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 15:56:08幻羽

*美國示威的壓迫與反撲+當特朗普的對立面成為正確+美國學術圈是否依舊容得下保守派?+推倒雕像的示威者戰勝了什麼?*

白左的怒與火・一 *美國示威的壓迫與反撲*

BLM示威幾乎席捲歐美全境。(Reuters)

電影《亂世佳人》因「美化蓄奴制」遭到下架。(Getty)

難民危機加劇歐洲右翼崛起。(AP)

白左的怒與火・二 *當特朗普的對立面成為「正確」*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還披上非洲國家加納傳統服飾「肯特」(Kente),率領民主黨議員單膝跪地向弗洛伊德默哀致意,雖然也衍伸出一些爭議,但也達到吸睛效果。

白左的怒與火・三 *美國學術圈是否依舊容得下保守派?*

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大規模示威,許多學生和年輕人也都共同響應。(AP)

白左的怒與火・四 *推倒雕像的示威者戰勝了什麼?*

6月14日,示威者作狀用浮水棒打擊另外一名頭戴特朗普面具的示威者。(Reuters)

6月9日,英國牛津,示威者在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Oriel College)外示威,要求校方拆走校內的羅德(Cecil Rhodes)雕像。羅德是英國商人及政治家,協助英國擴張在南非的殖民地,然而他以勞役黑人開採鑽石獲得財富,在擔任開普敦殖民地總督時,草擬黑人土地法案,更是南非長年種族隔離的始作俑者。(Reuters)

6月11日,高空拍攝美國西雅圖國會山區(Capitol Hill)街道,示威者在馬路漆上「BLACK LIVES MATTER」大字,又佔領附近區域,自稱為「Capitol Hill Autonomous Zone」(國會山自治區,CHAZ),之後改名為「Capitol Hill Occupied Protest」(佔領國會山抗議運動,CHOP)。(Reuters)

雕像倒或不倒 改變了社會什麼? 

圍繞雕像存廢的這場激烈對峙,固然反映了歐美為主的國際社會正在進行着一場文化戰爭,然而這場文化戰爭的背後,卻徒有社會對立,無法解決公平正義的問題。 

過去前蘇聯等後共國家也曾紛紛移除列寧雕像,但在移除雕像之後,這些國家內部社會問題之繁雜與積重,許久都未能得到解決,甚至舒緩都談不上,據此,推倒列寧雕像的意義多淪為形式,而觸碰不到實質。 

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球示威運動,乍看是遍地烽火,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譬如歐洲面對的中東難民與歐盟整合問題、澳洲、日本面對的原住民議題,以及眾多新移民在歐美紐澳國家面對的社會困境等,皆與美國有着相當殊異的面向,僅僅是同步推倒雕像,並不代表它們各自社會問題能受到重視與解決。各國社會如果不能正視其內部的族群社會結構、文化與資源分配問題,則此波推倒國際大範圍的雕像潮,恐會淪為無意義的狂歡。

失聲的中立者與兩端的瘋子

一位白人警察殺了一位黑人,很多黑人和支持者在很多城市示威,乃至暴亂。對此,又有很多人出來反對這些暴亂者,甚至是反對示威者。 

人們的分歧很深。這是美國社會的現況。 

一方面,如果一個人表態稱「那位警察的做法很不對。且美國一直存在警察過當執法和濫用暴力的問題,這很嚴重」,那麼就會有一大波人上前指責:「你怎麼可以這樣講話?警察是正義的!警察冒着他們的生命危險保護我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維護法治和秩序。你難道看不見那些暴徒破壞公物,擾亂社會秩序嗎?你就是無政府主義者!你就是極左ANTIFA!」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表態稱「這些示威者不應該放火,不應該破壞公私財物,那些超市店鋪和餐廳的業主又犯了什麼錯?不應該受到示威者的洗劫和破壞」,那麼也會有一大波人上來指責:「你怎麼可以這樣講話?示威是正義的!你難道支持警察嗎?警察就有權利濫殺黑人嗎?警察暴力難道不嚴重嗎?黑人的生命就不重要嗎?美國種族歧視不嚴重嗎?你就是特朗普支持者!你就是極右納粹!」

一個多元的社會必然會有各種聲音,有各種聲音就會有各種分歧。美國尤其多元,其分歧也尤其多。而面對這些分歧,兩端的瘋子們往往只給出缺乏包容性,不考慮對方的方案。當社會按照這個軌跡推進,撕裂必然愈發嚴重,人們也就面臨更大的站隊壓力,瘋子也變得愈來愈多,愈來愈激進。兩個乃至多個陣營之間的分歧,甚至可以惡化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這時,有些話語和建議,會被極左的人批為「極右」,會被極右的人批為「極左」,無論任何一方都無法完全認同。但這往往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究竟是要頂住被各方辱罵、排擠乃至攻擊的風險,講出該講的話?還是明哲保身,拒不發聲,任由這個世界由瘋子決定?這是每一個「中立者」都需考慮的問題。

5月29日,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示威者聚集於CNN中心。(Getty)


美國示威:圖攝於5月31日,科勒爾蓋布爾斯舉行的悼念活動,除示威者外警員也有參與。(Ge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