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4 18:19:01台北光點
名家專欄》台灣的下一波經濟雄兵
* 葉望輝(葉望輝曾任美國副總統錢尼國安事務副助理,現為華府企業與公共事務諮詢公司、華府亞洲顧問公司總裁)
一九九○年代晚期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期間,台灣能夠成功避開其他亞洲小虎經濟受到重創的命運,曾經引起廣泛討論。當時一般認為,台灣之所以未受區域金融風暴影響,最重要的因素即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乃是以極具彈性的大批中小企業為基礎,而這些中小企業常被稱為經濟的「螞蟻雄兵」。
換句話說,台灣經濟成長的其中一項關鍵,以及台灣經濟能夠在不確定時代保持相對穩定的能力,並非源於政府的行動或大型企業的管理,而是來自數以百萬計在民間小型企業工作的個人,努力的在幾乎不受政府干預的環境中闖出生路。
現在則是該把同樣的營運模式運用到台灣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上的時候了。
台灣並不是個正常的國家。傳統的政府機構當然有必要、也必須維持,但這些機關卻不足以保護台灣人民免於在世界舞台上持續遭到邊緣化。這種在國際間被孤立的不幸趨勢,並不是台灣政府的錯。由於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資源向來是各方競奪的對象,大多數國際社會成員在政策上都選擇孤立台灣的領導人,使台灣政府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
■ 與世界連結 台灣人責無旁貸
然而,國際間並沒有任何政策可限制台灣人民的活動,因此台灣人民必須為形塑台灣民主制度、並向全世界說明台灣價值,肩負起更重大的責任。台灣人民有責任選出支持台灣防衛能力與發展的民意代表,並排拒不願這麼做的候選人。台灣人民也有責任善盡自己的力量,與全世界的國家建立起「互信互重」的關係。不同於台灣政府,台灣人民可以自由旅行、參與國外的各項活動。
台灣的國際策略必須師法台灣經濟成功的基石,也就是極具創造力、適應力、能抵抗外來不穩定因素的「螞蟻雄兵」。
全球化開啟了運用此一策略的大門。打電話、舉行視訊會議、架設網站及其他新形態的通訊與遊說方式,都不需要申請簽證。台灣民眾應該自我組織起來,不必仰賴政府,主動宣揚他們所關心的議題,讓國際社會的重要組織更加了解台灣對於國際重大議題的貢獻。
■ 非政府組織 應有更多人參與
這類國際活動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慈濟基金會,該基金會的志業即為「佛教慈濟慈善」。在提供全球蒙受天災或軍事衝突危害的國家各種救援物資與慈善服務方面,慈濟向來非常有效率,他們也成為代表台灣人民善心與好意的最優秀的非正式大使,雖然這並非慈濟原本的使命。慈濟的表現值得表揚,但更重要的是,這塊屬於非政府組織的國際運動領域應有更多台灣人參與。
和台灣一樣,美國經濟最重要的成長也源自於民間的創意,而非政府政策。在政界,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篇演說也不是由任何政黨候選人或政府官員所發表,而是一位投身民權運動的牧師—也就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一九六三年的知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
這其中最關鍵的教訓就是,假如我們完全期待政治選舉和政府官僚來替我們的國家經驗提供願景和意義,恐怕就大錯特錯了。
台灣近來的焦點多半放在執政黨與反對黨的責任、行政與立法權,以及現行中華民國憲法(當初制訂時是以一黨統治全中國為原則)的模糊不符現狀等問題上。民主改革與全球變化,的確使得台灣的憲法秩序應受到嚴肅討論。
但我擔心,對於人民有權利也有責任自行組織、自發性地在國內倡議善治,並在國外建立起支持台灣的力量等層面,尚未在台灣引起廣泛注意。
■ 全球議題 台灣人可提供貢獻
台灣人在全球重要議題上能夠提供的貢獻甚多,從環保責任、民權運動、人道救援到公共衛生、高科技及其他數種服務業等層面的企業經營等。這些正好也是全球重要民主國家中最有力的組織所關注的領域。假如這些組織團體認為,當他們在國內宣導其重視的議題時,向台灣汲取經驗和協助會使他們取得優勢的話,對台灣不是更大大有利嗎?
不過,唯有更多台灣民眾效法慈濟基金會的範例,動員台灣內部的人力物力,投注在國際社會重視的計畫上,建立起台灣在國際社會間的聲望,上述的情況才有可能發生。重點在於必須先超越有關台灣定位的討論,改而促使國際間討論台灣諸多作為的價值。
二○○七年是我首次踏上台灣土地的二十週年紀念,這次的台灣經驗改變了我的一生。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普通住宅區裡傳出的機器碰撞聲響、我所獲得的溫暖招待,或者我所見識感受到的宗教與政治信仰熱忱。台灣人民的積極主動與信念,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希望二十年後,台灣人的力量能夠引導國際間將有關台灣的論述,聚焦於羨慕台灣的「螞蟻雄兵」積極參與全球社會責任運動之上。
我相信台灣人民有能力接受這項挑戰,而這需要的就是遠見、動力與信念。
(國際新聞中心俞智敏譯)
一九九○年代晚期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期間,台灣能夠成功避開其他亞洲小虎經濟受到重創的命運,曾經引起廣泛討論。當時一般認為,台灣之所以未受區域金融風暴影響,最重要的因素即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乃是以極具彈性的大批中小企業為基礎,而這些中小企業常被稱為經濟的「螞蟻雄兵」。
換句話說,台灣經濟成長的其中一項關鍵,以及台灣經濟能夠在不確定時代保持相對穩定的能力,並非源於政府的行動或大型企業的管理,而是來自數以百萬計在民間小型企業工作的個人,努力的在幾乎不受政府干預的環境中闖出生路。
現在則是該把同樣的營運模式運用到台灣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上的時候了。
台灣並不是個正常的國家。傳統的政府機構當然有必要、也必須維持,但這些機關卻不足以保護台灣人民免於在世界舞台上持續遭到邊緣化。這種在國際間被孤立的不幸趨勢,並不是台灣政府的錯。由於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資源向來是各方競奪的對象,大多數國際社會成員在政策上都選擇孤立台灣的領導人,使台灣政府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
■ 與世界連結 台灣人責無旁貸
然而,國際間並沒有任何政策可限制台灣人民的活動,因此台灣人民必須為形塑台灣民主制度、並向全世界說明台灣價值,肩負起更重大的責任。台灣人民有責任選出支持台灣防衛能力與發展的民意代表,並排拒不願這麼做的候選人。台灣人民也有責任善盡自己的力量,與全世界的國家建立起「互信互重」的關係。不同於台灣政府,台灣人民可以自由旅行、參與國外的各項活動。
台灣的國際策略必須師法台灣經濟成功的基石,也就是極具創造力、適應力、能抵抗外來不穩定因素的「螞蟻雄兵」。
全球化開啟了運用此一策略的大門。打電話、舉行視訊會議、架設網站及其他新形態的通訊與遊說方式,都不需要申請簽證。台灣民眾應該自我組織起來,不必仰賴政府,主動宣揚他們所關心的議題,讓國際社會的重要組織更加了解台灣對於國際重大議題的貢獻。
■ 非政府組織 應有更多人參與
這類國際活動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慈濟基金會,該基金會的志業即為「佛教慈濟慈善」。在提供全球蒙受天災或軍事衝突危害的國家各種救援物資與慈善服務方面,慈濟向來非常有效率,他們也成為代表台灣人民善心與好意的最優秀的非正式大使,雖然這並非慈濟原本的使命。慈濟的表現值得表揚,但更重要的是,這塊屬於非政府組織的國際運動領域應有更多台灣人參與。
和台灣一樣,美國經濟最重要的成長也源自於民間的創意,而非政府政策。在政界,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篇演說也不是由任何政黨候選人或政府官員所發表,而是一位投身民權運動的牧師—也就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一九六三年的知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
這其中最關鍵的教訓就是,假如我們完全期待政治選舉和政府官僚來替我們的國家經驗提供願景和意義,恐怕就大錯特錯了。
台灣近來的焦點多半放在執政黨與反對黨的責任、行政與立法權,以及現行中華民國憲法(當初制訂時是以一黨統治全中國為原則)的模糊不符現狀等問題上。民主改革與全球變化,的確使得台灣的憲法秩序應受到嚴肅討論。
但我擔心,對於人民有權利也有責任自行組織、自發性地在國內倡議善治,並在國外建立起支持台灣的力量等層面,尚未在台灣引起廣泛注意。
■ 全球議題 台灣人可提供貢獻
台灣人在全球重要議題上能夠提供的貢獻甚多,從環保責任、民權運動、人道救援到公共衛生、高科技及其他數種服務業等層面的企業經營等。這些正好也是全球重要民主國家中最有力的組織所關注的領域。假如這些組織團體認為,當他們在國內宣導其重視的議題時,向台灣汲取經驗和協助會使他們取得優勢的話,對台灣不是更大大有利嗎?
不過,唯有更多台灣民眾效法慈濟基金會的範例,動員台灣內部的人力物力,投注在國際社會重視的計畫上,建立起台灣在國際社會間的聲望,上述的情況才有可能發生。重點在於必須先超越有關台灣定位的討論,改而促使國際間討論台灣諸多作為的價值。
二○○七年是我首次踏上台灣土地的二十週年紀念,這次的台灣經驗改變了我的一生。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普通住宅區裡傳出的機器碰撞聲響、我所獲得的溫暖招待,或者我所見識感受到的宗教與政治信仰熱忱。台灣人民的積極主動與信念,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希望二十年後,台灣人的力量能夠引導國際間將有關台灣的論述,聚焦於羨慕台灣的「螞蟻雄兵」積極參與全球社會責任運動之上。
我相信台灣人民有能力接受這項挑戰,而這需要的就是遠見、動力與信念。
(國際新聞中心俞智敏譯)
下一篇:澄社評論》監督國會 全民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