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7 22:51:27團長

101看戲心得(上)

【小七爆炸事件一】101/02/17

 

我們的生活蔓佈了紅綠、藍綠和紅粉線條,卻不知道這種直線前進、網狀密佈的跨國企業是怎麼無聲無息的鑽進有限的24小時裡。肚子餓了要叮咚、嘴巴渴了要叮咚、天氣熱了要叮咚、來杯咖啡要叮咚、水電帳單要叮咚,集不完的點數要叮咚再叮咚。我們享受這種便利、習慣被歡迎光臨,早就與他們共生共榮。

 

基於上述理由,加上被1911劇團(註一)的劇情介紹吸引而買票。直覺告訴我,這個題材讓人有感,我期待他連結出我的生活經驗,牽引出都市人(註二)的美麗與哀愁。畢竟小七在我家對面、在公司樓下、在許多轉角和巷弄,一不小心就會無預警的撞個滿懷,能夠把這種零距離的想像帶入戲劇,實在令人可期。

 

活在「人」的社群裡,免不了「交集」,不管是淡漠或是充滿情感。這齣戲希望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每個人帶著自己的故事走進便利商店,又帶著對陌生人擦肩而過的印象走出。也許沉默不語,也許眼神交會、也許點頭示意,也許相談甚歡。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刻的生活會不會被改變。

 

我們說著別人的故事,也說著自己的故事。

 

註一:我好奇於1911的團名。1911年是民國創立的前一年,是台灣人西元生日與民國生日的相間,是三的倍數(不自覺的把1911四個數字相加)

註二:都市人,集合名詞,被霓虹燈圈養的一款人種,大家總要說他速食、說他寂寞,最後他變成了一種象徵和代名詞,媒介了五光十色和多愁善感,絢爛和黯淡。

 

***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101/02/24

 

開演前有一場劇前導聆,作者向大家介紹此自傳式舞台劇。由於我到後半段才加入,而且躲在旋轉樓梯上聆聽,音量很小,所以記得的內容與音量成正比。

 

幕啟,作者娓娓道來家庭在時空變遷影響下的互動,平鋪直述的讓大家知道一路走來的沿路風景,那些無法隱忍的傷。作者夠誠實,赤裸著站在聚光燈下,任觀眾用眼神掃視,帶出家庭和性別議題的思考。可惜我不太能夠感受作者強烈的情感,找不到投射和解放的時機,碰撞不出火花,這不是任何一方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成長背景有太多的歧異,當時我是這樣解讀的。

 

過了好幾個月,將原著借出來看,沒想到出版不到兩年的書,封皮斑駁脫落,像是在圖書館度過十年秋冬。直覺告訴我,這應該是許多男同的必讀大作吧,即使性別不是作者刻意關注的焦點,但它依然強烈的從書中跳出來。對我而言,書與劇帶出的情緒完全不同,文字流瀉的情感很完整,可以從用字遣詞中感受到每一次事件對作著的心境轉變,尤其不刻意加深筆觸的重度,卻讓讀者紮實的感受到力道,細膩度比起兩個小時的戲劇還要進入其中。看戲以為的成長背景不同,其實並非如此,原來是不夠時間將轉折串起。總而言之,我會說書夠味多了!

 

看戲意外的小插曲是遇到高中社團的學弟。一直都知道他在舞台劇界中打滾,從當年肉感十足的小男孩蛻變成藝術氣息濃厚的大男孩,感覺穩重許多,當年校內新詩創作第一名的他,現在也是寫劇評的常客,不常看評論的我不只一次看到他的文章,機率應該算很高吧?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101/03/04

 

趕趕趕,趕在開演前三分鐘入場,真的好險!(過去看如夢之夢,國家戲劇院弄錯成國父紀念館,悠哉坐捷運去,慌張改搭計程車,但還是硬生生遲到五分鐘,印象中被關在外面將近一小時,從此之後再也不敢晚出門。)

 

衝著大師金士傑而買票,這齣小品戲劇藉由兩位主角的對話,用不煽情的方式把故事說完,傳達生命價值的理念,意義深遠,很適合忙碌又徬徨的都市人觀賞。好幾年前就拜讀過這本翻譯書,再一次的,我覺得看書比賞劇精彩,劇演的是梗概,負責把精神演出來,至於書本,節奏較為流暢和完整,比較能夠從文字中感受到威力。

 

***

【遲到一分鐘打開門】101/04/20

 

齣戲早在我喜歡上台南人劇團前就搬演過了,當時我來不及參與,經歷了洪瑞襄事件後(註一)現在更不想錯過,所以很神經的從台北搭火車到苗北看戲。結果第一次坐火車到外地看戲就遇上大誤點(註二),幸好仍在開演前順利抵達,還在台灣人習慣往後座的行為中獲利,搶攻到我喜歡的首排中間位置。

 

晚上的苗北藝文中心就像一隻大鯨魚擱淺在水泥地上,具份量的標本。只是從火車站到藝文中心的路上人煙稀少,商家屈指可數,讓我沿路都保持著警戒,深怕壞人從轉角衝出來脅持我。我還是習慣人口密度高的新北市,籠子裡關久了,放出來反而不自在。

 

我喜歡這三齣獨立的小故事。「待嫁新娘」中,母親與女兒的交換意象,DNA鏈住交互影響的異與同。由同生異、由異生同,門前門後的轉換存在無限可能,有對稱的美感,也有對比的犀利。「姊妹」,就像平常會聽到的家庭悲喜劇,很貼近我的工作內容,生活的表現出家人間的互動,留給觀眾檢視自己的家庭故事。到了尾聲,「魔法師的最後一堂課」以童話故事的型態出場,童話故事的強項是以超越現實的手法鋪陳,保留了一點浪漫,然後在看似夢幻的情境中點出人性,寓意永遠比故事內容深遠。

 

看完戲的我展現小粉絲本性,等到人群散場後,硬是介入李劭婕與親友團間,請她跟我拍了張合照。不爭氣的我嘴角發抖完成合照,笑容僵硬,很怕人家把我當神經病,拍完照就趕緊閃人。而火車誤點真是弄慘我了,還有感而發的在FB寫下當日心得。(註三)

 

註一:詳情請見「永遠的音樂劇天后」

註二:《台鐵公告》1732275(太魯閣號,花蓮開往新竹)通過竹北站時,集電弓勾扯電車線,致電車線懸臂架斷落,竹北-新竹站間東正線約2公里長電車線斷落下垂,以西正線單線雙向行車。統計至24時止,影響63列次、延誤3800分,旅客約19000人。

註三:到苗北看「遲到一分鐘打開門」,遇到今日台鐵大誤點,火車delay、等退票加上台北大雨,變成「遲到120分鐘打開家門」,還好戲好看而且有跟李劭婕合照,值得啦!(接幾千個個案都不會緊張,結果拍照卻在抖,好像小粉絲) 

 

***

【一、二、三,枕頭人】101/04/29、【黑色童話—枕頭人】101/07/20

 

目前我待過最迷你的劇場空間就是再現劇團藝術工場了,別有洞天的隱藏版劇場,讓人印象深刻。演出空間雖然不大,但是臨場感十足,演員的一舉一動都能被看清楚,而且聲音立體,容易帶觀眾進入劇情,只是偶爾聽到空調風扇轉動的轉動聲音,像是提醒著我們身處地下室。缺點是位置移動困難,坐得不太舒服,必須長時間屈著腳看戲,關節像被黏成固定角度,動彈不得。

 

從這齣戲後,我這個小土包子才知道Martin McDonagh,以及他特別的劇本創作方式。當初是被宣傳的文本及動畫吸引,「綠色小豬」的故事讓我想起「你很特別」這本童話書,而「你很特別」又是我大學時期唯一買回家的童書。童話故事裡隱含的寓意,像冰山沉在水面下的體積,超乎預期。人性的黑暗面不斷的藉由作家述說故事中擴張,最後嘔出他的家庭故事,在死亡與暴力中建構出張力。作者應該想要一層層加深無望感吧!悲慘童年的主軸不斷換方式敘說,有一度我甚至覺得自己被催狂魔吸走了希望,也覺得口味重到我無法消化,還好最後小綠豬又把希望及人性良善面交到我的手上。然後我想到了「追風箏的孩子」,性與暴力的威脅無所不在,西方的暴力強度似乎又大過於東方。我好奇於這些作者寫下故事前,到底在社會中經歷了什麼?

 

當劇中作家帶著笑沉浸在陳述黑色童話的滿足時,我剎地從他的表情中看到了啟超,彷彿超哥正在分享他的創作。在我的印象中,他筆下的主角總是帶著某種偏執,不管是個性上或是行為上。幾個月後仁信同樣搬演這齣戲,啟超也一起來了,他的感想層次令我自嘆弗如,因為他看到了深度結構的問題(媽呀我真的很佩服他,但忘記他講了什麼,只好以深度結構帶過)

 

路崎門的枕頭人與仁信合作社的枕頭人各有千秋,敘述黑色童話的方式不太一樣,路崎門以動畫呈現,仁信則是真人模擬。如果以人物性格的演出方式來評分,我覺得路崎門勝出,但在仁信裡,林子恆飾演的智障弟弟恰如其分,表情動作都不會太過,難度很高,實在是功力高深。

 

***

【海鷗】101/05/05

 

雖然在五折搶票大戰中勝出,買到第一排13號的位置,但也因為戰況激烈,混亂中把預計購買較低價位的三張票點選成其他場次,陰錯陽差的讓原本期待首度與啟超伉儷及香菇雞在台北一起看戲的我,只能傻笑以對。還好我們是同天的午場與晚場,一起吃晚餐倒不成問題,結果我又將演出結束時間提早估算了一個半小時,只能在城市舞台外一邊假掰的看著「6個問題,竟能說服各種人」,一邊享受下午的陽光,直到昱諭提早來解救我為止。

 

第一次在大場次的演出中與舞台如此靠近,心情非常興奮!演員的臉部表情一覽無遺,可以很直接的感受散在舞台四方的喜怒哀樂,我好怕自己愛上這種迷人的感覺,讓我荷包萬劫不復。此劇演員的演出方式強烈,情愛刻劃直接,還顧及觀眾口味,順著劇中劇的鋪陳,加入喜劇元素,悲喜交雜的呈現給觀眾。這是齣有意思的改編劇本,把俄國劇作家契訶夫設定的時空背景改為日治時代,台詞皆由閩南語發音,如同評論所述,不覺突兀,反而相當對味,對我來說則是十分新鮮的經驗。台語聲韻很有意思,我八成可以理解,兩成則要偷看字幕,雖然坐在第一排有點小忙碌,但能夠近距離感受演員演戲的魅力,非常值得。

 

演出結束後到圖書館租借了海鷗劇本,發現劇情和台詞沒有太大變動,表演方式的改變無損原本劇本所要陳述的內涵,可見製作功力。但閱讀和看戲畢竟是兩回事,光讀劇本根本無法挑起我的專注力,好幾次從睡前閱讀變成睡後閱讀,現代人的通病啊!

 

***

【求證】101/05/19

 

如果是自己單獨看戲,我習慣選擇邊邊角角的位置,走動方便且比較自由。這場前一天才買好票,我在演出前提早到場,悠哉坐定走道旁的位置,聽著mp3等開演。沒多久,隔壁的觀眾借了位坐下,我嚇了一跳,因為他是我認得的劇場演員。正當猶豫著要不要跟他說我知道他時,右邊傳來輕柔的問話聲…「不好意思,能不能跟你換個位子?」我委婉的拒絕他,但三十秒後又讓了出來,畢竟跟演員的巧遇不是天天有,難得角落的空間這麼多人喜歡。我們簡單的聊了一下,他驚訝於我說得出他的名字、知道他下個月導的戲,甚至已經買好票。當時我們都不知道的是,那場戲我光是找演出地點就花了一個小時,從紅樹林捷運站走到竹圍捷運站,伊娃打了好幾通電話詢問工作人員,但我們始終闖不出一條明路,一氣之下放棄了早已付清的六百元,跑去星巴克喝咖啡。

 

兩個不認識的人就這樣聊了工作、聊了心境,雖然都很粗淺,但對第一次見面的人來說已經很多了。中間有個小插曲,不知道是打哪來的靈感,他以為社工需要幫別人洗衣服,聽到這個我差點沒厥過去,只能說我們實在太不會行銷自己了,到現在還跟志工糾纏不清。不管怎樣,不能放棄對劇場人的鼓勵,希望不要被大環境擊敗,繼續給我們更多更好的演出!

 

岔題好久,回到對戲的感想。求證從父女、姊妹和情侶等關係中出發,証明是誰寫出難解數學習題天才的劇情只是引子,不能盡信表象而隨意評價他人,當中點到人與人間的信任,再回到關係的復原。記得當時綠光推了兩部戲,被荒謬的宣傳主題吸引,原本想看「外遇,遇見羊」,可惜因既定的出國行程而錯過。相對而言,「求證」欲表達的內容較不吸引我,但衝著姚坤君而買票,她的精彩表現總也提升了我對這齣戲的熱度。

上一篇:瘋狂2觀後感

下一篇:101看戲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