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1 00:43:01wei

他。媽。的。 青春。六號出口。

如果青春註定要不斷地向前跑
他。媽。的。我的出口到底在哪裡?


結尾這句話真是精采,精采地決定了前往影城看這部電影的理由。
當落幕燈一亮起,友的罵聲不絕於耳:「爛斃了!」

我承認,因為林育賢的前一部戲太動人,期望過高的後果就是漂浮著觀影完的失落。
我承認,這太不隱喻的故事結構,太赤裸的主旨,太想要表現過頭幽默的手法,的確大大大大砍傷了這齣戲,讓感動躲得很遠。

但那樣絕對沒有彈進心中的那個點嗎?
位於後青春期的我們,真的看清了,那關於已然失去的青春的樣貌了嗎?

如果青春註定要不斷地向前跑,那跑得精疲力盡的我們,究竟看見了什麼?
18歲這一天,Fion體驗了初次喝酒、初次抽煙、初次的吻,她說,原來18歲這樣美好。

想起了那個18歲,花了一些錢暫租一個不屬於自己的空間,償還不認真面對聯考的罪。令人肺窒的小空間,殘喘著青春,遙想著阿勃勒下散開的小黃花,窒息著永遠不會結束的煩悶。唯一的出口,是星期三的遁走,遁走到夜晚的海灘,海那樣湛藍我卻什麼都看不見,聽著拍擊,一陣一陣,像打在心上。看著探照光線,一圈一圈,又一圈,像永遠不會結束的擁擠課桌椅,白恍恍一塵不染的教室像醫院的白光,那樣過於理性而掌握著生死大權。
而18歲那天,和一起陷在困境中的友,共乾了一瓶紅酒,有點暈有點點飄離的我們,莫名其妙地告別了未成年,撞向不可知。(而煙是早就抽過的了,沒有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嗆肺、沒有像不適應大人世界般地猛咳過渡。沒有。因為無趣,放棄成為習慣。)

Fion說,大人想都將我們放進一樣的模子裡。
是我們自己將自己塞進去。強迫自己變成一件合身美麗的外衣。
這才叫他。媽。的。

所以格外喜歡那太明明刻意塞進劇中的警察,一點都感受不到陽光的Beach Boy,拙劣地象徵著每個人都會經過吶喊、到達的後青春期,尤其用了代表著社會秩序卻又格外黑的警察,企圖更加明顯。
邊弔唁著青春,卻捨不得變成大人的後青春期,所以他帶著浪板,學習著衝向海洋,還沒真正到達海洋前,和一群小孩站在浪板上搖晃著身軀,是讓我從心底微笑出來的一段。(那些小孩是翻滾吧那些男孩喔!可愛吧!)

還有,每當范達音遇見Fion時,飄在空氣中的小情歌,都讓我忍不住笑出來,就像「20‧30‧40」中的劉若英要的sign,青春可以那樣理直氣壯,因為天長地久是一個期望的口號,年少的我們總以為那是理所當然,那樣非黑即白。

還有,很想知道的是「范達音」到底和寫推理小說的「范達因(S. S. Van Dine)」有沒有關係啊??

雖然不真正那樣戀著這部戲,不像充滿了奇幻異想的「賽伯格之戀」,不像盈滿關懷與夢想的「練習曲」,也不像溢出眼淚與歡笑的「翻滾吧!男孩」。甚至一點都不像同樣講述青春卻一直繾綣心中的「藍色大門」。

太多太多拙劣表達,但這部戲還是讓我想起了,連一點小事都是天大的青春。
當有一天,所有的小事都真的變成小事時,我們應該流淚弔唁。
青春。
連魔術時刻的短暫藍藍天色都可以當成禮物,的青春。
此時才是真正畢業。

真正墜地。


蛋餅 2007-05-25 10:38:00

好說好說^^
很高興認識你阿 ~
我來逛逛囉~
也空也去我那逛逛吧^^

lingling 2007-05-21 23:33:11

我我我!
共乾杯紅酒的
是我本人
是我本人一起與你
跨越18歲
沒有Fion那麼轟轟烈烈
但是 酒醉、嘔吐、宿醉 也夠回味一輩子了吧
好啦!只要能夠喚起一點點
記憶中的小美好
應該都算是好電影囉!...
所以,能夠騎過民權大橋感受一點點小美好
也算是人生中的一點小激情
電子地圖我本人
願意原諒你的下班不聽話...嘿嘿

版主回應
親愛的,
我當然不可能忘了是你陪我,
在那段苦悶的日子,
如果不是你,
像陽光在烏雲中的小小探頭,
我想我早就窒息。

想起一起的初次黑啤酒,
在那異鄉騎樓,我們皺著眉,
卻還是喝光。

但,18歲那天,
酒醉嘔吐差點在洗手台尿尿的都是你,
我只是帶著胸前的酒疹,
看著你喊:「我沒有醉~我沒有醉~」
哈。

你說的對,這也夠回味一輩子的了。
謝謝你,總是在我身旁。
2007-05-22 23:14:41
蛋餅 2007-05-21 23:29:47

恩 ...
你的文章給我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
文筆不錯阿^^
哈哈~
謝謝你去我的報台!

版主回應
遙不可及,
哈,哪裡呢?

我才要謝謝你,
總是光顧我荒蕪的報台。

在我除了第一根草時,
就給我最及時的鼓勵。
感謝啦!
2007-05-22 23: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