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5 14:06:31tony&alice

司馬院長賴英照下台,一點都不冤枉!


財訊 │ 2010-07-22 文/馬牧原.圖/本刊資料室
 

 
這次請辭獲准的司法院長賴英照,在官場上一路亨通、自在遊走於各政黨,從財經部會、行政院到司法院,不管藍、綠執政都重用,不料卻在任期還有一年多的時刻,因為國內史上最嚴重的法官集體貪瀆案而難堪下台,由副院長謝在全暫代。

雖然擁有台大法律碩士、哈佛法 學博士背景,但賴英照早期的公職生涯一直在財經單位,從財政部次長、台灣省財政廳長直到台灣省副省長,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關係深厚;他獲提名擔任大法官 後,曾被前總統陳水扁借重出任負責財經政策的行政院副院長,卸任副院長後不僅回任大法官,還在二○○七年提名他擔任司法院院長,任期至明年九月底。

以賴英照的公職生涯來看,數十年的時間在財經行政體系任職,他一接手司法院長沒多久,部分法官對他最大的質疑就是「用行政的思維管理司法體系」。

做事做人圓融的賴英照,面對司法案件經年累月纏訟的強大民怨,即使知道修改《刑事訴訟法》、建立金字塔型訴訟制度是根本解決之道,但因牽涉的利益、阻力甚 大,他棄基本訴訟法制不管,另訂問題重重、法界人士批評大於支持的《速審法》,再透過置入性行銷方式,在媒體上呈現《速審法》彷彿可將一切司法弊端藥到病 除的假象。

為了和諧、失去理念

更讓法官失望的是他任內的人事制度,從他第一次提名的法院院長人選,就爆出親民黨、過去省府老同事關說疑雲,在人審會上遭到封殺。今年七月十四日的法官人事審議委員會上,有法官更直接質疑賴英照:「為什麼過去被認為有問題而不敢用的法官,現在司法院敢用?」、「別人不敢派的,你都敢派?」

面對二、三審間的紛爭、法官與檢察官身分地位的歧見等,賴英照都以「和諧」為第一要務,他透過二、三審庭長聯誼餐會等名目,希望拉近雙方距離、讓歧見縮小,卻也出現「為了和諧、失去理念、沒有是非」的風評,讓司法界重新回到「靠關係、講人脈」的蠻荒時代。

賴英照在近三年的司法院長任上,提出的人事案讓許多法官愈看愈搖頭,一開始還會表達反對意見的人,發現根本沒用,乾脆噤聲不語;二審法官這幾年派的審判長,不少人有爭議前科,司法院不但放任這些法官平常生活糜爛、棄裁判品質不管,總是提名有問題的人出任重要職務,法官們發現司法大家長不重視操守,組織文化自然受影響。

總是設法面面俱到的賴英照,在司法這塊理應講求「是非分明」的領域,原以為在人人都不得罪的情況下,可持盈保泰做完任期,但他可能沒料到,這波法官集體收賄風波,恐已成為他在官場多年來的最大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