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 13:16:24幻羽

【德國,法國在二战後重返世界強國之列】



在近代國際外交中,嚴格而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國」觀念始自拿破崙戰爭結束後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和會之前英國外交大臣卡斯勒里子爵首次在文書中正式使用「大國」(Great Powers)一詞。此一用法的背景是出於以大國權力平衡機制,防制歐洲大陸出現拿破崙式獨霸政權挑起戰爭。他在1814年2月13日一封致予各國的信說:「我很滿意地告知各位,和會將以歐洲各『大國』達成一總體協議而結束。這一協議將集中各國力量,對付任何一個企圖打破歐陸和平的大國。」當時全程與會的有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法國。至於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則僅在特定問題需要諮商時,才被邀請。這五大國建立了所謂「歐洲協調」體制(也稱為「大國協商」),此即現代大國觀念與大國均勢的起源。 

「大國」的成員,隨著大國們的崛起與興衰而有所變化。古代交通困難,歐亞大陸兩端諸一流大國缺乏直接往來。羅馬帝國在歐陸為大國,波斯、大食等穆斯林帝國在中古時期控制中亞到北非的廣大地區。蒙古帝國一度控制歐亞大陸東部至中部以及北印度。中國從秦帝國到清帝國中葉,長期享有總量最大的生產力和較高的產業水平。但這些大國間僅有貿易關係卻缺乏政治聯繫,難以被視為屬於一個統一的國際體系。從18世紀起,歐洲殖民主義力量遍及全球,「大國」概念才取得世界性的意義。此後由於經濟波動、競爭力優劣、戰爭勝負,奧匈帝國退出大國行列,俄羅斯與法國有時也不被視為大國。美國、德國與日本在19世紀加入大國集團。中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退出大國行列,又於20世紀中期起被歸類於大國。印度則是目前學術與政策討論中,熱門的新大國集團成員。

超級大國指極端強大的國家,特指當世界在政治上劃分為支配國和被支配國的時代的一個或極少幾個支配國家。此詞於1923年在西方首次出現,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國際上廣泛使用。超級大國的特點是其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並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有能力直接或者間接對別國進行政治或者經濟進行干預甚至動用武力而達到其利益最大化,謀求世界霸權。

大英帝國在經歷一戰和二戰後國力嚴重受損加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逐漸走向解體,地位又被崛起的美國和蘇聯取代,美蘇進行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冷戰,美蘇對抗形式主要體現在軍備競賽,政治輸出,代理人戰爭直到蘇聯解體。冷戰中美國推行石油美元後來衍生出全球金融霸權,現如今的美國被特指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但現今也出現了潛在超級大國(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巴西聯邦共和國、歐洲聯盟,印度共和國),這些國家在經濟,軍事,文化,綜合能力相對於大部分國家比較突出,具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潛力。

冷戰結束後形成了美國金融霸權和軍事霸權的雙霸權體系,中國要想在潛在超級大國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應對金融和軍事兩方面的挑戰,所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近代,作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強國、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之一,法國的實力非常雄厚,是世界屈指可數的幾個強國之一。不過在一戰後,法國開始走下坡路,到二戰時已經遠遠被德國甩掉,在法國戰役中更是被德國一個回合就給幹掉了,因此在二戰中打了醬油。只剩下半壁江山的維希法國成為了德國的半傀儡政權,而依附於英國的自由法國則不得不仰仗英國人的鼻息,法國因此從世界一流強國的序列中被劃掉。不過二戰結束後,法國很快滿血復活,重返世界強國之列。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二戰後法國人為何能迅速重返世界強國之列?


法國是歐洲傳統強國,在英國沒有崛起前,一直佔據著西歐老大的位置,是歐洲大陸霸主最有力的競爭者。在殖民時代,法國也一直是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經過上百年的掠奪和發展,法國底子是非常雄厚的。即使法國在一戰後開始衰落,但實力仍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比日本和意大利強大的多。二戰中法國戰敗其實只是個意外,法國退出強國之列也只是暫時的。實際上,不管是維希法國還是自由法國仍然都非常有實力,可以說法國人的底子還是很雄厚的。維希法國保留著法國的半壁江山,控制著法國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其總體實力不比意大利差多少,只是沒有了政治地位而已。而自由法國雖然寄人籬下,但得到了美英的支持,還控制著法國的部分殖民地,而且發展速度很快,到諾曼底登陸時,自由法國的軍隊超過100萬,是盟軍西線的第四大力量。

二戰結束後,法國人在美英的幫助下,跟在盟軍後面收莊稼,沒費甚麼力氣就重返巴黎,接管了法國本土和遼闊的海外殖民地。由於維希法國早早的就投降了,所以法國本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為法國保存了大部分實力,這是戰後法國能夠迅速崛起的基礎。戰後,由於英國和蘇聯被打的稀巴爛,德國和日本以及意大利被打殘了,滿血復活的法國自然能重返世界強國之列,當時比法國強的還真沒有幾個。同時,由於自由法國重新掌權,所以法國獲得了戰勝國的地位,有權力瓜分勝利的果實。而英國人為了製衡美國人和蘇聯人,硬要拉著法國進五常。就這樣,法國人躺著就重返世界大國之列。

其實,當時的中國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二戰中國未必能夠重返大國行列,起碼沒有戰後那麼高的地位。這就像遊戲裡兩個最有實力的團伙為了爭奪老大進行火併,全服排名第五的法國被德國一刀秒掉一半血,法國見勢不妙蹲到草叢挂機吃藥,等團戰即將結束,法國立即跳出來補上兩刀,拿人頭搶裝備,完美收官。看看遍地殘血的隊友和被打殘的對手,法國人心裡樂開了花,因為法國人躺著就成為了二戰的主要贏家之一,不僅獲得了經驗,還撿了滿地的金幣和裝備。再看看自己的盟友英國,為了面子和德國人玩命,結果家底打光了,連褲子都輸沒了,僅僅靠著最後一點點勝利者的虛榮硬撐著。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原來國土面積高達54萬平方公里,穩居俄羅斯以西歐洲第1面積大國的德國,縮水為瞭如今的35萬平方公里。德國失去了高達近2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也就是說,德國損失了40%的國土面積。這個數字比例之龐大,即使我們作為一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都覺得觸目驚心,德國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為殘酷的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深知領土對於本民族的重要性,因此,德國失去的領土,被索回或者收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是當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周邊各個曾被德國侵略的國家,為了彌補戰爭的創傷,也為了防止納粹德國的複蘇,將德國更讓的領土上的德國居民近乎全部驅逐。 

也就是說,德國失去領土上,如今居住的已經不再是德國人,而是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居民。這也意味著,德國即使想用全民公投的方式收回領土,也完全不存在實施的可能。例如如今俄羅斯位於波羅的海的飛地,原屬於德國的加里寧格勒就是這種情況。

二戰勝利後,蘇聯將加里寧格勒地區佔據,並迅速將當地的德國居民全部驅逐,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人。為了徹底將當地俄羅斯化,蘇聯甚至連當地的德式建築和德國名字都全部改了個遍,從此,除了歷史淵源,這塊土地與俄羅斯本土並沒有什麼區別。這也是當蘇聯解體之後,原屬於德國的加里寧格勒不但沒有要求返回德國,反而仍屬於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晚清屈辱的歷史是我們民族抹不去的傷痛,尤其是中國失去的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更是令每一個國人痛徹心扉。但是就比例而言,中國失去的國土面積比例還要小於德國,從中也可見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領土損失之慘重。

因此,許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損失如此慘重,為什麼德國還要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呢?這個問題是典型的馬後砲式問題,是在知道結果之後倒推原因,本身就是極為不合理的。這個問題類似:“既然你明知道沒中五百萬,為什麼還要去買彩票”一樣。對於德國當然也是如此,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的損失固然極為慘重,但是,發動戰爭之初,顯然德國不認為自己會一定失敗。那麼,德國為什麼會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呢?

首先,無論是發動第1次世界大戰的威廉二世,還是掀起第2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他們都不認為德國會因此失敗。相反,兩個人都野心勃勃地認為:軍事實力強大,科技先進的德國勢必挑戰老牌列強成功,取得世界霸權,從此德國走上世界超級大國的位置。這一點不僅僅是當時德國的領導人,哪怕是德國的統治階層,乃至於每一個德國普通民眾,對於德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在剛開始時都是信心十足且狂熱支持的。而這樣近乎全民的支持,也正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戰鬥力強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從上到下,很少人有人認為德國會失敗。他們野心勃勃且盲目憧憬著德國取得大戰勝利後的風光場景。

其次,雖然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取得了失敗,但是德國並非毫無勝算。1914年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德國早已超越了老牌列強英國和法國等國,成為當時歐洲第一經濟大國。同時,德國中西歐第1面積大國也給予了德國僅次於沙俄的龐大人口。因此,無論是戰爭潛力、經濟總量還是與科技發展,德國都具備了超越英法兩國的實力。希特勒時代也是如此,希特勒上台之後,帶領經濟危機中的德國迅速復蘇,德國再次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同時,德國軍隊從普魯士時代開始,就一直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軍,德軍強大的戰鬥力,更是舉世公認,即使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面對占據巨大優勢兵力的對手,一直以多勝少。德國在軍事方面的巨大優勢,也是德國敢於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底氣。

最後,則是因為,無論是一戰前夕的德國,還是二戰前夕的德國,發展都進入瓶頸時期,為了發展,德國不得不戰。像如今的中國一樣,德國是典型的後起之秀,雖然德國後發製人,在軍事、科技、經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超越了原本的世界第一英國。但是,限於德國有限的國土面積和貧瘠的資源,德國的潛力已經消耗殆盡,德國無法像中國和美國一樣擁有巨大的領土和人口。想要進一步發展,想要獲得更強大的話語權,德國除了挑戰老牌列強,別無選擇。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社會,尤其是競爭近乎赤裸的是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的大國,想要和平崛起,可能性本就是0,除了戰爭,德國別無選擇。

因此,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遭遇慘重的損失,並不是因為德國人喜歡作死,更不是因為德國人愛好戰爭,而是德國發展到一定階段,想要獲得更大的利益的必然選擇。只不過,德國的運氣太過糟糕,德國的對手又過於強大,兩次挑戰都功敗垂成。

希特勒是人類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惡魔”,由他引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永久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人物,卻在二戰期間被大多數德國人奉若神明。希特勒究竟有什麼絕招足以讓那麼多人為他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呢?其實,希特勒之所以能讓當時的德國人對他深信不疑,除了極具煽動性的演講能力外,還有一個“絕招”,那就是“逢賭必贏”。

希特勒的最初目標是想要收回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喪失的領土。因為他認為德國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以容納日益增長的人口和對糧食的需求,否則未來的日子就會每況愈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希特勒的第一步計劃就是讓軍隊進入萊茵河岸非軍事化地區。這裡本屬於德國領土,但在一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方,被迫接受了“不得在萊茵河西岸或50英里內的東岸設防,也不得在這一地區內有任何軍事力量”的規定。此時希特勒主張讓軍隊重佔萊茵河岸非軍事化地區,真正意圖顯然是為了試探英國、法國的態度。德軍將領們對希特勒的這一主張提出了強烈抗議,因為他們都擔心這個計劃可能挑起與法國的軍事衝突。經過一番妥協,德國派遣了少量象徵性部隊進入萊茵河岸非軍事化地區作為試探。結果證明,英法兩國沒有任何反應,希特勒的主張正確無誤。

西班牙內戰期間,希特勒想出兵援助反政府武裝,德軍將領們對可能引起的危險又再次提出抗議,希特勒同意妥協,限制給予反政府武裝援助,結果再次證明,將軍們的擔心完全多餘,英法兩國都採取了不干涉政策。在接連作出準確無誤的判斷後,希特勒的支持率直線飆升,而那些將軍們也開始對自己的判斷能力不那麼自信了。1938年3月,希特勒下令入侵奧地利,不少將領仍堅持反對。結果卻讓他們再次被“打臉”,奧地利幾乎是熱烈歡迎德軍到來,並滿心歡喜地接受了德奧合併。

不久,希特勒又將目標盯上了捷克斯洛伐克。與之前的行動相比,這是一次純粹的軍事入侵,因此德國內部的反對呼聲比先前更高,甚至有軍人計劃用武力逮捕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領袖以避免戰爭風險。然而,令許多人都想不到的是,英國和法國不但沒有出面製止,反而接受希特勒對捷克的一切要求,坐視這個不幸的國家被德國吞併。成功吞併捷克讓希特勒在國內的支持率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大多數德國人開始對希特勒的判斷能力深信不疑。而希特勒的反對者也就自然喪失了信心和影響力。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在戰爭前期,德軍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這就讓更多德國人對自己的元首感到深信不疑。為了籠絡人心,納粹德國一方面對外展開殘酷的掠奪,另一方面在國內實施高福利政策,讓全體德國國民都享受到戰爭帶來的好處,以讓他們更加支持元首的任何決定。

希特勒的人生就像是一個豪賭的賭徒,他不顧一切地押上全部籌碼,而每次都能獲得豐厚收益,任何質疑都被現實無情“打臉”。隨著勝利的不斷累積,人們開始相信他的一切決定,並心甘情願將自己的命運與他捆綁在一起。事實上,直到二戰後期,納粹德國敗局已定,但許多德國人依然願意為希特勒赴湯蹈火,並一如既往的支持他的一切決定,因為他們與希特勒已成為了利益共同體,否定希特勒就相當於否定了自己的人生。最終,德國人從不願選擇到了沒有選擇。隨著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覆亡,倖存的德國人經歷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況也會在許多人身邊發生。比如買了一家高速成長的上市公司股票,並嚐到了股票上漲帶來的甜頭,那麼人們往往就堅信相信它能更上一層樓。然而直到上市公司成為空殼,老闆跑路,許多人才會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可是為時晚矣。


時至今日,波蘭與德國之間的矛盾正隨著時間在慢慢和解。但在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都在波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以至於在所有第三帝國的佔領區內,很少有像波蘭這樣一度非常仇視德國人。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以對方主動挑釁為藉口,出動百萬大軍入侵波蘭。雖然對方號稱當時的歐洲第五軍事強國,但完全擋不住德軍的新型戰爭模式。經過1個月的連續慘敗,大半波蘭領土已被納粹鐵蹄踐踏。同時,蘇軍也從東方突然殺到,與納粹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勝利會師。 

根據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所描繪的美好夢想,波蘭將是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間。換言之,原有的國家架構是沒有存在價值的。儘管歷史上的波蘭境內有很多德意志人生活,但大部分都是劣等的斯拉夫人,不配佔有中歐和東歐的優質土地。至於數以百萬的猶太人,更是阻礙帝國開拓生存空間的障礙。   

1926年版本的《我的奮鬥》  但波蘭的版圖畢竟和當時的德國本土差不多大的。於是在戰爭結束後,希特勒搬出了古老的總督制,任命律師出生的漢斯-弗蘭克為首任波蘭總督,並對自己直接負責。同時,有計劃有組織地摧毀波蘭的國家和社會。根據希特勒自己的特別命令,總督必須把波蘭變成第三帝國的戰利品,摧毀當地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政治結構。當然,也要為德軍的繼續征戰和國內民族的高福利買單。 

因此,弗蘭克在上任後就開始採取極其殘忍的鐵血手段。為了鎮壓波蘭人民的反抗,不惜屠殺大量男女老幼。1939年10月,有2名德國士兵在華沙附近的瓦弗鎮小餐館遭到暗殺。兩個小時後,德軍一個營趕到瓦弗鎮和華沙附近的阿尼恩鎮。他們把毫不知情尚平民挨個從屋子裡拽出來,趕入附近的火車隧道,以機槍掃射的方式屠殺殆盡。至於餐館老闆,也被絞死後掛在桿子上曝屍示眾。

弗蘭克總督還給德國占領軍下達命令,對任何反抗者都一律處死,任何1個德國士兵被殺,都要用50-100個波蘭人來償命。在這种血腥氛圍下,納粹士兵會毫無顧忌地殺戮平民百姓。就連身為納粹御用喉舌戈培爾,都在造訪華沙後感到震驚:與其說是用在人身上毋寧說是用在牲畜身上,完全是原始的,愚蠢的,毫無規則的!

當然,波蘭對於第三帝國的最大意義,在於工業化程度較高的資源產區。德軍佔領當地後,就開始製定相應的未來統治方針。沒有任何重建與修復設想,只有想盡辦法消耗波蘭的人力和物力。從大型的工廠到普通小店,都被德國人不花一文便迅速接。大部分物資用於供養軍隊和本國居民,只把波蘭人的生活標準維持在最低限度。 

由於戰爭不斷擴大,德國的本土青壯年男性大都入伍參軍,並造成勞動人口急劇下降。希特勒卻不願意讓婦女走上工作崗位,就只能使用戰俘和占領區的勞動力充數。事情到了1941年的年底,波蘭總督已強行徵發了30萬名戰俘以和200-300萬名平民為德國進行義務勞動。哪怕是17-25歲的波蘭女性,都要作為德國的農業人口,前往東普魯士耕種。

這些波蘭勞工的工作時間很長,獲得的工資卻非常的低。相關法令還要求波蘭工人佩戴紫色的字母P作為識別,且必須遵守宵禁,不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很多娛樂場所也只有德國人可以進入。高強度的強制勞動和糟糕的生活環境,讓很多波蘭勞工就這樣身死在異國他鄉。 

為了給德國新移民騰出生存空間,納粹還在1939年秋季開始實施大規模強制移民政策。100多萬生活在西部的波蘭人和猶太人被強制遷移到了波蘭中部的總督區。他們的財產被黨衛軍指揮官希姆萊派人沒收,準備交由新來的德國移民處置。這些即將前往東部的20萬新移民,原本都是居住在東歐和南歐的日耳曼人。經過希姆萊派出的“人種學家”甄別,確定具有日耳曼血統後才允許前往波蘭殖民。到1943年時,定居波蘭的日耳曼人已經多達百萬以上。

在民族精神和文化方面,納粹對波蘭實施了更加殘酷的種族清洗。希姆萊的特別行動隊就受命屠殺波蘭上層階級,包括醫生、教師、政治家、牧師和商。這些人被認為是對德國不友好的知識分子。有的被當場處決,有的遭到集體屠殺,剩下的被扔進了集中營慢慢折磨。早在1940年春夏,納粹便在波蘭實施了種族清洗。蓋世太保、黨衛隊保安處和國防軍的人馬在主要城市內逮捕了約30000波蘭人。他們大多都是已登記在冊的大學教授、知識分子、政治家、教師等社會精英。在納粹德國占領期間,總計約有10萬名波蘭社會的中堅慘遭納粹殺害。

命運更加淒慘的,是生活在波蘭境內的350萬名猶太人。納粹為了徹底地消滅他們,制定了瘋狂的“萊茵哈德”行動計劃。把猶太人全部送進“滅絕營”中實施系統化消滅。特別行動隊每到一個地方,就圍捕當地的猶太人。然後命令他們挖掘自己的墳墓,再實施集體槍殺。各個特別行動隊之間還展開了激烈的殺人競賽,通過上報最高的殺人數字來尋求上級表彰。一些指揮官曾驕傲地向上級宣稱:轄區內連1個猶太人也沒有了。

納粹還在波蘭境內建立了奧斯維辛、特雷布林卡和馬伊達內克等臭名昭著的死亡集中營,裡面設有專用的毒氣室,進行有效率的大規模屠殺。德國人會用柴油發動機將廢氣充入毒氣室,一天便能消滅1.5萬猶太人。到了1942年,毒氣室也進行了大規模升級。納粹開始採用又叫作“齊克隆B”的氫氰酸。那是一種藍色的小球,由德國殺蟲劑公司生產。只要投進毒氣室裡,就可以在20-30分鐘內殺死室內所有的人。

在這種新型化學品的作用下,毒氣室的殺人效率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每天可以殺死2.4萬名猶太人。於是,在納粹德國統治的幾年間,約有300萬猶太人遇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都是受創最為嚴重的歐洲國家。約600萬人遇害,損失人口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22%。

以至於在戰爭結束後多年,德國領導人都多次向波蘭人民致以真誠的歉意。這也表現了德國對戰爭的反思和懺悔。反觀某些國家總是在歷史問題遮遮掩掩,無法客觀、公正地看待自身問題,終究容易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