,是全體高雄市民的熱心參與,也是市民的成功。
她表示,世運在前市長謝長廷任內爭取到,歷經代理市長陳其邁、葉菊蘭的努力,從無到有,過程辛苦,很多人的付出才得到民眾肯定。
朗.佛契替高雄市抱不平,認為那些說世運是作秀的批評,對高雄市不公平,世運很多賽事是經國際奧會認可的,參賽的選手也多由各國透過競爭選出來,到世運會上更展現實力,世運不是作秀。
KOC常務董事劉世芳今天報告世運最後售票情形,高興的說,售票金額6236萬多元,比較難賣的世運主場館賽事飛盤、七人橄欖球,也賣出7萬多張票,可見世運得到民眾的支持。KOC用票房實績駁斥外界指世運是作秀的批評,強調不只高雄市民看世運,其他縣市也有很多民眾到高雄觀賞。
■ 世運奪牌選手 可申請免學雜費
* 中央廣播電台 2009/07/27 19:30
本屆世運會,中華隊選手一共獲得8金9銀7銅的成績,如果加上邀請賽拿下的3金、5銀、2銅,中華隊一口氣就包辦了34獎牌,教育部表示,只要這些選手具有大專校院學生身分,就可以申請學雜費全額補助。
中華隊選手在本屆世運會拿下史上最好的8金9銀7銅成績,由於世運會是國際正式賽事,依照教育部訂定的「大專校院優秀運動人才助學實施要點」,凡是參加就讀大專校院(不含在職專班)的在學學生,只要參加正式國際運動賽事獲得前3名,就可以向學校申請學雜費全額補助。
教育部體育司司長王俊權說:『我們從今年開始,我們提供大概100名左右的助學金,凡是我們獲得這些國際大賽的的選手,他可以以他這個成績,來申請全年免學雜費,包括我們這次世運會的選手,他可以直接跟學校申請,學校會提報到教育部來,經過我們審查之後就可以有這樣的助學,全部免學雜費。』
王俊權表示,除了正式項目之外,拿下世運會邀請賽前3名的選手,同樣也可以跟學校申請,只要學校方面同意,提出申請,教育部一樣會審核通過。
■ 世運閉幕 高雄奮起
* 丁允恭 2009-07-26
○九年世運大會,今晚將舉行閉幕式,精采燦爛亦將可期。此次高雄主辦國際賽會,讓台灣久經壓抑的主體意識及與世界連結的渴望獲得紓解,票房與商品也出現「開低走高」的熱潮。「世運」兩字,滲透這座城市,深入街里巷弄、深入每一個階層。
雖然國家代表隊的名字「中華台北」裡面沒有台灣也沒有高雄,世運在高雄,仍展現無與倫比的穿透力。這樣的穿透力,來自於一種強大連繫的共同感。高雄,就是這樣一座屬於共同感的城市。
許多高雄人,如數家珍地告訴你,到了這城市,應看些什麼,從數年前的城市光廊、愛河水岸及共桿號誌,到近期的愛河之心、凹子底森林公園、捷運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當然還有高雄巨蛋與世運主場館。標竿式景觀工程或建築物的出現,讓對城市的情感,有了足堪依附的地景。另外,觀光及影視產業,也充分行銷高雄;而高雄人熱情,也成為產業擴散推波助瀾的動力。
種種城市發展的成就,不僅透過高雄世運獲得更好的行銷,也與在地的社群精神相互拉動,經由城市光榮感的締造,而反饋為更加緊密的共同感。
共同感,這個特質,也讓高雄與台北產生了強烈的對比,產生另一種城市的可能性。
雖然有天母、永康街等區塊性的社區意識,整體上來說,台北的城市認同並不強烈,兩個城市,對各自的市民而言,意義也大為不同。台北是抽象的,高雄是具體的;「台北人」比較偏向一個形容詞,而「高雄人」則是一個名詞,前者是一種個人敘事,而後者是一個群體的概念。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高下的問題,或許以台北個體的繽紛豐饒,並不需要這種共同感,又或者以台北的生活節奏而言,這樣的共同感也太過黏膩沉重。但無論如何,經過這次世運,讓大家看見高雄,也看見打造另外一種「國際都市」的可能。與世界連結的都市,不是只有一種典型,也不必然只能深具個人主義色彩。
另一個值得拿出來比對區辨的,是才辦過奧運的北京。規模與關注度數倍於世運的京奧,雖然一樣是透過集體力量所實現的,但這個集體力量的來源是國家而不是社群,是強制的而不是自願的,於是光彩之中,有更多爭議的陰影。而也正因為京奧的實現,主要來自國家的強制動員,賽事結束後抽離的空虛益加明顯。
我們當然不能過度吹捧地說,高雄人對於世運的熱情全然是由下而上自主形成的,公部門的動員與強勢宣導是一樣存在的,但市民的呼應是具有主體性的,是來自社群、志願性的,也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相信,高雄世運的成就,得以蓄積於市民之中,而成為下一次群體行動的重要資產。
需要注意的是,高雄這種自發的社群意識,不只是由○九年世運、都市建設與影視成就等正面的命題所催動,也受到長年的南北之間發展政策不平等的負面催動。數十年以來,經濟發展及公共建設的利益向北集中,而外部成本與社會惡物則留在南方,「重南輕北」早就超過知識份子或政客的論述語言,成為市井小民間一種莫可奈何卻又理所當然的常態。光是這一年多內,從中央部會南遷的變卦、公廣集團設台與流行音樂中心核定的反覆遲滯,到「南電北送」的大林火力發電廠擴建計畫,就在在引發高雄市民的廣泛質疑。
我們不敢說高雄被「歧視」,但有意無意的「忽視」是確實存在的,而對於這樣忽視,高雄人自然要以強烈共同感,凝聚溫和卻堅定一致的聲音,對中央的決策者說不。
經過不同凡響的二○○九世界運動會,請正視高雄澎湃的共同感帶來的力量,見證另一種令人感動的城市特質,給予它更多應得的美好評價。也期待我們的國家,能以更充分的發展正義,回報高雄市民為台灣爭取榮耀的熱情。(作者為作家)
*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26日電
高雄世運直排輪曲棍球賽在高雄縣義守大學體育館進行4天15場循環賽,今天下午閉幕,爆滿的觀眾熱情加油,選手也以球桿、護套、帽子回贈,展現暖暖的跨國情誼。
美國隊5戰全勝,抱走冠軍獎盃。法國隊3勝1和1負居次,捷克隊3勝2負第三,瑞士隊2勝3負第四,義大利1勝3負1和第五,中華台北隊5戰皆墨第六殿後。
今天進行最後3場比賽,瑞士隊6比1勝義大利。賽後,義大利隊脫下上衣,丟給看台上的民眾。
捷克隊下午8比1戰勝中華台北隊後,捷克隊員將上衣、直排輪鞋、球桿、護套、安全帽丟到看台,觀眾搶著收藏。
美國隊5比1勝法國隊後,隊員也將球桿、安全帽、直排輪鞋、上衣及美國國旗章丟給觀眾。
美國隊教練諾里斯(Joseph Noris)稱讚公車司機、比賽場地志工及民眾都很友善,觀眾也沒有區分主客隊,給各隊加油打氣。
■ 世運驚艷 給高雄掌聲鼓勵!
* 聯合晚報╱記者陳聯邦、曹敏吉/特稿 2009.07.26
今天閉幕的世運,可說過程與結果都很圓滿,如果世運辦得零零落落,固然綠色執政的高雄市府被看扁,馬政府也難逃遭抨擊,如今藍綠雙贏,讓台灣能見度發光發熱,相對也給即將舉行的台北聽奧很大壓力,大家一定想看看台北聽奧辦得如何。
世運不比歷史悠久的奧運,開賽之前便有人奚落,指比賽項目如何的冷門,沒人愛看等等。但是,當選手們的付出與榮耀,一一呈現在國人眼前,誰能說,他們表現不如奧運選手?電視、報紙開始大幅報導世運新聞,一個原不被看好的運動會,能見度大幅提升。
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多數國家承認,卻也可以把世運辦得很出色,很多人都以「驚艷」形容。與先前舉辦世運的美、英、德、日等運動大國相比,我們最小,卻發揮了最大的能量。
就在世運開賽一個月前,高雄市政府還和行政院體委會互相指責。地方砲轟中央苛扣經費,故意刁難,重北輕南;體委會則反批主辦單位花錢浮濫,根本是獅子大開口。這個口角,恐怕夾雜了朝野的藍綠心結。 但隨著高雄世運逼近,政治被擺一旁,中央與地方相互配合,終於把世運這個冷灶給燒熱起來,尤其高雄市府為了世運,可謂卯足全力,例如動員大量志工、維持高雄整潔的市容、廣告行銷搶眼,以及陳菊市長專程登陸行銷,在在凸顯用心,真的應該給予這次世運一個掌聲!
*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針對有人批評世運是作秀,高雄市長陳菊和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主席朗.佛契今天上午都予以駁斥,強調參加世運各國選手,多是經各國相關資格賽、錦標賽比賽後才能來參加,比賽過程也很激烈,絕不是作秀。
陳菊今天參加世運最後一天例行國際記者會,被問有人批評世運有作秀之嫌,她強調世運進行期間,高雄市政府每天早上8時和KOC相關部門人員開會,還有世運總會長、下一屆主辦城市代表、以色列體育界人士等與會,為的就是要改善世運缺點,非常重視外界的批評,世運能順利圓滿完成,是全體高雄市民的熱心參與,也是市民的成功。
她表示,世運在前市長謝長廷任內爭取到,歷經代理市長陳其邁、葉菊蘭的努力,從無到有,過程辛苦,很多人的付出才得到民眾肯定。
朗.佛契替高雄市抱不平,認為那些說世運是作秀的批評,對高雄市不公平,世運很多賽事是經國際奧會認可的,參賽的選手也多由各國透過競爭選出來,到世運會上更展現實力,世運不是作秀。
KOC常務董事劉世芳今天報告世運最後售票情形,高興的說,售票金額6236萬多元,比較難賣的世運主場館賽事飛盤、七人橄欖球,也賣出7萬多張票,可見世運得到民眾的支持。KOC用票房實績駁斥外界指世運是作秀的批評,強調不只高雄市民看世運,其他縣市也有很多民眾到高雄觀賞。
■ 世運奪牌選手 可申請免學雜費
* 中央廣播電台 2009/07/27 19:30
本屆世運會,中華隊選手一共獲得8金9銀7銅的成績,如果加上邀請賽拿下的3金、5銀、2銅,中華隊一口氣就包辦了34獎牌,教育部表示,只要這些選手具有大專校院學生身分,就可以申請學雜費全額補助。
中華隊選手在本屆世運會拿下史上最好的8金9銀7銅成績,由於世運會是國際正式賽事,依照教育部訂定的「大專校院優秀運動人才助學實施要點」,凡是參加就讀大專校院(不含在職專班)的在學學生,只要參加正式國際運動賽事獲得前3名,就可以向學校申請學雜費全額補助。
教育部體育司司長王俊權說:『我們從今年開始,我們提供大概100名左右的助學金,凡是我們獲得這些國際大賽的的選手,他可以以他這個成績,來申請全年免學雜費,包括我們這次世運會的選手,他可以直接跟學校申請,學校會提報到教育部來,經過我們審查之後就可以有這樣的助學,全部免學雜費。』
王俊權表示,除了正式項目之外,拿下世運會邀請賽前3名的選手,同樣也可以跟學校申請,只要學校方面同意,提出申請,教育部一樣會審核通過。
■ 世運閉幕 高雄奮起
* 丁允恭 2009-07-26
○九年世運大會,今晚將舉行閉幕式,精采燦爛亦將可期。此次高雄主辦國際賽會,讓台灣久經壓抑的主體意識及與世界連結的渴望獲得紓解,票房與商品也出現「開低走高」的熱潮。「世運」兩字,滲透這座城市,深入街里巷弄、深入每一個階層。
雖然國家代表隊的名字「中華台北」裡面沒有台灣也沒有高雄,世運在高雄,仍展現無與倫比的穿透力。這樣的穿透力,來自於一種強大連繫的共同感。高雄,就是這樣一座屬於共同感的城市。
許多高雄人,如數家珍地告訴你,到了這城市,應看些什麼,從數年前的城市光廊、愛河水岸及共桿號誌,到近期的愛河之心、凹子底森林公園、捷運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當然還有高雄巨蛋與世運主場館。標竿式景觀工程或建築物的出現,讓對城市的情感,有了足堪依附的地景。另外,觀光及影視產業,也充分行銷高雄;而高雄人熱情,也成為產業擴散推波助瀾的動力。
種種城市發展的成就,不僅透過高雄世運獲得更好的行銷,也與在地的社群精神相互拉動,經由城市光榮感的締造,而反饋為更加緊密的共同感。
共同感,這個特質,也讓高雄與台北產生了強烈的對比,產生另一種城市的可能性。
雖然有天母、永康街等區塊性的社區意識,整體上來說,台北的城市認同並不強烈,兩個城市,對各自的市民而言,意義也大為不同。台北是抽象的,高雄是具體的;「台北人」比較偏向一個形容詞,而「高雄人」則是一個名詞,前者是一種個人敘事,而後者是一個群體的概念。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高下的問題,或許以台北個體的繽紛豐饒,並不需要這種共同感,又或者以台北的生活節奏而言,這樣的共同感也太過黏膩沉重。但無論如何,經過這次世運,讓大家看見高雄,也看見打造另外一種「國際都市」的可能。與世界連結的都市,不是只有一種典型,也不必然只能深具個人主義色彩。
另一個值得拿出來比對區辨的,是才辦過奧運的北京。規模與關注度數倍於世運的京奧,雖然一樣是透過集體力量所實現的,但這個集體力量的來源是國家而不是社群,是強制的而不是自願的,於是光彩之中,有更多爭議的陰影。而也正因為京奧的實現,主要來自國家的強制動員,賽事結束後抽離的空虛益加明顯。
我們當然不能過度吹捧地說,高雄人對於世運的熱情全然是由下而上自主形成的,公部門的動員與強勢宣導是一樣存在的,但市民的呼應是具有主體性的,是來自社群、志願性的,也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相信,高雄世運的成就,得以蓄積於市民之中,而成為下一次群體行動的重要資產。
需要注意的是,高雄這種自發的社群意識,不只是由○九年世運、都市建設與影視成就等正面的命題所催動,也受到長年的南北之間發展政策不平等的負面催動。數十年以來,經濟發展及公共建設的利益向北集中,而外部成本與社會惡物則留在南方,「重南輕北」早就超過知識份子或政客的論述語言,成為市井小民間一種莫可奈何卻又理所當然的常態。光是這一年多內,從中央部會南遷的變卦、公廣集團設台與流行音樂中心核定的反覆遲滯,到「南電北送」的大林火力發電廠擴建計畫,就在在引發高雄市民的廣泛質疑。
我們不敢說高雄被「歧視」,但有意無意的「忽視」是確實存在的,而對於這樣忽視,高雄人自然要以強烈共同感,凝聚溫和卻堅定一致的聲音,對中央的決策者說不。
經過不同凡響的二○○九世界運動會,請正視高雄澎湃的共同感帶來的力量,見證另一種令人感動的城市特質,給予它更多應得的美好評價。也期待我們的國家,能以更充分的發展正義,回報高雄市民為台灣爭取榮耀的熱情。(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