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12:52:29幻羽
※「無明」※+※「結縛」※+※「沙門」※
※「無明」※
「無明」是煩惱的別稱,為明的相反詞;為十二因緣之首,一切苦之根本。因對法界不如實知見,所以造作顛倒之行為;即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亦即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癡為其自相。
「無明」泛指無智、愚昧。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作痴(梵語:moha)。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煩惱地法。
《大毘婆沙論》:
問:何故名無明。無明是何義。
答:不達不解不了是無明義。
問:若爾除無明諸餘法。亦不達不解不了。何故不名無明。
答:若不達不解不了以愚癡為自相者是無明。餘法不爾故非無明。
「無明」可分兩種:「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
一、「一念無明」
「一念無明」,義爲在最初無妄想的狀態之中,突然會有一念煩惱產生,由於這一念心動,就導致眾生繼續受生而輪迴生死。
「一念無明」的由來,乃是由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煩惱種子而生。在二乘法中,一念無明包括了我見和我執,而我見就是一念無明的根本。在大乘法中,一念無明又稱為四住地煩惱,包括了見一處住地(我見煩惱),以及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無色界愛住地。一念無明,是二乘菩提所斷的惑;在大乘法中就叫做煩惱障,所斷的惑就稱為見惑與思惑。四住地煩惱歸根究柢仍是基於我見而有的。也就是二乘解脫道中所說的三縛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在薰習一念無明,也就是薰習我見與我所的貪愛。一切修行人,若是真實修行禪定,凡是我見或我執還沒有斷盡,凡是三界愛、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沒有斷除的人,都會有一念出現而出定的現象。無始劫來與世世的見聞覺知心剎那剎那不斷相應,能夠出生一切世間法中的煩惱。一念者,謂如是四種煩惱未斷之前,一念剛滅, 念又生,念念不斷;乃至證得四禪八定,於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見或我執煩惱,致令意根意識不能永滅,致令不能入住無餘涅槃之真正無我境界中。
如是一念又復一念,繼起不斷,致令陰(色、受、想、行、識五陰)、界(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入(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我(我執)不能斷除,因此流轉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謂住於其境界中,不知其本是妄,執著不能捨棄,故名住地。
二、「無始無明」
「無始無明」,是指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以及究竟圓滿成佛。
「無始無明」不是因為開悟或修行而得,而是無始以來永恆地存在於眾生心中的,沒有起始的分界,故名無始無明。眾生的無始無明,是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著的,不曾有一剎那離開,但都不曾相應過。
「無始無明」是大乘的別教所斷的惑,又可稱為所知障。 所知義爲「覺知心對於法界真實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礙」
心不相應無始無明。無始無明煩惱「現行顯著,遷流不住」,一切眾生及「二乘定性無學」(「二乘」爲聲聞乘、緣覺乘,「定性」義爲決定性的、不會再退轉的,「無學」爲已經斷惑而不需再學解脫道的阿羅漢或辟支佛),自無始劫以來,不曾與覺知心相應,所以稱作「心不相應無始無明」,直到產生念頭想探究法界實相的時候,才會跟無明相應,所以說無始無明是跟眾生的覺知心不相應的,只有跟少數想要求見實相者的覺知心相應,所以說它叫做心不相應無明。
心不相應無明住地。心不相應無明住地,是指覺知心還沒有起念頭想探討法界實相的時所住的境界(即所謂「住地」),換言之,即是說覺知心不曾相應到無明時所住的境界,尚未起心想要探討實相的人所住的境界。眾生如果是無始以來對於萬法實相併無知覺,即是無始無明,亦稱無明住地,義爲一向住於無始無明的境界之中而未曾了知無始無明。亦從來未想過生死輪迴的本際(謂窮盡之本來者)是什麼,未想過無餘涅槃中的本際是什麼,未想過所有法界的根本是什麼,一切都未想過,所以說對實相的無明是無始本有的。
必須親聞善知識開示,了知法界實相之後,待眾生想探明法界實相而起心探究時,無始無明方才開始與眾生之覺知心相應。當菩薩開始探討如何了知實相而證得佛果,即與無始無明相應,便會開始尋找出世間善法的修行法門。在與無始無明相應的時候,一定會尋求開悟實相的知見與方法,可從教門或宗門來求開悟,最有力的途徑就是宗門——禪宗的開悟禪法。
一切有情眾生,一切二乘有學無學聖人(證果而無需再修學解脫法的叫「無學」,尚且還需繼續學習的阿羅漢之外的四果聖人叫「有學」),皆不能離如是無始無明所遮障。唯有真正明心見性之人才是打破無始無明者,唯有於大乘佛菩提般若的修學中已開悟之菩薩方是分斷無始無明者,唯有諸佛陀才是完全斷盡無始無明者。
一切種智學中講,無始無明是隨眠而不是種子隨眠。種子是有作用的,無始無明卻是無作用的,只是依眾生不知道法界的實相,而施設有一個「無始無明」的名相概念。所以無始無明是沒有實法存在的,並沒有一個法可以說是無始無明,只是依如來藏而說有無始無明,是依眾生未證悟如來藏而不知道法界的真實相,而施設這樣一個假名而已,所以無始無名並不是「實有法」,是依未證如來藏導致無法了知實相而假施設的名相。
空無所有只是一種無念境界,絕非無始無明。
無始無明乃是不明法界實相心——真如——阿賴耶識心體。凡夫不能明見「佛性」,不知實相法界之本體,不明此本體心及其所顯示之真如性與世間法上之種種性用,故於法界實相產生臆想與測度,便墮於臆想所知之「空無所有境界」中,卻返身認取離念靈知心作為真如與佛性。
無始無明上煩惱
菩薩當與無始無明相應時,便深思:「自己已開悟了,因何猶未成佛?因何未具足佛地一切功德及福德?」此時便起「無始無明諸上煩惱」(有「一念無明下煩惱」故,名此煩惱為上):心上煩惱、果上煩惱、定上煩惱、得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慧上煩惱、……無量無數上煩惱,諸煩惱皆因對於佛地有惑而產生,故又名為「塵沙惑」。由此時起,菩薩之無始無明上煩惱,方由自心現行流注,猶如瀑流恆不斷絕,直至成佛才能斷盡皆滅。
此諸無始無明上煩惱自心流注,乃三大無量數劫修道所斷,非破參明心或眼見佛性時頓斷;最後身菩薩(又名一生補處菩薩、最後有者菩薩,爲成佛前最後一世)歷三大無量數劫之修行已,方能於明心見性時頓斷所餘極微細的煩惱障、習氣及所知障極微細之「劣無漏隨眠」,非未經三無數劫修道者所可頓斷。
三、「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的辨義:
(1)無始無明是所知障,一念無明是煩惱障。明心見性後斷除一念無明之「見破一處住地煩惱」,其餘的三種煩惱是修所斷煩惱,在開悟後歷緣對境中修行去除。一念無明非無始無明的一部分。
(2)無始無明並不障礙眾生出離三界,只障礙眾生成佛。所以阿羅漢不曾打破無始無明,只能出離三界的生死,而不如佛陀果位究竟。
(3)若親證如來藏,定會打破無始無明。於打破無始無明的同時,就會一併斷除一念無明中的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就是會同時斷除三縛結,所以打破無始無明也可以讓眾生漸漸的出離三界生死。
(4)但當修行人探討「如何證得解脫果,如何能證涅槃?」時,仍然是無明的表現,就與一念無明煩惱相應相續了。
※「結縛」※
一個人內心意識中潛在的煩惱,它會產生障礙,將人綑綁在輪迴中,妨礙一個人得到解脫,帶來痛苦。斬斷結縛,就可以進入涅槃。因結縛而出生的五種最主要的障礙,被稱為五蓋。在佛經中,結縛有數種不同的分類說法,有二結、三結、四結、五結、九結、十結等。
結,即繩結,有纏繞、集結的意思,為煩惱的異名。煩惱如繩結一般令無明的有情眾生的身心受到繫縛,不得解脫,或說煩惱能令眾生集結苦果,故稱為「結」。已證阿羅漢果者斷盡所有的有漏之法,不再有結使。斷除所有結縛,即證阿羅漢果。
主要的結縛有十種,前五個稱五下分結,後五個稱五上分結。
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
五下分結:包含身見、戒取、疑(三結),加上貪欲、瞋恚。又稱五順下分結,下分是欲界的意思,這五結都是欲界煩惱,因此被稱為五下分結。斷除五下分結,就得證聲聞三果成阿那含,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
五上分結: 包含色界愛、無色界愛、掉舉、慢、無明。又名五順上分結,上分是指色界與無色界,這五結的煩惱分屬色界與無色界,因此稱五上分結。斷除五順上分結,證阿羅漢果。
五利使與五鈍使
五見 五利使:又名五見、五惡見,和五下分結相似,五利使結包括:
(1)身見:眾生執著於身體爲我有,產生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的四種煩惱心。
(2)邊見:有了我見,則會產生斷見或常見二類邊見;斷見又名斷滅見,謂認為眾生死後消散殆盡,無有所遺;常見謂認為眾生死後,會和前世相續,人的來世仍爲人,永遠不變。
(3)邪見:不信因果輪迴,不信佛法僧三寶。
(4)見取見:認為有漏法可以帶來解脫和快樂,更甚者修有漏法卻未證言證,妄執自己已取得聖果。
(5)戒禁取見(戒禁見):外道執取錯誤的戒律禁忌,認為以此苦修可以滅苦解脫。
五鈍使:和五上分結相似,包括:
(1)貪: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欲境,或者是與五塵對應的財、色、名、食、睡五欲,生起執著貪愛的妄心。
(2)嗔(或瞋):對違背我所貪愛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惱恨心。
(3)痴:無明,對善業、惡業不能分辨,痴心糊塗,造諸惡業。
(4)慢:吾我貢高,驕傲自滿,輕慢他人。
(5)疑:對佛法僧三寶懷疑不信,妄生煩惱,造諸惡業。
佛陀特別指出"有四種真正的沙門"─出家人,於結使皆有少分及多分的斷除:
黃藍花沙門:已斷三縛結,成就聲聞解脫道初果而不退轉者,於將來必能證無餘涅槃。
邠陀利花沙門:已斷三縛結,且其婬貪、瞋怒、愚癡的三毒煩惱也已淡薄,成就了聲聞解脫道的二果。
柔軟沙門:已斷五下分結,成就了聲聞解脫道的三果。
柔軟中柔軟沙門:已斷五上分結,成就了聲聞解脫道的四果阿羅漢。
※「沙門」※
沙門(梵文:श्रमण śramaṇa;巴利語:शमण samaṇa),又譯為桑門、喪門、娑門、沙門那、沙迦懣曩、室摩那弩、舍羅摩弩,意譯為道士、道人、貧道等,意為「勤息」、「止息」等意,原為古印度宗教名詞,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慾,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後為佛教所沿用,成為佛教男性出家眾(比丘)的代名詞,在漢傳佛教中,意義略同於和尚。
沙門原義為能捨離世間貪愛、斷除停止種種不善之惡法、已滅除種種有漏的染污的法。
印度吠陀時代晚期,婆羅門教因過度世俗化,權威受到挑戰,印度誕生了數個反對婆羅門特權、關心人民福祉的新興教派,普遍存在出家求道為沙門的傳統,此一思想潮流稱爲「沙門思潮」,此一時期稱爲「沙門時期」,印度諸宗教皆以沙門作為出家修道者的代稱。佛教也是印度沙門的其中一個教,其他還有耆那教,印度苦行僧等皆是沙門。沙門諸教不承認後期婆羅門所提出祭祀升天的說法,而是相信原來的輪迴。如之,沙門不再接受婆羅門的思想,並對其思想提出新的解釋,佛教、耆那教等都屬於此一系統。
沙門後來成為佛教男性出家眾、比丘的代名詞,指能夠脫離煩熱苦報,生、老、病、死的因,能解脫生死的苦的人,也就是能證沙門果的人,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真正的沙門,佛陀稱作是實行沙門。沙門的意義不同於和尚,佛教傳入中國時稱僧侶為道士、道人。後來由於北魏太武滅佛才改稱道教神職人員,如祭酒、鬼卒之名為道士。但在當時還並未太流行,南朝陸修靜將道教授第一次所錄的神職人員為「散氣道士」,隋唐道教神職人員統稱為道士,但是佛教沙門們還是自稱為貧道,差不多到了宋朝才多自稱為貧僧。
佛教中的沙門
佛對出家沙門的說法,在《中阿含經》中所謂的「沙門」是指能證解脫者,但因為也有人在佛教之中出家,雖有佛教出家的外表裝扮,但內心及言行不能真正符合沙門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以不能稱作真正實義的沙門。
在《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中有提到四種沙門:
(1)行色相沙門:如果有出家人剃髮的模樣,但身口意行卻都不清淨,徒具沙門形相而無實質,稱作行色相沙門。
(2)密行虛誑沙門:也有人在佛教之中出家,雖然表面裝出很有威儀的樣子,來蒙騙賺取世間人的尊敬,但事實上心中卻貪愛世間法、執著人我的表相,對於解脫道所說世間一切法無常、苦、空的道理,不能信受,不能親證,所以不喜愛也不願離開世間的種種法。這種人就稱為密行虛誑沙門。
(3)求名聞稱讚沙門:貪求名聲而外表像是有持戒的人,希望因此得到他人的讚嘆。
(4)實行沙門:不求名聞利養、能證解脫果。
《瑜伽師地論》中的沙門分類:
(1)勝道沙門
(2)論道沙門
(3)命道沙門(說道沙門)
(4)污道沙門(壞道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