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9 17:41:05幻羽

**自然主義+自然主義美學+自然主義文學+自然主義的世界觀+形而上的自然主義**


                             **自然主義**

自然主義通常是指綜合唯物主義和實用主義、不探究自然界中超自然因素的哲學立場,其理論基礎認為所有現象皆可用自然理由的概念解釋。自然主義不一定認為超自然現象和對於不存在之事物的假設就是荒謬,但是所有的現象和假設必須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研究,因此任何超自然事物要麼是不存在,要麼是不可知,再不然就是與自然現象或關於自然的假設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任何限制於自然、物理、唯物方法和解釋範圍內的探索和調查手段,或者積累知識的過程,都可歸入自然主義。 

許多科學哲學家用「方法自然主義」(又譯「方法論自然主義」,「自然方法論」)和「科學自然主義」來指科學方法中被長久廣為遵循的常規,即使用方法論假設可觀察的自然現象只能由自然原因來解釋,而不假設超自然能力是否存在,因此也不接受超自然的解釋。與「存在論自然主義」或「形上學自然主義」相對,這些思想認為:自然界(包括整個宇宙)就是存在的全部,因此超自然事物是不存在的。 

這以哲學方法差異是由支持科學和演化論的哲學家提出,他們在「創造論對演化論的爭議」中反對創造論或智能設計論,把「方法論自然主義」稱為「科學唯物主義」或者「方法論唯物主義」,與「形上學自然主義」結合,進一步支持他們提出的「現代科學是無神論」的理念。與其相對的自然哲學手段則接受對自然現象的超自然解釋,從而被稱為「有神論科學」。

自然主義的歷史

哲學自然主義的觀念和想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愛奧尼亞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其中一個是有「科學之父」美名的泰勒斯,他以經驗觀察及理性思維去解釋世界而非流行的希臘神話故事。這些具創建性的哲學家的實觀方法為自然主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啟蒙時期,包括培根和伏爾泰在內的哲學家,為把超自然從對自然界的探索中排除,提供了哲學思辯輪廓。後來的科學革命中,將科學研究中的神學包袱徹底清除,這個運動在現代生物學和地質學的發展過程中達到頂峰,拒絕任何來自廣泛社會的宗教對科學的字面解釋。 

「方法自然主義」一詞最近才出現。1983年,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 Illinois)的哲學家Paul de Vries用「方法自然主義」來描述「對上帝不置一詞的研究方法」,使之與「否認上帝存在」的「形上學自然主義」區別開來。Edgar Sheffield Brightman(Edgar Sheffield Brightman)最早於1937年在The Philosophical Review一文中使用過「方法自然主義」一詞,使之成為與一般「自然主義」相對比,但是這個概念直到最近才發展出來。

自然主義的定義

方法論的自然主義與形上學的自然主義

形上學自然主義又稱「哲學自然主義」或「存在論自然主義」,運用存在主義的手法研究自然主義。存在論關注的是事物的存在性,所以這個觀點通常視超自然為不存在,是為強無神論。 

相形之下,方法論自然主義是「對科學方法之內的哲學自然主義的接納和假設,無論是否完全接受或相信,……科學不是形上學的,並且也不依賴任何形上學的終極真理,雖然科學確實具備形上學的涵意,但是方法論自然主義是取得科學成果所必須的策略和工作前提。我們因此必須對自然主義的終極真理持不可知態度,然而仍探索自然猶如自然是存在的全部。」

自然主義與超自然哲學的關係

自然主義的定義排除了對超自然的探索。Pennock認為,超自然作用和能力「高於並超越自然的作用和能力」,「而且不受制於自然放法則」,對於超自然作用和能力沒有邏輯限制,「如果我們能夠用自然知識理解超自然力量,那麼根據定義,這樣的超自然力量就不是超自然的」。既然超自然對於我們是神秘的,就不可用科學模型來判斷。「實驗需要觀察和控制可變因素……,但根據定義,我們不能控制超自然因素和能力。」允許科學藉助不可測試的超自然力量,那麼科學家的工作就太簡單,也破壞了科學進步的法則,造成的影響猶如古希臘的劇作中,突然出現的天使引導陷入困境的英雄走出迷宮一樣不可思議。 

這類自然主義對超自然是否存在不置一詞,因為根據定義,超自然超越於自然研究領域。其他科學哲學家接受部分超自然解釋原則上可以測試的說法,但是根據過往的結果,其可能性甚微,因此不應在探索這類事物上浪費資源。無論如何,他們對超自然拒絕是出於實用的考慮,因此,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成為方法自然主義者和存在超自然主義者。例如,一個自然科學家可以在其科學工作中遵循方法自然主義,他也可以信仰上帝(存在超自然主義),或者是無神論者中形上學自然主義者。這個立場不阻止從至今為止視為超自然的研究中獲取知識,不過一旦現象可以被科學地檢驗和自然地解釋,它就不再是超自然。 

自然主義的支持材料

科學方法的支持者將方法自然主義表達為「進行成功探索」的「有效且有力」的手段,而且是自然宇宙研究的本質。他們也把科學的歷史看作是「從超自然主義到自然主義的進步過程」。該觀點的支持者把創造論看成是對理解自然的無效和反作用理論 。 

這個課題在2005年的一場訴訟中得到了密切關注,美國聯邦法院法官約翰·瓊斯(John E. Jones III)在判決書上寫道「方法自然主義是今日科學的基本規則」。這一判決影響了後續有關是否在美國公立學校教授宗教的訴訟,更廣泛意義而言,這個判決書設立了不偏不倚的判斷方法,以解決方法自然主義的科學證據與超自然解釋之間的爭端。 

自然主義知識論

威拉德·馮·奧曼·蒯因(W. V. Quine)把自然主義描述為一種立場:不存在高於自然科學自身的真理仲裁者。沒有比科學方法更好的辦法來研究科學命題,不需要、也不存在如形上學或科學哲學之類的基礎哲學來規範科學或科學方法。 

因此,哲學可以自由地應用科學發現,同時自由地批評無根據、迷惑或牛頭不對馬嘴的命題。這樣一來,哲學便與科學貫通了。自然主義不是那種認為現代科學觀點就是完全正確的教條。它確實維護的立場是:宇宙的過程有科學解釋,而這些過程正是現代科學所致力了解的。  

自然主義與精神哲學

自然主義是否應排除某些哲學領域,如語義學、倫理學、美學,或者從精神哲學中排除唯心主義的詞彙(「相信」,「認為」),目前仍有一些爭論。Quine儘量迴避這類話題,但一些近代思想家已經辯解過,即使唯心的描述和價值判斷不能系統地轉化為客觀描述,也不需要預先假設除了物理現象之外別無其他存在。 

唐納德·戴維森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可以(實際上,必須)對等於其頭腦狀態,即使某一給定的精神狀態(唯物主義意義上)未必能系統地與某一給定頭腦狀態(一個特別的神經興奮範式)對等:前者微弱地取決於後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然主義可以對非物質語彙原封不動,只要對他們的用法給出自然主義的解釋。McDowell在其論文中用「第二自然」一筆帶過。 

批評

關於自然主義的辯論是活躍和複雜的,因為這關係到科學的基礎,以及如何寬泛或嚴格地定義自然。  哲學 卡爾·波普爾將自然主義等同於科學理論中的歸納法。基於對歸納法的批評,他對此持否定態度,不過他接納這一推測手段。 

“毫無疑問,自然主義的方法論(有時稱作「科學的歸納理論」)有它的價值。……因此,我擯棄自然主義觀點。它是非批判性的。它的贊成者沒有注意到:凡是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發現一個事實的時候,他們只不過提出了一種約定。因此這種約定易於變成一種教條。對自然主義觀點的這個批判,不僅適用於它的意義標準,而且也適用於它的科學觀念並且因而適用於它的經驗方法觀念。”

波普爾建議用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作為劃分科學命題的規範。 

當代哲學家阿爾文·普蘭丁格抗辯,進化自然主義理論缺乏連貫。在 Science and Theology News一文中,他建議「科學」的概念應涵蓋如下行為: 

一個系統而有規律的方式來發現世界的真理 具有重要的經驗主義手段。任何符合這些模糊條件的行為均為科學。

他的結論是,「若將超自然完全從科學領域排除,而且如果世界或者一些現象確有超自然因數(如世界上許多人所相信的),那麼就無法科學地認識這部分真理。」 

「科學唯物主義」

「科學唯物主義」或「方法論唯物主義」都是方法自然主義(或曰「科學自然主義」)的另類說法,系指科學家共謀將唯物主義世界觀強加給大眾。 

常常使用這些詞的是科學戒律批評家,如智慧設計論或創造論鼓吹者,他們以神學臆測自然中存在目的和意義,並且要求重新定義科學的概念,使對自然現象的超自然解釋能夠被包括在內。 

這個詞是發現研究院在創造論與演化論的大爭論中引入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從不使用它,因為其定義相當模糊,與既有的、業已十分複雜的哲學話題相衝突,並且容易引起混亂。

美國畫家貝克在 1879 年第一次參展時,即得到第一名,他的作品多為油畫與水彩畫,也畫了一些黑白作品。從《躲在乾草堆中》﹝Hiding in the Haycocks﹞這幅畫中,即可體認到他對自然景觀的忠實與認真。

                             **自然主義美學**

自然主義美學把美感經驗和藝術活動作為美感探討的中心,強調藝術和審美活動的實用的,功利的一面。但自然主義美學又往往簡單地採用生物學,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藝術和審美活動,使美學成為自然科學的簡單延續。

近代藝術在浪漫主義以後,形成以作者為中心的傾向,而不是像過去受宮庭或教會的支配,在十九世紀初以法國為中心所發展出來的自然主義 (Naturalism) 即是如此,在浪漫主義盛行於歐洲的同時,有一些畫家則聚居在巴黎近郊的巴比松 (Barbizon) 這個小村落,主要是以楓丹白露 (Fontainebleau) 森林區的風景作為描繪題材,形成所謂「巴比松派」。

他們在戶外實地寫生,而在畫室加以完成的作畫方式,是以前的畫家未曾採用過的,被認為是印象主義的先驅。自然主義﹝Naturalism﹞如同寫實主義,也同樣在揭示實際生活中的事務。兩者之間不同之處,在於自然主義的對象是自然景觀。

自然主義畫家認為在畫自然景觀時,要畫得像它所呈現的樣子 ,消失的時候也如寫實般的自然。往往簡單地採用生物學,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藝術和審美活動,使美學成為自然科學的簡單延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兩種主義的分別是不太清楚的。藝術家以美國畫家貝克﹝William Bliss Baker﹞為代表。

                           **自然主義文學**

自然主義文學作為西方文學的一個流派產生於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傳至歐美和世界各國。自然主義文學是西方現實主義文學發展到極致蛻變的產物,也是生物學、遺傳學等科學理論影響文學創作的結果。自然主義思潮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儘管「自然主義」一詞本身來自繪畫藝術領域,成就基本上只局限於文學領域。

自然主義文學的理論背景

19世紀下半葉,法國處於第二帝國統治時期,經濟和海外貿易有了巨大發展,加劇了殖民擴張的步伐。拿破崙三世在政治上實施高壓政策,迫害共和派,國內知識階層反抗運動如火如荼。1870年,法國在色當戰役中敗給日漸崛起的普魯士,標誌著法國在歐洲大陸霸主的地位開始為崛起的德語國家所威脅。國內矛盾的日益激化直接導致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 

在這種社會歷史背景下,實證主義、唯意志論和直覺主義等哲學思潮大行其道,19世紀歐洲文學的兩大支流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紛紛受到質疑,單純的浪漫激情或不遺餘力的揭露現實已經無法滿足知識階層對文化新秩序的渴求。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開始更加緊密的跟流行的科學理念、哲學思潮結合,演變成一些新的文藝流派。自然主義就是最重要之一。 

自然主義文學是現實主義文學吸收了實證主義、遺傳學說和決定論的觀點而發生演變的結果。 

法國哲學家孔德(1789年-1857年)的實證主義是自然主義的理論基礎。孔德是經典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他主張只研究具體的事實和現象,而不追究事實和現象領域內的本質與規律性。這種觀點實際上就是自然主義不同於現實主義的最顯著特徵。法國文學批評家泰納(1828年-1893年)吸收並發揚了孔德觀點,提出了著名的「種族、環境、時代」三要素說。他強調人受特定時代、特定環境和特定種族的影響,忽略人的社會屬性。泰納的觀點是實證主義哲學在文學理論上的體現。 

19世紀下半葉,自然科學得到迅猛發展,其中遺傳學上取得的巨大進展是重要成就之一。遺傳學家呂斯卡的《自然遺傳論》把一切肉體的和精神的病例都歸結為與遺傳有關,遺傳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遺傳可表現在外部相似或內部相似,一個家族成員的過失可以影響整個家族,其作用幾乎包括到社會、政治、世俗等一切方面。這種對遺傳作用的盲目誇大極大的影響到自然主義文學創作。 

此外,自然主義文學還受到醫學上決定論的影響。克洛德·貝納爾(1813年-1878年)的《實驗醫學研究導論》以實驗方法來對抗片面的經驗論和唯理論。他把這種方法論稱為決定論。決定論即指精確決定任何現象發生的條件。決定論認為自然界的客觀因果具有必然性和規律性。左拉的《盧貢-馬卡爾家族》就是在一理論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 

自然主義文學的創作主張

自然主義文學家們早期都曾深受近代法國文學中根深蒂固的現實主義的影響,對巴爾扎克、司湯達和福樓拜十分推崇。左拉認為巴爾扎克描畫了整個世界,創建了現代小說,是自然主義小說之父。而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則被自然主義者尊為典範,儘管福樓拜本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作家主張要像福樓拜那樣,完全消失在敘述後面,做一個冷漠的解剖學者。而自然主義文學的另一位代表作家莫泊桑本人就是福樓拜的得意弟子,師承了福樓拜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1880年左拉發表了《實驗小說》和《自然主義小說家》兩部論文集,正式將這一文學思潮命名為「自然主義」。在富爾蒂埃爾詞典中,對「自然主義」的解釋是:「通過機理法則解釋現象,不去尋求天生的原因」。左拉將這一概念引入文學,用以倡導一種追求純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從生理學和遺傳學角度去理解人的行動的創作理念。體現在文學作品中,自然主義文學力圖事無巨細的描繪現實,給人一種實錄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自然主義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現實主義的一些理念,但在具體創作中卻與現實主義有極大不同。首先,自然主義忽略典型人物的創造,只追求人物的氣質特點和精神變態心理,這和現實主義原則大相逕庭;其次自然主義文學淡化情節,不追求戲劇性的曲折變化,追求「沒有波折」的境界,只向讀者提供生活的記錄,這也是違背現實主義原則的。自然主義文學對社會異化現象的感知的深度是現實主義文學無法企及的,這一點深刻的影響了20世紀的現代文學。 

自然主義文學的發展

自然主義文學產生於法國。龔古爾兄弟是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的先驅。他們自稱是描繪當代生活的小說家,樂於描寫下層階級,偏愛於病理學的特殊病例研究。《修女菲洛梅娜》描寫一個見習醫生得化膿性感染而死,《勒內·莫普蘭》嘲諷資產階級的道德。龔古爾兄弟經常將小說中的人物當作特殊的精神病例來分析。在語言上,他們打亂句法的邏輯因素,以肢解的句子、大膽的新詞和有意的不符合語法的句子來表達短暫的印象。龔古爾兄弟在法國文學史上地位極高,如今法國文學界最高獎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埃米爾·左拉(1840年-1902年)是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和成就最高者。他的代表作《盧貢-馬卡爾家族》是自然主義文學的豐碑,也是繼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之後另一法語小說大系,共包括20部長篇小說。這部巨著在於描寫「第二帝國的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是描繪法蘭西第二帝國的一部編年史似的歷史畫卷。其中優秀的作品包括《娜娜》、《小酒館》、《萌芽》等。左拉從80年代其開始理論著述,系統闡述自然主義主張。以左拉為中心形成了所謂的「梅塘集團」,是法國自然主義的核心集團。 

除左拉外,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1894年)也是自然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莫泊桑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短篇小說大師,與俄國的契訶夫齊名。莫泊桑是現實主義文學大師福樓拜的弟子,早年在福樓拜的指導下接受嚴格的現實主義技法訓練,因此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結構十分嚴謹。他的代表作包括《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等。

莫泊桑的小說重視心理分析和朦朧潛意識的研究。他的美學思想體現在論文《論小說》中。他一方面堅持現實主義的真實論,一方面又認為作家必須保持無動於衷,「不著痕跡,看上去十分簡單,使人看不出也指不出作品的構思,發現不了他的意圖」。 

1880年代,自然主義超越法國國界,傳至歐美其他國家。 

德國詩人團體「突破」宣傳自然主義,「自由劇場」的創立為自然主義戲劇提供了舞台。蓋爾哈特·霍普特曼(1862年-1946年)是德國自然主義文學的重要作家,劇作《日出之前》以自然主義手法表現德國的社會矛盾,把富人道德淪喪的原因歸結為酒精中毒的遺傳。表現勞資矛盾和工人起義的《織工》則從自然主義轉向現實主義。 

在英國,受自然主義影響而出現「貧民窟文學」,熱衷於表現生活中卑污、可怕的東西。喬治·吉辛(1857年-1903年)的作品描寫倫敦貧民窟中強徒橫行,窮人無法擺脫飢餓和無法克服遺傳的影響。莫利遜的《陋巷故事》描寫有嚴重精神缺陷、像野獸般的貧民生活。 

瑞典的劇作家約翰·奧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年-1912年)早期的劇作也屬於自然主義範疇,後來轉向現代主義。 

此外,自然主義在義大利、俄國、美國和日本也有較大影響。 

評價

自然主義是西方近代文學的重要流派,也是近代文學向現代文學轉化的過渡流派,對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諸思潮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現代主義文學追求非理性、無意識的境界其實就是從自然主義處繼承而來。自然主義作為連接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橋樑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於自然主義否定現實主義的創作技法,又不似現代主義創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因此存在時間很短暫。許多自然主義作家都在後期轉投其他流派。法國的自然主義文學在1870年代-1880年代達到顛峰,之後便逐漸衰落。在法國以外,自然主義思潮影響並不非常顯著,很快就被新興的象徵主義和表現主義所超越。儘管如此,自然主義的重要性卻是勿庸置疑的,因此在西方文學史上將自然主義文學看作是和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並舉的重要流派。

       

                                    **自然主義的世界觀**

按照哲學家保羅·德雷珀(Paul Draper)的定義,自然主義是“自然世界是一個封閉系統的假設”,即“自然世界的任何部分都不會影響它”。更簡單地說,它否認存在超自然原因。在拒絕超自然事件,力量或實體的現實時,自然主義是超自然主義的對立面。 

作為對現實本質的實質性看法,通常將其稱為形而上學自然主義,哲學自然主義或本體論自然主義,以將其與相關的方法論原理區分開。相比之下,方法論自然主義是科學和歷史應該假定所有原因都是自然原因的原則,僅是為了促進成功的調查。該原理背後的思想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直接調查自然原因,而不能通過超自然原因進行調查,因此,假定某個事件出於方法論目的而具有超自然原因,則中止進一步調查。例如,如果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我們可以了解更多有關微生物如何與人體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激活免疫系統以破壞微生物或如何控制微生物傳播的更多信息。但是,如果疾病是由惡魔引起的,我們就無法進一步了解如何制止這種疾病,因為據說惡魔是不受自然法則約束的超自然生物(與自然原因不同)。 

在利用方法論自然主義時,科學和歷史並沒有先驗地假設,事實上,超自然的原因並不存在。在實踐科學或歷史與信仰超自然之間沒有概念上的衝突。但是,正如我們下面的一些作者所言(例如,奧古斯丁,費勒斯,福雷斯特和奧比),方法論上的自然主義不會像實際上形而上學的自然主義是假的那樣取得令人驚訝的成功。因此,方法論自然主義的事實上的成功提供了強有力的經驗證據,即形而上學的自然主義可能是正確的。  -基思·奧古斯丁

                                   **形而上的自然主義**

形而上自然主義,哲學學派之一,認為除了被自然科學研究的與我們所理解的物質世界相關的物、力、因以外凡是理論上不可能用自然科學去理解的東西都不存在。形而上自然主義認為所有與意識、心靈相關的概念都是指那些可被還原為、或依附於自然物、力、因的實體。而且,它否認任何超自然的物、力、因,比如諸種宗教中出現的事物、以及所有形式的目的論。它認為所有「超自然」的物均能由純粹自然的原因來解釋。它不只是對現有科學的反映,亦能展望科學在未來能夠發現什麼。對於現實,形而上自然主義持一元論而不是二元論的態度。

<1>接受進化是邪惡的嗎?(2016)由邁克爾·雷諾茲(Michael D.Reynolds) 

對生物進化的一種經常被忽視的宗教批評把重點放在接受這種進化的所謂倫理後果上,尤其是增加了不道德和有害性。邁克爾·雷諾茲(Michael D. Reynolds)在本文中描述和批評了這樣一種批評,這是由聖經文字學家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和他的歷史先輩提供的,這些評論記載在查爾斯·斯普拉丁(Charles Sprading)的《科學與教條》和梅納德·希普利(Maynard Shipley)的《現代科學戰爭》。

麥克阿瑟就接受進化論的倫理後果提出了七個主要主張:(1)自然主義及其對進化論的接受消除了道德的基礎,並導致了不道德性;(2)接受進化會阻止對精神事物的信仰;(3)接受進化意味著人類並不比動物更好;(4)承認進化論剝奪了人類生命的意義或目的;(5)自然主義及其對進化的接受導致虛無主義;進化的概念為(6)共產主義者和(7)納粹意識形態奠定了基礎。

雷諾得出的結論是,麥克阿瑟的主張體現了拒絕理性的證據思維,而毫不懷疑的輕信。 

<2>Alvin Plantinga不能這麼說,可以嗎?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M.Smith)回顧《衝突真正在哪裡》(2016) 

在當衝突真的謊言,普蘭丁格認為,科學和古典基督教有神論之間的任何明顯的衝突是膚淺的,在最好的,那真正的衝突是科學和自然的“準宗教”之間。他聲稱,實際上,由於有生物學和宇宙學“微調”的證據,科學甚至可能提供上帝存在的證據。在這篇評論中,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M. Smith)批評了普林丁加關於三個主要主題的觀點:設計論據旨在表明科學與有神論之間的深刻共鳴,世界上生物進化和神聖行動對有神論提出的科學挑戰,以及普林丁加的正面攻擊關於自然主義—如果自然主義是真的,那麼思考將是不可能的,認知將是不可靠的。 

<3>阿隆·盧卡斯(Aron Lucas)的《認知偏見的論點(2018)》 

一連串的有神論據認為,人類的推理能力在有神論下是可以預期的,但是在形而上學的自然主義下卻是令人驚訝的,因此提供了比自然主義更偏愛有神論的證據。一種普遍的論點是,不受引導的進化偏向於有助於生存和繁殖的特徵,而不是有利於發現真相的特徵。因此,進化的自然主義沒有給我們任何理由期望我們的認知能力是可靠的,而有神論的確為我們提供了相信上帝會創造具有旨在發現真相的認知能力的人類的理由。

一些博物學家回應說,擁有準確的認知能力實際上具有顯著的生存能力和生殖價值,但在本文中,阿隆·盧卡斯採取了另一種策略。即盧卡斯認為,即使人類可以推理的普遍事實偏愛有神論勝於自然主義,但更具體的事實是,人類推理受多種認知偏見的影響,偏愛自然主義勝於有神論。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只有通過低估我們有關人類推理的全部知識,從而犯下理性論證才是成功的,從而犯了保羅·德雷珀(Paul Draper)所說的低估證據的謬誤。

在全面概述了有關人類推理的可用數據之後,盧卡斯得出結論,人類認知偏差的存在不僅抵消了人類推理能力的證據重要性,而且實際上壓倒了一切,推翻了支持自然主義的尺度(所有其他觀點等於)。 

*

在現代人看來,「形而上學」似乎並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名詞。「形而上學」幾乎等於抽象、玄思和空想的同義詞。人們經常用「形而上學」指責論敵的觀點欠妥,似乎人們都已經很清楚「形而上學」的意思,不過正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言「熟知非真知」,人們並不總是很清楚他們經常使用的詞的真實含義,更何況人們運用「形而上學」一詞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在標籤他人。     

若把鏡頭拉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我們會見到那時已經有哲學了。不過自泰勒斯(Thales)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發展歷程中,根本並無「形而上學」一詞。這個詞首次出現在亞里士多德逝世後:他的第十一代門徒安德羅尼庫斯(Andronicus of Rhodos)整理了他的文稿、講義與筆記時,將研究自然界變化原理的著作編成「自然」(英︰Physics/希臘︰φυσικά)一章,又稱「物理學」。「物理」在古希臘有自然、自然現象、也有生長的含義,所以「物理學」所研究的就是︰自然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和道理,亦即「物」之「理」,合而稱作「物理」。     

在「自然」之後     

在「自然」這部著作之後,有一系列討論物性背後的抽象概念與原理,於是安德羅尼庫斯將之整合成書,取名為Meta-physics。可是,Meta除了「之後」外,同時又有著「超越」(transcendent)的意味,於是把名稱翻譯成拉丁語系時,Metaphysics兼有了超越自然,形而上的意思。在《周易》裡頭寫著「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因而得名。簡而言之,「形而上」指的是無形,無形是因為形而上之物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的範疇,例如宗教的神、靈魂等一類人們常說的超自然事物就屬於「形而上」的事物;至於「形而下」的事物,人類用感官感知到的就是了。但當我們說形而上學的對象,即「形而上」的事物超出了經驗感知時,決不是指人們對它們根本不能有任何認知,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感知和認知是兩碼子事,人們靠感官感知不了的,可以用理性思維去認知。所以我們知道metaphsyics是和phyiscs相對來說的。     

形而上學最典型的特徵是︰尋找一個所有自然現象的統一的基礎,而這個基礎又是整個地超出了自然現象的。簡而言之,尋找世界的本源。而這個本源又叫「始基」(arche)。亞里士多德曾在表示︰「因為,既然我們的事業是為了獲取知識,而在發現每一事物的為什麼,即把握它們的最初原因之前,是不應該認為自己已經認識了每一事物的,那麼顯現,我們就應該研究生成和滅亡以及所有的自然變化,並引向對它們本原的認識,以便解決我們的每一個問題。」     

亞里士多德認為,任何自然事物都為另外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事物產生,例如父生子,子又生孫。所有自然事物彼此就構成一個嚴格的因果鏈條。但這個因果鏈條又不可無限地向後和向前延伸,因為無限是不能被設想的。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定存在一個「第一因」(prima causa),這個「第一因」能夠產生他物,但自身不為其他事物所產生,如若不然,它就不是「第一因」,而且在「第一因」之前,不存在任何事物。亞里士多德對這個「第一因」賦予很多名稱,例如實體(希臘︰ousia/拉丁︰substantia)、神、不動的推動者(unmoved mover)等等。。由於形而上學關注世界的起源與如何變化,亞里士多德把探討萬有原理的學問稱為「第一哲學」(first philosophy),這個名稱足以顯示形而上學的高貴。     

哲學家們的形而上學     

後世哲學家尼采曾經以極其精簡的說話,概括出形而上學的特點:形而上學研究一切事物的原理,它詢問兩個最主要的問題:一、甚麼是真正存在的?二、它是甚麼樣子的?     

由於形而上學研究宇宙的第一因、真正的存在,而且亞里士多德又經常把第一因比作神,所以到了中世紀,古希臘的形而上學便深受基督神學的歡迎,當然這並不表示基督宗教全盤接受古希臘的形而上學,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基督神學大量吸收了第一因、真正存在者、最終實體等這些概念,並把它們比附作猶太基督宗教的上帝。著名的阿拉伯三哲人、阿奎那(Thomas Aquinas)、司各脫(Duns Scotus)等人的著作中,人們可以見到上帝作為萬物的終極原因的表述。     

到了近代,哲學家笛卡兒把人文學科體系比喻作一顆大樹,形而上學是樹根、物理學是樹幹、其他學科是樹枝。笛卡兒的大樹隱喻說明了形而上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因為它研究所有事物都的本源和基礎,反過來說,沒有形而上學的實體,所有學科都失去了穩固的基礎。同時形而上學的實體對於政治哲學、倫理學也有重要作用,因為好的生活就是配合本源的生活,舉一個例子,如果我相信基督宗教的上帝,那麼我就知道好的生活必定是過上一種符合上帝期望的生活,反之,則會受到上帝的懲罰。簡而言之,為甚麼人們要這樣生活呢﹖因為本源是如此這般規定了應作和不應作之事。自尼采宣佈「上帝已死」後,人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失去了指導和希望,人們普遍感到不安、焦慮和無所適從,正是生活缺乏形而上的基礎所致。   

雖然笛卡兒提出「我思」(cogito)作為絕不可動搖的基礎,而且他甚有嫌疑地從「我思」的不完美,推導出必定有一個完美的東西跟不完美的我相對,而這個完美的東西他名為「上帝」。撇開笛卡兒的「上帝」不談,不難發現笛卡兒看待形而上學的態度基本上跟古希臘哲學家並無二致,只不過他把那個基礎換作「我思」。他甚至時而將「我思」理解為實體。人們通常認為笛卡兒通過普遍懷疑,得出了「我思」作為最為確定的基礎。由此人們開始對主體,即人自身進行研究。可以說近代「主體哲學」興起,應該要歸功於笛卡兒。不過「主體」(subject)的拉丁詞subjectum可解作基礎、基底,亦即在事物底下托起事物的基底(that which lies beneath),這詞仍承繼了古希臘關於實體的含義,亦即基礎的含義。     

笛卡兒之後,西方哲學迎來了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在哲學上實現了一場偉大的「哥白尼轉向」:以往哲學家認為人類只能單純反映外界的事物的影響,換言之,人們只是被動地、近似全盤接受外界對自身的刺激和影響,人類是圍繞住外界事物而轉。康德指出人類不是單純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影響,而是外界事物要符合、按照主體的認知方式而給予主體。簡而言之,人就像天生戴了一副不能被除下的眼鏡,自然顯露給我的形式也必然會符合我這副眼鏡。如果我帶了一副墨鏡,外部世界即使是五光十色,也只能以黑沉沉的影像給予我。所以康德的思想暗指了一種超出人類認知形式的絕對之物,康德稱之為「本體界」(noumena)。當然嚴格而言,康德並沒有斷定超出經驗的事物到底存在抑或不存在。但康德繼承了笛卡兒的主體哲學傳統,他問「人類的認知如何可能﹖」最後他追溯至「純粹統覺」(apperception),即自我意識作為最確定的基礎和本源,任何認識的材料都要經過自我意識加工,才能為形成知識。     

康德的批判哲學,啟迪了後來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無論是費希特的「本源行動」(tat-handlung)、謝林的「絕對同一體」(absolute identity)抑或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absolute geist),它們的共通點,在於它們在各自的理論體系之中都作為世界的基礎、本源。他們三人都認為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應該由一個基礎開始,經過發展,再回到原來的的起點,完成一個循環的閉合。起點即終點,精神由頭到尾貫穿整個過程的,就是一個嚴格的體系。嚴格而言,本源和過程看似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但在他們三人看來,本源和過程都是同一的:本源是尚未展現的過程;過程是展現中的本源。對於本源、基礎的堅持與追尋,對人們的科學認識、指導政治、倫理生活、審美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