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5 11:34:45幻羽

*幻羽*題~秋緣~2 + *「無生法忍」語意* -藍吉富-

               

 

 

        誰為心愁題詩賦  塵情夢空無常吟  滄桑深藏秋殤淚

 

        歌盡塵緣為誰醉  雲煙流訴與誰綿  古今痴語念誰歸

 

             輕拈佛音心頻訴  詩雨滴夢送秋緣  清淨參禪悟無生

 

                                  *幻羽*題~秋緣~2

 

 


                              *「無生法忍」語意*

                                        -藍吉富-

「無生法忍」一詞,是梵文“anutpattika-dharma-kSAnti”的意譯。有些經論也將它譯作「無生忍」或「不起法忍」。分析梵文此詞的原義是這樣的:“anutpattika”是「不生」或「無生」。“dharma”是「法」。“kSAnti”是「忍」。

首先,讓我們先瞭解「無生」的意涵。

大乘佛教認為:現象界的一切人、事、物,雖然表面上有生滅現象,但是這種生滅是一種由因緣引起的幻現,不是實有自體的實生實滅。透過禪修,可以透視到這些現象的本質是「空性」,是不生不滅的。凡夫感官所經驗到的生滅現象,是有為法,是錯綜複雜的因緣發展鎖鍊中,所暫時顯現的現象,並不是永恆的實體。至於真實的宇宙原理(含生命原理)則是超越生滅、不分主體(能)與客體(所)的境界。這種境界(或原理)就是空性。是「無生」(不生)、「無滅」(不滅)的。

「無生法忍」一詞中的「無生」,是「無生無滅」(或「不生不滅」)一詞的濃縮,是指「無生無滅的境界或原理」,也是真如實相的理體。行者內心信受這一理趣,心智安住在此「無生無滅」境界之中,這便是「無生法忍」一詞的核心意義。

這是大乘佛法所揭示的教義。是聲聞乘禪觀法門的進一步發展。「無生」自然「無滅」。這是超越生滅的境界,是超越凡人之迷界生死的絕對境界。這種境界也是《般若心經》所載:「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與「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的境界。

接著,我們要考察的是「忍」字的意涵。這個字是初學者較難理解的詞彙。我們可以引用《解深密經》(〈地波羅密多品〉)來稍加說明。該品經文在詮釋六波羅密的內容時,曾謂「忍」有三種,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與諦察法忍。其中,「耐怨害忍」是指忍受無知眾生對菩薩的侮辱與迫害。「安受苦忍」是指在行菩薩道時,必須忍耐所面臨的種種自然界的災患與苦難。這兩種「忍」,都與平常所謂的「忍耐」相同,比較容易理解。

至於「諦察法忍」則是指對諸法實相的清晰觀察。能透視諸法實相(真如)的空、無自性與無生,亦即具有這種觀照諸法實相的智慧,而且此心也安住(確信、認可)在這種實相境界之中,這就是「諦察法忍」的深意。所以,「諦察法忍」其實也可以為「無生法忍」一詞做另一角度的說明。

從「諦察法忍」的角度來觀察,其中的「忍」,是指觀察諸法實相的智慧,也指具有這種智慧之後,此心對其中理趣的「安住」,亦即對那種道理,內心所具有的確信不移的心境。這種忍可以稱之為「法忍」。其與忍耐他人迫害的「生忍」是不同層次的。

如果將上述三種忍稍加比較,則可知:「耐怨害忍」的忍耐對象是無知眾生的怨害。「安受苦忍」的忍耐對象是自然界的種種災患。而「諦察法忍」之「忍」的對象則是諸法實相的無生無滅(空性)。可見這種「忍」與前二者不祇對象不同,而且在語意上,與心理層次上也大異其趣。

通過上面的簡略分析,我們再來研讀《大智度論》對「無生法忍」一詞的義理詮釋,便會覺得該論所說,頗為扼要、簡明。該論卷五十〈釋發趣品第二十之餘〉云:「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碍、不退,是名無生忍。」

這可以說是《大智度論》對「無生法忍」一詞所作的簡明定義。一個菩薩行者,對於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境界,能夠信受、通達、沒有障碍、也不退轉,這就是「無生法忍」。換句話說,這位行者的心,要安住在實相境界中。不祇信受實相的不生不滅,而且悠遊其中,心無障碍,意不退轉。具有這種認知心態,便是具有對實相的基本智慧。在菩薩道的實踐過程中,此人已步上康莊大道,從此昂首闊步向成佛目標邁進。不再猶疑、不再徘徊。

在前引《大智度論》文之後,該論又載:「無生智者,初忍後智。粗者忍,細者智。」可見就修行者之主觀立場而言,「無生法忍」是行者禪修所得之最初證智。只不過這種智慧較粗、尚未到達精細的程度,所以稱之為「忍」。如果再加修持,使功夫與境界更加提升,則可以成為「智」。所以,依《大智度論》的意思,「忍」是「初得、而且比較粗的智慧」。雖然比較「粗」,但是仍然是與智慧相同的品類。二者之差異,只是精粗不同而已。

這樣的理路,其實與《俱舍論》所說頗為相似。該論在論述見道位之八忍八智時,即以為「忍」是「認可、預決」,「智」是其後的「決斷」。「忍」是正在斷煩惱的階段,而「智」則是「已經解脫」的階段。「忍」是無間道的觀智;而「智」則是解脫道的觀智。「忍」是生智之因,是清楚認知實相的無漏心,而「智」則是「忍」的果。

由此可見,大小乘的證悟法門,儘管有其精粗廣狹之異,但是在次第與脈絡上,仍然有一貫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