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11:39:43幻羽

*幻羽*題~歇~3 + 「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釋惟覺*老和尚-

     

  

                     覓悟處,當下歇  妄想,智慧起   

                     萬緣放下妄不生  明心見性入道源 

                     能所俱空歸自性  法法如是契悟心 

 

                               *幻羽*題~歇~3 

 

              「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釋惟覺*老和尚-

道在哪裡?道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不假絲毫造作,如《圓覺經》講無「作、任、止、滅」四相,才能契悟本心。

「作」是指作意,例如觀想日輪、觀想月輪、觀想佛像,都是屬於作意;吾人本具的心性,非作可致。

「任」,指隨緣任性;吾人之本心,非放任可致。

「止」是止息諸念,將心念停止在一個地方,止觀就是把心念止在一處,如觀想日輪,就把心專注於日輪的觀想上,這都是佛法中的方便法門。

「滅」者,寂滅是也;滅色歸空,欲求圓覺,亦不可得。

「作、任、止、滅」是欲求圓滿覺性的四種病態,真正的修道必須遠離作相、任相、止相、滅相,因為這念心不能有絲毫造作。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這念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寂然無為。

例如,念佛要「能所俱空」,念而無念,念了以後不執著念佛的人、所念的佛號;持咒要持而無持,沒有能持之心、所持之咒。因為念佛、持咒都是方便法,一切都要歸於自性。

自性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不僅要入涅槃寂靜,更要發菩提心,定慧等持。假使坐在這裡百思不想,只是定境、只是靜,這只是止,不是道。心念停止不動,就如禪宗所說的「死水不藏龍」,所以除了寂然不動以外,還有靈明不昧的心性。

靈明不昧,是每個人都有的靈知靈覺,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靈知靈覺。眾生雖然有靈知靈覺,但是不知道淨化、保養這念心,吃喝玩樂、追求名利財色,乃至於造作種種惡業,心中了毒,自己害了自己,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大眾要了解,清淨心才是自己,慈悲心才是自己。

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自己的心造作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境界,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每個人都會經過幼年、少年、青年、壯年,最後會老、會死,眾生將每一階段都執為實有,把四肢、五官、美醜、高矮、胖瘦都當作實實在在的境界,其實這都是虛妄的境界。

在沒有死之前,哪一個階段是自己?平時不知道淨心、定心,不知道檢討、反省,等到生病或是命終之際才後悔莫及。

欲界有情,有飲食、淫欲、睡眠等種種欲染,產生造作、執取、佔有,就無法脫離欲界。

色界有情,雖已遠離欲界淫、食二欲,仍有質礙,因此把所見所聞當作實有,執著這種幻境而迷失本心,不知外在一切是虛妄的,就很難出離色界。

三界中最高的是無色界,無色界天是修四空定的果報,由於這類眾生但有心識,把心安住在深妙禪定當中,仍然無法超脫三界。

如何才能離開欲界?檢討、反省,化掉自己的貪心、瞋心、癡心,就能離開欲界。所以要在這念心檢討、淨化,依根解結,依自己的六根化除當中的六結。

如果分別心太重、執著心太重,就會產生仇恨、取捨、排斥、鬥爭。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看到外境,知道是好,心中沒有貪心、沒有執取心、佔有心,就是「見境不生貪愛」。

「於理不生分別」,理,就是菩提心、就是覺性。理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這念心始終如一面明鏡,常寂常照、常照常寂,寂然無為、寂然不動,就能感而遂通。

凡夫眾生只知道動,不知道靜。靜坐時,這念心要寂靜無為,堅住在覺性上,一念萬年,萬年一念。這念心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坐不安穩,始終想到解七以後的事,有這個念頭就是生滅。

如果現在功夫用上路,心裡根本就沒有解七的念頭。為什麼?因為始終堅住覺性、寂然不動,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

「安身立命」,如何安身?如何立命?這念心與菩提心相應、與寂滅心相應就是無量壽,十天、半個月,乃至於幾十年,一剎那就過去。所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這才是最究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