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5 09:36:37台北光點
李國修談管理 讓藝術變成一種成功的態度
* 賴盈如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無論是台上的戲劇,還是台下的真實人生,都由「人」擔綱演出。舞台上情感奔放的演繹戲劇,下戲後,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以「人」為本,「誠心管理」身邊扮演人生戲角的每個演員。
屏風的前台演出精彩,後台的人員管理做的好,是關鍵原因之一。但是,人事問題曾讓李國修陷入人生低潮。
全力栽培的後進,為了蠅頭小利,欺上瞞下,最後帶走劇團多位核心幹部,李國修以身心俱疲形容當時的自己。。
熬過這段人生體驗,李國修說,就是學習如何管理好人。
集編劇、導演、演員和劇團負責人的角色於一身,李國修創立屏風已有22年。他說,戲劇模擬人生,引領觀眾和劇中人角色互換,理解生活中的困惑。隨著屏風成長,他也在戲外的真實人生,一路摸索如何管理劇團,學習與團員如何互動,彼此誠心對待。
表演團體求生存,李國修主張,團員要符合專業、全職的職業標準。
他長期觀察台灣劇場界朝生暮死、此起彼落的泡沫化現象,1986年發表「京戲啟示錄」,指出當時的劇團組合特色。包括非專業多於專業;學生多於社會青年;社會青年無業多於有業;女性多於男性。且有團員流動量大、容易解散兩大現象。
一個劇團要能職業化的常態運作,前提是人的數量與素質要夠。「即使是屏風,現在也只有11位全職人員。」經過市場的嚴苛考驗,李國修開玩笑說,後悔有個成立全職專業劇團的夢想。他的劇場大夢之一,就是組成至少有專業全職200人的劇團。
劇團成員素質要好,李國修說,秘訣在「以誠待人」,「誠懇」是管理人的基本態度。
對內、對外,他都以誠懇的態度經營屏風。他說,觀眾的支持,取決於藝術團體是否「誠懇」。屏風秉持誠心,讓藝術變成一種生活習慣,處處展現劇場親近人心的誠意,包括義工熱心的服務,如同電話簿厚的說明書,以及具永續經營理念的標章。
由於 身兼多重角色,李國修形容自己的時間管理彷彿有十八個頻道的控制台,每打開其中一個,就要關掉其他頻道。他說,或許是戲劇人的天賦,「懂得關掉干擾,保持高度專注」。
在一個時間點上,專注做好一件事情,有誠意的管理好每個戲角,就是李國修演繹人生的管理哲學。
■ 成功的動力在於決心
* 方文朝 2008年6月5日
職場中經歷挫折是常有的事,而職業生涯的不如意更是十之八九,這些宿命是每個職場人都不能改變的現況。但為何有人能突破逆境達到事業的高峰?又為何有人自暴自棄、怨聲載道的訴說命運不公?這完全取決於職場人的決心。
一位代為操盤的朋友,與筆者談到去年股票行情不好的時候,給客戶投資的承諾無法順利達成,讓他倍感壓力。他說,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怕客戶受到傷害,不想帶客戶去投資風險較高的投資標的。的確,高風險也同樣呈現高利潤,然而客戶往往看不到風險的存在,只看到自己的眼前利益。
當然,對客戶的承諾不能因為市場不好,就可以毫無責任都推給市場。我想任何一個客戶或市場上大部分的金主,他們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縱然這位代操盤的朋友,去年還有近三成以上的獲利,但是畢竟還是沒有達到對客戶的承諾,讓他覺得很對不起客戶。他還是依然堅持不再帶客戶去投資風險較大的投資標的,而他的堅持是有原因的。
慘見投資失利
他坦誠,過去曾經為了完成客戶的承諾,有好幾次,冒險去追逐市場利潤高的投資標的。最後因為買一檔股票,險些讓客戶賠大錢。他回憶,因為台股在當時指數不斷地下跌,市場能夠操作的股票並不多。而這檔股票可說是當時很強的軋空股,股價不斷地逆勢往上走。他也因為操作這檔股票的成功,而獲利大幅的提升,最後也讓客戶在高檔全部獲利出場。
但在數天後卻傳出這檔股票違約交割,最後這檔股票也因此而下市,在當時引起市場上非常大的波動。經過這次事件後,他不斷地沈思自己的操作方法。為了避免客戶再有這種遭遇,他從此不再帶客戶去投資風險過高的標的。而了解他的客戶也都肯定他的做法。
立場各不相同
但是,這些想法並不一定讓所有的客戶都能接受。於是,他開始不斷鑽研產業,也改變過去的操作方法,現在他的重點擺在產業成長的投資。並且對股票市場也採用多空操作來增加投資機會,以提高獲利。他說:「我雖然無法去掌握每年都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但是,我堅持不斷地鑽研產業,能給客戶的是每年都有不錯的獲利。」這也是他給客戶最大的保障。
力求突破 直到改變劣勢
一份調查中顯示,企業家在初期經營事業時,都會遇到逆境與挫折,同時也產生過抱怨。可是他們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去扭轉頹勢。大部分的富翁都表示,他們不願意讓自己陷入絕境當中,所以他們力求突破,直到改變劣勢。而這份堅持不懈的心也成為他們成功的動力。
調查中也談到,並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能在第一次創業時便能夠成功。有的也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最後累積足夠的經驗才有所成就的。但這些最終都得依賴企業家的決心。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無論是台上的戲劇,還是台下的真實人生,都由「人」擔綱演出。舞台上情感奔放的演繹戲劇,下戲後,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以「人」為本,「誠心管理」身邊扮演人生戲角的每個演員。
屏風的前台演出精彩,後台的人員管理做的好,是關鍵原因之一。但是,人事問題曾讓李國修陷入人生低潮。
全力栽培的後進,為了蠅頭小利,欺上瞞下,最後帶走劇團多位核心幹部,李國修以身心俱疲形容當時的自己。。
熬過這段人生體驗,李國修說,就是學習如何管理好人。
集編劇、導演、演員和劇團負責人的角色於一身,李國修創立屏風已有22年。他說,戲劇模擬人生,引領觀眾和劇中人角色互換,理解生活中的困惑。隨著屏風成長,他也在戲外的真實人生,一路摸索如何管理劇團,學習與團員如何互動,彼此誠心對待。
表演團體求生存,李國修主張,團員要符合專業、全職的職業標準。
他長期觀察台灣劇場界朝生暮死、此起彼落的泡沫化現象,1986年發表「京戲啟示錄」,指出當時的劇團組合特色。包括非專業多於專業;學生多於社會青年;社會青年無業多於有業;女性多於男性。且有團員流動量大、容易解散兩大現象。
一個劇團要能職業化的常態運作,前提是人的數量與素質要夠。「即使是屏風,現在也只有11位全職人員。」經過市場的嚴苛考驗,李國修開玩笑說,後悔有個成立全職專業劇團的夢想。他的劇場大夢之一,就是組成至少有專業全職200人的劇團。
劇團成員素質要好,李國修說,秘訣在「以誠待人」,「誠懇」是管理人的基本態度。
對內、對外,他都以誠懇的態度經營屏風。他說,觀眾的支持,取決於藝術團體是否「誠懇」。屏風秉持誠心,讓藝術變成一種生活習慣,處處展現劇場親近人心的誠意,包括義工熱心的服務,如同電話簿厚的說明書,以及具永續經營理念的標章。
由於 身兼多重角色,李國修形容自己的時間管理彷彿有十八個頻道的控制台,每打開其中一個,就要關掉其他頻道。他說,或許是戲劇人的天賦,「懂得關掉干擾,保持高度專注」。
在一個時間點上,專注做好一件事情,有誠意的管理好每個戲角,就是李國修演繹人生的管理哲學。
■ 成功的動力在於決心
* 方文朝 2008年6月5日
職場中經歷挫折是常有的事,而職業生涯的不如意更是十之八九,這些宿命是每個職場人都不能改變的現況。但為何有人能突破逆境達到事業的高峰?又為何有人自暴自棄、怨聲載道的訴說命運不公?這完全取決於職場人的決心。
一位代為操盤的朋友,與筆者談到去年股票行情不好的時候,給客戶投資的承諾無法順利達成,讓他倍感壓力。他說,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怕客戶受到傷害,不想帶客戶去投資風險較高的投資標的。的確,高風險也同樣呈現高利潤,然而客戶往往看不到風險的存在,只看到自己的眼前利益。
當然,對客戶的承諾不能因為市場不好,就可以毫無責任都推給市場。我想任何一個客戶或市場上大部分的金主,他們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縱然這位代操盤的朋友,去年還有近三成以上的獲利,但是畢竟還是沒有達到對客戶的承諾,讓他覺得很對不起客戶。他還是依然堅持不再帶客戶去投資風險較大的投資標的,而他的堅持是有原因的。
慘見投資失利
他坦誠,過去曾經為了完成客戶的承諾,有好幾次,冒險去追逐市場利潤高的投資標的。最後因為買一檔股票,險些讓客戶賠大錢。他回憶,因為台股在當時指數不斷地下跌,市場能夠操作的股票並不多。而這檔股票可說是當時很強的軋空股,股價不斷地逆勢往上走。他也因為操作這檔股票的成功,而獲利大幅的提升,最後也讓客戶在高檔全部獲利出場。
但在數天後卻傳出這檔股票違約交割,最後這檔股票也因此而下市,在當時引起市場上非常大的波動。經過這次事件後,他不斷地沈思自己的操作方法。為了避免客戶再有這種遭遇,他從此不再帶客戶去投資風險過高的標的。而了解他的客戶也都肯定他的做法。
立場各不相同
但是,這些想法並不一定讓所有的客戶都能接受。於是,他開始不斷鑽研產業,也改變過去的操作方法,現在他的重點擺在產業成長的投資。並且對股票市場也採用多空操作來增加投資機會,以提高獲利。他說:「我雖然無法去掌握每年都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但是,我堅持不斷地鑽研產業,能給客戶的是每年都有不錯的獲利。」這也是他給客戶最大的保障。
力求突破 直到改變劣勢
一份調查中顯示,企業家在初期經營事業時,都會遇到逆境與挫折,同時也產生過抱怨。可是他們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去扭轉頹勢。大部分的富翁都表示,他們不願意讓自己陷入絕境當中,所以他們力求突破,直到改變劣勢。而這份堅持不懈的心也成為他們成功的動力。
調查中也談到,並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能在第一次創業時便能夠成功。有的也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最後累積足夠的經驗才有所成就的。但這些最終都得依賴企業家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