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9 22:21:48yuluoke
纳粹和共产党——余杰《从柏林墙到天安
曹长青
余杰是在中国和海外华人中相当有影响力的年轻一代的异议作家。在中国那种人身自由随时可能被剥夺的黑暗环境中,他勇于思考,独立写作,写出了一本又一本批判共产极权,启迪人们思考的著作。余杰这本新书《从柏林墙到天安门——从德国看中国现代化之路》,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希特勒曾主掌的德国,明白毛泽东们仍主宰的中国,尤其是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共同点。
《从柏林墙到天安门》封面
《从柏林墙到天安门》不是一本学究式的晦涩著作,作者用游记、访谈、随笔等说故事的方式,简洁、轻松地带领读者进入深层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在当时整个欧洲音乐厅、歌剧院、大学最多,教育水平最高,世界一流的作家、诗人、音乐家、电影制片人云集之地,被称为“世界艺术中心”的国家(德国1922年一年生产的电影就有646部,接近每天两部,超过那一年欧洲其它全部国家生产的电影总和),怎么会出现纳粹,会有希特勒当选,出现奥斯维辛毒气室?
这场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纳粹运动,主要领导者都是知识分子。希特勒曾是浪漫的艺术家,戈培尔写过小说,另几个主要领袖,也写过诗和音乐,有的曾是画家。德国著名的意识流作家托玛斯.曼1939年在题为《希特勒兄弟》的杂文中,还把希特勒看成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家。英国当代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在他那本阐述二十世纪历史的畅销书《现代》(Modern Times)中说,“就希特勒而言,他凶恶的阴谋里,总是含有一定的艺术色彩。”
德国人当时是整个欧洲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并是产生了歌德、贝多芬、海涅、康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席勒、海德格尔、布莱希特等的国家,居然像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会当选,而且在后来的一次公民投票中,他竟拿到百分之八十四点六的高票。希特勒凭什么做到了这一点?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认为,希特勒的成功关键,是他有“艺术的处世方法”。希特勒认为,德国是世界上受教育最好的国家,要想控制德国人的思想意志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他们的心,他们的感受性是最容易攻击的目标。于是希特勒用他极具煽动性的演讲等,直攻德国人的“感受性”,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民族主义、国家强大。他的《自我奋斗》,其实就是渲染带领德国奋斗,要使伟大的德意志高于一切。而当德国人都狂热于国家强大、德意志的辉煌等群体主义价值时,纳粹们就提出,“国家的法律和元首的意志是一致的”,于是元首成为国家的化身,领袖具有绝对的权力。
在中国,这场至今还在持续的共产革命,主要领袖也几乎都是知识分子。毛泽东是诗人,中共高层不少人舞文弄墨。毛跟希特勒一样,也是摸到了中国人,尤其是那些民族主义蠢血沸腾的中国文化人的脉搏,也是热衷和煽动集体主义,国家强大,最后以群体的名义,剥夺个人的权利。
余杰的书想力图发现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这种内在联结性。纳粹和共产党,都倾向国家崇拜(state worship),社会主义,大众主义(populism),而不把个人权利和自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早在希特勒崛起的德国,人们就可以看到纳粹和共产党的理念相通性。德国共产党强调“劳苦大众”,纳粹则推崇工人阶级。当时德国国会,纳粹和共产党席位最多,而且共产党对纳粹并不完全对抗,甚至认为「希特勒的上台是共产党夺取政权的一个短暂前奏”,他们的根本理念有相通性。共产党强调社会主义,希特勒的纳粹政党全名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从党名就可看出,一是强调社会主义,二是强调工人等所谓穷人,简直跟共产党的宗旨一模一样。两者在集体主义、国家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上等,都在一个轨道。美国最近有一本新书《自由派法西斯主义》(Liberal Fascism),甚至把西方左派和希特勒右派连到一起,提出美国的自由派(Liberal)实质上是一种法西斯主义,因为两者都崇拜国家主义,都向往社会主义,都要通过政府力量来主导人类生活。而共产党是这种“自由派”思维的登峰造极。
正因为左派、共产党和法西斯主义有这种内在联结性,因此人们看到一种现象,虽然西方左派否定、谴责希特勒等极右派,但对造成更大人类灾难和死亡的共产主义则不相提并论、更不等量齐观。1997年,法国出版了《共产主义黑皮书》,不仅历数共产党的罪恶,并把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提并论,引起西方左派强烈不满和争议。该书主编是过来人,他曾是法国毛派团体成员,并参加过1968年巴黎的五月红色暴动。正是亲身经验和思考,使他最后觉醒,认知到“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一样,都是违反人性和社会基本准则的意识形态”,“两者都是独裁,都限制思想言论自由,都是一党专制,都是用暴力和恐布统治,都要在思想上和肉体上消灭一个异己的人类群体,只不过纳粹要消灭犹太人,而共产党要消灭另一个阶级,把纳粹主义的种族歧视变成了阶级歧视和信仰歧视。”
余杰在书中,也从比较德国女导演莱芬斯丹给希特勒拍“第三帝国辉煌”(奥林匹克和纳粹党代会)与中国导演张艺谋给胡锦涛拍“中华帝国辉煌”(奥运开幕式),让读者了解到艺术家为纳粹和共产党服务的这种“艺术上”的联结。余杰还描述了他亲眼目睹的德国左派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的反美狂热。当然,格拉斯年轻时就是纳粹,骨子里仍有那种左派和“德意志高于一切”混合的东西。
纳粹德国的“第三帝国”,和今天“大国崛起”的共产中国,内在有多少精神和价值的联结性?本书提供的一些脉络,很值得人们思考。
2009年6月22日于美国
注:该书2009年7月5日将由台湾《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惠寄 转载请注明出处
Sunday, June 28, 2009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下一篇:遇罗锦:一个大童话——我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