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9 13:46:29十五姊姊

媳婦紀錄──防彈玻璃

 

最近看到鄰居夫妻抱孫子出門散步時我都會閃遠點,這是因為上回不小心照面跟小朋友打個招呼沒想到便沒完沒了?!阿公阿罵一直要小孫子把所學的詞彙一次表演吧?我笑到臉都僵了孩子還沒表演完?!還有就是,鄰居太太竟然要她的孫子稱呼我──婆婆?!阿娘威!嚇死寶寶惹?!我和那孩子的父親也只差了十歲吧?人家還未年過半百就要被沒血緣的孩子稱為婆婆,儘管我外甥女的孩子也是稱我姨婆了,可我還是很不能接受,是說妳一定要論輩份這麼認真嗎?讓孩子稱我伯母或者叫auntie不是比較有禮貌嗎?為什麼一定要叫「婆」啦!當真是禮多人奇怪!

 

我知道或許鄰居夫妻是覺得不拉妳同輩是怕對妳失禮吧!這我無從得知,不過人大概都是這樣吧!以自己認為的怎樣的人情世故來對人也希望自己是被這樣對待的吧!就我之前講的這種狀況是「己所欲,施於人」,可是這欠缺了另一個平衡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那我喜歡這麼老的稱呼嗎?又不是真的親戚有必要這麼較真嗎?人家聽了心裡不舒坦吧?以我認為好的或不好的去思考再去對待人之外也應該要進一步的去想那人家喜歡這樣被對待嗎?當然哪!如果是不熟的人不曉得他的心思也就只能以自己所想的那樣對待,不過是鄰居要他們有這體貼和周全與了解是我想太多了(哈!)但是對自己熟悉的人呢?是不是應該多點體貼去幫他想他要這樣的對待嗎?而且,如果他本人已經說了不要這樣的話,那為何還要硬逼人家接受並且在人家拒絕時覺得被傷害呢?

 

好友的婆婆就是這樣,常常覺得自己被傷害,就說大媳婦的孩子生病住院時,其實大媳婦並沒有要婆婆去幫忙,她覺得婆婆去只是給她添亂而已!事後婆婆像是邀功似的說到當時幫了大媳婦許多忙,幫忙送飯甚麼的,結果被大媳婦潑了盆冷水,大媳婦說婆婆根本沒幫到甚麼好嗎?

 

小媳婦進廠維修幾日,早說了並無大礙,可是婆婆就是要舟車勞頓去探病,因為交通不便還要勞煩小姑接送,住院休養的小媳婦希望好好休息不被打擾,並且婆婆要來那時沒有人陪伴小媳婦,所以剛開完刀的小媳婦還得起身應付客人。出院之後婆婆又說要來家裡探病,可是人家還是要休養呀!婆媳沒見到面,回家後婆婆又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朋友小姑的孩子生了重病好不容易漸漸恢復健康,小姑孩子住院期間婆婆就說要去「照顧」小姑的另一個在家的孩子,結果因為人生地不熟,所以三餐有時還得小孩去外面買回來給阿罵吃。上回婆婆又去,其實小姑的孩子有小姑的大姑在照顧,婆婆去也只是讓大姑多照顧一個人,因為婆婆老是說不聽,於是小姑說得很白要婆婆先回去別增加大姑的「麻煩」……婆婆便又很傷心的回家了………

 

以前我的孩子還小時,因為得參加老爺公司的員工旅遊,我們認為帶兩個孩子出去不成問題,可是婆婆就是執意要幫我們帶老二,但是婆婆又沒有告訴我們她感冒,結果旅遊回來,老二便感冒又傳染給老大,兩個孩子輪流發燒,我只好帶著孩子回娘家住一個星期,那個星期人仰馬翻,在我心裡難道會感謝硬要帶我孩子的婆婆嗎?

 

我知道大家可能都會覺得老人家很可憐,不是好心嗎?結果總是被雷親!這些子孫是不是太不孝了?可是大家想的是老人家關心孩子的心,可是這種關心比起孩子的父母或者患者本身的想法和需要哪個才是比較重要的呢?我說過我想的都是自己,若換成是我呢?關心被拒絕的話應該如何自處?

 

朋友說她老公認為小姑說話太直白太難聽,可是,站在小姑的立場,孩子的狀況讓她身心俱疲,她沒有多的心思再去應付說不聽的母親,講過幾次講不聽,只好坦白說妳來讓我很麻煩,這樣還要怪她嗎?

 

可能我們真的要學習關心人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做關心的動作,而不是我認為的人情世故該怎樣,怕不做到這樣對人失禮,更擔心換成自己有病痛別人不也如此這般的關心(自己想要的那種近似打擾不管對方需要的關心)還有就是,平常關係如果就很不好,想藉由這樣的舉動來示好卻造成打擾只會壞事的,孩子告訴妳只是跟妳說有這回事,如果需要幫忙會開口的,如果需要幫忙也不跟妳開口就是妳幫不上忙也就是她自己可以搞定,如果妳的孩子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就會打電話給妳,請妳當她的精神支柱也就是了!有時候只是接收他的情緒、安慰他、給他加油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了,可是婆婆就是想不明白,她就是覺得一定要在場才是關心,但這種關心卻總是造成困擾,孩子們婉轉的說需要休息她就是聽不懂執意要人到才罷休,因為她心裡想的是若是她生病時沒到場的就是不關心的,或許就是這樣,她是以她所想的那樣去對人卻錯了然後有覺得自己真心換絕情一顆玻璃心老是在受傷………

 

我對自己的媽媽也會說得很坦白,我進廠維修的時候我說我都安排好了,我覺得自己可以,我們家可以搞定,沒甚麼事要她放心,我媽也知道自己的狀況幫不上忙所以她有自知之明不會硬要來,就像我的兩個麻吉,一個問我哪個時間方便就來陪陪我,另一個知道我需要休息並沒有來看我,但我們都有保持聯繫,這樣的關心才是體貼、才是關心而不是人情世故呀!

 

我想就算身為母親也有不需要我們在場的時候吧!其實也不用想這麼多,如果孩子不需要媽媽在場表示他們自己可以,關心要合宜也要適可而止吧!

 

我們的心是玻璃並不壞,大家的心意都透明一看就知道不用猜,但我們要讓自己的心像防彈玻璃那般撐得住、禁得起,總是正面思考不要老是扭曲別人的心意,又擔心對方是瞞著自己,若人家要瞞妳一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如果不是平日裡關係太差或妳的表現太過歇斯底里總添亂的話,別人不會故意不想讓妳知道的,所以這也考驗我們平常相處的關係,我們是不是能讓彼此有沒有需要都能坦然說出,其實當媽的人也要知道妳的孩子不會故意讓妳傷心的,妳也別想太多,他如果跟妳說不需要應當就是他自己可以搞定不會跟妳客氣,所以當媽也要有分寸給彼此空間,尤其是關於身體健康的問題,面對的人一定比妳更阿雜,他沒有多的心思可以照顧到妳的玻璃心,妳不要把妳的傷心去跟孩子們的煩亂秤量他對妳的愛,那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比較,身為母親應當知道怎樣才是對孩子好的,不該只考慮到自己,因為要釋放自己擔心而做過度關心的事情,多想想吧!在那種節骨眼妳能做的真的不是妳的「想要」而是對方的「需要」才是呀!

 

我知道很多老人家都會感嘆自己老了不中用,其實年紀大了本來就比較沒辦法做太多事情這是事實,老人家首先該做的就是保養好自己,妳沒事對妳的孩子們就是一件好事,坦白告訴妳不需要妳幫忙、不用妳在場不是嫌棄妳,是衡量狀況之後的陳述而已,妳可以做的就是適時的關心告訴妳的孩子需要幫忙要說,除此之外,其實他若真的需要幫忙不跟妳說就一定有他自己的考量,若平常事情讓妳知道總會有過度反應的話通常人家有真正的需要便不會告訴妳,所以若想要別人不瞞妳可能妳平常的表現就要是理智且有智慧才能讓妳的孩子安心地讓妳知道或者請妳幫忙,需要幫忙不會跟妳客氣,而需要人打氣的時候也不會忘了妳的妳放心,這樣妳有給他了解嗎?

 

實際上任何人都是這樣的,妳要值得依靠、信賴,別人才會放心跟妳溝通來往,就做好自己吧!人的身體雖然會隨著年齡漸漸衰退但人的心卻可以經過歲月的洗鍊而更加堅強,我這樣看別人怎樣當媽媽那樣的傷心時會想著那樣的傷心有沒有必要?能不能避免那種傷心?我會覺得就是別鑽牛角尖吧!如同以前大媳婦夫妻和老爺媽來我家那回,老爺媽說我們只出一張嘴,大媳婦夫妻說肚子不餓要早點回家休息所以不要留下來吃晚餐,我們就不勉強他們,這樣老爺媽也要怪罪我們一樣,老爺媽或許就是不能了解妳所認為的心意與好客就是一定要強留客人不論彼此方便與否,留得下來才表示我們互相都有心意,這就是她所認知的那種「和樂融融」,我後來發現,就是這樣的勉強讓她與她的孩子們都受苦了,因此如驚弓之鳥的我不停地思考自己該成為怎樣的母親,至少她讓我知道她的玻璃心碎片總刺傷她身邊的所有人包括她自己,所以在我的防彈玻璃心未練成之前也該讓會碎的玻璃心是安全玻璃做的,雖然還是會碎但至少不會傷害人,人的「心」是要經過千錘百鍊的,有時的確很痛,但那是母親才能成就的堅毅,修練的道路是沒有盡頭的,我希望自己有所長進,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吧~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