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軍事體制】+【中美爭鋒 誰是亞洲唯一超級軍事大國?】-*喬納森·馬庫斯*-BBC
【美國的軍事體制】
美國軍事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武裝力量,一般簡稱美軍,即對美國擁有的武裝部隊的統稱,為現今世界上總體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隊。美國軍隊由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所構成。美軍現役部隊人數142.9995萬人,其中陸軍54.1291萬人,海軍37.1723萬人,空軍33.3772萬人,海軍陸戰隊19.5338萬人。
美國作為一個超級軍事大國,美國軍費也非常多,2012年美國軍費達到7110億美元,是第二到第二十四名軍費的總和。
兵役制度:美軍實行志願兵役制。美軍曾在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間實行過義務兵役制。1973年,時任總統尼克松廢除義務兵役制後,美軍一直實行志願兵役制至今。
軍銜制度:分6等25級:將官5級(五星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準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軍士6級(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準尉5級(一、二、三、四、五級準尉),士兵3級(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軍隊節日:武裝力量節,5月第3個星期六;美國陸軍節,4月6日;美國海軍節,10月27日;美國空軍節,9月第2個星期六。
武裝力量:美軍在全球設有六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北方司令部、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分別負責全球幾大區域的事務。2009年6月23日,美國國防部長下令組建網絡司令部。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絡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兵種:美軍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後備役部隊和軍內文職人員三部分組成。現役部隊分陸軍、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4個軍種,分屬陸軍部、空軍部和海軍部三大軍事部領導。美軍後備役部隊按組織系統分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兩部分。國民警衛隊含陸軍國民警衛隊、空軍國民警衛隊和海岸警衛隊,其中海岸警衛隊平時由美政府運輸部管轄。後備隊含陸軍後備隊、海軍後備隊、空軍後備隊和陸戰隊後備隊。
後備役人員按動員程度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待命後備役人員,即編入後備役部隊的精選後備役人員,可立即用於增援正規部隊;第二類為待編後備役人員,即動員時可徵召的參訓個人;第三類為退役後備役人員,必要時可應召增補負責作戰支援和訓練的部隊。
文職人員是美國聯邦政府僱員的一部分,本國僱傭的稱直接僱員,由住在國政府僱傭的稱間接僱員。從事的工作種類有科學家與工程師、行政管理人員、技術員、秘書和辦事員、服務員、勤雜工等。
兵力:截至2013年1月,美國現役部隊總兵力142.9995萬人。在美軍現役部隊中,陸軍54.1291萬人,海軍31.7237萬人,海軍陸戰隊19.5338萬人,空軍33.3772萬人。另外,美國海岸警衛隊共4.2357萬人,平時由國土安全部指揮,戰時由國防部指揮。美國在海外駐軍約40.7萬,其中太平洋地區約13.1萬人;歐洲地區約7.9萬人;中東、南亞和北非地區約19.7萬人。
軍隊編制:美國陸軍分為10個戰鬥師和4個獨立旅及裝甲騎兵團;海軍編制為5個艦隊,共12個航母戰鬥群、12個兩棲戒備大隊、57艘攻擊潛艇、116戰艦和10個艦載機聯隊;空軍編制為20個飛行聯隊(每個聯隊約72架戰機);海軍陸戰隊編制為3個師和3個勤務支援大隊,裝備3個飛行聯隊(約21個中隊)。
對外關係:美國同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有多邊和雙邊軍事條約,海外基地與設施共700餘個,向4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軍事援助,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有援外軍事訓練計劃。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進一步調整軍事戰略,加快建立由核與非核進攻性打擊系統、導彈防禦系統和能迅速應付恐怖威脅的國防基礎設施構成的“新三位一體”戰略力量組合。美軍曾在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間實行過義務兵役制。1973年,時任總統尼克松廢除義務兵役制後,美軍一直實行志願兵役制至今。
2004年8月,布什總統宣布,美國將在未來的10年內把駐歐洲和亞洲的軍隊削減6萬至7萬人。2007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說,為了“反恐戰爭”的需要,他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美軍現役部隊的人數增加9.2萬人。2009年7月20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宣布,美國陸軍將臨時擴編2.2萬人,以滿足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需要。
這是美軍自2007年以來第二次擴編。2011年1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從2015年開始裁減美軍地面部隊人數,裁軍總數最高將達4.7萬人。此外,國防部還將削減一系列武器項目。
2009年7月,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批准1280億美元軍費,用於支持美軍在2009年10月開始的2010財政年度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動。美國國會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至2009年7月,美國國會批准的反恐軍費累計將超過1萬億美元。
2009年12月16日,美國眾議院通過總額為6363億美元的國防撥款法案,用於支付從2009年10月1日開始的2010財政年度的國防和戰爭費用。這份法案共批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費用1283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國會在2001年“9·11”事件後批准的反恐戰爭費用已累計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分別約為7480億美元和3000億美元。
2010年4月6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公佈《核態勢報告》,宣布美國將削減核武器、停止發展新核武、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作用,但並未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同年5月13日,美國公佈核武結構調整目標。根據這一目標,美軍將至多部署420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每個發射井內裝備一枚核彈頭。
新簽訂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替代條約規定,美國最多可以部署450個發射井。除此之外,美國現有94架擁有核武器投放能力的戰略轟炸機將最多保留60架,其餘將改作常規用途。按照條約,改作常規用途後的戰略轟炸機將不計入核武器運載工具。
根據計劃,美國現有的14艘戰略核潛艇將全部保留,但每艘潛艇上的潛射核導彈發射管將從24個減少到20個。美國承諾,任何時候部署的潛射核導彈發射管將不超過240個。白宮方面說,這一戰略核武部隊結構調整目標以2010年4月公佈的《核態勢報告》為基礎,將在新的核裁軍條約實施後確保美國擁有強大的核威懾力量。
國防體制
軍事領導體制:美國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掌握最高指揮權。美國總統集中控制進攻性戰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權。現任美國武裝部隊總司令為唐納德.特朗普。
軍事指揮系統:國家軍事指揮系統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及參謀長聯席會議組成。
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決策機構,由總統領導,成員有副總統、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作為軍事顧問、中央情報局局長作為情報顧問列席。該委員會日常工作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顧問)負責。
國防部是總統指揮全軍的辦事機構,負責防務政策、計劃的製定和實施,以及全般國防事務管理,並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對全軍實施作戰指揮。它由國防部本部系統、軍事部系統和作戰指揮系統三部分組成。
國防部本部系統主要負責政策、財政、軍務等全軍性事務,以及各軍事部間的協調。下設政策、採購與技術、人事與戰備、審計與財務、指揮通信控制與情報、立法、後勤事務、情報監督、行政管理、公共事務、監察、作戰試驗與評估等部門,分別由副國防部長、助理國防部長、主任、局長或部門長等主管。
軍事部系統包括陸軍部、空軍部和海軍部3個軍事部(軍種部)。各軍事部負責本軍種的行政管理、教育訓練、武器裝備研製和採購及後勤保障等事務,並有責任在戰時向各聯合作戰司令部提供作戰部隊及相應的勤務和後勤支援,但無作戰指揮權。軍事部長為文官,在其下設軍種參謀長(海軍為作戰部長)。軍種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是本軍種最高軍事長官。
作戰指揮系統指參謀長聯席會議(以下簡稱“參聯會”)及隸屬於它的各聯合司令部、特種司令部。參聯會既是總統、國防部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軍事諮詢機構,也是總統和國防部長向聯合司令部和特種司令部發布作戰命令的軍事指揮機關。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防部是總統的軍政部門,而參聯會是總統的軍令部門。參謀長聯席會議和三軍參謀部負責擬定作戰計劃並具體實施作戰指揮。
宣戰權:按照美國憲法,國會擁有宣戰權,但總統是三軍統帥。根據1973年的《戰爭權力法》,美國總統在開展軍事行動前48小時內必須通知國會。在未經國會授權情況下,對外軍事行動不得超過60天,但允許額外30天撤離時間。
參聯會成員包括主席和三大軍種參謀長(海軍為作戰部長)。參聯會主席是美軍最高軍事長官,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參聯會下設聯合參謀部和國家軍事指揮中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和作戰指揮業務。美軍設十大聯合司令部,它們是直屬國防部的美軍高級作戰指揮機構。美三軍部隊除執行特別勤務者外,均編入某一聯合司令部。一旦發生重大緊急情況,各聯合司令部即可對編入本司令部的部隊實施作戰指揮。
武裝力量:美軍在全球設有六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北方司令部、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分別負責全球幾大區域的事務。2009年6月23日,美國國防部長下令組建網絡司令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絡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軍隊結構
美國軍隊結構是從總統(總司令)到新兵的指揮系統結構。美國軍隊是由國防部組織,管理由各指揮官領導的諸多部隊的複雜聯合指揮控制結構。
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是美軍最高指揮官。為了協調軍事行動與外交活動,美國政府設有國家安全會議為美國總統提供諮詢。
美國總統之下是美國國防部部長。他們之下有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為美國總統和美國國防部部長提供諮詢。1986年Goldwater-Nichols法案之後,美軍的實際指揮權由總統和國防部長下放到美軍各聯合司令部司令官手中。
在文人組織方面,美國海岸防衛隊平時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戰時才改隸國防部。雖然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為兩個獨立的軍事單位,但是它們都隸屬於國防部下的海軍部(US Department of Navy),海軍陸戰隊的年度預算也編在海軍裡。空軍和陸軍分別隸屬於國防部下的空軍部(US Department of Air Force)和陸軍部(US Department of Army)。
司令部
美軍目前共有10個聯合司令部,其中6個按地理劃分、4個按功能劃分。
按地理劃分的6個聯合司令部:
司令部
|
司令官
|
基地
|
戰區及職責
|
美國北方司令部(USNORTHCOM)
|
Victor Eugene Renuart Jr 上將(美國空軍)
|
美國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
|
北美洲、美國本土以及協助美國國土防衛、民兵等武裝力量。
|
美國中央司令部(USCENTCOM)
|
Martin Dempsey中將(美國陸軍,代理)
|
美國佛羅里達州 MacDill空軍基地
|
從中東、東非至中亞地區。
|
美國歐洲司令部(USEUCOM)
|
Bantz J. Craddock 上將(美國陸軍,兼任歐洲盟軍總司令(SACEUR))
|
德國斯圖加特
|
歐洲、土耳其、格陵蘭以及俄羅斯(不包含中亞五國)。
|
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USIndo-pacific Command)
|
Philip Davidson上將(美國海軍)
|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
|
亞洲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區
|
美國南方司令部(USSOUTHCOM)
|
James G. Stavridis 上將(美國海軍)
|
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周邊海域。
|
|
美國非洲司令部(USAFRICOM)
|
William E. Ward 上將(美國陸軍)
|
德國斯圖加特
|
非洲(埃及除外)。
|
司令部
|
司令官
|
基地
|
戰區或職能
|
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
|
Eric T. Olson 上將(美國海軍)
|
美國佛羅里達州 MacDill空軍基地
|
為美國陸軍、海軍、空軍以及陸戰隊提供特別作戰支援。
|
美國網絡司令部(US CYBERCOM)
|
邁克爾·羅傑斯海軍上將
|
美國馬里蘭州米德堡
|
統管美軍網絡安全和網絡作戰指揮
|
美國戰略司令部(USSTRATCOM)
|
Kevin P. Chilton 上將(美國空軍)
|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Offutt空軍基地
|
運用戰略威懾力量以及協調太空武器運用。
|
美國運輸司令部(USTRANSCOM)
|
Norton A. Schwartz 上將(美國空軍)
|
美國伊利諾伊斯州Scott 空軍基地
|
為地區司令部提供全球運輸支援。
|
船艦編號
|
艦名+中文名
|
級別
|
附註 | |
---|---|---|---|---|
CV-1
|
Langley蘭利號
|
以運煤艦朱比特號(USS Jupiter)改造而成
|
||
CV-2
|
Lexington列剋星敦號
|
列剋星敦級
|
1942年5月8日珊瑚海海戰受到重創沉沒
|
|
CV-3
|
Saratoga薩拉託加號
|
列剋星敦級
|
1946年7月25日在比基尼環礁的核子武器試驗中沉沒
|
|
CV-4
|
Ranger突擊者號
|
突擊者級
|
1946年10月18日退役
|
|
CV-5
|
Yorktown約克城號
|
約克城級
|
1942年6月7日在中途島海戰中沉沒
|
|
CV-6
|
Enterprise企業號
|
約克城級
|
1947年2月17日退役
|
|
CV-7
|
Wasp企業號
|
胡蜂級
|
||
CV-8
|
Hornet大黃蜂號
|
約克城級
|
1942年10月27日在聖克魯斯群島戰役中受重創沉沒
|
|
CV-9
|
Essex埃塞克斯號
|
埃塞克斯級 |
1969年6月30日退役
|
|
CV-10
|
Yorktown約克城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0年6月27日退役
|
|
CV-11
|
Intrepid無畏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4年3月15日退役
|
|
CV-12
|
Hornet大黃蜂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0年6月24日退役
|
|
CV-13
|
Franklin富蘭克林號
|
埃塞克斯級
|
1947年2月17日退役
|
|
CV-14
|
Ticonderoga提康德羅加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15
|
Randolph倫道夫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16
|
Lexington列剋星敦號
|
埃塞克斯級
|
1991年11月8日退役
|
|
CV-17
|
Bunker Hill邦克山號
|
埃塞克斯級
|
1947年1月9日退役
|
|
CV-18
|
Wasp胡蜂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2年7月1日退役
|
|
CV-19
|
Hancock漢考克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20
|
Bennington本寧頓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0年1月15日退役
|
|
CV-21
|
Boxer拳師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L-22
|
Independence獨立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23
|
Princeton普林斯頓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24
|
Belleau Wood貝勞森林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25
|
Cowpens科本斯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26
|
Monterey蒙特利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27
|
Langley蘭利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28
|
Cabot卡伯特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29
|
Bataan巴丹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L-30
|
San Jacinto聖哈辛托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
CV-31
|
Bon Homme Richard好人理查德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1年7月2日退役
|
|
CV-32
|
Leyte萊特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33
|
Kearsarge奇沙治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34
|
Oriskany奧里斯卡尼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於2006年5月17日被炸沉作人工魚礁。
|
|
CV-35
|
Reprisal復仇號
|
埃塞克斯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
CV-36
|
Antietam安提坦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37
|
Princeton普林斯頓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38
|
Shangri-la香格里拉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39
|
Lake Champlain尚普蘭湖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40
|
Tarawa塔拉瓦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B-41
|
Midway中途島號
|
中途島級
|
1992年4月11日退役
|
|
CVB-42
|
Franklin D. Roosevelt羅斯福號
|
中途島級
|
||
CVB-43
|
Coral Sea珊瑚海號
|
中途島級
|
||
CVB-44
|
中途島級
|
建造計劃取消
|
||
CV-45
|
Valley Forge福吉谷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46
|
Iwo Jima硫磺島號
|
埃塞克斯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
CV-47
|
Philippine Sea菲律賓海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
CVL-48
|
Saipan塞班島號
|
塞班島級
|
1970年1月14日正式除役
|
|
CVL-49
|
Wright萊特號
|
塞班島級
|
1970年5月27日正式除役
|
|
CV-50到CV-55
|
埃塞克斯級
|
建造計劃取消
|
||
CVB-56到CVB-57
|
中途島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
CV-58
|
United States美國號
|
美國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
CV-59
|
Forrestal福萊斯特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3年9月11日正式除役
|
|
CV-60
|
Saratoga薩拉託加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4年8月20日正式除役
|
|
CV-61
|
Ranger突擊者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3年7月10日正式除役
|
|
CV-62
|
Independence獨立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8年9月30日正式除役
|
|
CV-63
|
Kitty Hawk小鷹號
|
小鷹級 |
2009年5月12日正式除役
|
|
CV-64
|
Constellation星座號
|
小鷹級
|
2003年8月6日正式除役
|
|
CVN-65
|
Enterprise企業號
|
企業級
|
2012年12月1日舉行退役典禮
|
|
CV-66
|
America美利堅號
|
小鷹級
|
1996年8月9日正式除役,2005年時參與一場實彈射擊演練作為靶艦,並在5月14日受損沉沒。
|
|
CV-67
|
John F. Kennedy肯尼迪號
|
(改良)小鷹級
|
2007年8月1日正式除役
|
|
CVN-68
|
Nimitz尼米茲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69
|
Dwight D. Eisenhower艾森豪威爾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0
|
Carl Vinson卡爾文森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1
|
Theodore Roosevelt羅斯福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2
|
Abraham Lincoln林肯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3
|
George Washington華盛頓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4
|
John C. Stennis斯坦尼斯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5
|
Harry S. Truman杜魯門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6
|
Ronald Reagan裡根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7
|
George HW Bush布什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
CVN-78
|
Gerald R. Ford福特號
|
福特級
|
建造中
|
|
CVN-79
|
John F. Kennedy肯尼迪號
|
福特級
|
建造中
|
|
CVN-80
|
Enterprise企業號
|
福特級
|
計劃中
|
澳大利亞研究機構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將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是必然之勢。
【中美爭鋒 誰是亞洲唯一超級軍事大國?】-2019年 8月 26日
*喬納森·馬庫斯*(Jonathan Marcus )-BBC防務及外交事務記者
美國不再有在太平洋的主宰地位。
長期以來,專家們一直在談論中國迅速的軍事現代化,稱中國是「崛起的強國」。
但是這樣的分析可能已經過時。中國已經不再是正在崛起的強國,它已經崛起了;中國在軍事領域的很多方面正在以多種方式挑戰美國。 這是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報告中的結論。
該報告警告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防衛戰略「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危機陣痛中」,華盛頓要防衛盟國對抗中國可能會力不從心。
這份報告認為,「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已經不再享有軍事上的絶對優勢地位」,「它維護良好勢力平衡的能力越來越不確定了。」
這份報告還指出,北京非比尋常的導彈庫威脅美國及其盟國的重要軍事基地。報告認為,「這些軍事基地和設備在衝突開始後的數小時內,就會被精凖打擊毀壞得毫無用處。」
中美對比 這份報告認為,中國還不像美國一樣是雄霸全世界的超級大國。這份報告也不認為中國目前有稱霸全世界的軍事野心(但是這樣的現狀可能會隨著中國逐漸發展出在海外的港口和基地網絡而慢慢改變)。
目前,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主要還是依靠它的經濟實力。中國還缺乏美國在20世紀力爭全世界霸主地位的那種走向海外的「傳教熱情」。
另外中國也沒有任何類似美國的軟實力——美國的藍色牛仔布、好萊塢大片甚至漢堡包,都激發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美國的價值觀。
確實,單純從各項不同指標來比單純的軍事實力,美國也仍然大大超過中國。華盛頓的核武器庫(以及俄羅斯的核武器總數)比北京手中的核武器數量多出一大截。
美國在情報收集、彈道導彈防禦、以及新一代戰鬥機等 重要領域仍然保持科技領先地位。美國還可以倚賴在亞洲以及歐洲的同盟國網絡。
中國還沒有任何類似這樣的同盟體系。但在特技前沿,中國正在很快地侵蝕美國的領先地位。對中國來說,在任何情況下亞洲都最為重要,因為中國把亞洲視為自己的後院。
所以從重視程度和關係密切度這兩個關鍵因素來看,在亞洲中國已經是一個抗衡美國的超級大國了。
中國戰略 中國已經研究了美國的能力和戰鬥力,已經拿出了有效的策略力圖削弱美國傳統軍事力量來源,特別是美國投射軍事實力的關鍵作戰部隊——美國海軍強大航空母艦作戰群。
套用軍事術語來說,用「反介入/區域拒止」的方法,中國集中精力研發了一系列的感應和武器系統,希望能夠將美軍盡可能遠地阻攔在中國海岸以外的地方。
從戰略出發點來看,這從本質上看似乎採取的是防守之勢,但是越來越多的分析已經看到,中國有能力使之變為先發制人的進攻,有信心這一防守體系能攔阻和應對任何美國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
這份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報告認為,「中國的反干預系統,已經破壞了美國向印度-太平洋地區投射實力的能力,加大了中國在美國能夠做出回應之前利用有限力量取得既成事實勝利的風險,並在這一過程中挑戰美國提供安全保障的國家。」
中國的目的,是在危機爆發時,將美國拒之於「第一島鏈」範圍之外的地區。所謂「第一島鏈」,指的是從日本、經台灣、過菲律賓西部延伸到南中國海範圍的廣大地區。
但是,中國同樣還希望通過射程達到美國在關島基地的武器,限制美軍進入「第二島鏈」,支撐這一總體戰略的是中國以內陸為基地的戰機和導彈。
當然,美國五角大樓對中國的挑戰並非毫無知情。經過幾十年世界各地的戰爭,美國軍隊正在重組和重新裝備,以應對新出現的大國競爭。在冷戰時期,美國的重點是蘇聯,而今天主要重點是中國。
不過,悉尼大學的報告質疑美國政府是否足夠重視手頭的這一任務。報告說,美國外交政策機構中過時的超級大國心態,很可能限制華盛頓的能力,既不能縮減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承諾,也不能為取得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勝利而做出必要的戰略權衡。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表示自己與習近平關係很好,但最近在推特中卻將他指為「敵人」。
雖然資金正在流入開發新武器和研究,但是任務卻極為艱巨。
報告說「美國軍隊正在萎縮,沒有足夠凖備,也沒有足夠裝備,甚至沒有擺出架勢應對大規模強權之爭。」報告警告說,美軍同步現代化的重中之重不少已經滯後,「很可能超出了美軍的經費能力」。
這份由美國在亞太地區最緊密盟國之一的名牌學術機構撰寫的報告可謂發人深省。
中國顯然也感覺到自身力量的強大,這一點從最近中國公布的國防白皮書的口吻可以看得出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定,在目前展開的貿易戰中不僅不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服軟,而且在香港爭取民主的抗議問題上,在宣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問題上,也都採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立場。
中國軍事實力要增強到能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程度是必然的。但是有些分析人士擔心,特朗普總統已經讓原本就很困難的局面變得更加艱難。
美國的很多人感覺,現在是在貿易問題上向中國堅持不退讓的關鍵時刻,但是美國處理貿易問題的方式讓一些專家們擔心,華盛頓很可能會輸掉貿易戰。
總的來說,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經常缺乏清晰的戰略考量,而且常常被他的推特發言所左右,甚至會被他有意購買格陵蘭島這樣的奇怪事件所干擾而失去重點。
相反,中國知道自己的終極目標,而且有戰略也有手段達到目的。從中國的打算和目的來看,中國或許已經大功告成了。
中美之爭,從貿易、科技到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引起全世界的廣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