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明白什麼是「愛」?※
“愛”,通常多見於人或動物。可說是一種衍生自親人之間的強烈關愛、忠誠及善意的情感與心理狀態,如母愛。
亦可為衍生自性慾與情感上的吸引力,例如情人之間的情愛與溫柔。
此外,亦可能為衍生自尊敬與欽佩之情,例如朋友之間彼此重視與欣賞。
同時,愛被認為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愛”,也可以是一個人的事。
「愛」字在中文裡有著許多解釋,從「某種事物給予人滿足」─如「我愛吃這些食物」,到「為了愛某些東西而願意犧牲」─如愛國心、對偶結合。
「愛」可以用來形容愛慕的強烈情感、情緒或情緒狀態。在日常生活裡,愛通常指人際間的愛。可能因為愛為情感之首位,所以它是美術中普遍的主題。「愛」有時亦會被形容為強迫症。
「愛」最佳的定義可能是主動行動,以真心對待某個生命體或物體(可以是人、動物、物品、神明),使其整體得到快樂。簡而言之,愛即主動使整體得到快樂。
「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可以認為是人性的特質,換言之,愛是作為人必須具備的本質之一。
雖然世界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使得一個普世的愛的定義難以道明,但並非不可能成立。愛可以包括靈魂或心靈上的愛、對法律與組織的愛、對自己的愛、對食物的愛、對金錢的愛、對學習的愛、對權力的愛、對名譽的愛、對他人的愛等等,數之不盡。
不同人對其所接受的愛有著不同的重視程度。愛本質上是一個抽象概念,可以體驗但卻難以用言語或文字來表達。
生理學上愛是哺乳類動物的意慾表現,就如飢餓或口渴。心理學上愛是社交與文化的表現。其兩者皆有可能是正確的-愛肯定是受到荷爾蒙(如催產素)與外激素影響而產生的表現,但同時人們對愛的想法與行為亦受到其對愛的信念影響。
吸引與依附生物學觀點普遍認為愛有兩種主要意慾,性魅力與依附。成人間的依附被假設為共同協作以孕育下一代,並讓其依附其父母。
沉醉在愛河時的血清素效應(serotonin effects)擁有與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症相似的化學表現(這解釋了為何沉醉在愛河的人無法想到其他人)。當剛開始時期的熱愛消失後,便會轉為長期依附的愛,這是因為催產素等化學物的影響。按摩與做愛可以起到幫助觸發催產素的作用。
友愛與熱愛
傳統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愛是由友愛與熱愛組成。熱愛是強烈的渴望,通常伴隨著生理激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如墮入愛河)。友愛是由緊密的行為而引起的愛慕與感覺,但不伴隨著生理激起─如君子之交。
根據愛情三角理論,愛由三部份組成:
1>「親密」——包括了強烈關心感、緊密感、約束感與聯絡意識。
2>「激情」——包括了驅使人戀愛、互相吸引、進行性行為的動力。
3>「承諾」——包括了短期上願意與對方相處,以及長期的愛的維繫。
對其他人的愛的程度主要是看這些組成部件的絕對強度;而對別人的愛的種類則是看這些組成部件的相對強度。這三個組成部件可當為三角形,互相影響,使得愛出現很多不同類別。三角形的大小代愛的程度,越大代表越愛對方。而三角形的形狀則代表愛的種類,普遍分為「激情階段」(三角形傾向右方)、「親密階段」(正常三角形)、「承諾階段」(三角形傾向左方)。
愛的風格
根據愛的態度指標,稱為愛的風格。其將人際關係分為六個基本類別:
1>情慾之愛——基於對方的外表而產生的熱愛。
2>遊戲之愛——愛就如遊戲,充滿樂趣,通常不重視承諾而著重征服對方。
3>友誼之愛——緩慢發展的重情義的愛,基於雙方互相尊重與友善。
4>現實之愛——傾向選取可以幫助自己的朋友,使雙方皆可由此得益。
5>依附之愛——重情緒的愛,不穩定,是由浪漫之愛衰退而成,充滿妒忌與爭執。
6>利他之愛——完全無私的愛,可不惜傷害自己或捨棄任何東西。重視神交。現代多半喜歡稱呼這種愛為「真愛」。
男人會漸漸趨向遊戲之愛與依附之愛,反之女人則會漸漸趨向友誼之愛與現實之愛。而兩者之間的關係若是具有相類的愛可維持得更為長久。
異性愛的階段有三種主要的狀態:情慾、吸引、依附。愛通常會由情慾狀態開始,主要著重激情而忽略其他元素。此階段最基本的推動力是基本性本能、如外表、氣味與其他相似的因素是選取夥伴的主要因素。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元素可能會增多而激情則減少,但這卻是每個人皆不同。在吸引階段,人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其對對方的影響上,而此時忠誠最為重要。
愛本身就包括了執念,當一個人長時間被愛,其將會與其夥伴發展出依附的關係。一段時間後,激情消失,愛會由熱愛轉向友愛,或由浪漫之愛轉向好感或是親人般情感。
情感理論(Affect theory)是一種探討組織化情感的理論,有時候會交替探討情緒、主觀經驗感受,並探討並其在生理、社會、人際關係以及內化表現形式的不同型態與分類。包括心理學、精神分析、神經科學、醫學、人際溝通、文學理論、批判理論以及性別問題研究等其他領域都有對影響理論的討論。因此,情感理論的定義也隨著不同學科的討論方式不同有也所差異。
情感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Silvan Tomkins在其1962出版著作《情感意象的意識》(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中的前兩卷中提及。Tomkins使用「情感」這一個概念來討論「情緒中生物的部分」;他指出:「我們每個人都存在有本能的、程序的基因傳遞機制。」當機制被觸發的時候,就會產生「已知的生物事件模式」。然而他也承認,成年人情感經驗是由先天機制和一個「由意識情感交互作用所建造構築的複雜母體」共同產生的。
幽默是情感理論中爭論的一個主題。一些研究指出,幽默可能是正面和負面情感之間的衝突反應,例如恐懼與享受可能導致一些身體上的痙攣性收縮,像是胃和膈肌區域以及上頰肌肉的收縮。 進一步並造成情感中失去放鬆和混淆。
微笑可以展示人們喜悅的情感。情感可以透過人們的即時面部反應來辨識,在受到刺激後,即時反應會較他們真實的反應來的更快。
在親密關係中,傳達感覺和情感的非語言模式被認為發揮著核心的作用。 婚姻中的情緒識別夫妻情感關係中發生的情感信息,包括伴侶對自己、彼此及對關係的感受依附的安全感和價值觀。
如果你能明白什麼是「愛」,你會發現「愛」從來沒有離開過你的世界,雖然「愛」有時候會成為一種傷痛。……
懶殘禪師曾經給世人留下了一組悟道詩。這組詩寫得很好,所講的道理很究竟,可作我們參禪悟道的指南。現抄錄如下: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猶莫算。
兀然無事坐,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功夫,總是癡頑漢。糧不蓄一粒,逢飯但知吃。
世間多事人,相趁渾不及。我不樂生天,亦不愛福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腳著娘生袴。 多言複多語,由來反相誤。
若欲度眾生,無過且自度。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妙性即靈台,何曾受薰煉。
心是無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動,個中無改變。無事本無事,何須讀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個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舉頭見日高,吃飯從頭扌聿。
將功用功,輾轉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只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細如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流。山雲當幕,夜月為鉤。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