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5 23:14:18wei

充滿血淚的兄弟情義史詩─《投名狀》

投名狀,語出《水滸傳˙第十一回》,
林沖要投靠梁山王倫,王倫要求他納一份投名狀換取信任,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個『投名狀』來。」
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
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

不懂山賊規矩的林沖以為要寫個契約,沒想到是下山去隨便殺一個人,
以頭納獻,表示永不反悔的決心。
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來。


陳可辛的作品,從《三更之回家》後,
我便五體投地,變成死忠影迷,
震撼於他能將恐怖驚悚片帶入一個感情那樣深沉的境界,
對比起韓國的血腥、泰國的莫名其妙,「回家」動人至極!
而《投名狀》的預告沒有用言語說出太多故事,
反而用主角三人(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的臉部特寫,
讓目光牽引感動的淚腺,用神情就讓我決定進電影院。

本片的歷史背景於清朝末年,
此時吏治不修,政官貪瀆,曾發生大量冤案,
以「張汶祥刺馬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名伶楊月樓案」、「太原奇案」,合稱「清末四大奇案」。

1973年,由陳觀泰、狄龍與姜大衛主演的經典老片《刺馬》,
即講述「張汶祥刺馬案」,
三個義結金蘭的兄弟,在動盪的大時代裡闖蕩,
卻在最後大哥兩江總督馬新貽的就職大典上,馬被三弟張汶祥刺殺身亡。
也因為張汶祥的閃爍其詞,只謂馬不仁不義,使此案懸而未決,
也因眾說紛紜,所以有許許多多傳聞,
而《刺馬》以馬新貽「漁色負友,勾二嫂」來做為電影的母題。
在前陣子剛看完《投名狀》,某晚亂轉台時,剛好於公視看到《刺馬》的尾巴,
當時粗糙的攝影手法,當然與現今拍攝的戰爭磅礡氣勢無法比擬,
但紮實的武術動作,加上年輕的姜大衛還真有點那個時代的帥氣,
應該在當時也一陣轟動(……我的年紀無法躬逢其盛),
對張汶祥(投名狀裡的姜午陽)的凌遲至死也有些交代,
《投名狀》則是剪光光,不曉得是否怕金城武影迷抗議?

而在2007~2008的新版電影中,導演陳可辛做了諸多更動,
將重點不放在明爭暗鬥的政治角力上,
而是大時代中最動人的兄弟情義,也是陳可辛最擅長的情感描述,
故事從姜午陽(金城武飾)的口白開始,
(他的口白竟讓我想起《臥虎藏龍》裡的張震……有種鈍鈍的生澀感)
從龐青雲將軍(李連杰飾)的落魄,和一幫匪徒相遇開始,
龐納了投名狀,加入了山賊匪窩,喊出了經典誓言:
「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託,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
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

龐青雲教了趙二虎、姜午陽許多戰略及道理,
教他們從奪糧殺人、只求溫飽的暗地盜匪,(「搶錢、搶糧、搶娘們!」)
變成戰爭殺人是為人民的明處官兵,
從兄弟小愛變成為蒼生大愛的官兵,
(雖然處處充滿了政治角力,處處都是鬥爭為己的人性戰場)
但劇中的大哥不看眼前的殺戮對錯與否,他看的是未來,是更遠的人民福祉。

相對趙二虎就可愛、人性的多,他耿直不轉彎,答應了就必須做到,
所以大哥殺蘇州城的4000官兵,血流成河、橫屍遍野時,
他的痛苦哀嚎,蘊了那樣多的心痛,
也為了蘇州城主的相信犧牲換來的承諾,那完成不了的恨。
當他欲出走時,大哥跪相求,他最終還是相信了大哥、相信了投名狀,
「進南京我看著你!你對,我跪還你。你錯,我就殺了你!」
一語豪情,一語蘊藏多少情感與苦痛,也飆出了我的淚。

午陽對大哥的極盡崇拜,從口白中一覽無遺,
他教了他「擒賊必先擒王」的道理,也道:「一山不容二虎!」
最終的悲劇從一開始就破題命定了,
這也成為大哥最後必須殺了二哥,才能完成他的夢想之濫觴。
在大哥在朝廷裡鞏固江山、為人民請命之時,
在二哥仍是兄弟情誼優先,不願被拉攏的同時,
(不顧大哥反對,祭拜戰死弟兄、為他們高呼:「安心上路!」)
午陽發現了大哥與二嫂的姦情,衝擊不已的他,
得知大哥欲殺二哥,他直覺是二嫂引起的紛爭,(也是刺馬原先的架構)
但陳可辛將這裡由強化成了大哥的為國家社稷,所以須殺二虎,
必須閉起眼,獨自設宴、送二虎安心上路。
大哥的痛苦糾結在掩面痛哭的白巾裡,
二哥的幸福是直到死亡那刻還是相信著大哥,
而午陽的無辜則是不理解大哥用意,親眼目睹了兄弟相殘的悲劇。

看到此處大飆淚,果然是陳可辛,
悲劇之所以動人,是因為裡面沒有壞人,
因為沒有必須要痛恨的對象,所以無奈。
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所有的出發點都是良善,
即便結果或外人看來並非是對的,
但是核心是善良潔白的,是兄弟情、是社稷情,
是許多情感的糾結不可分。
像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
為了避免悲劇,最後卻殺父娶母,直搗命運的黃龍。

最後,姜午陽殺大哥時的悲壯動人,不忍卒睹,眼淚不自主狂奔。
鳴禮砲全成了無辜祭品,賠上的是中國的未來!

而本劇也用顏色訴說了好多故事,
從山寨、戰爭場景的陰沉灰暗,極盡蒼涼之能事,
對比起後段為官後之華麗繽紛,
十分地諷刺。


觀影完畢,還在鼻紅紅、擦拭淚痕時,
同行友人說:「大哥怎能如此!二虎好可憐,至死還認為自己是去營救大哥!」
但我認為這是大哥的溫柔,
二虎的幸福在至死都堅信著自己的理念、都愛著自己信賴的人,
午陽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在不信與悲痛下殺了大哥,
自己也被凌遲至死。

後來自己在反芻這齣戲時,
思考為何陳可辛不用歷史上的真名,
而為《投名狀》的主角們都取了新名字,
除了讓這歷史上的懸案有一自己的新解之外,
他們的名字也是劇情的一種暗示,
大哥有如巨大的青雲般,龐大且籠罩全局,為國為民犧牲私人小愛。
二虎耿直,也如初始的破題般:一山不容二虎!
龐青雲領軍的「山字營」容不下「二虎」。
而熱血的午陽,從頭到尾看著這一切,
如同正午的大太陽,讓人無一絲躲藏之處,
直辣辣地照射進人心,照進劇情裡,
所以他必須全劇口白自述,
必須眼見二哥的慘死,必須手刃大哥!
最後,更以自身獻祭給這悲劇。



劇中飾演龐青雲的大哥,內心戲超多,
武打動作還是紮實好看。


劇中最討喜的角色,重情重義的二哥趙二虎。


令女性影迷怦然心動的帥哥三弟姜午陽。
是本片的靈魂說書人。



納投名狀時的三兄弟。


誓死捍衛大哥,因為我們是納了投名狀的兄弟。




青萍 2008-02-10 00:28:26

你對他們三人名字的分析很棒!!

版主回應
呵~謝謝你,青萍。
歡迎常來玩。
2008-02-12 16:27:39
QQ毛 2008-01-21 11:16:52

我連得上去啊!
他的網頁標題是:
::絕密:《投名狀》被刪結尾花絮曝光::

QQ毛 2008-01-18 11:49:1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1/02/content_7353537.htm

這裡可以看到一些花絮,
妳說的剪掉片段好像是考慮收錄~還不確定呢!

版主回應
Q仔,
我怎麼沒看到你說的,
是我眼睛花嗎?
第一次看到馬英九的一堆訊息,
第二次就上不去了! @_@
2008-01-18 1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