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9 19:34:33yuluoke

中共计划发行《求是》杂志英文版


2009-07-28
中共计划出版其机关刊物《求是》的英文版,其目的据称是“让西方社会,特别是西方理论界和学术界更容易理解党的核心价值观”。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在全世界平面媒体面临压缩的情况下,中国的平面媒体在扩张。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宣传攻势。新华社推出电视新闻;中央电视台、电台的阿拉伯语频道最近同时开播;多省卫视插播英语新闻节目—这些已是人所周知。在推出《环球时报》英文版之后,又计划推出《求是》杂志英文版。一个又一个旨在全球范围“扩大话语权”的举动,离不开雄厚的人力、财力资源作支撑,也离不开中宣部的苦心经营。

多维媒体公司董事长、资深评论家何频在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让媒体的触角伸向全球,是一种“消耗预算”的行为。他说,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想到世界上“玩”一把:

“他们好像似乎动用了很庞大的资金。我认为做这个事情有两点意义,第一点意义是消耗预算,这是最重要的意义,是因为中国现在政府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一个政府。政府的这个钱没地方花,他们挥霍以外,他们还消耗不完。所以,他们就要拿一部分钱到国际社会去玩。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意义现在是消耗预算,安排人员,因为搞这些东西你就等于又多了几个副部级呀或者是职级单位。现在中国的问题我觉得很奇怪,现在全世界的媒体,主要的西方媒体都是在吹捧中国,很少很少有批评中国的有力的文章。为什么中国自己还要来做这个东西?因为做这些事情的人多少我都认识一些,所以我就跟他们讲的很简单,我说你们就是为了消耗预算,钱太多了,没地方花。”

这位资深评论家表示,扩大媒体的外文受众,除了消耗预算外,当然还有其宣传目的。然而他说,中国扩大对外宣传“在西方多少有一点作用,但是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一点”:

“那么,宣传效果呢,西方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一个中国的声音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不象中国,中国只有共产党一种声音。那么,这种声音在西方有没有作用呢?多少还有一点点,但是这个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一点。所谓《求是》,《求是》谈的不是实事求是,千变万化也变不出一个讲真话的媒体出来。以前的英文报纸和杂志在中国蛮多的,《北京周报》有很多语种发行呀,还有什么《中国建设》呀,这些杂志都有很多语种的版本呐,这些东西都没人看呀,他们在美国也有发行呀,谁看呀?傻瓜也不会看嘛,对你的中国没有好感的人,并不会因为你撒谎更多就会增加对你的好感。西方也不是说是傻帽,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也有西方人支持文化大革命,中国搞暴力革命的时候,也有西方人支持暴力革命。西方是一个多元社会,稀奇古怪的人也有。”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教授表示,发行《求是》杂志英文版,有助于西方增加对中国政府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决策过程的了解: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这个增强了解,这样的话可以增加不是说透明度吧,可以增加对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呀,决策的运作和讨论过程呀,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几个英文杂志已经在海外发行多年了,而且现在已经有几个学术刊物在美国已经有英文版。所以,现在看来对这些方面呢更加重视,又有新的发展,投入了很多,不光从财力上呀,人力上积极开展。当然渠道不一样,他们从草根层次,从中小学开始。在美国已经办了60多所孔子学院,全世界300多所,每年在美国开孔子学的会议。不知道你4、5月份的时候你去了没有芝加哥,规模很大呀。总之觉得还是以文化交流为主,教中文为主,并没有对美国价值或者西方文明构成威胁或者挑战。”

《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发行英文版《求是》,是为了让西方理解中共的核心价值观。李教授表示,这在一向表白不输出革命的中共来说,是一个过去不常见的提法:

“这倒是一个新的提法,因为过去它一直避免谈到价值问题,比如说刚才说到孔子学院。多次说我们不输出价值观,主要是教中文,讲这个中国传统。所以,这倒是一个新的提法。就说这就更进一步了,加强宣传的力度和深度。不光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这是一个扩大影响。”

众所周知,中共高层1988年撤销《红旗》杂志后,《求是》杂志取而代之,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刊名为邓小平所题写。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Copyright © 1998-2009 Radio Free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印本文 电邮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