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0 03:39:57團長

最後我們會變怎樣?

今天很囧,沒發現i-cash卡片餘額只剩兩元,摸摸鼻子要把餅乾放回架上時,缺門牙的便利商店店員露出招牌微笑,跟我說「沒關係,我先幫你墊!」很不好意思的接受了他的好意,但心裡覺得十分溫暖。

 

樓下那些店員,買兩次東西就知道誰有耐性、誰親切、誰只把賺錢當成例行公事。已經不只一次看到這個店員對別人「多做一些」,他的工作態度值得尊敬。

 

一直沒忘記老長官的提醒,也記得過去曾重複向電話另一頭敘述去電原因而覺煩躁的感受,所以接到外單位電話時,如果對方已經清楚說明來意或是被不斷的在科室間轉接,我會盡量做到告知受理單位及分機,轉接電話時會簡述民眾來電原意,讓下一個單位知道為什麼要接這通電話,也讓民眾少說一次。這種小事大可以不做,因為轉給別人就不關我的事了,反正民眾也不知道原本接電話的是誰。但有時候多做一點,可以讓對方少遇一些阻礙,不要說什麼助人的崇高,回歸到實際效益,可以有效減少客訴。

 

關於原則,我偶爾擇善固執,不至於冥頑不靈。如果大家都不遵守遊戲規則,或是工作態度差異大,那麼沒有共識的團隊列車遲早出軌。遺憾的是,有時列車正失控追速,第五節車廂的乘客卻只是看著第一節車廂的乘客,眼裡只有對方會先死去的畫面。

 

最近和同做社工的朋友在討論不同機構間的業務分工,以我的習慣,我會盡量把通報單的備註欄補充完整。我心裡很清楚,這對自己沒啥好處,頂多是做球給下一個單位,或是讓個案在重複事件中少一點傷害、多一點信任。開心的是曾得到外單位的回饋,不過我也在等,自己哪一天因為現實因素而放棄這樣的好習慣。說起來真悲哀,最後還要留下向下看齊的伏筆。

 

同事跟我說,接了新工作後,團隊有人告訴他「我不知道你們可以做這麼多」,他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被肯定價值,憂的是可期的案量。

 

事情要做到什麼程度,真的取決於個人態度。60分或是80分,曾經在我心裡掙扎反覆,到現在工作多年,優柔寡斷期早已結束,目前的我秉持心中的那把尺做事。有的公司會限制上MSNFB或是限制上網,過去覺得不夠人性,認為無彈性的政策只會造成員工過度壓抑,但自己經歷之後,發現太過人性反倒不自覺造成時間及效率的浪費,給了80分變60分的理由,甚至導致延後下班的惡性循環,所以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過度放縱可運用的自由。

 

我不喜歡別人總是說你好衰或是用同情的眼神看待,好像在討別人的憐憫,亦或強調自己有多辛苦,因為我根本就不需要也不想要,如果真的發洩了,又希望不是過度反應,這個只有走過的人才能了解。不均等的工作時間與內容到最後變成不均等的FB留言按讚時間,撇開工作輕重分配及能力不談,相異的工作態度就足以加速催化心中的怨懟,誰多做一點誰少做一點,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想法,最後可能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長時間誰能不倒?

 

可惜我們的工作不是案件計酬,身心疲累只會隨著上升的個案量而攀升,一開始可以開自己玩笑說是氣場不好、服務口耳相傳,甚至業障論都拿出來調侃,但到最後就變成個人耐力大考驗,能者多勞這種論調是總有一天會無效的安慰劑,失去動力和實際激勵的結果,是發電機不斷空轉而過熱起火,拿著過期的滅火器猶如犬吠火車。無法完全量化的工作,大家看待事件的立場不同,所以不是愛抱怨的得冠軍,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公平的輪調。

 

岔題了。

繼續回到要做多少的問題,也差不多要下結論了。

 

以前看到掉落在地上的物品時會順手撿起、發現公領域地上有水灘,除了通知有關單位外,偶爾會雞婆的等候清掃人員來,順便提醒用路人不要誤踩而滑倒。等三分鐘可以避免什麼麻煩?在最近的跌倒事件中已經得到驗證,如果第一個人跌倒時有人站在水漬處指揮交通,絕對可以避免第二次的案件,也就避免了後續處理客訴所浪費的人力和財力成本。「勿以善小而不為」,不只適用於對小事的勉勵,也不是在道德層面評論,但擴大解釋倒是可以套用在上述事件上,以利己角度來說,少點麻煩不是很好?

 

所有的事情被規定執行或是當成工作就不有趣了,唯有真正的反省及將心比心,才能向那位7-11的店員一樣令人尊敬。沒門牙的微笑,不缺的是溫暖。

上一篇:第五層,全面啟動

下一篇:感謝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