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7 22:02:38幻羽
*-聽見台灣 從歌曲發掘歷史*-PeoPo公民新聞 + *臺語流行音樂* +*從《返校》看台灣的禁歌小歷史*-風傳媒
*聽見台灣 從歌曲發掘歷史*-PeoPo公民新聞
2013.10.17 09:13-*邱國榮*-專題報導
台灣史學者、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受七星中會東門教會松年與婦女團契邀請,於9月22日在該教會的教育館演講「從台灣歌曲談台灣歷史」。李筱峰表示,每首歌謠都有其時代的特性與意義,不論是從曲調或歌詞去觀看歷史,皆可以看見社會在歷史當中的情境與演變。
李筱峰指出,台灣最早期的歌謠,其旋律多是承襲各地方平埔族的曲調,例如〈三聲無奈〉、〈牛犁歌〉、〈思想起(枝)〉、〈恆春耕農歌〉、〈台東調〉以及〈青蚵仔嫂〉,這些都是至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謠,並沒有因為台灣受外來的日本與中國統治而失傳,印證歌謠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文化很深的根。
描寫近代台灣開港通商景象的經典歌謠〈安平追想曲〉,雖然問世時間是在1951年,但是該曲呈現出早期台灣已是國際通商貿易的樞紐,李筱峰說:「換成當今的說法就是亞太營運中心,但去對照當時還是清國的中國,中國也還只是個小農農耕的社會而已。」
此外,有許多台灣歌謠反映了外來政權的統治本質。李筱峰指出,在日治時期與中國蔣氏政權據台的這段期間,台灣歌謠很多是外來統治者灌輸其政治思想的工具,例如在日治時期有〈台灣軍之歌〉,鼓勵台灣人參與聖戰,其中有台灣人愛唱的〈望春風〉所改寫而成的〈大地在召喚〉、〈雨夜花〉改寫〈榮譽的軍夫〉以及〈月夜愁〉改寫〈軍夫之妻〉。
到了中國蔣氏政權竊據台灣開始,歌頌法西斯主義的歌曲不再是平埔曲調,例如〈歌頌領袖〉,這首是造神運動的經典代表作,而1950年代出生的台灣人,至今能夠朗朗上口的反共復國歌曲〈反共抗俄歌〉,都可見當時歌曲充分暴露威權與政治目的,拿來對照今日,除了令人莞爾以外,也不勝欷噓。
反映國民黨政府據台初期社會景況的〈收酒酐〉,格外值得一提。這首經典的歌謠問世時間是在1946年,反映當時社會底層民不聊生的苦境。作者利用歌詞,隱喻社會普遍哀怨的聲音。李筱峰指出,台灣從終戰到1947年間,物價在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裡,通貨膨脹高達7000倍,追究原因,是國民政府的貪官污吏橫行,到處囤積居奇,而該歌曲就是在當時的社會景況下抒發完成。該曲問世後的翌年,228事件爆發,而歌詞中提到的「太平通」,就是現在的延平北路,亦即是引爆228事件的地理位置。除了〈收酒酐〉以外,同時期問世的歌謠還有〈燒肉粽〉、〈賣雜細〉、〈補雨傘〉、〈賣豆漿〉等,在在都反映出當時升斗小民在困境中生活不易的心聲。
時序走到1960年代,台灣社會的經濟脈動,走向勞力密集的工業化時代。李筱峰指出,當時有許多少女放棄升學,進入工廠擔任生產線女工,扮演家庭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歌曲〈孤女的願望〉,就是反映當時農業扶持工業的社會景象。至於當時代同樣膾炙人口的歌謠,還有〈省都一封信〉、〈田莊兄哥〉、〈流浪到台北〉、〈媽媽請你也保重〉,都是和社會經濟有關,描寫人離開農村到都市尋找工商發展的機會,尤其特別的是,旋律全是日本歌謠。其中,傳唱於大街小巷的〈媽媽請你也保重〉,唱出了社會從農業轉型到工業發展的結果,許多人必須選擇離家,這首歌曲抒發了當時許多人心中對離家的不捨與無奈的嘆息。
日治以前 平埔調月夜愁 原來馬偕也會唱 --特稿/陳逸凡
一直到17、18世紀之間,台灣的居民仍然是以南島民族為主。根據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統計,18世紀之初,西方傳教士繪製的《康熙台灣輿圖》中,平埔族的聚落就高達120個社,而漢族聚落只有65個社,甚至「台灣」這個名稱,也是由台南安平一帶的平埔族地名「大員」演變而來。許多平埔族的地名,例如基隆、南崁、苗栗、大甲、西螺、麻豆、萬丹等,更是保留至今,平埔族文化對現今生活影響之深刻可見一斑。許多傳統的台灣歌謠亦是取自於平埔族的曲調,由後人填入新詞。例如〈月夜愁〉、〈牛犁歌〉、〈思想起(枝)〉、〈三聲無奈〉及〈青蚵仔嫂〉等,皆是廣泛流傳的歌曲。
其中日治時代的流行歌曲〈月夜愁〉,最早更是由馬偕牧師採集自平埔族歌謠,譜寫成宣教詩歌〈拿阿美〉(Naomi),講述聖經路得記的故事,1930年代才由鄧雨賢重新編曲、周添旺填詞,描寫失戀者的心情,成為傳唱於大街小巷的〈月夜愁〉。這首歌曲在日治皇民化運動時期,還由日本政府派人改寫成〈軍夫之妻〉鼓吹台灣人從軍報國;1970年代再度被改寫歌詞為〈情人再見〉,由鄧麗君演唱並灌錄成唱片。
〈思想起(枝)〉、〈三聲無奈〉及〈青蚵仔嫂〉皆是改編自平埔調,或稱台東調,是源自於平埔族的曲調,多用於敘事或勸世。〈思想起(枝)〉是廣為人知的恆春民謠,根據民族音樂學者呂炳川的考證,該曲是由西拉雅平埔族歌謠演變而成的漢化民謠,講述先民移民思鄉及開墾的辛苦,亦可循音律自由填入歌詞吟唱。〈三聲無奈〉發表於1966年,由林金波作詞、黃國隆作曲,歌曲藉古諭今,勸少女不要太注重外表,以免感情被欺騙後欲哭無淚;〈青蚵仔嫂〉則是配合電視劇演出,由郭大誠譜寫而成的主題曲,講述蚵女哀怨的心聲,並在結尾勉勵自己只要努力一定能出頭天。
平埔族是曾經活躍於台灣平野地區原住民族的泛稱,幾百年前人口數位居台灣第一位,在長期漢化的影響下,逐漸喪失族群意識,亦不被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直到近年才再次受到台灣社會的關注。平埔族曲調從古至今縱使轉變成許多不同的面貌,仍然未曾間斷地傳唱在台灣各地,只是在教育體系長期的忽視下,歌曲源頭逐漸無人知曉。重新發掘這段過往,將能豐富台灣的文化內涵,並能更加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
日治時期 殖民摩登時代 開流行文化先河 --特稿/盧啟明
1895年,台灣因馬關條約而被割讓給日本,從此台島政權易幟,進入日治時期。當時,近代唱片史也開始發軔,1910年代,東京的留聲機和唱片公司已在台北設點營業,發行日本傳統音樂,而台灣社會傳唱的仍是民間歌謠,彼此有所區隔。
一次大戰後的1920年代,各地民族自決的風氣勃興,日本也進入所謂「大正民主潮」。以留日學生為主的台灣青年乘勢創立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等組織,發起請願運動、自治改革運動、新文學運動,向統治當局爭取權益,民間社會的活力頗為興盛。 是時,曾有知識分子透過音樂表達訴求,例如蔡培火以台語寫作〈台灣自治歌〉、〈咱台灣〉等歌,被視為先聲之一;民間也開始灌錄藝旦和曲師及南北管子弟團的歌仔戲唱片,顯示在「糖與鞭」的殖民政策實施下,台灣的傳統音樂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1930年代前期,台灣社會逐漸從農業轉向工業,代表近代文明利器的廣播、電影、唱片等傳播媒體蓬勃發展。而喫茶店、咖啡座、俱樂部等娛樂場所也紛紛興起,謂之流行文化滋長的時代並不為過。
1932年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台播映,詹天馬、王雲峰作宣傳曲,後灌錄唱片風靡市場。其後陳君玉、鄧雨賢、李臨秋、周添旺等人陸續創作〈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等名作,更有純純、愛愛、林氏好等台語歌星,呈現新奇而寂寥的「都會摩登」氣息。
然而,1930年代後期,總督府因應皇民化運動,發布「曲盤取締規則」管束大眾生活,流行歌曲因此盛極而衰,台灣社會也逐漸進入戰時體制。 1940年代的太平洋戰爭時期,當局統制唱片,並推廣軍國主義的日語歌,例如〈台灣軍の歌〉,甚至將台語歌改編成軍事宣傳曲。不過到了後來,總督府為拉攏人心,在廣播和唱片界還是稍微開放「台灣化的支那(China)音樂」,說明民間的需求和能量,並非統治者所能完全掌控的。
要之,社會的脈動清楚呈現於人民傳唱的歌曲之中,這種音景(soundscape)讓吾人更了解本身的文化和歷史。台灣人儘管受到殖民統治,卻是積極吸收近代化的元素,不但開啟流行文化的先河,也繼續唱作自己的歌曲,顯示台灣是一個活潑具有能動性的社會,這種傳統和現代的調和,值得我們不斷思考。
228爆發前 燒肉粽收酒矸 唱底層人民心聲 --特稿/陳良智
還記得在2006年亞洲運動會的棒球賽事嗎?從實況轉播中傳來當地加油的歌曲〈燒肉粽〉嗎?「自悲自嘆歹命人╱父母本來真疼痛╱乎我讀書幾多冬╱出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要做生理真困難╱那無本錢做未動╱不正行為是不通╱所以暫時做這項╱環境逼我賣肉粽╱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物件一日一日貴╱厝內頭嘴這大堆╱雙腳跑到要鐵腿╱遇著無銷尚克虧╱認真再賣燒肉粽╱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這首歌的作者張邱東松是長榮中學的畢業生,因為被當時的校長萬榮華發掘了他的音樂天賦,因而說服張邱東松的父親放棄原本打算讓他成為醫生的想法,而讓他走上音樂之路。
根據張邱東松夫人的回憶,這首〈燒肉粽〉是1949年張邱東松任教於台北金華國中期間,聽到半夜燒肉粽的叫賣聲,想到有人到半夜還這麼辛苦的謀生,所以寫下這首歌。
其實早在1946年張邱東松就受到呂泉生的鼓勵,而寫下〈收酒矸〉這首歌,「阮是十三囝仔丹╱自小父母就真散╱為著生活不敢懶╱每日出去收酒矸╱有酒矸╱通賣否╱歹銅╱舊錫╱簿仔紙╱通賣否╱每日透早就出門╱家家戶戶去加問╱為著打拚顧三當╱不驚路頭怎樣遠╱頂日去迺太平通╱今日就行大龍峒╱為著生活會妥當╱不驚大雨佮大風」,戰後國民黨接收了台灣,原本台灣人以為終戰了,回歸祖國了,終於可以從戰時異族所帶來不公平物資分配中得到解放,沒想到戰後所生產的物資,還是必須大規模投入國共內戰中,更有許多來自中國的不肖官員假借動員戡亂徵調物資,實際上是中飽私囊。也是因為這樣的官逼民反,以致於發生了1947年的228事件。
到了1949年,國民黨政府從中國「轉進」台灣,原本是台灣投入祖國懷抱,這下變成祖國投入台灣懷抱。跟著國民黨軍隊撤退到台灣的黨政軍家眷約有120萬,而戰後台灣的人口不過600多萬,由此可知當時的台灣人民承受了多大的生存壓力。
面對戰後的物價上漲,政府的因應措施竟然是貨幣寬鬆,結果幣值嚴重縮水,以致於日後需推行「新台幣」來進行幣制改革,而兌換的匯率竟然是4萬元換1元。由此可見戰後台灣的經濟波動、人民謀生不易,而張邱東松所寫這兩首歌正是反映出底層人民的心聲。
戒嚴時期 國府威權體制 消滅共匪夢反攻 --特稿/林佩蓉
1945年8月15日台灣在日本昭和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隨即在《開羅宣言》中被中華民國政府蔣介石政權接收,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於1945年10月25日成立,台灣人民從此跨進新的歷史階段,也在匆亂中被歸入中國版圖,付上慘痛的代價。
1948年中國境內國共內戰勝負逐漸明朗,蔣介石政權節節敗退的消息傳到台灣,避難至台的浪潮逐漸擴大。1949年4月6日,台灣警備總司令以今台灣師大學生腳踏車違規細故,大規模的逮捕該校與台灣大學的學生,實為當時陳誠政府向已對政府不滿的知識分子進行恫嚇。1949年5月19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宣布實施戒嚴令,台灣社會從此進入軍事統治時期,10月3日蔣介石軍隊來台,美國華府在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公布《對華白皮書》,放棄對國民政府的支持與承認,台灣政治陷於動搖不安的狀態。1950年3月1日,戰敗的蔣介石自行宣布,恢復在中國南京的「中華民國總統」職權,同時間完成了黨政軍特四合一的戒嚴體制,對台灣社會進行高度的鎮壓政策。
從1949年末到1950年中期,是國民黨成立文化霸權論述的時期,由「相當嚴謹、完備」的檢查制度,對社會文化活動採取干涉政策,以軍事方式抹平台灣人民思想及行動自由,作其「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春秋大夢。在這樣的氛圍下,作家孫陵寫下了〈保衛大台灣〉(李中和譜曲):「保衛大台灣╱保衛大台灣╱保衛民族復興基地╱保衛民主自由的樂園╱萬眾一心全體動員╱團結一致支援前線╱打倒蘇聯強盜╱消滅共匪漢奸╱只有勇敢向前」,被認為是反共文藝的第一聲。
1950~1960年台灣進入白色恐怖時期,全面清掃紅、黃、黑思想,由蔣介石作詞的〈反共復國歌〉:「打倒俄寇╱反共產╱反共產╱消滅朱毛╱殺漢奸╱殺漢奸╱收復大陸╱解救同胞╱服從領袖完成革命╱三民主義復興╱中華民族復興╱中華復興╱民國萬歲╱中華民國萬萬歲」,以及現今5、60歲耳熟的〈反攻大陸去〉,都是以「收復大陸、解救苦難的大陸同胞」作為洗腦人民的工具,公式化的4/4拍曲調,中快版「滿有精神」的速度,同樣放置在歌頌「民族救星」的蔣介石上,用音符、口號不斷「洗煉」、消磨台灣自主的心思意念,成功的完成用謊言樹立殖民政權的大業。
工業時代 實現孤女願望 勞動打拚別窮困 --特稿/王子豪
在音樂的場域裡,流行音樂雖不被學院音樂所看重,但卻常常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況。台灣在1950~60年代,是所謂台語歌量產的時代,除了唱片製作的技術進步以外,另外就是大量引用日本歌的曲調填上台語歌詞,因曾受日本統治的背景,使得這些歌曲快速流行。而1960年代恰巧也是台灣從農村經濟轉型為工業經濟的開始,加工區以及家庭工業興起,再加上當時戰後嬰兒潮的勞動力已經開始大量投入,因此許多10出頭的孩子就需要離鄉來到都市工作,而著名的台語老歌〈孤女的願望〉就著實反映了當時到都市找工作的景況。
〈孤女的願望〉是採自日語歌〈花笠道中〉的曲,由葉俊麟先生所填詞,並由當時才10歲不到的陳芬蘭主唱,她稚嫩的歌聲更是詮釋出「孤女」的感覺,也唱出當時許多女工甚至童工的心聲,使得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因為它真正唱出許多人的心聲。
此歌分為3節,訴說一個孤苦的女孩想前往大都市當女工的希望,雖然無依無靠,卻仍然堅強地前往都市工作來度日;雖然自己能力有限,卻願意吃苦忍耐,為著將來的幸福打拚,更相信總有一天會有好的日子來臨。其實這就是當時許多台灣人的心聲,雖然環境尚苦,但願意到都市找尋工作機會,特別歌詞「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更展現出雖然日子辛苦,但對於未來卻是有盼望的,或許這就是歌名中「願望」兩字所要表達的意境,現在的辛苦在未來可以得到補償。
其實〈孤女的願望〉唱出的時代背景,在台灣仍屬窮困的年代,此歌發行的那年,台灣人民所得1年才164美元(台幣4054元),許多中低階家庭無法讓孩子繼續讀書,甚至有的小學尚未畢業就進入勞動市場,有些家庭的大哥、大姊就這樣失學進入工廠工作維持家庭生計或讓弟妹有機會讀書。台灣藝術大學教授趙慶河曾說過:「包括我大姊、三哥等同樣背景的台灣人,當年都有共同經歷,孤女的願望唱出大家回憶,因此每次聽到這首歌就想起辛苦的姊姊,忍不住淚溼衣衫。」
透過〈孤女的願望〉這首歌,讓我們再次回到1960年代的台灣社會,雖然經濟開始起步,但許多人仍在困苦中掙生活,但也看見當時台灣人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堅韌,讓我們知道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其實就是這股不怕苦的毅力。
資本時代 原住民林班歌 抒發苦悶解憂愁 --特稿/陳逸凡
1950、60年代,林務局劃定特定森林區域,以微薄的薪水聘請勞工到深山的森林裡看管、整地、造林、開路,這樣的勞動團體便稱為林班,而原住民青年則是林班的主要人力來源。林班的成員通常來自不同族群,出動一次必須等到好幾個月後才會回到自己的部落,由於深山裡物質生活條件嚴苛,需要點蠟燭睡工寮,因此在夜深人靜時烤火彈吉他唱歌,成為抒發心情苦悶的最佳管道。其中〈珍重〉、〈牽牛歌〉、〈小米酒〉、〈涼山情歌〉(或名〈再會吧我的心上人〉)、〈情人的眼淚〉及〈可憐的落魄人〉等,皆是耳熟能詳的林班歌。
林班歌並無固定形式,主題包含愛情、親情、思鄉、勞動、自我嘲諷等,曲調大多從原住民傳統民族歌謠改編而來,歌詞亦充滿原住民特有的語感和幽默感。由於傳唱時每個演唱者會加入不同的元素,因此經常混雜了不同族群的歌曲旋律,還會混合當時的華語流行歌曲進行改編。由於不同族群的語言不同,為了便於溝通,通常以華語為主吟唱,並穿插簡短的族語虛詞。待這些青年回到各自的部落後仍持續傳唱,林班歌便在不同部落間廣泛散播開來。
源自林班歌的〈可憐的落魄人〉,1979年由高子洋(原名「高飛龍」)譜成詞曲,交由同為卑南族的陳明仁(後組「北原山貓」)演唱,1982年發行唱片,獲得社會極大的迴響。歌詞「你可以戲弄我╱也可以孤立我╱既然你不再愛我╱見面也該說哈囉」,雖然主題哀傷,表達身在台灣社會艱難的處境,但是曲調活潑有趣,展現原住民樂觀的天性。雖然後來該曲遭到警備總部以「違反社會善良風俗」為由查禁,但是仍然紅遍全台,至今仍是各個年齡層的聽眾皆能朗朗上口的歌曲。
1960年代後,台灣經濟轉型,這些原住民青年再次被吸納到都市裡,投入建築業及各種勞動行業,森林裡的林班歌成為都市裡的林班歌,同樣傳唱原住民迫於現實離鄉背井、遭受輕視的無奈處境。根據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黃國超的研究,林班歌雖然充滿原住民族對現實環境的無奈,卻見不到社會運動的色彩,主要展現對原鄉人事物的懷念與感傷。在歷經資本主義入侵傳統部落社會的全面性破壞後,原住民傳唱微弱、感傷、自我慰藉的林班歌,透過音樂紓解內心的不平衡,其中所傳達出來的無奈情境,值得每一個人反省。
*臺語流行音樂*
臺語流行音樂(英語:Taiwanese popular music,簡稱Tai-pop),又名臺語歌曲(英語:Taiwanese song),是指出產於臺灣並使用臺灣話(臺灣閩南語)演唱的流行音樂類型。最早起源於日治時期,戒嚴時代曾因官方的獨尊國語政策被壓制,至1987年解嚴後開始復甦,並衍伸出多種表演型態。在臺灣發展起來的臺語歌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地的華裔閩南民系族群之間也廣為流行,也被他們稱為閩南語流行音樂(英語:Hokkien pop music)或福建話流行音樂(英語:Fukienese pop music)。
歷史
(1)1917年到1925年
當時社會要求禁唱諷刺日本人意味的台灣民謠,只有歌仔戲未被禁止,此舉限制當時的台灣人民唯一宣洩不滿及反映政治的管道。
(2)1925年到1937年
此段是台語音樂的全盛時期,除了諷刺殖民體制的歌謠,亦有許多現今依舊令人耳熟能詳的,譬如〈望春風〉,而流行類歌曲始祖則是〈烏貓行進曲〉,但真正流行的是〈桃花泣血記〉宣傳主題曲,由阮玲玉主演的同名片在台灣上映,因為屬於無聲電影,因此需要有一首歌曲描述故事。 代表人物:純純、愛愛
(3)1937年到1945年
此時與戒嚴時期令台灣話歌曲陷入黑暗。因恰逢日本大規模擴大侵華戰爭,而身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也徹底實施皇民化運動,所有漢語的文化被逐一禁止,因而牽制台灣人發聲的機會,也因此重重扼殺台灣話的發展空間。
(4)台灣戰後初期及戒嚴時期
國民政府遷台後,為鞏固政權及防止共產黨入侵,因而實施戒嚴,就連歌曲也都包括在內,因此所填的歌詞內容就低調許多,關於政治、太過悲傷、影射民生疾苦的不行,就連主題意識不明顯的也不行,使得許多經典歌曲都成當時的禁歌。文夏二千首歌曲中有99首被禁為台語歌曲中被禁的最多的創作人。
1976年公布的《廣電法》中規定:「方言歌曲,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宜少播放」,媒體依此一天只能播送2首台語歌,多數詞曲創作者、唱片公司、歌星也因此失去表演機會。直到1981年以後,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江蕙的〈風醉雨也醉〉、李茂山的〈今夜又擱塊落雨〉等,才再度掀起風潮,而台語歌真正沉寂的時間約為1977─1981年,約有四、五年的時間。 代表人物:洪一峰、葉俊麟、許石、楊三郎、周添旺、文夏…。
(5)1987年至今
正式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因為無政治力介入創作的包袱,有更多人投入台語歌曲的創作,也是傳統社會邁入現代社會的指標。1990年,《向前走》專輯出版 掀起另一波新台語歌的風潮 此張專輯由台灣四大製作人聯手打造 在當時造成一股年輕人願意開始聽台語歌的風潮。江蕙是首位登上台北小巨蛋的台語歌手,締造全新紀錄,更是得過最多金曲獎的歌手,也是台語樂壇目前較受大眾注目的歌手之一。謝金燕於2012年5月12日成為繼江蕙之後第二位登上台北小巨蛋開唱的台語歌手。也有不少主唱國語的歌手公開演唱甚至錄製台語歌曲。近年來更有不少素人部落客,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自己的台語歌曲創作。
整體來說,台語歌曲的聲勢不及其他流行音樂,主要因為消費大宗的年輕族群比較偏好國語歌曲或外來歌曲。1997年因亞洲金融風暴而造成東南亞市場萎縮,加上盜版問題無有效方法解決,台語歌曲就處在絕對弱勢的地位上。中國閩南語市場雖仍未形成,然而隨著中國開始推廣方言,2006年,中國大陸舉辦了全球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是一個華人地區、國外閩南語歌手的國際性的歌唱比賽。2009年,上海歌手李婭莎自從在台灣參加歌唱比賽後,轉型成為台語歌手,成為第一位專攻台語市場的大陸歌手。
台語歌也走向多元化,具代表性的像林強、陳明章、朱約信、蕭福德、陳昇、新寶島康樂隊及謝金燕的電子舞曲和伍佰的搖滾曲風……等。現今諸如五月天、伍佰、蕭煌奇、秀蘭瑪雅的台語流行音樂是較為新穎的,有別於傳統台語歌,更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在反主流文化中也有許多用台語創作的獨立音樂,包括閃靈樂團、拷秋勤、農村武裝青年、滅火器樂團、濁水溪公社、董事長樂團、茄子蛋、Random隨性樂團。
日治時期查禁歌曲目錄。(圖/台灣歷史博物館)
沒自由的時代,「厭世歌」要禁、「一夜情歌」也要禁!
*從《返校》看台灣的禁歌小歷史*-風傳媒
2019-10-04 12:04 -責任編輯--*林安儒*
知道禁歌不是國民政府的專利嗎?或許你已經看完《返校》,對禁書和禁歌有多一層認識,像是國民政府來台,為了確保政權穩固,維持愛國忠貞思想,拚命地以超離奇理由禁書禁歌。
而禁歌,如同殷老師在《返校》裡說的:「我看這首(雨夜花)也快被禁了。」的確,合稱《四月望雨》中的其中一首〈雨夜花〉,也在戒嚴後被禁。 但台灣的禁歌歷史,早在日治時期就有案例。當時的政府也為了箝制思想,禁了不少好聽的歌,但被禁的理由在今天看來,的確不太合理。
仔細想想,越是禁止大家不准看,或許更讓人躍躍欲試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禁歌的小歷史吧!
台灣史上第一首禁歌
1934 年有首歌叫〈街頭的流浪〉,是台灣歷史上第一首禁歌。
為什麼要禁這首歌呢?根據當時報紙《臺灣日日新報》的紀錄,這首歌傳遞頹廢思想,充滿虛無主義要素,後來就以「安寧秩序」為由查禁了。 這樣看起來,我們或許要慶幸今天的社會允許我們擁有「厭世」思想,想當時,竟然連悲觀的權力都被剝奪。
但究竟是哪裡傳遞頹廢思想呢?讓我們看看歌詞:
景氣一年一年歹 生理一日一日害
頭家無趁錢 轉來食家己
哎呦 哎呦 無頭路的兄弟
有心作牛拖無犁 失業兄弟行滿街
暝時無得睏
哎呦 哎呦 無頭路的兄弟
毋是大家歹八字 著恨天公無公平
日時遊街去 暗時惦路邊
哎呦 哎呦 無頭路的兄弟
(歌詞來源:台灣音聲100年)
很明顯的,這首歌可能是太過「誠實」了,把當時的社會現況寫得相當真實;或者說,這首歌的主觀意識強烈,把自己的煩惱跟心聲大聲講了出來。 而當時的日本政府怎麼會允許這種歌呢?一方面是可能影響民心,另一方面,也可能讓大家對日本政府的信任感破裂,所以還是禁了吧。
什麼時代都要放膽去愛!比你想像中的更「進步」的情歌!
或許你聽過老一輩的長者提起自己的愛情故事,而這些故事通常蠻浪漫淒美。在不允許自由戀愛的時代,這些不被允許的戀情,也被譜成一首首歌曲。但這些歌在日本政府眼中,是「邪淫」之詞,所以也很不幸的被禁了。
讓我們舉來來說,1920年代版的〈桃花過渡〉、1933年版的〈一夜差錯〉和1935年4月的〈速度時代〉,都屬於「邪淫」之詞。
再讓我們節錄一點歌詞:
〈桃花過渡〉
正月人迎尪 單身娘仔守空房 嘴食檳榔面抹粉 手捧香爐去看尪
二月是春分 無好佳人無好君 挺渡早死無某漢 搖橫搖直挺渡尪
三月人播田 船仔不挺做媒人 一個娘仔中阮意 中阮娘子伊有尪
〈一夜差錯〉
一時做差錯 事到無奈何 當初糊塗 貪著極樂道
無想善惡報 才著抱恨心頭嘈 夜間無人知 對死哭返來
自由戀愛 引阮入悲哀 鴛鴦同池內 禍端獨擔大不該
錯食風流飯 淚滓準菜湯 面色青黃 悽慘刈心腸
腹肚那掩矼 看卜按盞乎人間
〈速度時代〉
(男)汝的目周真妖嬌 (女)怎樣真妖嬌
(男)射來射去真難料 (女)無像恁的心肝快翻僥
(男)誰人親像天氣快翻僥 (女)今日結婚隨解消
(男)像恁翻僥 害人想思難治療
(合唱)速度時代 戀愛無認真無必要
其實這三首歌都有不同的主題,比如〈桃花過渡〉講的是一位「撐船人跟女乘客的對答」。但後來〈桃花過渡〉竟然成為史上第一首以「敗壞社會風俗」為由的禁歌。
但仔細看看這些歌詞,除了〈桃花過渡〉有點隱晦之外,〈一夜差錯〉跟〈速度時代〉意外的相當「先進」,似乎比較能知道被禁的理由。
〈一夜差錯〉的故事一目了然,很類似今天的一夜情;不過卻沒做好避孕措施,最後女方懷孕,兩人後悔莫及。〈速度時代〉則打破了以前媒妁之言的戀愛規則,讓戀愛變成自由開放的事情。
而這兩首歌,真的很難想像是日治時期就有的思想啊!我們對日本統治時期的印象,可能還留在相當刻板的想像,但這兩首歌確實非常「進步」啊!
難解的謎題,鄉民大猜《四月望雨》為什麼被禁? 脫離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由國民黨接手統治,隨後進入戒嚴。
奇怪的是,早在日治時期由「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做的四首曲子,〈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合稱《四月望雨》竟然被禁了。
至今有許多網友樂此不疲,猜測為什麼《四月望雨》被禁,但如果我們仔細看當時的禁歌標準,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一、意識左傾,為匪宣傳
二、抄襲共匪宣傳作品之曲譜
三、詞句頹喪,影響民心士氣
四、內容荒謬怪誕,危害青年身心
五、意境誨淫,妨害善良風俗
六、曲詞狂蕩,危害社教
七、鼓勵狠暴仇鬥,影響地方治安
八、反映時代錯誤,使人滋生誤會
九、文詞粗鄙,輕佻嬉罵
十、幽怨哀傷,有失正常。
這樣列下來,基本上只要是略帶「悲傷」的曲子,或是暗示到任何「紅色」的曲子,通通都有可能被禁啊! 當然不只是《四月望雨》,還有太多被禁的歌曲,像是〈向日葵〉、〈今夜你不要走〉、〈熱情的沙漠〉。而電影《返校》中的殷老師,想必她非常關注時事脈動,難怪可以對張老師說:「我想這首歌也快被禁了。」 寫到這裡,或許你也有點感慨,自由真的很重要啊。
點播一首〈自由〉,來份自由的空氣吧!
很有趣的是,今天我們可以找到過去的禁歌資料,通通仰賴解嚴後人們不斷的追求。我們不該以為自由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不論哪件事,都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當你以為某件事是理所當然的時候,或許那個東西會悄悄地、無預警地離開你。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活著,然後記著這得來不易的一切。
唯有今日的自由,才能養育一個個獨特美好的靈魂,讓這個世界更加豐富燦爛。除了台灣,許多國家也曾經歷過不斷爭取的過程,包含現今的香港、埃及、阿拉伯、突尼西亞等,而至今仍有太多人持續在努力。
而我們仍舊選擇相信,總有一天,黑暗終會過去,迎向陽光。
上一篇:【 中 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