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3 20:55:12台北光點

NOKIA的母國 芬蘭 赫爾辛基經濟學院來台設校

* NOKIA全球總部(芬蘭)
* 經濟日報╱陳珮馨

在全球化趨勢下,歐美各大商管學院亟力拓展海外市場版圖,尤其隨著亞洲市場崛起,全球商管學院無不挖空心思,聚焦發展亞洲影響力,爭取進軍亞洲的大好機會。

緊鄰中國市場、掌握文化優勢的台灣,成為各國商管學院尋求結盟的焦點。外來的商管學院,將台灣視為亞洲策略的一步棋,台大商管學院也將國際合作,視為拓展國際視野、進軍全球舞台的捷徑,一場全球結盟大戰隱然成形。

不過,全球結盟的新興風潮,仍然存在地域差異,尤其長久以來,台灣留美人數較多,對於美國文化較為熟悉,自然也容易搭起合作橋樑。但遠在另外一塊大陸的歐洲,台灣人知悉甚少。

面對這一場全球商管學院的大競合,如何迎戰美國對手,如何凸顯自身特色爭取更多的亞洲結盟夥伴,恐怕是歐系商管學院進軍亞洲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5月中旬,芬蘭的赫爾辛基經濟學院院長Juhani Vaivio,遠從芬蘭京畿飛抵台灣,展開低調的拜會行程。他先拜訪台大管理學院,暢談雙方合作的可能模式,接著走訪幾所大專院校,最後安排一頓晚宴,邀請35位赫爾辛基經濟學院EMBA課程的台灣學生出席,透過最直接的互動,了解大家的學習情況。

■ 跨足亞洲 尋求合作

1984年設立MBA的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在去年金融時報的全球EMBA評比中,名列80,針對企業進修的開放式課程則名列42。 但在台灣人腦海中,這所學院卻顯得陌生遙遠。談起四分之一領土位於北極圈、總人口不及台灣25%,終年寒風吹拂、湖泊遍佈的芬蘭,更是印象模糊。

大家對芬蘭不熟悉,但一提起NOKIA,旋即點頭稱是。面積不到34萬平方公里,有瑞典、蘇俄、德國等強鄰環伺的芬蘭,如何能孕育創新設計經營的NOKIA手機大廠?2005年芬蘭每人GDP高達36,000多美元,2002年到2006年,更是穩坐全球競爭力評比第一名。

「NOKIA的成功,絕非單一的企業案例」,Vaivio強調,「乃是與芬蘭的社會文化,相互激盪而成。」尤其源源不絕的創意思考,正好能提供台灣學生嶄新的學習經驗。

「芬蘭很小,為何能經營得這麼好?」台灣大學會計系系主任李書行也很好奇,他認為台灣人習於美國思維,企業也時常向美國取經,但是美國和台灣的條件差異大,許多行銷方式,搬回台灣不一定能變通成功,反倒是芬蘭經驗,值得台灣效法學習。

小巨人的傲人成就,正是赫爾辛基經濟學院跨足亞洲市場,尋找合作夥伴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

相同地,台灣的高科技發展經驗,深諳精密的製造流程等,亦是獨一無二的寶貴資產,也能成為芬蘭師生訪台時,深入研究的好素材。李書行期待,結合雙方優勢,才能開創獨特的合作模式。

其次,能否端出品質保證,也是國外各大商管學院尋找結盟對象的關鍵。尤其西方大學教育,多半採自由市場競爭,唯有透過全球性的認證組織,取得具有公信力的品質認證,才能與競爭者一較長短。

■ 三大認證 品質保證

握有全球三大商管教育認證,成為赫爾辛基經濟學院最具說服力的品質保證。能夠同時拿到歐洲EQUIS(The 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英國AMBA(Association of MBAs),以及台灣學界熟悉的美國AACSB三大認證,統稱「三冠王(triple crown)」殊榮的商管學院,目前不超過35所。

不過,取得全球認證的同時,也必須接受認證單位,嚴格的定期審核,包括老師的學術表現、教學方式、學生的問卷回應等,甚至外部的合作學校,也必須納入審核標準。

因此,跨海合作,如何找到品質要求一致的對象,成為一門不容易的藝術,Juhani Vaivio打比方:「就像結一樁婚姻,彼此要很有耐心,適時了解對方,一起克服途中的困難。」

其實,赫爾辛基經濟學院早在2001年,就和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結為姊妹校,每年各提供四個名額,開放大學、碩士、博士班學生,申請海外交換。

■ 課程師資 跨國整合

隨著全球化趨勢,赫爾辛基經濟學院也加緊腳步,期待擴大合作的深度、廣度,這一次拜會台大管院,除了期待雙方合作,展開大學部到博士班的交換學生計畫,還希望促成師資交換,未來也不排除朝雙學位發展。

除了和國立台灣大學商管學院聯手,推出MBA合作計畫,赫爾辛基經濟學院也在波蘭、新加坡、中國、南韓及台灣,建立一套全球化的EMBA課程,結合全球師資授課,學生也可以跨國選修,提供中高階經理人不一樣的進修選擇。

擁有史丹福大學應用物理博士頭銜,五年前返台創業的龍彩科技總經理周明賢,去年投入赫爾辛基經濟學院EMBA課程,就是看準HSE EMBA走向國際的全球化視野。

「這是一整套邏輯化的全球策略。」就如Juhani Vaivio所言,從北歐延展到亞洲、從大學管理教育到中高階經理人EMBA學程,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卯足全力,積極從不同的切面,提升能見度與影響力。如何在延展觸角的同時,持續把持高品質的堅持,恐怕是接下來的挑戰。

【2007/06/03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