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 20:59:13機風行
領水大帝姜子芽、風督大帝陶華秧,是一組對仗。「華光大帝」是偽造的,「華秧大帝」是正確的。
領水大帝(姜子芽)(姜齋)、風督大帝(陶華秧)(陶素),是一組對仗。
領水大帝、風督大帝,是一組「錯綜格對仗」。
「風督大帝」又名「華秧大帝」。
華:ㄏㄨㄚ姜子芽、陶華秧,是一組對仗。
華:ㄏㄨㄚ
姜齋、陶素,同義。
芽 = 秧
齋 = 素
「同義字」頻繁出現,可見,這二尊大神,是「一個組合」。
何謂「邪教金剛乘(971)」?
何謂「邪教金剛乘韓國分公司(1087)」?
何謂「邪教金剛乘日本分公司(1201)」?
何謂「邪教金剛乘台灣分公司(1797)」?
風督大帝、陶華秧、陶素(456~536),華:ㄏㄨㄚ
是同一種風格,可見,這5個東西的偽造者,是同一人。
上次提到,
「保生三真人」、「全真三陽」、「五文昌」、「雷祖四大帝」、「臨水三夫人」,是同一種風格,可見,這5個東西的偽造者,是同一人。
上次提到,
雷主大帝(王重 ㄓㄨㄥˋ 陽)(王嚞)、
統嶽大帝(蒼詬死)(蒼吉)」,
既然,雷、嶽,都已經出現了,
那麼,風、水,怎麼能缺席呢?
「邪教金剛乘(正一派道教)」,
既然都已經偽造出「雷祖四大帝」了,
怎麼能不順便來個「臨水三夫人」呢?
因為「雷主」、「統嶽」、「風督」,三尊都是「大帝」,
所以「領水」,也必是「大帝」,而不是「夫人」。
不過,「邪教金剛乘(正一派道教)」刻意把「大帝」偽造篡改成「夫人」,
代表,「姜子芽」的真實性別,極可能為「女性」。
「領水大帝」已被偽造篡改成「臨水三夫人:陳大奶、林二奶、李三奶」。
「風督大帝」已被偽造篡改成「酆都大帝」。
「姜子芽」已被偽造篡改成「姜子牙」、「姜太公」。
「陶華秧」已被偽造篡改成「陶華陽」、「陶弘景」。
「陶素」已被偽造篡改成「陶貞白」。
領水、臨水,發音相似。
風督、酆都,發音相似。
子芽、子牙,字形相似、發音相似。
華秧、華陽,發音相似。
華秧:花朵、秧苗,象徵「植物」、「素食主義」
台語的「果子」,其實是「同義字並列詞彙」,乃是漢人的文字習慣。
「同義字並列詞彙」,例如:
疾病、歌唱、朋友、看顧、喜樂、美麗、思想、幼稚、善良、顯現、聆聽、芬芳、
巉巖、愚痴、清淨、出離、憂愁、障礙、上首、歡喜、喜悅、圓滿、熾烈、蒼生、
平等、大圓、觀察、造作、依託、計索、轉變、明詳、光明、德行、智慧、風操、
疾病、歌唱、朋友、看顧、喜樂、美麗、思想、幼稚、善良、顯現、聆聽、芬芳、
巉巖、愚痴、清淨、出離、憂愁、障礙、上首、歡喜、喜悅、圓滿、熾烈、蒼生、
平等、大圓、觀察、造作、依託、計索、轉變、明詳、光明、德行、智慧、風操、
果子(台語)。
詬死:責罵「非素食主義」
傳說,「姜子芽」被「周武王」封於「齊 ㄓㄞ 國」,
「維基百科」說,由於小說《封神演義》的風行,所以「姜子芽」被奉為神明。
這是錯誤的。
事實上,順序剛好相反。
由於「姜子芽」被奉為神明且風行,所以才被寫入《封神演義》,並篡改其性別。
「臨水」、「酆都」,
這2個東西都是非常明顯的「無義廢言」,所以都是偽造的,自始不存在地球上。
因為漢人非常討厭「無義廢言」,
所以在中國使用「無義廢言」道號或山名,對道教的傳播具有「極強的殺傷力」。
傳說,「姜子牙」這個人總共有8個名字:
姜子牙、姜尚、姜望、姜牙、呂尚、呂望、呂涓、呂牙。
傳說,「鬼谷子」這個人總共有4個名字:
王誗、王詡、王禪、王利。
你不覺得,這根本就是同一種風格嗎?
可見,偽造者是同一人。
子牙:果實、牙齒。非常明顯的「無義廢言」,所以,「姜子牙」是偽造的。
請注意,依漢地傳統文化習慣,只要是「名人」,尤其是「宗教界的名人」,
其名號必定「有意義」,絕對不會出現「無義廢言」。
所以,你只要看到漢地「名人」的名號出現「無義廢言」,那全都是「偽造的」。
姜尚、姜望、呂尚、呂望,屬「缺少受詞無義廢言」,明顯是偽造的。
來複習一下「原始佛教」、「邪教金剛乘」所創造的「缺少受詞無義廢言」:
(12)一雨通潤
(13)雪竇重顯
(22)姜尚、姜望、呂尚、呂望 https://mypaper.pchome.com.tw/bu9650/post/1381890303
「太公」這個東西,屬「無義廢言」,也是偽造的。
太 = 終極
公 = 老人
太公 = 終極老人,這是什麼「鬼東西」?
你覺得,「領水大帝」、「終極老人」,哪一個名號比較好聽呢?
「陶弘景」這個東西,與「邪教金剛乘」關係密切,顯然也是偽造的。
弘景 = 大日
可見,這位偽造篡改者,來自「邪教金剛乘」一派。
依據常識,「大日」正是「邪教金剛乘」所供奉的「邪神」之一。
佛教中,
只有「能仁如來」、「日陽羅漢」、「日能天王」、「霽日禪師」、「陽景禪師」。
沒有「大日」這個東西。
「陶華陽」這個東西,也是偽造的。
雷主大帝「王嚞」的「重 ㄓㄨㄥˋ 陽三義」,暗示「陽」只能出現三次,
也就是「許旌陽」、「呂純陽」、「王重 ㄓㄨㄥˋ 陽」,
所以,「陶華陽」自然就是假的。
雷主大帝「王害風」,這招果真犀利!
「陶貞白」這個東西,也是偽造的。
傳說,「貞白」,是「梁武帝」賜給祂的「諡號」。
但是,「貞白」這二個字,本身就是一個「古代中國常用詞彙」。
堂堂的「皇帝」,要賜人名號竟然「完全不用腦」,竟然「撿現成的東西」,
你覺得可能嗎?
「皇帝」也是要臉的,可不想「遺臭萬年」,可見,「梁武帝」不曾做過這件事。
因為,「素」、「白」二字同義,所以「邪教金剛乘」把「素」篡改成「貞白」。
別忘了,「邪教金剛乘」也曾把「三素女」篡改成「三白女」再加工成「三百女」。
加上「貞」這個字,並沒有特別含意,純粹就只是「撿現成」的漢地常用詞彙而已。
順便一提,既然「陶貞白」這個東西是假的,那麼牠爸爸的名字,極可能也是假的。
所以當時人們也稱祂「姜齊(齋)」。
齊 = 齋,所以「齊 ㄓㄞ 國」這個國名,帶有極為濃厚的「素食主義」味道。
齊 = 齋,所以「齊 ㄓㄞ 國」這個國名,帶有極為濃厚的「素食主義」味道。
既然「姜子芽」是「一國之主」,稱祂「大帝」也是非常合理的事。
當然,道教諸神中的「上帝」或「大帝」,不一定都作過「一國之主」,
有些會選擇作「一國之主」,乃是一種「防偽機制」。
「姜子芽」既然是「一國之主」,自然就不會是「夫人」或「太公」,
一個人可以有多種身分,但歷史所給他的封號,一定會是「最重要」的那個身分。
「一國之主」這個歷史身分,比「夫人」或「太公(終極老人)」重要得太多了。
所以,「夫人」、「太公」,這2個東西都是假的。
此外,「大帝」的氣勢,已經碾壓「夫人」、「太公」,
稱「臨水三夫人」、「姜太公」,其實是一種「褻瀆」。
杜甫《詠懷古跡》:
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姜(呂)」,分割天下思蕭曹。
指揮若定紆籌策,神志堅決軍務勞。
運移漢祚終難復,宗臣遺像肅清高。
「杜甫」把「伊尹(尹阿衡)」與「姜齋(姜子芽)」相提並論,
傳說,「姜子芽」與「渭水」有密切關聯,而「渭水」是「黃河最大支流」,
所以,「渭水」可以象徵「黃河」。
「黃河」,在上古中國人們的心目中地位極高,幾乎就是「水」的同義詞,
與「渭水」有密切關聯的「姜子芽」,被稱為「領水大帝」,也是非常合理的事。
「領水大帝(姜子芽)」、「水官大帝(姒文命)」、「水仙尊王(姚商君)」,
都與「黃河」有關。
「領水大帝(姜子芽)」、「水仙尊王(姚商君)」,這二尊為「女神」。
有關「水官大帝(姒文命)」、「水仙尊王(姚商君)」,
(1)「邪教金剛乘」把「素」偽造篡改成「貞白」。
(2)「邪教金剛乘」把「益」偽造篡改成「伯益」。
加一個字,也是「邪教金剛乘」慣用的偽造篡改手法,
這種手法極為卑鄙,非常難以「還原真相」。
誰是「益(勾忱大帝)(妘鑱鏃)」?
請複習:
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姜(呂)」,分割天下思蕭曹。
指揮若定紆籌策,神志堅決軍務勞。
運移漢祚終難復,宗臣遺像肅清高。
「杜甫」把「伊尹(尹阿衡)」與「姜齋(姜子芽)」相提並論,
(上古中國,「姜」是一個大姓,所以「姜」的可信度比「呂」更高。)
而「伊尹」是一尊「女神」,
所以,極可能,「姜子芽」也是一尊「女神」。
此外,「邪教金剛乘」刻意將「領水大帝」偽造篡改成「臨水三夫人」,
也透露了,「姜子芽」的真實性別,極可能是「女性」。
呵呵呵...,原來大家平常拜的「陳靖(姑)」,竟然就是「姜子芽」,
我猜,有人看到這裡,已經徹底崩潰了。
「陳靖(姑)」生於767或904,傳說,她的老師是「許旌陽」。
「許旌陽」死於374。
也就是說,「陳靖(姑)」是「許旌陽」死後393年或530年才出生的人。
我說,漢人,你們的智商全和小草一樣嗎?
此外,「陳靖(姑)」的2種出生年,竟然差這麼多,不覺詭異嗎?
所以,「陳靖(姑)」這個東西,自始不存在地球上。
你們拜的大奶「陳靖(姑)」,其實是女神「姜子芽」。
《詩經,大雅,大明》: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
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涼彼武王,肆「伐」「大」商。
從「伐」、「大」這2個字就可以判定,這段是「偽造」的了。
「大」是一種「讚美」用字、「伐」是一種「唾棄」用字,文意矛盾!
至於「偽造動機」,就是「父」這個字,偽造者所要銷毀的,就是這個主角的性別。
事實上,順序剛好相反。
由於「姜子芽」被奉為神明且風行,所以才被寫入《封神演義》,並篡改其性別。
邏輯上,「小說」的角色選擇,應該要「先是名人(神)」,然後小說才會風行。
「陶素(陶華秧)」的生平史料,
充滿了「仕途失意歸隱」、「謝絕出山作官」的「鬼打牆」情節,明顯全都是偽史。
既然「生平」幾乎都是假的,那麼「名字」也是假的,似乎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了。
「陶華秧」與「梁武帝」有所互動,而「梁武帝」是歷史上著名的「素食者」,
所以,「陶素」這個名字,極可能是「梁武帝」在「陶華秧」還活著時所賜的。
「梁武帝」這個人,
他的一生,「親眼目睹」三尊羅漢、一尊菩薩、一尊道教大神,並與五人有所互動,
可說福報極大。
「三尊羅漢、一尊菩薩、一尊道教大神」分別為:
(1)贍慧禪師(無盡慧菩薩)、
(2)達磨禪師(法愛羅漢)、
(3)寶誌禪師(歡喜羅漢)、
(4)專深瑤禪師(麩掇羅漢)、
(5)風督大帝(陶華秧)(陶素)。
「梁武帝」為地球上最後一位小乘佛教信徒,現在已經成神,祂在台灣也有信徒,
台南安南「本淵寮朝興宮」所供奉的三尊主神之一,就是「梁武帝」。
台南佳里「埔頂東勢寮通興宮」所供奉的四尊主神之一,就是「梁武帝」。
依據史料記載,「陶華秧」是出色的「植物學家」,能正確描述植物的外表特點,
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認為,
「陶華秧」的《本草經集注》的「植物」分類系統,
比羅馬帝國時代「迪奧科里斯」的經典《藥物論》更合乎邏輯。
可見,祂以「陶華秧」為名,也是非常合理的事。
「陶華秧」也是道教「柔山派」的創始人。
「柔山派」已被「邪教金剛乘(正一派道教)」偽造篡改成「茅山派」。
柔、茅,字形相似。
「陶華秧」、「陶素」、「風督大帝」,祂的一生,與「茅」這個字沒有絲毫關聯。
不覺詭異嗎?
所以,
(1)「茅山派」的創始人為「三茅真君」。
(2)「柔山派」的創始人為「陶華 ㄏㄨㄚ 秧」、「陶素」、「風督大帝」。
(3)「茅山派」、「三茅真君」,這2個東西,明顯是為了「陶華秧」而現世,
所以,這2個東西是偽造的,自始不存在地球上。
順便一提,「三茅真君」、「臨水三夫人」、「五文昌」、「雷祖四大帝」、
「保生三真人」、「全真三陽」,你不覺得這是同一種風格嗎?
看來,這6個東西的偽造者,是同一人。
易經「巽卦」,俗稱「風卦」,是「柔順、不違逆」的意思。
所以,「柔」這個字,象徵「風(巽)」。
所以,「柔山」就等於「風山」,
所以,「柔山派之首」被稱為「風督大帝」,也是非常合理的事。
易經巽卦卦辭:「小亨,利攸往,利見大人」。
易經巽卦彖辭:柔順,是以「小亨,利攸往,利見大人」。
今天的「易經巽卦彖辭」沒人看得懂,因為不是中文。
所以把「易經巽卦彖辭」還原成這樣,你才能看得懂。
風督大帝「陶華秧」,又稱為「華秧大帝」。
「華秧大帝」已被「邪教金剛乘」偽造篡改成「華光大帝」、「五顯大帝」。
秧、光,字形相似。
因為風督大帝「陶華秧」是「佛道雙修者」,
所以「華光大帝(五顯大帝)」這個東西也被塑造成「佛道混雜邪神」。
請注意,雖然「陶華秧」是「佛道雙修者」,
但「風督大帝」或「華秧大帝」這二個封號,就已經明確指出是「道教神」了。
(別忘了,「華秧」與「子芽」產生連結,「子芽」與佛教無關。)
而「華光大帝(五顯大帝)」這個東西,無法得知是哪個宗教,
故歸類為「佛道混雜邪神」。
「五顯」這個東西,屬「缺少受詞無廢言」,明顯是偽造的。
請注意,依漢地傳統文化習慣,只要是「神」,其名號必定「有意義」,
絕對不會出現「無義廢言」。
所以,你只要看到漢地的「神名」,出現「無義廢言」,那全都是「偽造的」。
「三茅真君」、「五顯大帝」、「臨水三夫人」、「五文昌」、「雷祖四大帝」、
「保生三真人」、「全真三陽」,
是屬同一種風格,可見這7個東西的偽造者,是同一人。
《三寶太監西洋記》描述「華光大帝(五顯大帝)」的皮膚「白皙如雪」。
白、素,二字同義。
別忘了,「陶華秧」又名「陶素」。
白、素,二字同義。
別忘了,「陶華秧」又名「陶素」。
《三寶太監西洋記》為 「華光大帝(五顯大帝)」的真實身分提供了線索。
「邪教金剛乘(西藏佛教)」可分為五派:
(1)寧瑪派
(2)薩迦派
(3)噶舉派
(4)覺朗派
(5)噶當派(格魯派)
這就是「五顯大帝」這個名稱的由來。
「五顯」,就是顯揚「邪教金剛乘之西藏佛教五派」的意思。
依據常識,「五顯大帝」與「佛教」無關,
所以,「五顯」與「一花開五葉」無關。
「邪教金剛乘」分為二宗:「西藏佛教」、「正一派道教」。
所以,「五顯」與「西藏佛教五派」有關。
「把一個人割成二個或三個或四個人」,是「邪教金剛乘」慣用的偽造篡改手法。
例如:
(1)把「耑畜弗犧上帝」割成:「伏羲」、「顓頊」、「帝俊」、「風后」。
(2)把「覺地通天女神」割成:「女媧」、「顓頊」、「帝嚳」、「九天玄女」。
(3)把「知雨商陽女神(姜玄天)」割成:「炎帝」、「旱魃」、「商羊神鳥」。
(4)把「璇璣權衡上帝(姬軒轅)」割成:「黃帝」、「玄天上帝」。
例如:
(1)把「耑畜弗犧上帝」割成:「伏羲」、「顓頊」、「帝俊」、「風后」。
(2)把「覺地通天女神」割成:「女媧」、「顓頊」、「帝嚳」、「九天玄女」。
(3)把「知雨商陽女神(姜玄天)」割成:「炎帝」、「旱魃」、「商羊神鳥」。
(4)把「璇璣權衡上帝(姬軒轅)」割成:「黃帝」、「玄天上帝」。
(5)把「玄綃翰騮女神」割成:「嫘祖」、「玄囂」、「韓流」、「共工」。
(6)把「槃孤(嬴祝龍)」割成:「盤古」、「祝融」、「應龍」。
(7)把「河圖澇疏女神」割成:「皋陶」、「湘君」。
(8)把「天官大帝(姚娥皇)」割成:「帝堯」、「娥皇」。
(9)把「地官大帝(媯后稷)」割成:「帝舜」、「后稷」。
(10)把「金烏玉桂上帝」割成:「后羿」、「嫦娥」、「后益」、「勾陳大帝」。
(11)把「嬌狐甘蒔上帝」割成:「后啟」、「女嬌」、「紫微大帝」。
(12)把「法緻禪師」割成:「梵臻」、「尚賢」、「神照本如」。
(13)把「龍袒禪師」割成:「龍潭崇信」、「德山宣鑑」。
(14)把「綻華禪師」割成:「虎丘紹隆」、「天童曇華」。
(13)把「龍袒禪師」割成:「龍潭崇信」、「德山宣鑑」。
(14)把「綻華禪師」割成:「虎丘紹隆」、「天童曇華」。
(15)把「懷諦禪師」割成:「懷迪」、「般剌蜜諦」。
(16)把「憫蒼大帝(許旌陽)」割成:「文昌帝君(梓潼神)」、「感天大帝」。
(17)把「雷主大帝(王重 ㄓㄨㄥˋ 陽)」割成:
「雷聲普化天尊」、「雷都光耀大帝」、「法主真君」、「雷霆大帝」。
(18)把「鬼無祖師(王巉)」割成:「王誗」、「王詡」、「王禪」、「王利」。
(19)把「統嶽大帝(蒼詬死)」割成:「東嶽大帝」、「倉頡(倉右史)」。
(20)把「風督大帝(陶華 ㄏㄨㄚ 秧)」割成:
「酆都大帝」、「華光大帝」、「五顯大帝」、「陶弘景(陶華陽)」。
(21)把「領水大帝(姜子芽)」割成:
「姜子牙」、「陳大奶(陳靖姑)」、「林二奶」、「李三奶」。
(22)把「托塔大帝(李淨、李娜奼、李離葷)」割成:「李靖」、「李哪吒」。
(23)把「端華大帝(尹喜、尹樂歡、尹風度)」割成:「東華帝君」、「尹喜」。
(24)把「若龍準鳳女神(二朗大帝)(諸葛亮)(諸葛明)(漢武侯)」割成:
「臥龍」、「鳳雛」、「洛神」、「二郎神」。
(25)把「六陰六陽女神(二斟大帝)(武怛)(周文王)(周公)」割成:
「姬昌」、「姬旦」、「妲己」、「南斗北斗星君」、「太陰太陽星君」。
(26)把「周命全生上帝(二天大帝)(姬發)(周武王)(兼齋王)」割成:
「司命真君(監齋使者)」、「註生娘娘」、「天天君」、「爐公」。
「邪教金剛乘」來自「朝廷」,他們把一座山或一座寺改名,是輕而易舉的事。
來自朝廷的「邪教金剛乘」,
(1)把「靈鷲山」改名「靈山」;
(2)把「大尖山」改名「泰山巖」;
(3)把「峨媚山」改名「峨嵋山」;
(4)把「普度山」改名「普陀山」;
(5)把「五指峰」改名「陰那山」;
(6)把「黃梅山通禪寺」改名「馮茂山東山寺」;
(7)把「安隱山安隱寺」改名「青原山淨居寺」;
(8)把「羊奇山」改名「楊岐山」;
(9)把「蛟湖岩」改名「南安岩」;
(10)把「百丈山」改名「泰湖巖」;
(11)把「鷲峰山」改名「黃蘗山」;
(12)把「清良山」改名「清涼山」;
(13)把江西宜春「能權山」改名「南泉山」;
(14)把安徽貴池「納牷山」改名「南泉山」;
(15)把浙江寧波「學讀 ㄉㄡˋ 山」改名「雪竇山」;
(16)把「朝山」改名「曹山」;
(17)把「通山」改名「洞山」;
(18)把「慧山」改名「溈山」;
(19)把浙江杭州「槃天寺」改名「梵天寺」;
(20)1699,把江蘇南京「香林寺(顧心禪師的道場)」改名「古林寺」;
(21)1699,把江蘇南京「??寺(曹雪芹家廟)」改名「香林寺」;
(22)把浙江杭州「天睿山(林通禪師的道場)」改名「天目山」;
(23)把江西「璐山」改名「廬山」、把「璐山瑰苑」篡改成「廬山慧遠」;
(24)把江西「瓊林寺」改名「東林寺」、把「瓊林瑰苑」篡改成「東林慧遠」;
(25)把廣東韶關「操機山寶林寺」改名「曹溪寶林寺」;
(26)把陝西「終南山」改名「南山」、把「四分律」篡改成「南山律」;
(27)把河南「少峙山」改名「少室山」、把「大峙山」改名「太室山」;
(28)把河南「巖天峰」改名「連天峰」;
(29)把河南登封「少峙山操領寺」改名「少室山少林寺」;
(30)把湖北「玉泉寺」改名「南泉寺」,並憑空捏造「南泉景」、「南泉真」;
(31)把浙江天台山佛隴峰「機餐寺」改名「修禪寺」;
(32)把四川「清澄山」改名「青城山」;
(33)把山西「大車寺」改名「大中寺太子院」;
(34)把湖南「碩 ㄕˊ 艭 ㄕㄨㄤ 寺」改名「石霜寺」;
(35)把日本和歌山縣「格也山」改名「高野山」;
(36)把江蘇「普明寺(普明禪院)」改名「寒山寺」,並篡改唐詩《風橋夜泊》;
(37)把浙江寧波「天幢山景德寺」改名「天童山天童寺」;
(38)把韓國「妙香山十芙寺(白華禪師的道場)」改名「太伯山浮石寺」;
(39)把浙江杭州「瞵視寺(元照禪師的道場)」改名「靈芝寺」;
(40)把浙江杭州「天淑寺(慈辯禪師的道場)」改名「上天竺寺」;
(41)把山西「碩 ㄕˊ 蹕 ㄅㄧˋ 寺」改名「石壁寺」;
(42)把山西「大鑾寺」改名「大寺」;
(43)把河南汝州「寶膺院(念華禪師的道場)」改名「寶應院」;
(44)把福建福州「揎殺院(獅貝禪師的道場)」改名「玄沙院」;
(45)把福建漳州「濡瀚院(象琛禪師的道場)」改名「羅漢院」;
(46)把浙江杭州「佛次山(仲靈禪師的道場)」改名「佛日山」;
(47)把台灣桃園「三車寺(定國禪師的道場)」改名「三草庵」、「壽山巖」;
(48)把江蘇「賢素寺(道清禪師的道場)」改名「鶴林寺」;
(49)把浙江「輕殺寺(構一禪師的道場)」改名「徑山寺」;
(50)把浙江「天顯峰(構一禪師的道場)」改名「徑山」;
(51)把河南洛陽「何懌寺(何懌禪師的道場)」改名「荷澤寺」;
(52)把浙江義烏「雲橫山(贍慧禪師的道場)」改名「雲黃山」;
(53)把浙江安吉「領豐寺(智旭禪師的道場)」改名「靈峰寺」;
(54)把日本奈良「昭湜寺(鑑真禪師的道場)」改名「唐招提寺」;
(55)把湖北襄陽「檀悉寺(彌天道安禪師的道場)」改名「檀溪寺」;
(56)把廣東惠州「羅芙山(懷諦禪師的道場)」改名「羅浮山」;
(57)把浙江奉化「四目寺(鍥止常代禪師的道場)」改名「岳林寺」;
(58)把江西「貴元山(鬼無祖師王巉的道場)」改名「雲夢山」;
(59)把江蘇「柔山(風督大帝陶華 ㄏㄨㄚ 秧的道場)」改名「茅山」。
來複習一下主張「素食主義」的「道教諸神」:
(1)耑畜弗犧上帝(帝俊)(妊崔嵬)(八卦祖師)(2)覺地通天女神(帝覺)(妘崑崙)(九霄云女)
(3)璇璣權衡上帝(帝黃)(姬軒轅)
(4)知雨商陽女神(帝炎)(姜玄天)(五穀王)(藥王)
(5)朝雲暮雨女神(瑤姬)(姜潭天)(台灣母娘)(玉娥)(大潭藻礁女神)
(6)朱緹白馰上帝(少昊)(嬴金天)(天公)(西皇)
(7)玄綃翰騮女神(貢龔)(嬴祝縲)(地母)
(8)河圖澇疏女神(水仙尊王)(皋陶)(姚商君)
(9)金烏玉桂上帝(勾忱大帝)(后益)(妘鑱鏃)
(10)嬌狐甘蒔上帝(摯微大帝)(后啟)(姚齊聖)
(11)太儀大帝(成湯)(湯阿履)(東皇)
(12)能極大帝(伊尹)(尹阿衡)
(13)天官大帝(帝堯)(姚娥皇)(皇天)
(14)地官大帝(帝舜)(媯后稷)(后土)
(15)水官大帝(大禹)(姒文命)
(16)火官大帝(槃孤)(嬴祝龍)
(17)憫蒼大帝(許旌陽)
(18)保生大帝(孫屍邈)
(19)雷主大帝(王重陽)(王嚞)(王害風)
(20)統嶽大帝(蒼詬死)(蒼吉)(蒼制胔)
(21)純陽祖師(呂巖)
(22)鬼無祖師(王巉)
(23)領水大帝(姜子芽)(姜齋)
(24)風督大帝(陶華秧)(陶素)
(25)林秀天后
(26)張陵天師
風百旋,寶塔高吟貫九天。
華一色,佛座密嚴窮八極。
輪雙炯,欄網煜爍絕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