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1 19:16:51台北光點

蔡萬霖教誨 建築師謹守創業座右銘

* 鼎宇建設是高雄豪宅市場重要推手,出身建築師、現任鼎宇董事長的張調透露他職涯上最大的貴人就是霖園集團創辦人蔡萬霖,他離開國泰建設自行創業時,蔡萬霖特別叮嚀他要謹守「誠信」原則,讓他受用無窮
* 經濟日報/記者 林政鋒

■ 少年英雄 遇伯樂
33歲升國建協理 管30億建案

民國38年次的張調成大建築系畢業時,那時成大剛設立國內第一個建築研究所,張調繼續攻讀成大建築碩士學位,並順利取得學位,61年任職國泰建設,是當時台灣最大建設公司。民國69年,張調升任高雄分公司經理,那年他才31歲,兩年後再升任協理,每年負責的建築案量達30億元以上,占全高雄市總推案量40%以上。

張調說,在國泰建設期間,專業素養快速成長,不論是買地、規劃、推案、銷售、客服各方面實務都奠定紮實基礎,最令他難忘的,就是蔡萬霖對專業的信任。

張調指出,在國泰建設服務達20年,經手的土地不計其數,但只要是他提報的土地,蔡萬霖幾乎都同意,這讓張調備感榮幸,但相對工作壓力也沈重,深怕土地買貴、地段判斷錯誤。

■ 建築老將 愛之深
叮嚀謹守誠信原則 低調做事

事實也證明,張調開發出來的建築個案,都有很好的銷售實績,國泰建設更放心把高雄市場交給張調運籌。張調在45歲時,興起創業念頭,但國泰建設不放人,經過不斷溝通,蔡萬霖決定放手,張調創立鼎宇建設,立志成為推案品質最優良的建商。

張調說,雖然負責高雄分公司業務,但經常要北上與蔡萬霖開會,兩人互動十分密切。即使後來他要創業,蔡萬霖也不忘殷切叮嚀他,做人做事一定要秉持「誠信」原則,有誠信才有未來,這些話他都僅記在心,不敢或忘。

張調表示,蔡萬霖出身苗栗縣竹南鎮的貧窮農家,是佃農之子,8歲就上台北打拚,曾在製磚廠打工,半工半讀完成中學學業,曾經賣菜、賣醬油,後來整個企業集團成形,蔡萬霖一度成為台灣首富,一生經歷是典型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歷程。

張調指出,蔡萬霖除強調誠信原則外,還叮嚀他要保持低調,不能過度操作財務桿槓,寧願做小、做好,不要好高鶩遠,這些耳提面命,都讓張調受用良多。

現在張調事業經營有成,曾任兩屆高雄市建築投資公會理事長,有同業認為,張調是建築公會歷年來少數最優質的理事長之一,他對建築同業的貢獻,深受肯定。

■ 商場拚搏 靠口碑
港都推案講品質 創銷售奇蹟

鼎宇建設在港都建築界展現張調穩健踏實的經營風格,堅持推案品質。整體表現不佳時,寧願不推案。去年經過詳細規劃後,在高雄市美術館推出「鼎宇橘園」及「鼎宇美術館」,結果沒打廣告就全部售完,創下銷售奇蹟,買到的鼎宇的房子,轉手賣人,價錢都高人一等。

張調指出,建築品質不能光說不練,從工法、工期到建材都要嚴謹講究。例如近年鼎宇建案普遍超過21層樓,全部列為超高建築,建築結構要外審,施工期及施工費用也高,但增加可利用空間,住戶也有更多私密空間。

建材方面,一般拋光石英磚連工帶料每坪不到3,000元,鼎宇則以義大利進口花崗石每坪連工帶料費用1萬元以上,其他配備也都是進口高檔貨,讓購買者不用裝潢馬上就可住進去。

張調落實貴人蔡萬霖叮嚀的誠信原則,讓他賣的房子,有三至四成都是以前客戶介紹前來,難怪不必花大錢廣告就能達成銷售目標,也沒有辜負貴人的期望。

■ 他,眼光獨到 反求諸己

鼎宇建設董事長張調45歲創業,那年是民國84年,當時高雄房地產市場開始走下坡,往後幾年,有90%的大型建商倒閉,70%的中小型建商歇業或轉行,張調則以「反求諸己,化阻力為助力」的大策略,不但在逆境獲利,目前更在高雄豪宅市場占有關鍵地位,確有獨到之處。

張調認為經營房地產是一門與人類生活需求關係密切的學問,內容結合不動產法律、規劃設計、財務管理、投資與行銷。尤其是房地產不景氣時,經營者需要加強本職學能,才能在困境中脫穎而出。

高雄房地產市場在81年、82年達到銷售高峰,83年開始走下坡,而且是「一洩千里」。據統計,民國84年3月建商家數約有1,000家,但六年後只剩150家建商,有九成的大建商倒閉,70%的中小型建商停業或轉業,情勢十分嚴峻。

張調選在市場最不景氣的創業,並且事業愈做愈好、愈大,他的突破之道就是,「反求諸己」。

首先他把握「量力而為」的要領,盡量讓資金充裕,尤其自有資金比例要高,不要過度操作財務槓桿;產品價格策略,強調「俗擱大碗」,以低價格、高品質的策略贏得購屋者青睞。當然,慎選推案區域,也是重要關鍵,加上他採取以量小質精、順勢而為、減少浪費浮華、建立品牌形象、建構專業化經營團隊等策略,是他能在市場低迷時,還能生存且順利成長茁壯的致勝之道。

【2007/05/2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