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以來沙俄和蘇聯割占中國領土+領土拓展400倍:俄羅斯帝國400年侵略擴張歷史】
【17世紀以來沙俄和蘇聯割占中國領土】
原屬於中國領土在和蘇聯時期通過一系列條約、軍事或者外交手段,蘇聯割占大清帝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俄羅斯帝國與大清帝國兩國本不接壤,17世紀,沙俄東越烏拉爾山,征服西伯利亞後,兩國成為鄰國。自彼得一世開始,沙俄將擴張範圍指向蒙古地區、黑龍江流域和中國西北地區。大清帝國通過簽訂《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暫時遏制了沙俄的擴張勢頭。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沙俄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外東北和外西北約154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華民國時期,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古獨立,唐努烏梁海則被蘇聯兼併。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和蘇聯以及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簽訂邊界條約,暫時解決了邊界問題;而中華民國因為在現實上無法統治中國大陸,為尊重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擱置了部份領土爭議。
17世紀以來沙俄和蘇聯割占中國領土列表:
(1)1643年至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條約》將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帶烏第河流域被劃為待議區域。
(2)17世紀末至1727年11月7日《布連斯奇界約》《恰克圖界約》《阿巴哈依圖界約》《色楞格界約》貝加爾湖東南和唐努烏梁海以北的葉尼塞河上游地區。
(3)1850年至1858年5月28日《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外東北面積約60萬平方公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與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璦琿條約》,當時未獲清政府同意,但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得到確認。《璦琿條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劃為中俄共管,清朝僅保留江東六十四屯地區居民的永久居留權和管轄權。
(4)1858年6月3日至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的外東北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割地,將烏蘇里江以東的共管地劃歸俄方。
(5)1861年6月28日至今《中俄勘分東界約記》興凱湖大部分和西南岸土地,圖們江出海口1886年7月4日,吳大澂與巴拉諾夫簽訂《琿春東界約》,中方爭得圖們江出海權。
(6) 1860年至187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及三個子約(《科布多界約》、《烏里雅蘇台界約》和《塔爾巴哈台界約》)北起阿穆哈山脈,南達帕米爾,西自巴爾喀什湖、塔拉斯河,東迫伊犁、塔城的外西北地區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
(7) 1870年至1884年《伊犁條約》及五個子約(《伊犁界約》、《喀什噶爾界約》、《科塔界約》、《塔爾巴哈台西南界約》和《續勘喀什噶爾界約》)霍爾果斯河以西和齋桑泊以東的外西北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1871年,沙俄趁阿古柏侵占新疆時派兵占領伊犁。1877年,左宗棠平定新疆。1879年10月2日,崇厚與沙俄簽訂《里瓦吉亞條約》,因喪權辱國,清廷另派曾紀澤簽訂《伊犁條約》,中方收回伊犁和特克斯地區2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8) 1896年、1900年至1901年《俄國漢口租界條款》《天津俄國租界條款》在華俄租界(漢口俄租界和天津俄租界)漢口:面積約0.276萬平方公里。 天津:面積約3.65萬平方公里。根據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和蘇聯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中方收回兩處租界。
(9) 1897年12月27日至1905年9月5日、1945年8月22日至1955年4月15日《旅大租地條約》《續訂旅大租地條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關東州(包括大連、旅順、金州及附屬島嶼)面積約3200萬平方公里。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後,根據1905年9月5日的《朴次茅斯和約》,沙俄將關東州讓與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重新接管關東州。根據1946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占領旅順軍港,在大連商港享有特權。直到1955年,赫魯雪夫將關東州的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10) 1896年6月3日至1952年12月31日中東鐵路附屬地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1897年,中東鐵路開始修築。根據1898年的《旅大租地條約》,沙俄獲得中東鐵路南滿支線的特權,至1903年全線通車。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後,根據1905年9月5日的《朴次茅斯和約》,沙俄將長春寬城子至旅順的中東鐵路支線和鐵路附屬財產讓與日本。十月革命後,蘇俄雖然在第一次對華宣言中宣布放棄中東鐵路的一切特權,但在後續的第二次、第三次對華宣言中拒絕執行。
根據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和蘇聯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協定規定中國擁有中東鐵路主權,蘇聯同意中國以資本贖回形式收回鐵路,但在交接手續未辦妥之前,鐵路由兩國共管。1929年,張學良下令強行收回中東鐵路,中東鐵路事件爆發,釀成軍事衝突。同年12月,張學良戰敗,與蘇方簽訂《遼俄和平草約》和《伯力會議議定書》,雙方停戰。1935年3月23日,蘇聯違反協議,私自將中東鐵路售予滿洲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1945年8月14日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附件一《關於中國長春鐵路之協定》,規定將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合併為長春鐵路,由中蘇雙方成立機構共管,三十年期限後由中華民國收回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1950年2月14日中蘇雙方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附件《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協定》,蘇方同意不遲於1952年將長春鐵路全部財產移交給中國政府。1952年8月,中蘇雙方發表《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公告》。同年12月31日,中國收回了長春鐵路的全部主權。
(11) 1900年7月17日至21日江東六十四屯面積約280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帝國以義和團破壞東清鐵路為藉口,對海蘭泡和清朝管轄下的江東六十四屯兩地中國居民進行大屠殺,釀成庚子俄難。清朝失去江東六十四屯居民的永久居留權和管轄權。
(12) 1900年10月3日至1905年9月5日《交收東三省條約》《朴次茅斯和約》《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俄羅斯帝國占領下的東三省面積約126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帝國以義和團破壞東清鐵路為藉口,決定於1900年7月占領東三省。至10月3日,東三省全境被沙俄占領。根據1902年4月8日中俄雙方簽訂的《交收東三省條約》,俄軍分三期,每期六個月撤離東三省。然而條約簽訂後,沙俄拒不撤軍,這種獨占東三省的做法招致了日本的不滿。1903年,日俄談判破裂,導致日俄戰爭爆發,沙俄戰敗,於1905年9月5日與日本簽訂《朴次茅斯和約》,將東三省的大部分權益讓與日本。
(13) 1911年12月20日至今《滿洲里界約》額爾古納河右岸州渚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滿州里界約》是清朝官員與外國簽訂的最後一個有損領土主權的邊界條約。根據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方僅收回阿巴該圖洲渚(總共約58平方公里)34.55平方公里的領土。
(14)1911年至1944年唐努烏梁海面積約17.1萬平方公里。自1911年起,沙俄開始在唐努烏梁海地區開始殖民活動。1919年,北洋政府短暫收復唐努烏梁海。1921年,蘇俄紅軍消滅了駐紮於外蒙古的白軍,在唐努烏梁海建立蘇維埃政權。1921年8月,唐努烏梁海宣布獨立。1944年10月,圖瓦人民共和國宣布加入蘇聯。
(15) 1929年12月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撫遠三角洲(黑瞎子島、銀龍島)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1929年,中東鐵路事件爆發,張學良對蘇聯宣戰。同年12月,張學良戰敗,與蘇方簽訂《遼俄和平草約》和《伯力會議議定書》,雙方停戰。其間,蘇聯占領了黑瞎子島。根據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方收回半個黑瞎子島和銀龍島共174平方公里的領土。
(16) 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3日《雅爾達協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占領下的滿洲面積約126萬平方公里。1945年8月8日,蘇聯根據《雅爾達協定》和《波茨坦公告》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8月9日,蘇聯出兵東三省,旋即占領全境。根據1945年8月14日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條約規定蘇聯在戰後將東三省的主權移交給國民政府,蘇軍在日本投降後3個星期內開始撤軍,3個月內撤完。但在國民政府準備接收東三省主權時,蘇方卻在大規模拆卸、轉移東三省的工礦設備。1946年2月,以張莘夫事件為導火線,中國國內爆發大規模的反蘇運動。在此形勢下,史達林下令蘇軍撤兵。1946年3月10日夜間,蘇軍秘密撤出瀋陽,直至5月3日,蘇軍全部撤出東三省。
(17) 中蘇邊界爭議地區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續與蘇聯,以及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簽訂邊界劃定條約和邊界勘定議定書,解決了邊界爭議。1993年,中俄兩國重新勘定東部邊界,在琿春市春化鎮東北部瑚布圖河畔從俄羅斯劃入中國琿春4.7平方公里土地。2014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劃歸的土地上新確定了「界牌嶺、托倫崗、吉龍溝、紅漆樁、藍香坪」五處地名。
1994年4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哈薩克斯坦簽署《中哈國界協定》,除雙方未協商一致的兩個有爭議地區的界點,其他界點均確定。1997年9月24日,中哈簽署《中哈國界補充協定》。這兩個協定以法律形式解決了中哈邊界除察汗鄂博、夏爾希里兩塊爭議區以外的所有爭議區的國界劃定問題。1998年7月4日,中哈簽署《中哈國界第二補充協定》。1999年11月2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分別代表各自國家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獲得全面解決的聯合公報》,宣告中哈邊界問題得到全面徹底的解決。據俄《觀點報》報導,哈薩克斯坦在劃界過程中歸還14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不過也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哈歸還的土地不足有爭議地區面積的50%。
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簽訂《中吉國界的協定》,1999年簽署《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經雙方的協商,雙方對務宗圖什河地區進行劃分,在全部2844平方公里爭議地區中,東南部860平方公里劃歸中方,占全部爭議區30%,其餘1984平方公里歸吉方,占全部爭議區70%。根據2010年4月2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政府關於中塔國界線的勘界議定書》劃定的疆界,塔吉克斯坦將實際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土地劃歸中國。這個議定結束了雙方長達130年的邊界糾紛。塔吉克斯坦外交部2011年年初表示,這個數字只占中國所要求歸還土地的5.5%。
【領土拓展400倍:俄羅斯帝國400年侵略擴張歷史】轉自-鐵血社區-
東斯拉夫人請來諾曼人,遂造就一大強國俄羅斯.其實細想起來,原先在林海雪原裏以打魚打獵和養蜂為生的東斯拉夫人,其實可能是一個溫和的民族,否則他們也不會去請來強悍的諾曼人統治他們。今天俄羅斯的性格,可能已不是原來東斯拉夫人的性格,而是得到了那些北歐海盜的真傳。今天的瑞典丹麥早已成為最和平最與世無爭的民族,俄羅斯卻成了當年北歐海盜的真正傳人。
兇悍的北歐海盜塑造了俄羅斯,於是,東斯拉夫人變成了霸氣十足的俄羅斯人,不斷擴張,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俄國的擴張,細究起來,其實應該分為兩部分,即在歐洲的擴張和在亞洲的擴張。這兩類擴張,其性質其實是不同的。
打開俄羅斯地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使俄國成為最大國家的主要原因,是那一大片廣袤的西伯利亞土地。而對這片土地的佔領,是與俄國在歐洲的擴張明顯不同的。
俄國在歐洲的擴張,是俄國的政府行為,無論在規模上和形式上,與其他歐洲強國完全一樣,爭奪地區相對于亞洲來說面積不是很大,但至關重要,爭奪極其艱難。
莫斯科公國建立後的俄羅斯統一戰爭,類似于金人的內部統一戰爭。來自林海雪原的莫斯科人推翻金帳汗國的鬥爭,則類似于同樣來自林海雪原的金人推翻遼帝國的戰爭。統一俄羅斯之後,莫斯科大公國就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
俄國在歐洲的擴張,首先是伊萬雷帝滅掉兩個韃靼小汗國,伊萬雷帝還為了爭奪北方出海口,發動了長達二十五年的立斡尼亞戰爭,但未能成功。
俄國在歐洲擴張的突破發生在一百年後的彼得大帝時代。羅曼諾夫沙皇與留裏克沙皇在俄國的擴張上是一脈相承的。為了使俄國得到北方出海口,彼得大帝投入了自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經過二十一年的艱苦血戰,彼得大帝終於戰勝北方勁敵瑞典,奪得波羅地海出海口,並且興建了著名的彼得堡。瑞典也經此一戰,徹底退出大國行列,變為一個和平小國。
彼得的老爹阿列克賽也對俄國有很大的貢獻,從1654年到1667年,他經過與當時的歐洲大國波蘭的十三年戰爭,虎口拔牙,從波蘭手裏奪得了半個烏克蘭。
而俄國在歐洲的大擴張時代則是葉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時期。通過1768-1774年的俄土戰爭,俄國擊敗土耳其帝國,吞併了克裏米亞汗國,俄國獲得了比北方出海口更為重要的黑海出海口。
此後,葉卡捷琳娜大帝的俄國,擴張起來已經輕鬆自如,得心應手。她輕輕鬆松地和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徹底消失。波蘭七十余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俄國分得四十多萬平方公里,可謂是最大的贏家。
此時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志得意滿,環顧歐洲,她說:“我兩手空空,來到俄國,現在我終於給俄國帶了我的嫁妝,就是克裏米亞和波蘭。如果讓我活二百歲,我將征服整個歐洲,使俄國變成一個有六個京城的大帝國!”
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孫子亞力山大一世,和強大的拿破崙帝國苦苦周旋,戰戰和和,在慘痛的失敗後,
面對拿破崙帝國的強大攻勢,絕地反擊,以俄羅斯人千百年來在林海雪原中養成的特有的吃苦耐勞的特性,以及老天爺嚴寒的幫忙,艱難地戰勝拿破崙帝國,再次吞併已被拿破崙解放了的波蘭。沙俄也就此一躍而為歐洲霸主,獨步歐洲。
1848年,沙皇尼古拉一世鎮壓了歐洲革命,俄國更是不可一世。
1853-1856年,為向地中海突破,俄國與英法土之間爆發了克裏米亞戰爭,結果俄國戰敗,割地求和。尼古拉一世成為俄羅斯帝國第一個割讓土地的沙皇,因而氣憤自殺。這也可見俄國在歐洲擴張的艱難。俄國就此被打回原形,淪落為二等大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更是被德國打得找不著北,最後投降了事,還割讓了西部一百余萬平方公里最好的土地。
縱觀俄國在歐洲的擴張,與其他歐洲強國一樣,都是苦心經營,結果是有得有失。如果沒有在亞洲的擴張,俄國與其他歐洲強國沒什麼兩樣,儘管會大一些,但還是同一個數量級的。
有了在亞洲的擴張,才使俄國把其他歐洲國家遠遠甩在後面,變成世界最大國家。而俄國在亞洲的擴張,與其在歐洲的擴張相比,形勢也完全不同。 歐洲是俄國的重點,得失進退之間,生死攸關。相對於歐洲來說,俄國對亞洲則不是那麼特別在意。俄國在亞洲的擴張,類似于西班牙在美洲的擴張,不完全是政府行為,而是官方和民間力量參半。但這種順其自然不甚著力的擴張,給俄國帶來的土地卻比他們在歐洲所得的大得多,正是在亞洲的擴張,才使得俄國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國在亞洲的擴張,著力不多,收穫很大,這是因為,第一,亞洲北部空地面積很大;第二,亞洲北部居民很少,而且原始,俄羅斯人對付他們,與西班牙人對付印第安人完全一樣。
我們就來看看俄國是怎樣在不經意間,一不留神,就把西伯利亞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輕易收入囊中的。
對西伯利亞的擴張開始於1581年。當時的伊萬雷帝正在立斡尼亞戰爭中被當時的歐洲強國波蘭和瑞典打得焦頭爛額,對於遙遠的西伯利亞根本沒有概念,他只是派了經常與西伯利亞汗國打交道的一個商人家族斯特洛岡諾夫家族去向西伯利亞汗國收取毛皮。該家族的部屬,哥薩克人葉爾馬克,率領一支840人的小隊伍上了路。那西伯利亞汗國是白帳汗國的後裔,相對于他們在南方大草原上的兄弟來說,這個老林子裏的部落可謂是小國寡民,雙方戰鬥的規模經常是幾百人對幾百人,和打群架差不多,和歐洲那種以舉國之力相拼的大戰不可同日而語。年邁的古楚汗和強悍的哥薩克苦苦周旋,到底弓箭長矛敵不過火槍火炮,1598年,西伯利亞汗國滅亡,古楚汗逃到南方草原,被那裏的人殺死。俄國吞併了西伯利亞西部。這其實是由一個商隊完成的。這支商隊在與西伯利亞汗國纏鬥的時候,俄國本土正是留裏克朝末代沙皇弱主費多爾在位,西伯利汗國於1598年滅亡時,費多爾已於這年一月死去,留裏克朝絕嗣,俄國正陷於一片混亂之中。
在留裏克朝與羅曼諾夫朝之間的混亂時期,俄國本土發生了大饑荒,三分之一的人餓死;並且俄國還遭到當時的歐洲大國波蘭的進攻,幾乎亡國。俄國本土的危機,並未影響到遙遠的北亞的俄羅斯商人們,他們仍在繼續他們在北亞的進軍。吸引他們的倒不是土地資源,他們不斷向前推進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毛皮。就在俄國本土一片大亂之際,北亞的俄國商人們又佔領了葉尼塞河一帶。隨著商人們的開拓,農民們也隨之而來。
1613年,羅曼諾夫朝建立,俄國本土這才穩定下來,俄國人在北亞的開拓也推進到了勒拿河流域。1632年,俄國商人們修建了俄國在北亞的第一個城市,雅庫次克城堡,沙皇在此設立督軍府,俄國官方開始接手在北亞的擴張。
俄國人於1639年推進到鄂霍次克海沿岸。之後,他們與貝加爾湖一帶的布裏亞特蒙古人展開爭鬥。原始的布裏亞特人敵不過俄國的火器,七十年代,俄國人佔領了貝加爾湖一帶。
1689年,侵入黑龍江流域的俄國人與清帝國簽訂《尼布楚條約》,這是他們在亞洲的第一次退卻,不過,他們還是奪取了貝加爾湖以東地區。這時,俄國本土正是彼得的姐姐索菲婭大權獨攬,姐弟倆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這一年八月,彼得一舉推翻索菲婭的統治,奪取了政權。
之後一百餘年,俄國沒有再向遠東擴張,遠東似乎被遺忘了。十八世紀末,葉卡捷琳娜大帝統治末期,俄國人才又繼續向東進軍,吞併了楚科奇半島,並進而越過白令海峽,吞併了北美的阿拉斯加。不過,在遠東的擴張始終不是俄國人關注的重點,對俄國人來說,那只是偏遠地區的小事,無關大局,所以,阿拉斯加後來又被輕易賣掉了。
正是在這不經意間,俄國奪得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土地,使其一躍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對北亞的征服,俄國的民間力量出了大力。對應我們在本文開始時所說的,如果說俄國在歐洲的擴張是政府行為的話,那麼俄國在亞洲早期的擴張多半是民間行為。由此可見,對外擴張不僅是歷代沙皇皆如此,而且俄國人民也如此。擴張侵略,已經深入俄國人的骨髓,說俄國人侵略成性,恐怕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克裏米亞戰爭之後,由於在歐洲擴張受阻,沙皇政府才把侵略的重點轉向亞洲,全力以赴,在中亞和遠東進行拓展。從歐洲到亞洲,俄國成為真正的雙頭鷹。
克裏米亞戰敗後,俄國的矛頭指向中亞。在歐洲淪為二流的俄國,在亞洲卻所向披靡。至1875年,俄國用了二十年時間,出動大批軍隊,一舉征服了中亞諸汗國。1858年至1860年,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侵佔了清帝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一百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國又通過《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不平等條約,侵佔清帝國西北五十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900年,俄國趁清帝國發生義和團暴亂,侵佔了清帝國在烏蘇里江以東僅存的立腳點,江東六十四屯,然後,十七萬俄軍大舉南下,一舉侵佔清帝國東北全境,企圖將東北變成黃俄羅斯。
1904年,俄國與新興強國日本爆發戰爭,結果戰敗,被迫將東北南部讓給日本。
1911年,俄國又煽動中國的外蒙古獨立,趁機將外蒙作為其勢力範圍。
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俄國已成為面積達2280萬平方公里的大帝國。總觀俄國在東西兩線的侵略擴張,重點在歐洲,由沙皇政府親自出馬;亞洲非重點,前期主要由民間力量完成,後期由沙皇政府接手。可見俄國由上到下,無不具有十分強烈的擴張性。對外擴張,成為俄羅斯民族性格的一個重要特徵。
(原屬於中國的領土啊─!何時能再回歸呢─?細閱之~~不禁淚流啊─!)