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06:54:41幻羽

**這個與中國有關的問題,特朗普死活想不通!**+**數字經濟,疫後時代的分析與展望**

         **這個與中國有關的問題,特朗普死活想不通!**

   來源:牛彈琴2020年04月12日08:29 新浪新聞綜合

  對這個問題,這個多少與中國有點關聯的問題,特朗普死活想不通。

  想不通,就要大聲說出來,這也是特朗普的特點。

  哪怕是複活節前夕,特朗普很認真地吐槽了。

  剛看了朋友傳過來的視頻,大統領真是槽點滿滿,不由人不陷入笑容。

  那我們就原汁原味地看一下。

  4月10日的記者會,美國復活節假期前最後一場白宮記者會,記者先向特朗普拋出了一個問題:

  總統先生,請你解釋一下,在大流行病期間,討論削減或停止對WHO(世衛組織)撥款,這是否合適?

  特朗普是這樣回答的:

  我們會在下星期討論WHO的問題,我不想在今天討論。今天是聖星期五(復活節前最後一個星期五),我不想在復活節前討論,我也不想在掌握所有事實前這樣做。

  但過去這麼多年,我們每年給他們4億、5億美元,甚至更多。

  中國這些年來,給他們(每年)少於4千萬美元,所以,我們每年給的要比中國多十倍。

  但他們非常以中國為中心,就像我這個星期說過的那樣,非常非常以中國為中心,中國似乎總是在爭議中佔上風,我不喜歡這樣,真的不喜歡,我不認為這是恰當的,我不認為這對美國人民公平……

  特朗普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但特朗普還沒說完,他接著這樣回答:

  我想讓錢花在對的地方。我想再問一次,為什麼美國每年支付5億美元,很大一筆錢;為什麼中國,他們每年給了4200萬美元,通常在4000萬美元以下,3000多萬,而我們是5億,4520萬,4億,4億1百萬,每一年都不一樣。

  而他們是4000萬,3800萬,3600萬,3500萬,3200萬,3100萬。

  然後,你必須問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答案總是對中國有利?

車軲轆話來回說,這是特朗普的特色。至於數字,我看了一下,他也沒看講稿,估計也是隨口說,大家都別太當真。

  聽懂特朗普心中的疑問了吧:我們給WHO這麼多錢,十倍中國給的錢(姑且他說的對),WHO為什麼不替美國說話?為什麼總是對中國有利?

  特朗普想不通、很生氣。

  很生氣的特朗普,停不下來了,然後,他開始發揮,他接著說:

  我對世貿組織(WTO))也有同樣的問題,這是不是很有意思。在WTO,在我上任前輸了很多案件,簡直荒唐。

  中國一直在難以置信地占我們和其他國家的便宜,比如,他們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那我說我們也算發展中國家。他們有很大好處,因為他們是發展中國家,印度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可是我們有很多要發展的……

  1,嗯,WTO也躺槍了。

  2,嗯,印度你們也躺槍了。

  3,特朗普很不服氣,怎麼你們中國和印度是發展中國家,我們美國也是發展中國家,我們也有很多要發展的……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兩個瘦小的孩子,好不容易領到了糖果;哪知道最白白胖胖的小孩,卻打起滾來:我也要,我也要……

  但你還別說,特朗普這麼一發揮後,在美國社交媒體上,還真有一些美國人被繞暈了,感慨:對啊,為什麼WHO總向著中國呢,我們出那麼多錢的。

  但很快,更多人回過神來,邏輯好像有點不對啊。

  第一,按照特朗普的邏輯,我給的錢多,就必須按我說的辦。

  私下里說說可以,這樣公開說出來,太赤裸裸金錢關係了吧。

  照這樣的話,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會費必須多啊,那麼:

  WHO,必須聽美國的;

  WTO,必須聽美國的;

  下一步,聯合國安理會,也必須全部聽美國的……

  五常的否決權怎麼辦?把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的否決權都沒收了?

第二,道義在哪裡呢?規則在哪裡呢?

  比如,WHO好歹應該按照防疫效果來說效果吧,WTO好歹應該按照法律來進行判案吧。如果按照金錢來比大小,那不全亂套了。

  但大統領統統不管。

  反正,在中美爭議中,WHO你誇獎中國做得好,就是沒有天理;WTO你判美國輸,不判中國印度輸,那就是不公平。

  至於“發展中國家”待遇,憑什麼你們中國有、印度有,我們美國沒有?

  告訴你:我們美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混了幾十年了,美國堅決要求“脫富”成為發展中國家,聽得讓人一愣一愣的。

  但看視頻,特朗普可是說得理直氣壯,這可不是國際玩笑!

  第三,果然,生意人總統啊!

  感覺現在的美國,跟以前的美國,三觀也已經不大一樣的。

以前,哪怕是表面,總還是有些大道理的,民主啊、公正啊、法治啊,多少按規則辦,畢竟,這些組織,都是美國張羅建立起來的。

  但現在,一言不合,摔門而出,不聽我的,那我不給錢,我就退出。

  這次說得就更直接,我出了那麼多錢,你屁股坐到中國一邊,這不行!

  至於為什麼坐到中國一邊,我不聽,我不管,反正我給你錢多……

  特朗普想不通,想不通就大聲說出來了,然後,就要付諸實際行動了。

  有意思吧。

  以前我們常說: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那還是在一個講道理的世界,現在來看,不懂文化的流氓,有時還真挺可怕的,完全不講道理啊。

  但這就是現實,殘酷的現實: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但不要命的怕不要……

  下週,美國可真要對WHO動手了。

責任編輯:祝加貝

                    **數字經濟,疫後時代的分析與展望**

                        2020年04月12日16:06 海外網

  在抗擊新冠肺炎中,數字技術、數字產業和數字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增長潛力。而在疫情之後,新一代數字相關技術將如何繼續為數字產業賦能加力,提供更多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市場與政府邊界的變化調整又該如何引導?這些都將成為關注和討論的熱點。

  4月11日下午,在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幹部教育中心出品的“2020幹部培訓公益年計劃”系列課程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全國人大常委,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在直播課堂中對“後疫情時代的數字經濟”進行展望。

  新機遇,數字技術表現亮眼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對人類生命健康及全球經濟的衝擊顯而易見,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全球治理面臨的新課題。

  患者診療、疫情地圖、人群追踪、分類管理等,數字技術幫助高效、精準地做好防護與指導;在線教育、餐飲外賣、協同辦公、零售電商等,數字技術能夠保障社會生活運轉、加快復工復產。中國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和數字基礎設施,在這一時期,不僅為抗疫做出巨大貢獻,也展現了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線上模式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對此,江小涓認為,數字技術的表現亮眼,與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有很大關係,提前佈局讓“新基建”成為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這個領域空間大、前景廣闊,還將有大量新的機遇,而此次的疫情之後,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消費者也培養了新消費習慣,可以說,這是一次非設計的廣泛實驗,非此情景不可設想,未來,技術發展支持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雙輪驅動,更多百億級千億級的消費可望實現商業化。

  新挑戰,發展空間仍需拓展

  可以預見,數字經濟不僅現在助力中國的實體經濟,而且能夠讓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贏得長久的動力。

  “但也要認識到,近幾年數字經濟發展有減力趨勢。”江小涓提醒,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和上網時長出現停滯,互聯網新產品表現貧乏,自動駕駛、量子計算、3D打印、機器人等新技術尚沒有消費級的突破。一個重要原因,是4G移動互聯網能夠支持的產品,需求已較為充分地滿足。新一輪發展,需要新的技術支撐。

  目前,消費互聯網的運用更為普遍成熟,因其連結的是需求相似的消費者,而產業互聯網連結的是各不相同的專業行業,二者所需要的通訊能力和計算能力,是不可相比的,因此發展空間仍需拓展,不能停滯。

  “雖然有挑戰,但應用5G的較強能力、巨量消費者和大規模產業基礎,以及一批有能力、有正向價值觀的好企業,是我國的很大優勢。”江小涓認為,“大規模連結能力,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能力,滿足很多行業更高標準的應用要求。。。。。。5G的應用前景的確激動人心。”

  新需求,產業治理各歸其位

  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展,必須具有強大的創新性,就需要更加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經過市場拼殺出來的企業,具有綜合能力和眼光,這些企業有足夠力量在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力量。而這種情況下,政府與企業的邊界又應當如何調整?

對此,江小涓認為,數字產業和產業數字化已經成為主導產業和新增長點,萬物互聯時代必定會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這就需要政府制定中長期發展政策,關注數字產業發展狀況;大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強,但應用場景不可控,應當將發展決策交給市場,政府來提供應用場景;產業組織方面,國內產業優勢來自大市場同時具有的規模效應和競爭效應,因此政府也應當鼓勵形成大型平台與鼓勵競爭並重的政策導向;產業互聯網發展需要公共產品的支持,可實行公共機構提供或購買服務的方式。

  智慧城市、智能駕駛、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未來數字技術的普及,會運用到各行各業,但同時,將會必然帶來對數字技術本身的治理難題,例如人臉識別,就涉及數字技術、數字治理與個人隱私之間的平衡,“數字經濟發展,市場是基礎性力量,政府與企業必須各歸其位,產生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引導其發展。”江小涓說。

  據了解,“2020幹部培訓公益年計劃”由在線微課、直播課程、面授課程三部分組成。其中,在線直播課程涵蓋服務經濟、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管理體系、新基建、國家規劃五個方向,全面講解未來戰略性制度安排,並助力各級政府做好疫情后的恢復工作。該計劃一經提出,清華大學多位教師積極參與授課,院內外已有63名教師志願加入公益師資庫。

責任編輯: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