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 02:06:38幻羽
《3.菩提心與皈依、4.菩提心與七支供》*釋濟群*法師
《3.菩提心與皈依、4.菩提心與七支供》*釋濟群*法師
皈依,代表著我們對三寶的信賴,也代表著我們選擇三寶作為人生的究竟歸宿。它是學佛的基礎,也是發起菩提心的基礎。
1.大乘皈依的殊勝
通常所說的皈依,主要指聲聞乘的皈依。我們這裡所說的,主要是大乘皈依。《大乘莊嚴經論·皈依品》中,特別介紹了大乘皈依的殊勝,論云:
一切皈依三寶中。應知大乘皈依最為第一。何以故?由四種大義自性勝故。何者四義?一者一切遍義,二者勇猛義,三者得果義,四者不及義……大乘皈依者有四種一切遍。一者眾生一切遍,欲度一切眾生故。二者乘一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達二無我故。四者寂滅一切遍,生死涅槃體是一味,過惡功德不分別故……
大乘皈依有三種胜勇猛。一願胜勇猛,皈依佛時,求大菩提,多生歡喜,知勝功德故。二者行胜勇猛,起修行時,不退不屈,難行行故。三者果胜勇猛,至成佛時,與一切諸佛平等覺故……
菩薩善生有四義。一者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者生母勝,以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者胎藏勝,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四者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
大乘皈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體,二者大義,三者無邊,四者無盡。問:“此云何?”答:“大體者,謂世間善根已得,超過二乘故。大義者,謂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無邊者,謂成熟善根,能成熟無邊眾生故。無盡者,謂神通善根,至無餘涅槃亦無盡故……
皈依差別有六種,一自性、二因、三果、四業、五相應、六品類。悕望為自性,至心求佛體故。大悲為因,為一切眾生故。種智為果,得無上菩提故。不退為業,行利他難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為相應,具足三乘出離行故。二得為品類,世俗得,法性得,粗細差別故。
這段論文中,從各個不同角度,詳細介紹了大乘皈依勝於二乘的特殊之處。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參看無著菩薩所造的《大乘莊嚴經論·皈依品》全文。在此,我先給大家簡單歸納幾點,這是大乘皈依區別於聲聞乘皈依的主要特徵,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關鍵所在。
其一,皈依者必須具備大乘種性。關於此,我們可能會心存疑問:自己究竟有沒有具備大乘種性?要回答這個問題,只須審視一下,看看自己能否發起無偽的菩提心,發起真實的利他願望。
其二,皈依對像是大乘三寶。其中,佛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為大乘經典,僧寶為觀音、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現前的大乘僧團。
其三,時間更為長久。聲聞乘皈依的有效期是盡形壽,而大乘皈依不僅局限於今生,而是盡未來際直至成佛,正如皈敬偈中所說的那樣:“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其四,發心更為廣大。聲聞乘皈依主要是為了斷除煩惱,解脫生死,而大乘皈依卻不以個人解脫為足,更以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解脫為目標。
只有認識到大乘皈依的殊勝,才能對大乘佛法生起真切皈依之心,這正是願菩提心的所依。
2.由發心完成皈依修行
皈依後,還需要不斷修習皈依,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分量,鞏固對菩提心教法的信心,使之落實於心行並產生作用。在印度和西藏的傳統中,都有關於皈依的修行,我也編寫過“皈依共修儀軌”,內容包括大乘的發心、懺悔、七支供、念誦皈依、發四無量心等。
皈依不只是學佛的開始,事實上,它貫穿著整個成佛的修行。從究竟意義上看,皈依者和皈依對像在本質上是一體的。開始時,二者確實存在差別,而且是巨大的差別,但這種差別不是永遠存在。修習皈依的目的,乃至佛法一切修行的目的,是開發眾生本具的自性三寶,使自己和皈依對象融為一體,最終成就三寶所具足的一切功德。
這一過程離不開皈依和菩提心的修行。沒有皈依作為前提,菩提心的修行就沒有依託基礎;沒有菩提心作為實踐,皈依將永遠停留於形式。唯有對三寶功德心嚮往之,並以佛菩薩的願力作為自身願力,以佛菩薩的所行作為自身行為,才能成就與佛菩薩無二無別的高尚品質。
七支供是根據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而建立,具有積資淨障的作用,能為發起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十大願王的具體內容,分別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這些修行似乎都很平常,為什麼會被尊為願王呢?原因就在於,這些願望的所緣對像是無限的,是遍及一切的。
我們都有這樣那樣的願望,但常人的願望非常局限,想到的無非是個別人、個別事。而普賢菩薩的願力是以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為所緣對象,不斷強化這種願望,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心量。當心停留於眼前的人和事,是狹隘而有限的。唯有以無限的時空為所緣,才能進入心的無限層面。
同時,《普賢行願品》還可以幫助我們在最快時間內積累成佛資糧。用現代的話來說,《普賢行願品》是積資淨障的第一生產力。所以,藏傳佛教也特別提倡《普賢行願品》,將之作為一切法門的重要前行。事實上,《普賢行願品》的意義不僅在於前行,其本身也是殊勝的正行。因為這一法門是建立在華嚴見地的基礎上,至頓至圓,我稱之為“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依普賢大願進行觀修,就是對佛菩薩心行的模擬。使我們在模擬和比照中向佛菩薩逐漸靠攏,逐漸接近。
七支供的內容,主要是將《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歸納為七支。支為肢體,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菩提心修法比做主幹,七支供就是作為支撐的重點。在《入菩薩行論》中,“積資淨障”這部分內容也是通過七支供的修行來完成。
修習菩提心,就要對一切眾生心生慈悲,視如己出。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前提就是把一切眾生裝到心裡。我們問問自己:內心到底能裝幾個人?如果只是裝著自己,或者只是裝著個別人,那是絕對無法和菩提心相應的。這就必須打開心量,這種打開不是簡單的量的增加,而是要把自我的界限完全撤除,像虛空容納萬物那樣,容納盡虛空、遍法界的無量眾生。如果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排斥的,是我們不願利益的,就說明這種慈悲尚未圓滿。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七支供的修行。相關內容,我在《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一書中有較為詳細的解說,可以作為參考。
1.禮敬支
禮敬,即禮拜恭敬。佛法是從恭敬中得,如果對三寶缺乏敬意,法就不可能在我們身上產生作用。修習禮敬的方式很多,如拜佛、供燈、燃香、獻花等。那麼,應該以什麼方法禮佛,才能迅速與諸佛相應,成就無量福德呢?
現代人非常講究效率,其實修行也不例外。或許有人會問:佛教不是強調不著相嗎?要知道,不著相不等於不講效率。正確的修行態度,是既講效率,又不著於講效率的相。如果以為不講效率就是不執著,稀里糊塗就是不執著,不但成就無望,甚至可能會墮落惡道。因為輪迴路險,不進則退。如果不抓緊現有的暇滿人身修行,誰也無法保證未來去向何方,何時還有機會繼續修行。所以,學佛同樣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方法到位,才能事半功倍,生生增上。
禮敬支共四個偈頌,第一頌為三門總禮。三門,即身口意三業,對禮敬作總的闡述。偈頌為: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我們禮佛,通常會選擇一位佛菩薩來禮拜,或禮拜釋迦佛,或禮拜阿彌陀佛,或禮拜觀音菩薩。在《普賢行願品》中,卻不以一佛二佛為禮敬對象,而是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所緣,一一禮拜,無有遺餘。更重要的是,以清淨身語意三業而行禮拜。這就需要憶念佛菩薩功德,激發見賢思齊的至誠之心,從而遠離散亂和妄想。從心裡想著拜佛,到合掌、禮拜、起身,整個過程始終保持明晰的觀想,全身心投入對佛菩薩的禮敬之中。當我們以這種所緣和方法禮佛時,每一拜,都是向一切諸佛奉獻的無上敬意,奉獻的清淨供養。
其次是身禮。偈頌為: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身體是有限的,禮拜也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完成無限的禮敬?這就必須藉助觀想完成。所謂觀想,就是運用想像力,這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助緣。因為心是無限的,想像也是無限的,一旦開發內心無限的層面,才能使建立在這一心行之上的有限行為轉變為無限。在觀想時,一方面可以參考《普賢行願品》長行的內容,一方面還要祈求普賢菩薩的加持,通過對普賢願力的信解來完成觀修。
首先觀想自己化現無量無邊的身體,觀想宇宙中有多如微塵的諸佛菩薩,然後每位佛菩薩前都有一個我在禮拜。佛菩薩的存在是無限的,我的存在也是無限的。再進一步,觀想每個我又在同時禮拜盡虛空、遍法界的無量諸佛。當我們這樣觀想時,每一拜都能成就無量功德,使我們迅速培福,廣積資糧。否則,以凡夫有限的修行,永遠不能成就佛菩薩那樣的無限功德。因為無限必須以無限而非有限為因。再多的有限加在一起,都是有限的,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有限而已。唯有在無限的心行層面,才能圓滿無量福德。
第三為意禮。偈頌為: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首先觀想每一微塵中皆有無量諸佛,每位佛陀身邊還有菩薩海會圍繞。其次,觀想法界有無盡微塵,所以,宇宙的任何一個空間都有諸佛菩薩存在,重重無盡,數不勝數。
生命存在的當下就是無限。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空性,沒有任何界限,也沒有自他之別,一切分別都是人為的設定。比如這是中國,那是外國;這是敵人,那是朋友;這是喜歡,那是討厭。所有這些概念都來自眾生的執著,是由執著形成的分別和對立。由此,又會導致各種衝突,如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人與自然之間的衝突,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一旦將這些錯誤設定撤除,生命當下就是無限的,和一切眾生不分彼此,和諸佛菩薩心心相印。
所以說,當我們觀想無限時,並不是另外開拓一個無限,只是通過觀想,將妄心建立的有限設定撤除,使心回複本然的狀態,回複本具的無限內涵。
第四為語禮。偈頌為: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接著,通過觀想完成語言的讚頌。我們可以觀想宇宙中有無限的我,每個我都在齊聲讚歎十方諸佛的功德。我們還可以把自己觀想為宇宙播音員,當我們禮讚佛陀時,整個天地都能接收到這些音聲,整個宇宙都在迴盪著這些讚頌。我們還可將聽到的一切聲響都觀想為念佛、念法、念僧之音,觀想為讚歎三寶無盡功德的音聲,使身心融入其中,禮佛不盡,讚佛不絕。
2.供養支
供養代表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雖然恭敬主要發自內心,但也需要通過相應的行為來體現。供養,就是強化恭敬心的重要方式,應以上妙物品而行供養。其中,包括有上供養和無上供養兩種。所謂有上,即有限之意,尚未達到極致。所謂無上,即無與倫比,沒有任何其他方式能超乎其上。 首先是有上供養。偈頌為: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有上供養,是以最好的花鬘、伎樂、塗香、傘蓋、衣服、末香、燒香、燈燭等種種供品供養十方如來,並且數量眾多,有如須彌。如何才能得到這麼多供品?這就需要通過觀想。一方面,觀想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都轉化為供佛的奇珍妙品;一方面,觀想所供物品無量無邊,遍滿法界,以如此眾多而勝妙的物品供養如來。
其次是無上供養,這是相對有上供養而言。偈頌為: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勝解,是深信不疑的信解。我們以廣大勝解之心,深信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存在,並以普賢菩薩的無限願力,將有限供品轉化為無限,以此供養諸佛。
我們的心量有多大,供養就會有多大,福報也就會有多大。諸佛菩薩為什麼能成就無量福報?因為他們的心是以虛空和法界為平台,沒有任何界限,也沒有任何阻礙。這就使依託於此的每個行為,都像融入汪洋的水滴一樣,由一滴水成為大海水。
3.懺悔支
在無盡輪迴中,我們始終流轉生死,飽受煩惱逼迫,正是由於往昔業力所致。這些業力就像我們編寫的生命程序,當它運行時,就會產生某種結果。有些是進入惡道的程序,有些是進入善道的程序。我們想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程序的內部結構和運行方式。懺悔的作用,正是摧毀業力依託的基礎。偈頌為: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我們要觀想盡虛空、遍法界的諸佛菩薩,對他們發起真誠懺悔之心,對以往所造種種罪業一一追悔,其中包括有意為之的惡行,也包括無意造作的業力。更重要的是,發誓從今以後永不再造。任何業力的形成都是有基礎的,通過懺悔,就能摧毀業力依託的土壤,使之無法成熟,無法繼續感果。因為所有業力都來自對某個行為的執著,而懺悔就意味著對這種執著的否定。如果這種執著已不存在,依附於此的業力自然也就無從生根,不復存在了,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就像法會前需要清掃場地那樣,我們迎接菩提心的到來,也要懺悔業力,清理內心塵垢,為菩提種子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
4.隨喜支
隨喜就是對他人所做善行表示真誠的歡喜,由衷的讚嘆。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內心會隨之打開,善的種子也會隨之增長。偈頌為: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對於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聲聞、緣覺二乘,乃至諸佛菩薩的所有功德,我們都要生起隨喜之心,並加以保持。因為我們的時間、精力、能力都很有限,即使再努力,一輩子所做的善行也未必能有多少。而成佛需要無量福德為資糧,僅憑一己之力,顯然是無法完成的。那麼,我們就無法成佛了嗎?就無法完成這個遠大目標了嗎?顯然不是,所以就需要藉助一些手段,而隨喜就是迅速積累資糧的特殊途徑。如果我們能以廣大無限的發心隨喜一切善行,所獲功德將與行善者同等,有時甚至會超過對方。因為善行所招感的果報並不完全取決於行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不同的用心。當我們以無限之心隨喜一切善行時,就如分身億萬,時時處處地廣行善法,耕耘福田。
此外,隨喜還能克服嫉妒、排他等不良習慣,與眾生結下善緣,這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助緣,也是修習平等心的大好時機。當我們隨喜平日漠不相關的眾生時,就是在化解對他們的冷漠與隔閡;當我們隨喜平日存在矛盾的眾生時,就是在化解對他們的嗔恨與嫌隙。只要隨喜心足夠真誠,足夠強大,就能逐步轉化原有的不良情緒,令心量隨之打開。
5.請轉法輪支
雖然法是法爾如是的,不論是否有佛出世說法,都不會因此而有增有減,隨之變化。但對眾生來說,並沒有能力認識這種真理,更無法依此修行,成就佛果。
這就需要佛菩薩的引領,需要他們宣說法要,使眾生因聞法而破迷開悟,走向解脫。所以,祈請佛菩薩乃至善知識說法,不僅是我們自身修學的需要,也是利益大眾的需要。偈頌為: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世間燈,指諸佛菩薩,包括一切具足正見的善知識。眾生長處無明黑暗,唯有在佛菩薩的指導下,才能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迷惑走向覺悟。我們觀想宇宙中有無量佛陀,然後觀想自己化身無數,來到諸佛世尊面前。每一位佛陀面前,都有一個我在祈請。每一個我,又同時在祈請法界一切諸佛,祈請他們悲憫眾生,廣轉法輪,使佛法在世間不斷流傳,利益人天。在座下,則應時時祈請善知識為眾開示。同時,對那些宣說正法的善知識大力護持。護持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組織講座,邀請大德說法;可以助印經書,普及正知正見,這些都是請轉法輪的重要方式。因為弘法需要眾緣和合,成就相關助緣,在說法者和聞法者之間架設橋樑,也是在以實際行動請轉法輪。
6.請佛住世支
十方諸佛化緣將近,即將示現涅槃時,為令眾生獲得長久的利益安樂,我們要以至誠之心,請求諸佛長久住世,接引眾生。偈頌為: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佛陀看到化緣將盡,即將入般涅槃。此時,我們要真誠勸請,唯願佛菩薩長久住世。因為這樣,佛法才能在世間薪火相傳。關於請佛住世的修行,我們可以觀想宇宙中有無量諸佛顯現,然後觀想每個佛陀前都有一個我在祈願,懇請他們莫入涅槃。在座下,則以誦經、念佛、供燈、放生等種種方式,殷勤勸請一切善知識住世說法,度化眾生。
7.迴向支
最後,我們要把以上所修的禮敬諸佛、供養如來、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六支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偈頌為: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迴向亦如是。
以上六支所修善根為證得菩提之因,我們將之迴向眾生,並以猛利意樂為之祝福,願他們早日成就佛道。這份迴向是永久性的,是盡未來際的,所謂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無盡。事實上,虛空是無法窮盡的,眾生和眾生的業力、煩惱也是無法窮盡的。為什麼說有盡?只是用來反襯這份願力的廣大無邊。即使無盡的虛空會有盡頭,無盡的業力會有盡頭,但我們所發起的願力和迴向也是源源不斷,無窮無盡的。也就是說,這一願力比虛空更長久,比世界更長久,比無量無邊的眾生更長久,這正是普賢大願之所以被尊為願王的關鍵所在。因為這一願力的所緣對像是無限,時間跨度是永遠。
七支供的內容又可歸納為三方面。一是積資,為禮敬、供養、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五支;二是淨障,即懺悔支;三是令功德增長廣大,永不退失,即迴向支。心是功德增長的土壤,唯有在無限的心田,才能圓滿成佛所需要的無限資糧。如果心量狹隘,就像一塊狹小的田地,即使修得再勤奮,再努力,收穫的果實也極其有限。學習《行願品》,就是要把普賢菩薩的無限願力落實到自身心行,想普賢菩薩所想,行普賢菩薩所行,以此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那樣的話,我們當下就能和普賢菩薩相應,和十方諸佛相應。
對於以上偈頌,我們應當了解其中內涵,如理思維,以至誠懇切之心緩緩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