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8 08:10:54幻羽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養☆-*釋星雲*大師-

                  相關圖片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養☆-*釋星雲*大師-

在世間上什麼力量最大?不容分說,當然是忍的力量最大!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反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忍一氣之間,關係重大。

「不能忍一時之氣」,這是當前社會亂象的根源,很多人因為難忍一時之氣,結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爭,最後竟演變為刀槍棍棒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氣方剛,往往睚眥必報,結果不但招來殺身之禍,整個家庭社會更因此瀰漫著暴戾之氣,究其原因,都是為了不能忍一時之氣。

其實,忍一口氣並非就是吃虧,忍一口氣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所謂「忍」,對一般人來講,忍寒忍熱比較容易,忍飢忍渴也算不難,忍苦忍惱,還能勉力通過,忍一口氣,那就大為不易了。例如:吳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擄,衝冠一怒為紅顏,而使將近三百年明朝的江山,斷於他的一怒;周公瑾禁不起諸葛孔明的三氣,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勵志奮發,終能拜相稱王;蘇秦,不恥於父母兄嫂不以其為子為叔,懸樑刺股,終能學有所成,身配六國相印。忍與不忍,其關係成敗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現;忍,是勇者的象徵。一個人只要能夠凡事忍耐,不逞一時之氣,必能成功。今日社會,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對方、接納對方,是故要忍一時之氣,不僅能和諧人際關係,更不會因此而鑄下憾事。

拳頭打出去,就沒有力量了;把拳頭一直縮在腋下,那才是一個有力量的人!

唐朝的寒山、拾得二位大士,有一天,寒山問拾得:「世人穢我、欺我、辱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幾年你且看他!」

拾得的忍他,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化解,是一種慈悲;在忍耐的世界裡,沒有瞋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所以,忍,是成功立業必要的修養。

佛陀在《遺教經》裡說,一個不能歡喜忍受他人的辱罵、毀謗、欺凌如飲甘露者,就不能名為有力大人。慈悲之前無敵人,忍讓之人沒有對手喔!

「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一語出自清朝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滿清統一中國以後,就喊出「尊漢」、「融漢」的口號,可見他的智慧。

「戒急用忍」自一九九七年底被李總統爰為對大陸之政策以來,台商的經營受到阻礙,大陸人士來台也受到限制,婚後男女分居兩岸,無法團聚,甚至兩岸的文化、學術、宗教、體育往來,都在「戒急用忍」的政策下停滯不前,讓許多有心人感到憂慮,連王永慶、高清愿、張榮發等工商大老都對「戒急用忍」迭有微詞,表達不同的看法,甚至連袂向新總統陳水扁先生提出抗議,要求改善。

事實上,世事無常,瞬息萬變,大自然春花秋月,萬有無常生滅。以兩岸政策而言,從李總統的大中華到連戰的邦聯制,這不是領導人的政策已有鬆動變化了嗎?多年來,兩岸有時候「一國兩制」,有時候「兩國論」,有時候「海峽兩岸不可分割」,有時候「特殊國與國的關係」,甚至還有人提倡效法美國的「聯邦制」。有關國體大事,應該變而不變,不變而變,總要視其對於全民利益而論定。

總之,戒急用忍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了。如兵法上,有限時攻城,剋期取勝的策略,也有圍攻待時,不急求勝的方針;商場上,今天買進,明天賣出,時漲時跌,種種變化,如股票進出無有定時,既然世間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就不能墨守成規,就應該因時制宜。「戒急用忍」既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非國家根本大法,便應隨著時移勢易而稍加修正,以因應時局!今聞陳水扁總統已提出「開放發展」,為改進社會大眾的需要,「戒急用忍」應該可以休矣!

經云:「法無定法。」人民需要善法、善制,希望海峽兩岸都不要強勢立法,強行訂制;是快是慢、是緩是急,其中需要有很多的因緣來助成決策,一切均應以全體人民之利益為前提,則海峽兩岸的民眾幸甚!幸甚!

「一念之間」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是形容時間的流逝之快;然而,我人的心念,疾如閃電,快比光陰。我們的心,剎那生滅,前念才過,後念又起,念念相繼,猶如潮汐,潮來潮往,永不停歇。我們的心,不受時空限制,一念之間,忽而遨遊五大洲;一念之間,瞬息去來三世間,真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天上人間,只在「一念之間」。

我們的心,大如虛空,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中無事一床寬,心中有事世間小,是大是小,就在「一念之間」。我們的心,一念三千,一念具足三千法界;一念之間,天堂地獄,六道輪回,是佛是魔,全在「一念之間」。

心,是我人的主宰;心,就是觀念,觀念一改,命運隨之改變。一念之間,哭婆可以變笑婆;一念之間,愚迷可以轉靈巧。一念慈悲助人,就是聖賢之心;一念嫉妒害人,小人之心立現。一念私心為己,成就有限;一念發心為人,功德無量。

歷史上,多少人在「一念之間」改寫了國家社會的命運。你看!鴻門宴中,若不是項羽一念不決,何來漢家天下?你看!街亭之役,若非諸葛亮一念之差,何須揮淚斬馬謖?

世間上,多少人在「一念之間」倉卒地決定了自己的一生。你看!多少為情所困而自殺的男女們,只因「一念之間」想不開,結果徒留悲痛親人間。你看!多少為財所動而萌生殺機的歹徒們,只為「一念之間」財迷心竅,結果自毀前途,害人身命,永留罵名在人間。

心,是升沉的樞紐;我們的心,一心開二門:一念頓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脫自在,不受煩惱;一念生迷,也會鑽牛角尖,掀風起浪,不得安寧。心,是永恆的象徵;一念開覺,當下轉凡成聖,煩惱也可以化菩提。一念迷悟,關乎我人一生,甚至臨終一念,來世去向,立時決定。

一念之間,關係重大,吾人豈能不戒懼謹慎於「一念之間」乎! 

                                    ~~草山的風~~

                               徐徐悠揚琴音隨風舞

                               教塵囂遠拋九霄雲外

                               讓身心魂清透若琉璃

                               流連的名聞利養沉銷

                               輕捻一縷禪絮任曲流

                               陶冶心緒入寂靜禪林

                                 .....

                                        *幻羽*偶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