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8 12:50:14K阿庠

NBA封館:危機與轉機 (上)

在精彩的熱火小牛金盃決戰,以及象徵未來和球隊重建希望的選秀會後,NBA卻因為勞資雙方談判破裂,而在7月1日起正式進入封館時期。事實上,這項危機並不是突然出現的,至少這一年間一直有相關報導傳出,但相較於雙方協商的進度,總讓人懷疑究竟有那方是真正畏懼封館的?或者是雙方都把這一項衝擊性的事實視為談判的籌碼?好在下一階段的會談中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關於封館的前因後果若真要說明詳細,恐怕得要寫上萬字,況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興趣,如果想要深入研究的朋友,可以到PTT這個BBS站的NBAGM板,看最近板友翻譯的關於封館報導的文章,相信會覺得大有所獲。

簡單來說,雖然這次CBA的協商中還有著諸多例如最低參與選秀會年齡上限等於關於制度改革等爭議,但關鍵還是卡在「錢」上面:老闆們宣稱自己一直在賠錢,因而要削減在球員薪資上薪水的支出,而球員方面則堅持聯盟一直有獲利,拿球員薪資開刀是不合理的。

兩造截然不同的立場,究竟誰是對的?

事實上,兩邊都是對的,聯盟的營運是賺錢的沒錯,但許多球隊的經營者也確實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原因就出在經營球隊除了球員薪資以及日常經營和維護的費用外,在會計帳務的計算上,還有許多折舊和負債必須列入攤提,像是興建新場館的龐大費用,或是當初融資購買球隊時每年所需償還的利息等。因此,雖然多數球隊在經營上是賺錢的,但在計入這些額外費用後就出現了虧損。

所以,老闆喊著球員薪資比重需要調降來維持平衡,球員們則認為因為利息或會計準則所造成的虧損為何要由勞方來承擔,尤其在各種數據都顯示NBA這幾季的營收是越來越好的情況下?

事實上,球員方的這項說法也不無道理,球員薪資占經營成本的比例應該是固定的,在上一份CBA中,球員薪資是定在BRI(Basketball Related Income,籃球相關收入)的57%,每季球員薪資中的有固定比例(本季為8%)會被先撥到一個列管帳戶,視該季結束後球員總薪資占實際BRI的比重,如果超過57%,那這預先保管的8%薪資就會撥給老闆們至到比重降至57%為止;反之,如果薪資占比重低於57%,則球員們就可以快樂地領回這筆原本就該屬於他們的錢。

因此,若球員薪資的成本是固定的,為何在營收增加的情況下,球隊的虧損卻惡化?是否是經營團隊的問題卻歸因至球員身上呢?

不過,NBA中確實存在著大小市場球隊競爭實力及基礎不等的問題,相較於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一些小市場的球隊不僅在吸引自由球員加盟上居劣勢,也不可能得到像大市場球隊那樣的市場收入,現行的球員薪資比重也對他們造成負擔。

因此,新的CBA中,球員薪資占BRI的比重應該是會調降,只是降的幅度不明,這也必將是雙方後續爭議的重點之一。

資料來源:http://tw.sports.yahoo.com/nba/blog/basketball_chen/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